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修复个别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常兴桃 胡佳心 +4 位作者 石前会 邵敏 孙江龄 白国辉 罗祎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修复个别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为个别前牙缺失修复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42例单颌前牙缺失数量在两颗内的患者,采用二硅酸锂...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修复个别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为个别前牙缺失修复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42例单颌前牙缺失数量在两颗内的患者,采用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修复,修复后6个月、1年、2年、3年进行随访,评价美学、功能修复效果及牙周健康状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期间,42例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修复的患者中有1例3个月内连接体发生断裂,1例2年内发生脱粘;美学修复效果的等级均评定为A级;修复后牙周健康状况良好,基牙及桥体下的软硬组织无临床吸收现象,评价指标均为A级;患者总满意率为100%。结论对于个别前牙缺失,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可达到微创、固位牢靠、美观舒适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在临床中可以考虑作为一种理想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树脂粘接桥 个别前牙缺失 固定修复 树脂粘接剂 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 氧化锆 口腔美学 微创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单端全瓷树脂粘接桥在修复个别前牙缺失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丽丽 杜德标 +2 位作者 宁若愚 陈德英 吴峻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单端全瓷树脂粘接桥在修复个别前牙缺失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个别前牙缺失患者进行单端全瓷树脂粘接桥修复,并进行2年随访,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PHA)制定的修复体临床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结果 20例单端全瓷... 目的探讨单端全瓷树脂粘接桥在修复个别前牙缺失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个别前牙缺失患者进行单端全瓷树脂粘接桥修复,并进行2年随访,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PHA)制定的修复体临床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结果 20例单端全瓷树脂粘接桥在修复完成后6个月,APHA的6项评价指标均达到A级;修复完成后1年,1例修复体周围龋为B级,其余均为A级;修复完成后2年,1例修复体周围龋为B级,1例修复体折断为B级,其余均为A级。结论对于个别前牙缺失,单端全瓷树脂粘接桥是可供临床选择的修复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树脂粘接桥 个别前牙缺失 全瓷
下载PDF
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个别前牙反的三维数字化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旭 章晶晶 +5 位作者 原福松 王郁 李成皓 Juha Eerik Varrela 岳江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2-537,共6页
目的: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混合牙列期儿童个别前牙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存在个别前牙反的混合牙列期患儿,共计12颗前牙,用藻酸盐采取上、下颌印模并灌制硬石膏模型,送做萌出诱导矫治器,应用该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Smart O... 目的: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混合牙列期儿童个别前牙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存在个别前牙反的混合牙列期患儿,共计12颗前牙,用藻酸盐采取上、下颌印模并灌制硬石膏模型,送做萌出诱导矫治器,应用该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Smart 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的三维牙颌数字模型,应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2构建三维重叠模型,利用Imageware 13.2软件测量反的上、下切牙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变化,对矫治前、后的覆、覆盖进行测量。应用铜丝测量法直接测量上、下颌牙弓弧长,相应的牙冠宽度(未萌出的恒牙按照X线片法预测牙冠宽度)减去牙弓弧长计算上、下颌牙弓的拥挤程度。使用SPSS17.0软件对同一患儿的术前、术后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对测量指标的术后改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符合正态分布,然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疗程为(5.6±2.7)个月,矫治过程中,上、下切牙在三维位移上均主要表现为唇倾(P<0.001、P=0.025)。经过萌出诱导矫治器的治疗,覆减少了(1.01±0.9)mm(t=-3.531,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前、术后覆盖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771,P=0.460)。上颌拥挤度减少了(1.9±0.99)mm(t=-6.042,P<0.001),下颌拥挤度减少了(1.9±0.74)mm(t=-8.14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萌出诱导矫治器可以治疗混合牙列期个别前牙反,同时有建立正常覆、覆盖,排齐牙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牙列期 个别前牙反[牙合] 萌出诱导矫治器 三维测量分析
