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错畸形患者和个别正常学生患者EPQ测量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佘鹏 孔繁芝 +3 位作者 经海永 钱良玉 储婷 周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镇江市错畸形学生患者的心理,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根据学校综合实力的不同,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镇江市9所学校不同年级38个班的1 430名学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04名个别正常学生;随机... 目的:探讨镇江市错畸形学生患者的心理,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根据学校综合实力的不同,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镇江市9所学校不同年级38个班的1 430名学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04名个别正常学生;随机选取医院口腔正畸门诊就诊的学生正畸患者367名,并根据年龄分为少年(12~15岁)组和成人(16岁以上)组,然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相同的指导语指导下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结果:少年患者在N分量表以及P分量表上的评分高于少年个别正常学生,在E分量表上的评分低于少年个别正常学生,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的成人学生患者在P分量表、N分量表和L分量表上的评分高于成人个别正常学生,E分量表上的评分低于成人个别正常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个别正常学生比较,错畸形学生患者均表现为内向型人格倾向和不稳定型人格倾向,其中的成人错畸形学生患者还表现有精神质以及较高的掩饰性,临床治疗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克个性问卷 个别正常 错畸形
下载PDF
重庆地区个别正常女性垂直向面部生长型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冒叶琳 戴红卫 冯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判断重庆地区女性垂直向不同面部生长型常用指标参考值。方法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重庆地区160例青春发育高峰期前后个别正常女性进行多元聚类研究。结果获得了判断重庆地区女性不同面部生长型的3类常用指标的参考标准,并比... 目的研究判断重庆地区女性垂直向不同面部生长型常用指标参考值。方法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重庆地区160例青春发育高峰期前后个别正常女性进行多元聚类研究。结果获得了判断重庆地区女性不同面部生长型的3类常用指标的参考标准,并比较不同地区判断面型的参考标准,得出与北京地区相比,重庆地区个别正常女性的下颌水平生长趋势可能更明显。结论面部生长型受环境因素所影响,建立不同面部生长型的判断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别正常[牙合] 面部生长型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及基骨弓的形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蓓 朱少军 +5 位作者 盛丽 张瑞涵 王智亨 夏依达·阿哈提 王梦琪 刘奕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3-538,共6页
目的:通过三维数字化测量对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及基骨弓形态的测量比较,分析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基骨弓形态相关性,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通过三维数字化测量对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及基骨弓形态的测量比较,分析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基骨弓形态相关性,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牙预防科符合要求的儿童92例(男44例,女48例),制取石膏模型,采用三维数字化扫描及测量软件进行测量:获得下颌牙弓、基骨弓标志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和距离差值;对下颌牙弓、基骨弓形态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得出拟合曲线图。结果:(1)FA’点至WALA’点距离差值从乳尖牙区开始向磨牙区数值逐渐增大。FA点与WALA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由下颌中切牙至下颌第一恒磨牙距离逐渐减小,直线距离在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下颌牙弓、基骨弓前段、中段、后段长度与宽度之间均相关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颌牙弓、基骨弓中段、后段宽度高度相关关系(r=0.842,r=0.882),其余测量指标之间均为中度相关关系。结论: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基骨弓形态密切相关,并得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FA点与基骨弓WALA点的距离差值的正常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牙列 个别正常[牙合]合下颌牙弓 基骨弓
下载PDF
镇江市个别正常学生EPQ常模的性别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孔凡芝 佘鹏 +2 位作者 经海永 钱良玉 储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9期1952-1956,共5页
