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椎动脉变异判别的Ⅲ代TARP钢板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个性化置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建华 夏虹 +4 位作者 尹庆水 吴增晖 艾福志 马向阳 章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椎动脉变异判别的Ⅲ代TARP钢板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个性化置钉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2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41岁。男9例,女13例。其中外伤性寰枢椎脱位6例,游离齿状突合并...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椎动脉变异判别的Ⅲ代TARP钢板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个性化置钉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2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41岁。男9例,女13例。其中外伤性寰枢椎脱位6例,游离齿状突合并的寰枢椎脱位9例,合并颅底凹陷症的寰枢椎脱位7例。均实施经口咽入路松解、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前对患者的寰枢椎实施层厚1mm的薄层CT扫描判定枢椎椎动脉孔类型(Ⅰ型,松散低拐;Ⅱ型,紧密高拐;Ⅲ型,紧密低拐;Ⅳ型,松散高拐),并行CT血管造影,判断优势椎动脉及其他血管变异情况。寰椎采用前路侧块螺钉,枢椎根据以下原则选择置钉方式:①优势椎动脉侧采用枢椎椎体螺钉技术,非优势侧采用逆向椎弓根螺钉技术;②Ⅱ型枢椎椎动脉孔采用枢椎椎体螺钉技术,其他型采用逆向椎弓根螺钉技术。测量术前、术后寰齿间隙(ADI)及垂直寰枢椎指数(CMA)判断寰枢椎复位情况,测量脑干脊髓角评价脊髓压迫改善情况。采用JOA评分判断患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28枚,枢椎椎体螺钉16枚。平均手术时间139±35min,平均出血量49±16ml。术后复查CT显示,28枚逆向枢椎椎弓根螺钉中有1枚外倾角偏大,部分进入椎动脉孔,但无临床症状;16枚枢椎椎体钉均位于椎体内。置钉总优良率97.7%。术后CT测量提示,ADI由术前7.9±4.4mm改善为2.1±1.7mm,CMA由术前129°±13°改善为158°±15°(P<0.05)。术后患者肢体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9.1±1.6分,术后3个月复查恢复至15.8±0.9分(P<0.05),末次随访时为15.9±0.7分。结论:在实施TARPⅢ手术,术前采用寰枢椎薄层CT扫描结合椎动脉CT造影的方法进行评估有助于精确判断椎动脉变异的类型,根据变异类型选择个性化的置钉方法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变异 椎动脉CT造影 经口咽前路复位内固定技术 Ⅲ代TARP钢板 个性化置钉
下载PDF
应用螺旋CT分层扫描及PACS图像分析技术在枢椎个体化置钉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华 夏虹 +1 位作者 尹庆水 吴增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高速螺旋CT分层扫描及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图像分析技术在枢椎个体化置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共120侧枢椎椎弓根,术前接受螺旋CT分层连续扫描,根据椎动脉孔及椎弓... [目的]探讨高速螺旋CT分层扫描及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图像分析技术在枢椎个体化置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共120侧枢椎椎弓根,术前接受螺旋CT分层连续扫描,根据椎动脉孔及椎弓根扫描结果判断椎弓根类型,并测量椎弓根长度,内倾角等指标,为手术提供参考。[结果]120侧枢椎椎弓根经CT薄扫后,其椎动脉孔分型为:Ⅰ型70侧、Ⅱ型20侧、Ⅲ型18侧、Ⅳ型12侧。选择其中的100侧椎弓根实施螺钉固定,术后CT钉道扫描显示97枚螺钉位于椎弓根管内,位置良好;3枚椎弓根螺钉偏外,指向或进入椎动脉孔。未出现偏向椎管的病例。置钉总成功率97%,置钉失误率3%。[结论]①基于枢椎椎动脉特征型的椎弓根分类判断方法对于判断枢椎椎弓是否适合置钉具有重要价值;②术前对患者枢椎椎弓根进行螺旋CT分层扫描后,测量相关数据,判断枢椎椎弓根的类型,并进行术前钉道设计与测量有助于提高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螺旋CT分层扫描 个性化置钉 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ACS)
原文传递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侯瑞 贾卫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4,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下颈椎疾病认识的深入和内固定器材的发展,特别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具有显著的二维立体内固定作用,较单纯前路和其他后路内固定的方式更为坚强,既稳定义有利于颈椎术后的骨性融合和疾病康复,减少了颈椎...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下颈椎疾病认识的深入和内固定器材的发展,特别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具有显著的二维立体内固定作用,较单纯前路和其他后路内固定的方式更为坚强,既稳定义有利于颈椎术后的骨性融合和疾病康复,减少了颈椎不稳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椎弓根螺 解剖 个性化测量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