下载PDF
改向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个别前牙错的美学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焕云 熊曦州 李晓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用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个别前牙错牙合,改善前牙排列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个别前牙错牙合的成年患者88例,在修复前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再采用铸造桩核烤瓷冠的方法修复。结果:通过三年的临床疗效观察,84例个别前牙错牙合患者... 目的:探讨用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个别前牙错牙合,改善前牙排列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个别前牙错牙合的成年患者88例,在修复前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再采用铸造桩核烤瓷冠的方法修复。结果:通过三年的临床疗效观察,84例个别前牙错牙合患者修复效果良好,3例患者桩核脱落,1例患者烤瓷冠崩瓷。结论:改向铸造桩核烤瓷冠能有效地解决个别前牙错牙合患者的美学要求,但在修复中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别前牙错he 铸造桩核 烤瓷全冠
下载PDF
片段弓技术矫治替牙期个别前牙反应用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段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10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片段弓技术 替牙期 个别前牙 反[牙合]
下载PDF
压膜式垫牵引器在替牙期个别前牙反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关玲 王世兴 周黎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探寻一种高效省时,且便捷舒适的改良垫牵引装置,以解除个别前牙反对颌骨正常发育及面容的影响。方法:选择替牙期个别前牙反病例10例(共13颗反牙),使用自研压膜式垫牵引器进行矫治,医嘱1周更换牵引加力橡皮筋一次,复诊周期1个月。... 目的:探寻一种高效省时,且便捷舒适的改良垫牵引装置,以解除个别前牙反对颌骨正常发育及面容的影响。方法:选择替牙期个别前牙反病例10例(共13颗反牙),使用自研压膜式垫牵引器进行矫治,医嘱1周更换牵引加力橡皮筋一次,复诊周期1个月。正畸治疗前后分别取制全口牙颌模型,并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临床观察并记录病例的治疗完成时间和复诊次数;头影测量治疗前后相关项目的变化,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压膜式垫牵引器可有效的治疗替牙期个别前牙反,是一种高效省时、便捷舒适的临床可行性应用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膜式[牙合]垫牵引器 替牙期 个别前牙反[牙合][牙合]
下载PDF
替牙期个别恒前牙错位的早期矫治
7
作者 李爱霞 尚君兰 赵玉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替牙期 个别前牙错位 早期矫治
下载PDF
前牙反缺失修复法
8
作者 单昭 王海柱 沈大正 《黑龙江医学》 1994年第9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前牙 唇面 个别前牙缺失 缺失牙 复合树脂 固位体 固位力 根管 桩钉 常规根管治疗
下载PDF
554例义齿修复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吴素光 《浙江医学》 CAS 1994年第S1期47-48,共2页
从义齿修复看病人的缺牙部位、数目、缺牙原因及修复种类、修复效果,迄今国内外报道甚少。本文从我科近两年来的就诊患者中随机抽取了554张(639件义齿)修复卡片,进行临床回顾分析,并就笔者的修复体会及注意事项分析如下。
关键词 义齿修复 缺牙 光固化树脂 可摘局部义齿 临床回顾 牙齿缺失 前牙 全口义齿 个别前牙缺失 上中切牙
下载PDF
单端全瓷粘接桥修复单个前牙缺失的2年随访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大宏 王珏 金恩龙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观察IPS e.max单端全瓷粘接桥在修复单个前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35例单个前牙缺失患者,制作IPS e.max全瓷粘接桥进行单端全瓷粘接桥修复,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PHA)制定的评价标准对全瓷粘接桥修复后3个月、6个月、1年、2... 目的观察IPS e.max单端全瓷粘接桥在修复单个前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35例单个前牙缺失患者,制作IPS e.max全瓷粘接桥进行单端全瓷粘接桥修复,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PHA)制定的评价标准对全瓷粘接桥修复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临床应用观察。结果35例单端全瓷粘接桥在修复完成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内APHA的6项评价指标为A级;修复完成后2年,1例修复体修复体边缘着色及龈缘密合度为B级,其余均为A级。结论对于单个前牙缺失,IPS e.max单端全瓷粘接桥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粘接桥 个别前牙缺失
原文传递
下颌切牙区多生牙1例
11
作者 陈晓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97-197,共1页
多生牙的好发部位是上颌切牙区,其次为上颌第四磨牙,上颌侧生磨牙(paramolar)、下颌前磨牙和上颌侧切牙,下颌前牙区多生牙罕见。下面报告1例下颌切牙区多生牙。患者,男,8岁,因替牙障碍、前牙咬合不好前来就诊。患者体健,数月前于外院... 多生牙的好发部位是上颌切牙区,其次为上颌第四磨牙,上颌侧生磨牙(paramolar)、下颌前磨牙和上颌侧切牙,下颌前牙区多生牙罕见。下面报告1例下颌切牙区多生牙。患者,男,8岁,因替牙障碍、前牙咬合不好前来就诊。患者体健,数月前于外院拔除52、62。查体所见:混合牙列,11、21、31、41、32、42完全萌出,12、22未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切牙 第四磨牙 多生牙 混合牙列 上颌侧切牙 萌出 上颌切牙 下颌前磨牙 个别前牙反牙合 侧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