目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信效度检验,并建立该问卷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性别常模,对临床工作指导更具针对性.方法:根据学校综合实力的不同,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镇江市9所学校... 目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信效度检验,并建立该问卷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性别常模,对临床工作指导更具针对性.方法:根据学校综合实力的不同,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镇江市9所学校不同年级38个班的1430学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个别正常(牙合)学生,并根据年龄分为幼年(12~15岁)组和成人(16岁以上)组,然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相同的指导语指导下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建立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艾森克个性问卷性别常模.结果:男性个别正常(牙合)学生在P分量表和E分量表上的评分高于女生的评分,但男女学生在E分量表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个别正常(牙合)学生在N分量表和L分量表上的评分低于女生的评分,但幼年男女生在N分量表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建立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EPQ的性别常模,女性对错牙(牙合)畸形所致的容貌影响更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克个性问卷 个别正常(牙合) 错(牙合)畸形 常模
下载PDF
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及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5
作者 孔凡芝 巢华军 +3 位作者 佘鹏 经海永 储婷 钱良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37-3839,共3页
目的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镇江市9所学校不同年级38个班的1... 目的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镇江市9所学校不同年级38个班的1 430名学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个别正常(牙合)学生,并根据年龄分为幼年(12~15岁)学生和成人学生(≥16岁),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相同的指导语指导下由甲、乙2名医生进行EPQ评分.结果 甲、乙2名医生诊断一致性的Kappa值为0.830,甲、乙医生自身诊断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842、0.754,2名医生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5).个别正常(牙合)学生EPQ评分结果中E(内外向)和L(掩饰倾向)分量表评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年个别正常(牙合)学生EPQ评分结果中P(精神质)和N(神经质)分量表分值低于全国常模,成人个别正常(牙合)学生EPQ评分结果中P和N分量表评分高于全国常模,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采用EPQ建立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EPQ的常模,全国常模应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口腔畸形 艾森克个性问卷 个别正常(牙合)
下载PDF
个别正常[牙合]人群颌面部骨组织比较
6
作者 汪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6期6795-6797,共3页
目的研究个别正常[牙合]人群性别差异带来的颌面部骨组织角度特点,探究不同性别间人群矫治目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50例(男25例,女25例)个别正常[牙合]人群的头颅定位侧位片,根据性别将其分为两组,采用Uceph基础版测量软件4.4.3进行... 目的研究个别正常[牙合]人群性别差异带来的颌面部骨组织角度特点,探究不同性别间人群矫治目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50例(男25例,女25例)个别正常[牙合]人群的头颅定位侧位片,根据性别将其分为两组,采用Uceph基础版测量软件4.4.3进行测量。结果女性眼耳平面—下颌平面角(FMA)大于男性(P<0.05),男性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大于女性(P<0.05);女性下中切牙-眼耳平面角(FMIA)、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上下齿槽座角(ANB)略大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中,不同性别人群的上下颌骨位置相对颅部位置恒定,男性下切牙角度较女性唇倾,女性下颌平面角大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别正常[牙合] 性别差异 矫治
下载PDF
个别正常与骨性Ⅲ类错颞下颌关节的CBCT对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苑芳连 刘志杰 +2 位作者 陈立艳 于淑婷 张苗苗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707-711,共5页
目的探讨哈尔滨地区个别正常与骨性Ⅲ类错青年患者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健康的个别正常志愿者及高角骨性Ⅲ类错患者各40例,两组样本均为哈尔滨地区青年人(年龄为20~28岁)。获取两组牙尖交错位的颞下... 目的探讨哈尔滨地区个别正常与骨性Ⅲ类错青年患者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健康的个别正常志愿者及高角骨性Ⅲ类错患者各40例,两组样本均为哈尔滨地区青年人(年龄为20~28岁)。获取两组牙尖交错位的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采用Mimics16.0和Simplant O&O软件对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形态进行测量,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Ⅲ类错组和个别正常组测量结果比较有8个测量项目有明显差异(P<0.05),分别为MI指数、髁突相对位置、髁突半径值、关节窝深、髁突指数、关节窝指数、两侧关节窝外径、两侧髁突长轴夹角。结论哈尔滨地区骨性Ⅲ类错患者与正常人群颞下颌关节位置形态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个别正常 骨性Ⅲ类 CBCT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个别正常下颌骨形态及牙列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涂景秋 樊佳倩 雷勇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个别正常的差异,为临床上不同垂直骨面型人群正畸治疗目标的确定提供指导。