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rotégé的矿床成因类型本体推理判别方法——以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鑫 薛林福 +2 位作者 冉祥金 燕群 王睿 《黄金》 CAS 2023年第10期79-83,共5页
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分布范围广,规模大,数量约占中国金矿床的65%,是中国矿产金的主要来源。在找矿过程中,不同矿床类型对应不同的找矿方法,确定矿床成矿模式能够为找矿提供理论支撑,并且能为矿产勘查和预测提供理论指导。鉴于此,结... 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分布范围广,规模大,数量约占中国金矿床的65%,是中国矿产金的主要来源。在找矿过程中,不同矿床类型对应不同的找矿方法,确定矿床成矿模式能够为找矿提供理论支撑,并且能为矿产勘查和预测提供理论指导。鉴于此,结合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对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的本体构建和推理机制进行研究。利用Protégé本体建模软件,完成对矿床的本体建模,基于SWRL推理规则语言,定义矿床成因类型的推理规则,设计了一套面向矿床类型判别的本体推理机制,利用HermiT推理机完成推理。经大量试验,提出了矿床成因类型本体推理判别方法,其在金矿床成因类型判别方面具有较好应用效果,并可广泛应用于其他矿床成因类型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矿床成因类 本体推理 推理规则 矿床 低温岩浆热液
下载PDF
中国接触交代型铜矿床品位、吨位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学平 魏民 +1 位作者 杨丽沛 赵精满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7-70,共4页
依据“全国矿产储量数据库”的资料,对全国277个接触交代型铜矿床建立了品位模型、吨位模型以及品位—吨位联合模型。模型类型包括频率直方图、累积频率分布图以及用双对数坐标表示的理论分布模型。
关键词 接触交代 矿床 品位模 吨位模 矿床储量
下载PDF
接触交代型夕卡岩金矿床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梁祥济 王福生 《黄金地质》 2000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深入研究安徽铜陵狮子山接触交代型白芒山和包村夕卡岩金矿床野外工作的基础上 (实验以前者为主 ) ,总结出实验地质依据。采用矿区未蚀变的辉石闪长岩和南陵湖组灰岩 ,石英闪长岩分别和南陵湖组灰岩、塔山组条带灰岩及泥灰岩作为试料 ... 在深入研究安徽铜陵狮子山接触交代型白芒山和包村夕卡岩金矿床野外工作的基础上 (实验以前者为主 ) ,总结出实验地质依据。采用矿区未蚀变的辉石闪长岩和南陵湖组灰岩 ,石英闪长岩分别和南陵湖组灰岩、塔山组条带灰岩及泥灰岩作为试料 ,模拟配制 p H=5.0、 6.0、 7.0和 8.0的0 .8M Na Cl+ 0 .2 M KF+ 0 .0 5M Au Cl3水溶液作为含金热液 ,两者在高压釜中持续了 96小时的交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 2 65~ 650℃和 2 0 0× 1 0 5~ 80 0× 1 0 5Pa压力下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中形成了与矿区基本上相吻合的三组夕卡岩矿物共生组合 ,而金在 3 50~ 2 50℃范围内以自然金状态沉淀 ,在 3 50~ 60 0℃时 ,以少量的银金矿形式产出 ,在 60 0℃以上未见金呈独立矿物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夕卡岩矿床 接触交代 形成机理 实验
下载PDF
我国中低温热液脉型稀土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4
作者 林德松 《矿产勘查》 1999年第6期672-673,共2页
关键词 稀土矿床 热液脉 成矿特征 低温 稀土矿物 碱性正长岩 攀西裂谷 找矿前景 正长岩类 生代
下载PDF
芜湖钱村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吕呈 刘静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9期159-161,共3页
宁芜玢岩型铁矿种类较多,学术界对于接触交代型铁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一直存在争议。结合芜湖钱村铁矿床勘查工作成果,对区内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来自幔源的成矿物质在区内特定的地层及构造影响下,形成了钱村接触交代型... 宁芜玢岩型铁矿种类较多,学术界对于接触交代型铁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一直存在争议。结合芜湖钱村铁矿床勘查工作成果,对区内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来自幔源的成矿物质在区内特定的地层及构造影响下,形成了钱村接触交代型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交代铁矿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机制
下载PDF
浅谈接触交代型矿床深部找矿研究
6
作者 周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9期65-65,67,共2页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其中,在接触接触型矿床的深部找矿过程中,深部找矿的工作得到了社会上较为广泛的重视,相关专业人,从而为相关领域士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是基于现阶段接触交...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其中,在接触接触型矿床的深部找矿过程中,深部找矿的工作得到了社会上较为广泛的重视,相关专业人,从而为相关领域士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是基于现阶段接触交代型矿床深部找矿进行详细的阐述,在分析接触交代型矿床成因与围岩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找矿措施,制定了找矿流程,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可靠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交代 矿床 找矿 地质条件
下载PDF
