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罗宾逊“翻译的躯体学”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文坤 罗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翻译研究经历了由"文本独白"到"译者独白"再到目前"文化独白"的转向。译者虽然由原语文化可以自由穿透的玻璃球变成了译语文化可以自由穿越的玻璃球,但译者认知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在翻译研究中依然缺席,译... 翻译研究经历了由"文本独白"到"译者独白"再到目前"文化独白"的转向。译者虽然由原语文化可以自由穿透的玻璃球变成了译语文化可以自由穿越的玻璃球,但译者认知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在翻译研究中依然缺席,译者依然仅仅是一个没有躯体体验的主体。美国译论家罗宾逊把翻译中既是载体又是感性存在的译者"躯体"引入翻译研究中,不仅为较为空泛、抽象的译者主体提供了实质性的基础,也为后现代语境下颠覆原文同一性的行为找到草根性的发轫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罗宾逊 翻译的躯体 个体躯体 意识形态躯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