方法采集30例个别正常成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FH/MP的大小分为高角组(8例)、均角组(12例)和低角组(10例)。使用DICOM数据导入Invi... 目的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个别正常的差异,为临床上不同垂直骨面型人群正畸治疗目标的确定提供指导。方法采集30例个别正常成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FH/MP的大小分为高角组(8例)、均角组(12例)和低角组(10例)。使用DICOM数据导入Invivo5软件测量∠L1/MP、∠L6/MP、L6牙长轴交角、平面角、Balkwill角、Bonwill三角高与底之比。结果高角组和均角组∠L6/MP小于低角组,平面角大于低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测量项目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角组、均角组个别正常人群平面较低角组前倾,下颌第一磨牙牙长轴在近远中方向上较低角组直立,而高角组与均角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正畸治疗中,与高角及均角患者相比,低角患者的平面相对于眼耳平面位置更接近水平,下颌磨牙位置相对于下颌平面更向近中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个别正常(牙合) 下颌骨 下牙列 三维测量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个别正常牙弓与基骨弓在三维空间的匹配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上然 高辉 肖丹娜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对个别正常者的牙弓与基骨弓匹配性进行研究,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30例个别正常患者并拍摄锥形束CT,将牙弓与基骨弓标志点坐标进行数学处理,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建立上下颌牙弓匹配的数学方程,以及牙弓与基骨弓的匹配数学方... 目的对个别正常者的牙弓与基骨弓匹配性进行研究,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30例个别正常患者并拍摄锥形束CT,将牙弓与基骨弓标志点坐标进行数学处理,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建立上下颌牙弓匹配的数学方程,以及牙弓与基骨弓的匹配数学方程。结果上下颌牙弓在尖牙区及第二磨牙区的宽度、深度有很强的相关性(r_(尖牙深度)=0.967,r_(尖牙宽度)=0.949,r_(磨牙深度)=0.948,r_(磨牙宽度)=0.942),上下颌基骨弓在尖牙区的深度与宽度匹配关系较弱(r_(上颌尖牙深度)=0.922,r_(上颌尖牙宽度)=0.701,r_(下颌尖牙深度)=0.971,r_(下颌尖牙宽度)=0.629),在第二磨牙区的宽度与深度有很强的相关性(r_(上颌磨牙深度)=0.973,r_(上颌磨牙深度)=0.988,r_(下颌磨牙深度)=0.971,r_(下颌磨牙宽度)=0.976)。结论上下颌牙弓、基骨弓在尖牙区及第二磨牙区的宽度、深度存在匹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别正常牙[牙合] 牙弓 基骨弓
下载PDF
青少年期不同垂直骨面型个别正常下颌骨形态及牙列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瑶 李庆祝 +1 位作者 涂景秋 雷勇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青少年个别正常下颌骨形态及牙列特征,了解其正常范围及变化规律,为青少年期正畸患者的矫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42例个别正常的青少年(12~18岁)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FH/MP)分为低角组(7例),均角组(23... 目的探究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青少年个别正常下颌骨形态及牙列特征,了解其正常范围及变化规律,为青少年期正畸患者的矫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42例个别正常的青少年(12~18岁)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FH/MP)分为低角组(7例),均角组(23例),高角组(12例)。通过Invivo 5软件分别测量其平面角、L6牙长轴交角、∠L1/MP、∠L6/MP、Balkwill角、Bonwill三角高与底之比,以了解其颅颌面特征。结果低角组的平面和L6牙长轴交角小于均角组和高角组;均角组的∠L1/MP大于高角组;高角组的∠L6/MP小于低角组和均角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不同垂直骨面型个别正常下颌骨形态及牙列特征间存在差异。低角组平面相对于均角组和高角组更加平行于眶耳平面;低角组下颌第一磨牙在颊舌方向上相对于另外两组直立,而在近远中向上,其牙长轴相对于下颌体近中倾斜更加明显。此测量结果与成年人群个别正常之间存在差异,提示随着年龄增长与颅颌部发育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功能也将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垂直骨面型 下颌骨 牙列 个别正常 锥形束CT
下载PDF
成人个别正常上气道不同软件三维测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怡彤 张晓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90-694,共5页
目的研究3种软件测量上气道相同解剖部位的差异,并且分析3种测量软件的可靠性。方法将48例个别正常志愿者的锥形束CT(CBCT)资料分别导入Mimics?17.0、Dolphin?11.8和Invivo?5.1中,测量上气道体积和横截面积,同一测试者分别使用同一种... 目的研究3种软件测量上气道相同解剖部位的差异,并且分析3种测量软件的可靠性。方法将48例个别正常志愿者的锥形束CT(CBCT)资料分别导入Mimics?17.0、Dolphin?11.8和Invivo?5.1中,测量上气道体积和横截面积,同一测试者分别使用同一种软件重复进行3次测量;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CC)、配伍组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统计学差异。结果个别正常的CBCT测量数据分别导入Mimics?17.0、Dolphin?11.8和Invivo?5.1中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3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均较高,Mimics、Dolphin、Invivo的ICC平均值分别为0.944、0.889、0.807。