山东省齐河地区接触交代型铁矿成矿要素耦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郝兴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13552-13558,共7页
近年来,在山东省齐河县地区的铁矿勘查过程中发现了多个接触交代型铁矿,该区铁矿经勘查显示有集中分布、厚度大、品位高、埋深大的特点。研究区大张、李屯和潘店地区物探异常查证工作表明铁矿形态多样,呈层状、似层状、囊状、脉状等。... 近年来,在山东省齐河县地区的铁矿勘查过程中发现了多个接触交代型铁矿,该区铁矿经勘查显示有集中分布、厚度大、品位高、埋深大的特点。研究区大张、李屯和潘店地区物探异常查证工作表明铁矿形态多样,呈层状、似层状、囊状、脉状等。该区铁矿体具有明显的“地层、侵入岩和构造”控矿特征;在铁矿体赋存位置方面,地层控矿表现为部分铁矿体赋存于奥陶纪(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侵入岩控矿表现为部分铁矿产于闪长岩体中,接触带控矿则表现为地层和岩体间接触带是主要铁矿赋存地段。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在燕山晚期研究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在深源岩浆向上侵位过程中不断演化分异,形成了闪长质岩浆,在与奥陶纪灰岩接触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闪长质岩浆析出大量铁质成分,形成含铁富矿热液,并在有利赋矿部位形成铁矿体。研究区接触交代型铁矿的形成与保存是中生代区域性构造-岩浆-热液活动事件和区内地层、岩浆及构造等各种成矿要素有机耦合的结果,该区铁矿具有十分重要的勘查研究和社会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河 接触交代 铁矿 成矿要素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山东莱芜矿山矿田铁矿产出构造类型、矿体型式及大-大中型矿床赋存规律 被引量:14
8
作者 宗信德 徐建 +1 位作者 卢铁元 方传昌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34-240,共7页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产于中生代构造盆地周边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岩石中。矿山矿田的铁矿床可分为4种形态类型、6种构造类型和多种矿体型式。铁矿赋存规律研究表明,大-大中型矿床往往具有...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产于中生代构造盆地周边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岩石中。矿山矿田的铁矿床可分为4种形态类型、6种构造类型和多种矿体型式。铁矿赋存规律研究表明,大-大中型矿床往往具有复杂和较复杂的矿体形态、单式褶皱背斜和复式褶皱背(向)斜的矿床构造类型,有利的围岩层位为马家沟组五阳山段、阁庄段和八陡段碳酸盐岩,同时矿床有比较大的埋藏深度(多为-200^-600 m),弧形隆起的南、北端和两侧的凸(凹)弯曲部位均为形成大-大中型铁矿床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矿田 接触交代-热液铁矿 矿床构造类 矿体 大-大矿床赋存规律 山东省
下载PDF
都北中低温火山热液充填型银铅锌矿地质特征
9
作者 李伟 杨立强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第4期47-48,共2页
都北中低温火山热液充填型银铅锌矿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一套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中,矿床成因是:受北西向或近东西向张扭性构造控制,矿液沿早期构造空间充填而成,围岩蚀变也沿矿体所处的构造呈带状展布,矿床围岩蚀变主要为绿... 都北中低温火山热液充填型银铅锌矿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一套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中,矿床成因是:受北西向或近东西向张扭性构造控制,矿液沿早期构造空间充填而成,围岩蚀变也沿矿体所处的构造呈带状展布,矿床围岩蚀变主要为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绢云母化,属于一套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矿物成分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及较少的黄铜矿,该套矿物组合属于中低温矿物组合。形成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与火山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银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火山热液充填 银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下载PDF
矽卡岩型矿床特征概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江磊 王若梅 李智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167-169,共3页
矽卡岩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世界上钨的最主要来源为矽卡岩型矿床。它也是铜、铁、钼、锌的主要来源之一。矽卡岩型矿床产生在特殊的地质环境中(中酸性侵人岩和碳酸盐岩类接触带附近),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和独特的交代成... 矽卡岩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世界上钨的最主要来源为矽卡岩型矿床。它也是铜、铁、钼、锌的主要来源之一。矽卡岩型矿床产生在特殊的地质环境中(中酸性侵人岩和碳酸盐岩类接触带附近),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和独特的交代成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矿床 矿床特征 工业价值 地质环境 接触 碳酸盐 酸性 组合和
下载PDF
海南岛主要铁矿床类型的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智琳 许德如 +4 位作者 傅杨荣 杨昌松 周迎春 吴传军 付王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69-870,共2页
