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兴网络舆论生态下个媒体传播研究
1
作者 张宏锦 张成良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8期17-21,共5页
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媒介传播技术的更迭,促使媒介环境迸发出个媒体传播这一崭新的传播新形态。个媒体传播是新兴媒介形态下的一种自组织形态,受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三个维度的影响,并在新兴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下进行聚合... 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媒介传播技术的更迭,促使媒介环境迸发出个媒体传播这一崭新的传播新形态。个媒体传播是新兴媒介形态下的一种自组织形态,受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三个维度的影响,并在新兴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下进行聚合和裂变。个媒体传播本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供需关系失衡和公众表达效率降低下的产物,是自媒体发展与演变后必然产生的新型传播样态,其作用于新兴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又随着媒介环境的更迭而叠聚,个媒体传播所释放出的新的舆论信号,与我国舆论环境构建和下一步舆论引导工作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媒体传播 舆论生态 舆论研究 脱域机制 公共空间对话
下载PDF
网络“她”时代的个媒体共识性场域研究
2
作者 刘远 《新闻传播科学》 2023年第2期317-322,共6页
随着自媒体进一步发展成为个媒体的传播形态,女性群体在网络空间中进一步实现聚合壮大,女性在与世界的接触中逐渐脱离男性的影子,在话语、经济、行动力等方面逐渐建立起主体性地位。个媒体的共识性、开放性和对个体属性的强调,成为女性... 随着自媒体进一步发展成为个媒体的传播形态,女性群体在网络空间中进一步实现聚合壮大,女性在与世界的接触中逐渐脱离男性的影子,在话语、经济、行动力等方面逐渐建立起主体性地位。个媒体的共识性、开放性和对个体属性的强调,成为女性群体的共识性场域,在性别流动的网络空间中,女性开始言说性别真相,具有强烈的女性气质的情绪化表达成为网络信息交互的常态。第三媒介时代,网络环境中弱关系崛起,液态传播进一步冲破传统性别桎梏,个媒体的共识性让网络女性群体凝聚成半液态共同体,网络女性群体的话语权力和女性言说的实际效力空前强大,网络“她”时代已然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媒体 女性主义 情绪化表达 “她”时代 液态传播
下载PDF
个媒体: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的自组织叠聚与全景形态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成良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5-51,共7页
个媒体是新兴媒介形态下一种全新的自组织形态。从功能性视角看,个媒体是自媒体的全面升级,是一种在网络公共领域进行的集体传播行动,其逻辑源于共同体建设,其吁求是获得文化认同和共识。在乡村传播环境中,新媒体的对农政策包括自上而... 个媒体是新兴媒介形态下一种全新的自组织形态。从功能性视角看,个媒体是自媒体的全面升级,是一种在网络公共领域进行的集体传播行动,其逻辑源于共同体建设,其吁求是获得文化认同和共识。在乡村传播环境中,新媒体的对农政策包括自上而下的宣教以及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生成,其中自下而生的自组织叠聚正是个媒体形态。个媒体对农政策传播展现出从组织形态到全景形态传播的全新策略,其主体的叙事逻辑嵌入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上,形成有广泛响应的“再地方化”文化景观,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媒体 “意见引导者” 时空叠聚 媒介空间
下载PDF
个媒体:自媒体传播模式的新形态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光照 吕晓峰 《传媒观察》 2019年第8期67-71,共5页
个媒体是自媒体传播模式下的一种传播形态。它是自媒体时代的一类有共同传播诉求的受众,在舆论领袖的聚合下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并进行的集合传播。个媒体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传播效能,减少自媒体传播带来的噪音和干扰。个媒体作为一种... 个媒体是自媒体传播模式下的一种传播形态。它是自媒体时代的一类有共同传播诉求的受众,在舆论领袖的聚合下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并进行的集合传播。个媒体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传播效能,减少自媒体传播带来的噪音和干扰。个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形态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自媒体传播造成的内容过剩和信息供需关系失衡,另一方面也是自媒体发展的开放平台、信息爆炸、技术垄断、融合再造带来的必然结果。在全媒体时代,个媒体的发展也将伴随全媒体时代的媒体深度融合走向更加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媒体 媒体融合 媒体 舆论领袖 传播形态
原文传递
Audience Power in the Production of Talent-Show Stars: China as an Example
5
作者 Li Cui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5期391-402,共12页
In China, all types of stars coexist in the country's star system: party stars, commercialized stars, and talent-show stars, which influence diverse type audience and have diverse implications. Based on Couldry's f... In China, all types of stars coexist in the country's star system: party stars, commercialized stars, and talent-show stars, which influence diverse type audience and have diverse implications. Based on Couldry's framework (2000) of media power,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media professionals,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creation of party stars, commercial stars, and talent-show stars as represented by Li Yuchun. Data show that there was few audience power involved into the production of party stars and commercialized stars. Rather, there was media power involved into the production of party stars and commercialized stars. Meanwhile,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re was audience-power influence on Li Yuchun's rise to stardom, and it provides some details about the manipulations of media institutions that were involved in the creation of this pop star.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prove that audience power is the main influence on Li's stardom. The implications of her stardom and this production process on China's star system and China's state power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ent show stardom audience power media power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