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眶肿瘤个性化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尤力 范晓军 +1 位作者 王琳 李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观察眼眶肿瘤个性化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院并手术眼眶肿瘤患者57例(57眼),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肿瘤不同位置分别采取前路开眶、外侧开眶、内外路联合开眶手术方式。前路开眶手术方法:眉弓下缘... 目的观察眼眶肿瘤个性化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院并手术眼眶肿瘤患者57例(57眼),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肿瘤不同位置分别采取前路开眶、外侧开眶、内外路联合开眶手术方式。前路开眶手术方法:眉弓下缘皮肤切口入路,下方穹窿结膜入手术路,内上方穹窿结膜和皮肤入路,外上方结膜入路,重睑皮肤入路,下睑缘下皮肤入路。对患者的视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7例(57眼)患者术后的视力≤0.1、0.15—0.3比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0.8—1.0、〉1.0比例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2例患者(2眼)术后出现眼球运动受限,1例眶深部肿瘤患者(1眼),3例泪腺部肿瘤患者(3眼)一过性上睑下垂,经相应治疗后均好转。结论眼眶肿瘤个性化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个性化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损伤控制技术在高危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个性化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附38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白金让 董海昭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4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38例高危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个性化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高危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损伤控制手术(DCS)理念下的个性化手术治疗原则,尽一切手段挽救患...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38例高危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个性化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高危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损伤控制手术(DCS)理念下的个性化手术治疗原则,尽一切手段挽救患者生命、保障功能、降低死亡率。结果 38例患者中,14例高危重症患者,对表中4例采取分步策略,先行快速微创钻孔置管血肿引流术,缓解症状的同时积极行去骨瓣减压大部分血肿清除术;其中6例直接去骨瓣减压大部分血肿清除术;对不适宜于第一时间实施急诊开颅手术的1例原发性脑室大出血者(儿童)行双侧侧脑室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小脑出血1例、脑干出血2例均行单侧侧脑室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对24例高危患者先予最大可能性地保守治疗;其中,对10例4~8 h复查CT后去骨瓣血肿清除6例、小骨瓣血肿清除4例,9例12~24 h复查CT检查后小骨瓣血肿清除4例、微创钻孔置管血肿引流5例,5例>24 h者均行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本组死亡率31.58%(12/38),数据低于资料报道。结论神经外科在DCS理念指导下对高危SICH患者实施个性化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技术 高危/重症自发性脑出血 个性化手术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勇 李楠 +2 位作者 杨扬 李浩 郭含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8年11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31例(33侧)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10月~4岁,平均1.8岁。左侧10例,右侧23例,双侧2例。按照Wassel分... 目的探讨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8年11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31例(33侧)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10月~4岁,平均1.8岁。左侧10例,右侧23例,双侧2例。按照Wassel分型,其中Ⅰ型1侧,Ⅱ型7侧,Ⅲ型1侧,Ⅳ型20侧,Ⅴ型1侧,Ⅶ型3侧,双侧拇指多指畸形中,一侧Ⅱ型,一侧Ⅳ型2例。有一例患者一侧Ⅶ型,对侧是单纯三节拇畸形。入院后行个性化手术治疗,针对不同的分型采用相应的方法切除异常的骨和软组织,进行拇指外展功能重建。结果所有的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平均术后3~7天出院,没有出现伤口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6月~4年)。X线片复查,对于有截骨矫形的患者,平均术后6周骨性愈合。患者拇指外形比健侧略小,外展功能,对掌功能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Tad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6侧,良6侧,差1侧,优良率96.9%。结论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者应根据具体的病理情况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式,在矫正外形的同时,重建拇指的功能,手术时机在1岁左右为宜,在患儿开始发展拇示指捏持功能前进行,有利于拇指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 个性化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手功能
下载PDF
Personalized Management of Anastomotic Leak after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被引量:4
4
作者 Hong-yu Ye Wei-zhao Huang +3 位作者 Yin-meng Wu Yi Liang Jun-meng Zheng Hai-ming Ji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5-40,共6页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management of anastomotic leak following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the patients developing digestive tract leak after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management of anastomotic leak following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the patients developing digestive tract leak after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3 to March 201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whom 13 developed cervical anastomotic leak, 18 had intra-thoracic anastomotic leak, and 5 had intra-thoracic gastric necrosis. Of these patients, 7 were treated with resurgery, 6 with esophageal stent implantation, and 23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reatment lasted for 5 to 181 days, averagely 47.0±31.9 days. After management, 9 patients died (25.0%). Among seven patients with resurgery, four had deceased, two were cured, and one developed leak again and was switched to conservative treatment until discharged. All the 6 patients treated with stent implantation were cured. Of the 24 patients receiving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cluding one switched from resurgery), 18 (75.0%) were cured and 1 was not cured but survived. Conclusions Anastomotic leak following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should be treated individually based on the onset time, location, size, and extent of the leakag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s still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The efficacy of stent implantation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to confi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surgery anastomotic leak resurgery STENT
下载PDF
伴有椎管占位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世梁 杜兰翔 +3 位作者 孙海东 李悫 李育敏 钟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伴有不同程度椎管占位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三种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探讨此类骨折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对2016年4月~2018年1月伴有不同程度椎管占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椎管占位... [目的]通过观察伴有不同程度椎管占位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三种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探讨此类骨折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对2016年4月~2018年1月伴有不同程度椎管占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椎管占位程度分为三组,15例椎管占位<30%者行后路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14例占位30%~50%者行后路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内固定+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术,13例占位>50%行后路伤椎者单侧置钉短节段内固定+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术+全椎板减压术.[结果]30%~50%组和>50%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30%组(P<0.05);>50%组出血量显著高于<30%组和30%~50%组(P<0.05);三组间术口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4.46±2.25)个月.三组患者均随术后时间推移腰背痛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相同时间点三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椎管占位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三组间相应时间点上述影像测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发生.[结论]伴有椎管占位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可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Cobb角,解除椎管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管占位 个性化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