结论 3种测量软件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且3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均较高,其中Mimics的可靠性最高,Dolphin次之,而Invivo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别正常[牙合] 上气道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个别正常牙合牙齿近远中向倾斜度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姚政铎 周林曦 沈刚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8-632,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技术对个别正常牙合牙齿的近远中倾斜度进行测量研究,探究其正常范围,总结该技术的优势所在,为临床工作及新型矫治器的开发提供帮助。方法选取10例成人个别正常牙合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数据。使用Dolphin软件重...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技术对个别正常牙合牙齿的近远中倾斜度进行测量研究,探究其正常范围,总结该技术的优势所在,为临床工作及新型矫治器的开发提供帮助。方法选取10例成人个别正常牙合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数据。使用Dolphin软件重建出颌面部三维图像,再利用USC root Vector牙根分析系统分别定位每颗牙齿的冠根中心点,确定牙长轴,从而测量牙齿近远中向倾斜度。结果上颌牙齿除第二磨牙为远中倾斜之外,其余牙齿均为近中倾斜,且倾斜度变化范围为-7.41°-14.75°。下颌牙齿除切牙几乎无近远中向的倾斜外,其余牙齿均表现为近中倾斜,其倾斜度变化范围为-1.97°-18.71°。对颌同名牙近远中倾斜交角均介于160.78°-178.88°,起伏波动不大。结论利用CBCT技术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个别正常牙合牙齿的的近远中倾斜度,其优势在于成像精确度高、图像伪影少以及测量分析直观便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别正常牙合 锥形束CT 近远中向倾斜度
原文传递
开(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人群后牙倾斜度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晔 才伟 +1 位作者 张澄 贾秀 《口腔正畸学》 2008年第4期162-165,共4页
目的比较开(牙合)和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度。方法选择34例开(牙合)患者和40例个别正常(牙合),拍摄曲面断层片;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开(牙合)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第一磨牙,第一、二前磨牙牙长轴的倾斜度并进... 目的比较开(牙合)和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度。方法选择34例开(牙合)患者和40例个别正常(牙合),拍摄曲面断层片;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开(牙合)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第一磨牙,第一、二前磨牙牙长轴的倾斜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牙合)患者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度明显大于个别正常(牙合)人群,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无论开(牙合)还是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后牙的近中倾斜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恒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结论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是开(牙合)形成的机制之一,开(牙合)矫治的重点应放在竖直近中倾斜的上颌后牙及下颌第一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断层 开(牙合) 个别正常(牙合) 近中倾斜
原文传递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与正常牙合在不同牙合位状态下颅面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阎秀林 郭慧萍 +1 位作者 白秋野 卢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明确颌骨形态的改变在安氏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安氏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的病因和预后判断因子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选取正常牙合和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高角复发病例,分别对颅面复合体进行三维重建和... 目的明确颌骨形态的改变在安氏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安氏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的病因和预后判断因子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选取正常牙合和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高角复发病例,分别对颅面复合体进行三维重建和在不同牙合位模拟咀嚼肌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无论在正中牙合位、最大张口位还是最大前伸位,颅面上颌复合体的应力和应变主要集中在关节窝和颧弓根部,在下颌骨主要集中在下颌升支前缘与下颌体交界处的唇侧和舌侧骨板。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高角病例颅面复合体形态的改变是机体代偿性适应的结果,与该畸形的复发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安氏Ⅲ类错[牙合] 个别正常[牙合]
下载PDF
兰州地区成人正常牙弓后段长度的差异
15
作者 卢立志 曹宝成 +2 位作者 王丽 吴溪溪 唐荣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5969-5973,共5页