目前国内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沉积变质型、接触交代型、岩浆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壳型等。位于华南板块南缘的海南岛内的铁矿床主要有石碌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和红石、田独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其他铁矿床的工作... 目前国内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沉积变质型、接触交代型、岩浆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壳型等。位于华南板块南缘的海南岛内的铁矿床主要有石碌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和红石、田独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其他铁矿床的工作程度普遍偏低。本文通过对海南岛这两种主要类型铁矿床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构建了相应成因类型的铁矿床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海南岛 沉积变质 成因类 成矿模式 接触交代 矿床成矿规律 透辉石 花岗斑岩 主要类
下载PDF
河北涞源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12
作者 卢学波 《中国金属通报》 2023年第22期65-67,共3页
工作区位于燕辽沉降带西部边缘,高于庄一段上部中薄层含燧石条带白云岩和二段含锰白云岩是本区主要含锰层位,为该区锰银矿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斑岩,成因类型属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中温岩浆热液型矿... 工作区位于燕辽沉降带西部边缘,高于庄一段上部中薄层含燧石条带白云岩和二段含锰白云岩是本区主要含锰层位,为该区锰银矿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斑岩,成因类型属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锰铁则富矿层位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白云岩,矿床成因类型为多期热液改造型中—低温接触交代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银矿 铅锌矿 中—低温接触交代型矿床
下载PDF
云南富宁县那纳铁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
13
作者 杨柳扬 陈希 《云南地质》 2017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富宁县那纳矿区为铁、铜、镍多金属矿床,矿床受基性-超基性岩体控制。其中磁铁矿体一是赋存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与灰岩接触带,二是赋存于岩体内的灰岩捕虏体中;铜、镍矿体分布于岩体下部膨大部位,前者为岩体与灰岩接触带高中温热液交代而... 富宁县那纳矿区为铁、铜、镍多金属矿床,矿床受基性-超基性岩体控制。其中磁铁矿体一是赋存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与灰岩接触带,二是赋存于岩体内的灰岩捕虏体中;铜、镍矿体分布于岩体下部膨大部位,前者为岩体与灰岩接触带高中温热液交代而成;后者为岩体自身熔离分异而成。建立起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化探勘查模型,对矿区外围勘查取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岩 岩浆熔离矿床 接触交代矿床 云南富宁那纳
下载PDF
河北省平山县秋卜洞银矿床成因类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文托 侯建荣 《矿产与地质》 2018年第3期409-415,共7页
平山县秋卜洞银矿床位于麻棚岩体外围多金属矿重点勘查区内,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的勘查工作找矿成果显著,仅银资源量已达中型以上接近大型矿床的规模,同时共(伴)生有Au、Pb、Zn等有益元素。在该矿区已有找矿成果基础上,对麻棚岩体外围... 平山县秋卜洞银矿床位于麻棚岩体外围多金属矿重点勘查区内,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的勘查工作找矿成果显著,仅银资源量已达中型以上接近大型矿床的规模,同时共(伴)生有Au、Pb、Zn等有益元素。在该矿区已有找矿成果基础上,对麻棚岩体外围(含本矿区在内)金银钼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以黄铁矿(与成矿关系最密切)作为切入点,从成因矿物学的角度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找矿潜力很大,具备发现大型银矿床的潜力,并可指导矿区的进一步勘查工作及区域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卜洞银矿 矿床成因 低温(次)火山矿床 找矿潜力 河北
下载PDF
浅析东姚—采桑矿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矿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员鹏超 孙春霞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7期125-126,共2页
东姚—采桑矿区属于典型的矽卡岩磁铁矿床,矽卡岩磁铁矿床存于中酸性岩桨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其形成直接与中性侵入岩体及围岩相关,并受接触带严格控制。
关键词 矽卡岩 成矿作用 接触交代铁矿 酸性岩浆岩 碳酸盐岩
下载PDF
芜湖市夏家庄铁矿床矿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16
作者 吕呈 鲍雷 +2 位作者 冯庭录 孙锐 庾江华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6期79-82,共4页
夏家庄铁矿床是宁芜矿集区西南部雍镇矿田内的代表性铁矿床,但有关夏家庄矿床的成因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阻碍了对雍镇矿田的认识。通过该区内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他找矿信息的阐述,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成矿物质... 夏家庄铁矿床是宁芜矿集区西南部雍镇矿田内的代表性铁矿床,但有关夏家庄矿床的成因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阻碍了对雍镇矿田的认识。通过该区内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他找矿信息的阐述,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总结了矿床成因。研究发现,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构造中的岩凹构造是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膏盐层为后期矿质沉淀提供有利空间,是研究区重要成矿特征;寻找下接触带磁铁矿体是本区下一步找矿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芜矿集区 接触交代-热液充填 矿床成因