背景:牙弓后段长度不足与错畸形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测量兰州地区成人个别正常牙弓后段长度。方法:在兰州地区甘肃籍在校大学生中选择 18-24 岁正常102 例(男 47 例,女 55 例),平均年龄(19.33±2.67)岁,拍摄头颅侧位... 背景:牙弓后段长度不足与错畸形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测量兰州地区成人个别正常牙弓后段长度。方法:在兰州地区甘肃籍在校大学生中选择 18-24 岁正常102 例(男 47 例,女 55 例),平均年龄(19.33±2.67)岁,拍摄头颅侧位片,按照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组(>32°)、低角组(<22°)、均角组(22°-32°)3 组。分别测量受试者上、下颌牙弓后段长度,并进行性别、组内、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上颌牙弓后段长度男性稍大于女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下颌牙弓后段长度男性稍大于女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组间比较发现,男性低角型下颌牙弓后段长度显著大于男性高角型下颌牙弓后段长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可以初步说明牙弓后段在发育过程中不受性别影响,不同垂直骨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口腔组织构建 兰州 成人 个别正常[牙合] 垂直骨面型 牙弓后段长度 下颌平面角 错[牙合] 畸形
下载PDF
个别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的最大[牙合]力绝对值及其牙位分布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颖 邸萍 +1 位作者 贾胜男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36-539,共4页
目的 利用新型[牙合]力分析系统(Tee Tester)测量个别正常[牙合]人群,获得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牙合]力绝对值及其在各牙位的分布特点,为咬合相关研究提供客观数据支持.方法 共纳入29名21~32岁的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使用[牙合]力分... 目的 利用新型[牙合]力分析系统(Tee Tester)测量个别正常[牙合]人群,获得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牙合]力绝对值及其在各牙位的分布特点,为咬合相关研究提供客观数据支持.方法 共纳入29名21~32岁的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使用[牙合]力分析系统测量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牙合]力.同时取上下牙列模型测量各牙位宽度,分析得到最大[牙合]力在各牙位的分布.结果 全牙列在牙尖交错位的最大[牙合]力为(900±361) N[(335~1 727)N],最大接触面积为(515±115)mm2[(242~773)mm2].最大[牙合]力与咬合接触面积呈正相关关系(P<0.001).磨牙区各牙位承受[牙合]力平均值为(107~156)N,同一象限中第一磨牙平均值高于第二磨牙;前磨牙区各牙位承受[牙合]力平均值为(39~66)N;前牙各牙位受力平均值为(11~33)N.结论 个别正常[牙合]在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牙合]力个体差异较大.该[牙合]力分析系统可实时获得全口及各牙位[牙合]力绝对值数据,对评价个体[牙合]力及各牙位的[牙合]力分布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牙合] [牙合]力 个别正常[牙合] 牙尖交错位
原文传递
乳牙列个别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伟华 王丹丹 +3 位作者 唐忠旺 夏斌 秦满 王媛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3-879,共7页
目的测量乳牙列个别正常[牙合]儿童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牙合]力时的咬合接触情况,为乳牙修复、正畸等临床研究提供生理数据基线。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开展,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共征... 目的测量乳牙列个别正常[牙合]儿童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牙合]力时的咬合接触情况,为乳牙修复、正畸等临床研究提供生理数据基线。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开展,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共征集57名志愿儿童。按纳入标准最终纳入47名3~5周岁乳牙列个别正常[牙合]儿童,其中男性24名,女性23名。年龄(4.1±0.7)岁(3.0~5.8岁),身高(103.7±7.2)cm(90~120 cm),体质量(17.1±2.5)kg(12.5~22.5 kg)。使用Dental PrescaleⅡ系统测量牙尖交错位最大[牙合]力时的咬合情况,包括咬合接触面积、平均压强、最大压强、[牙合]力和对称性等。结果47名全乳牙列受试者在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牙合]力为(567.40±223.84)N(226.7~1154.6 N),咬合接触面积为(18.56±6.54)mm2(8.4~41.2 mm2)。最大[牙合]力与咬合接触面积、身高、体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54,P<0.01;r=0.397,P=0.022;r=0.453,P=0.008)。男性儿童的最大[牙合]力[(651.80±224.34)N]、咬合接触面积[(20.77±6.97)mm2]均显著大于女性儿童[分别为(479.34±190.45)N、(16.25±5.27)mm2](P<0.05)。最大压强多为1个点[68%(32/47)],多位于乳磨牙区。前牙区和后牙区的[牙合]力分别为(124.12±56.99)和(450.11±205.09)N,分别占全牙列的(21.82±11.40)%和(71.80±21.35)%;咬合重心均位于后牙区。乳牙列的前牙区和后牙区均有咬合接触。结论乳牙列个别正常[牙合]在牙尖交错位时最大[牙合]力的个体差异大,最大[牙合]力与性别、身高、体质量和咬合接触面积均显著相关;最大压强集中在乳磨牙区,咬合重心均在后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力 牙列 牙尖交错位 个别正常
原文传递
利用三维数字模型对16名大学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及基骨形态的测量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贺 卢璐 郭泾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8-113,共6页