下载PDF
滇中腊梅铁矿床磁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17
作者 吴梦琪 吴鹏 +2 位作者 王蝶 杨航 龚红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2-608,共17页
滇中腊梅铁矿床位于西南“三江”地区金沙江-哀牢山-红河富碱斑岩带中段,其矿化类型不明,成矿机制和资源潜力不清,制约了该区找矿勘查的深入研究。本次研究工作在详细的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矿(化)体产出特征,将磁铁矿划分为正长斑岩内... 滇中腊梅铁矿床位于西南“三江”地区金沙江-哀牢山-红河富碱斑岩带中段,其矿化类型不明,成矿机制和资源潜力不清,制约了该区找矿勘查的深入研究。本次研究工作在详细的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矿(化)体产出特征,将磁铁矿划分为正长斑岩内的豆状-星点状磁铁矿(Ⅰ-Mag)、透辉石角岩内浸染状-团块状磁铁矿(Ⅱ-Mag)和层间破碎带内脉状及囊状充填型磁铁矿(Ⅲ-Mag)3种类型。通过LA-ICP-MS原位微区成分对比,发现3类磁铁矿总体富集Ti、Mn、V、Mg、Zn及Ni,贫Sn、Ga及Sc等元素,并且从Ⅰ-Mag→Ⅱ-Mag→Ⅲ-Mag, Mg、V、Zn含量及Ni/Cr值逐渐增加,Cr、Sn及REE含量逐渐降低,反映3类磁铁矿具有从岩浆成因向热液成因演化的特征。结合Ni/(Cr+Mn)-(Ti+V)、(Al+Mn)-(Ti+V)图解及磁铁矿矿相学特征,认为该矿床属于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与富碱斑岩密切相关。3类磁铁矿形成温度约300~500℃,Ⅰ-Mag→Ⅱ-Mag→Ⅲ-Mag的氧逸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温度、氧逸度等信息指示,腊梅铁矿床深部具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矿物化学 岩浆-热液作用 接触交代 LA-ICP-MS
下载PDF
胶东南宿花岗岩中辉钼矿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柳振江 王建平 +1 位作者 刘家军 付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83-484,共2页
胶东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此外本区还发育福山邢家山接触交代-斑岩型钼钨矿床、牟平孔辛头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栖霞尚家庄斑岩型钼矿、荣成冷家热液蚀变型钼矿等一系列大中型钼(钨)矿床以及一些小矿(化)点(《中国矿床发现史?山... 胶东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此外本区还发育福山邢家山接触交代-斑岩型钼钨矿床、牟平孔辛头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栖霞尚家庄斑岩型钼矿、荣成冷家热液蚀变型钼矿等一系列大中型钼(钨)矿床以及一些小矿(化)点(《中国矿床发现史?山东卷》编委会,1996;孔庆友等,2006;王虹等,2006)。本区金矿和钼钨铜等矿床赋矿岩石基本为中生代花岗岩类。胶北隆起区构造岩浆活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生代花岗岩类 胶东 钼钨矿床 伟德山超单元 接触交代 铜钼矿床 斑岩 岩体 构造岩浆活动
下载PDF
冀东地区铁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璐平 朱卫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7-138,共2页
1区域成矿背景冀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铁矿床的这种集中成矿特点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冀东地区位于我国华北陆块北缘,属于古亚洲域成矿带与滨太平洋成矿带交汇部位,具有良好的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徐志刚,2004)。
关键词 矿床 成矿带 太平洋 深大断裂 东西 生代 碳酸盐岩 接触 岩浆 黑色金属矿床 矿化带 大洋 构造带 生界 地质年代 化学岩 接触交代铁矿 沉积变质铁矿 冀东地区
下载PDF
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分类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厚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7-118,共2页
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是指早前寒武纪(特别是太古代)沉积的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简写为BIF)经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铁矿床。其原始沉积作用包括海相火山沉积作用(鞍山式铁矿床)、海底喷气沉积作用(镜铁山式铁... 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是指早前寒武纪(特别是太古代)沉积的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简写为BIF)经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铁矿床。其原始沉积作用包括海相火山沉积作用(鞍山式铁矿床)、海底喷气沉积作用(镜铁山式铁矿床)、海相碎屑沉积作用(袁家村式铁矿床)、海相碎屑-碳酸盐沉积作用(大栗子式铁矿床)。此外,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叠加变质作用形成的赵案庄式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变质铁矿 海相 赵案庄 元古代 火山沉积作用 接触交代 沉积相 元古宙 地质年代 黑色金属矿床 矿床 条带状磁铁石英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