目的利用三维数字化模型对山东地区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及基骨形态进行测量,探讨两者间相关性,并建立本地区正常[牙合]临床冠中心(FA)点到WALA点间距离的正常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方法获取16例山东地区个别正常[牙合]志愿... 目的利用三维数字化模型对山东地区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及基骨形态进行测量,探讨两者间相关性,并建立本地区正常[牙合]临床冠中心(FA)点到WALA点间距离的正常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方法获取16例山东地区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的下颌模型,在石膏模型上标定各牙位FA点及WALA点,进行扫描获得三维数字化模型,描述牙弓及基骨的形态,分析其相关性,建立本地区FA-WALA点间距离的正常值。结果每个牙位区域的FA点和WALA点均是散在的,不能用统一的曲线来描述,且磨牙区的离散程度较大。下颌牙弓宽度及形状与基骨弓存在高度相关性,尖牙区宽度相关性为r=0.700,磨牙区宽度相关性为r=0.805,尖牙区与磨牙区比值的相关性r=0.625。山东地区个别正常牙合下颌从中切牙至第二磨牙FA点至WALA点间距离分别为(-1.53±0.92)mm、(-0.97±1.11)mm、(0.65±0.90)mm、(1.17±0.64)mm、(2.13±0.93)mm、(3.12±0.72)mm、(3.55±0.54)mm。结论下颌牙弓弓形与基骨弓形是个性化的,不能用一种形状归纳而来。WALA嵴可以作为预测临床牙弓形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别正常[牙合] 三维数字模型 WALA嵴 牙弓形态 基骨形态
原文传递
正常垂直骨面型与牙弓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璇 谢小瑞 +1 位作者 李琴 任利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个别正常不同垂直骨面型与宽度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成年人个别正常52例(女31例,男21例)。拍摄CBCT片,以下颌平面角(MP-FH,SN-MP)的高度分成高(n=13)、均(n=19)、低(n=20)角3组,测量上下颌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 目的:研究成人个别正常不同垂直骨面型与宽度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成年人个别正常52例(女31例,男21例)。拍摄CBCT片,以下颌平面角(MP-FH,SN-MP)的高度分成高(n=13)、均(n=19)、低(n=20)角3组,测量上下颌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间牙弓及牙槽弓宽度,计算同一样本上下颌对应宽度之差,检验3组测量数据的正态性及方差齐性,做3组间单因素ANOVA及与下颌平面角的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上颌尖牙间牙槽弓宽度(mm)分别为38.03±1.90、39.65±1.80、39.78±2.20(P<0.05),高角组上颌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宽度(37.01±1.60)mm小于低角组(38.65±1.30)mm。上下颌牙槽弓宽度差值(mm)在尖牙处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分别为7.39±1.82、9.04±1.43、9.26±1.67(P<0.05),在第一前磨牙处高角组(6.8±1.59)mm小于均角组(7.79±1.09)mm;上下颌牙弓宽度差值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earson检验显示:上颌尖牙间牙槽弓宽度、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和牙槽弓宽度与下颌平面角呈负相关;同时,上下颌牙槽弓宽度差值在尖牙、第一前磨处与下颌平面角呈负相关,上下颌牙弓宽度差值均与下颌平面角无相关性。结论:成人个别正常上颌前中段牙弓宽度与垂直骨面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垂直骨面型 牙弓宽度 个别正常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正常牙合成人牙弓后段的X线片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哈丽哈·赛力克别克 许瑶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测量新疆维吾尔族正常牙合成人头颅侧位片上牙弓后段的长度并对其上、下颌第三磨牙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为临床正畸矫治设计、评估矫治效果及其稳定性的衡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地区在校大学生18~24岁正常牙合维吾... 目的:测量新疆维吾尔族正常牙合成人头颅侧位片上牙弓后段的长度并对其上、下颌第三磨牙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为临床正畸矫治设计、评估矫治效果及其稳定性的衡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地区在校大学生18~24岁正常牙合维吾尔族成年人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21.63±2.34)岁,拍摄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对其进行头影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该年龄段维吾尔族正常牙合成人上牙弓后段长度男性(17.68±2.53)mm稍大于女性(17.32±2.30)mm,下牙弓后段长度男性(14.12±2.34)mm稍大于女性(13.56±2.49)mm,且上下颌牙弓后段长度统计学分析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上下颌第3磨牙出现率上颌为83.6%,下颌86.3%。下颌第三磨牙大多数均垂直向高位阻生,部分上颌第三磨牙为过小牙。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正常牙合成人牙弓后段长度、第三磨牙出现率与汉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方向上存在不同,萌出方向以垂直向为主,此研究结果可以为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正常牙合成人牙弓后段状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个别正常牙合 牙弓后段 第三磨牙 可用间隙 垂直阻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