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上的文化--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与卡米尔的中世纪艺术研究
1
作者 吴振宇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4年第2期59-66,87,88,91,共11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学科,作为其对话哲学的重要组成,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科学的治学格局。本文聚焦巴赫金有关“边缘文化”的思想资源,特别是“巴黎的吆喝”与“白边绘画”,将其文艺表现形式视为一条独特的线索,借此...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学科,作为其对话哲学的重要组成,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科学的治学格局。本文聚焦巴赫金有关“边缘文化”的思想资源,特别是“巴黎的吆喝”与“白边绘画”,将其文艺表现形式视为一条独特的线索,借此在巴赫金与当代艺术史家迈克尔·卡米尔之间搭建起对话的桥梁。巴赫金考察拉伯雷的创作采用一套与传统的追求“中心化”迥异的文化运转机制,以“离心力”思维揭示文学创作所遵循的另一种逻辑——“边缘文化”的创造力。卡米尔接受这种文化逻辑,在中世纪艺术研究中指出,文艺的边缘性暂时会因弱小而敌不过现实主义的清醒,但有朝一日边缘亦会走向中心。狂欢化诗学在英美学界俨然成了释读中世纪绘画、抄本艺术、市场言语艺术以及能够帮助还原中世纪文化面貌的一把锐利解剖刀,以其为代表的俄罗斯诗学的国际影响由此亦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上的文化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 迈克尔·卡米尔 边缘图像 中世纪艺术研究
下载PDF
中世纪研究的新路径和新领域 被引量:5
2
作者 罗伯特.斯旺森 陈文海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15,161,共13页
作为传统的学术研究领域,"中世纪研究"(Medieval studies)在西方有其特定的内涵。但近年来,随着"古代晚期"及"近代早期"等概念的日益成熟,原有的"中世纪"概念不断遭到解构。目前,在该研究领域... 作为传统的学术研究领域,"中世纪研究"(Medieval studies)在西方有其特定的内涵。但近年来,随着"古代晚期"及"近代早期"等概念的日益成熟,原有的"中世纪"概念不断遭到解构。目前,在该研究领域,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而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演化路径,其中,在性别、异端、民族、物质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上,变化尤为显著。"全球中世纪"(Global Middle Ages)这种研究思路也存在着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但这一思路对现有的"中世纪研究"理念将构成巨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研究 性别 民族 异端 物质文化 全球化
原文传递
“宫廷爱情”与欧洲中世纪研究的现代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耀宗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8,共14页
自19世纪以来,"宫廷爱情"已成为了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回顾和分析中世纪学者加斯通·帕里斯的原始论文,指出"宫廷爱情"的观念是现代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的产物,而非中世纪唯一或典型... 自19世纪以来,"宫廷爱情"已成为了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回顾和分析中世纪学者加斯通·帕里斯的原始论文,指出"宫廷爱情"的观念是现代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的产物,而非中世纪唯一或典型的爱情观,更非"一种全面的文化现象"。自文艺复兴以来,学者们或把中世纪当作与现代截然不同的"另类",或认为它与现代相连通,故中世纪研究本身就具有一种现代性。"宫廷爱情"为中世纪研究者提供了建构和解构各种思想体系的话语素材,也充分表现了它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爱情 加斯通·帕里斯 欧洲中世纪研究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中世纪研究在美国的建立及其早期风格
4
作者 李腾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3,共11页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世纪研究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与话语体系,亨利·亚当斯、赫伯特·亚当斯以及乔治·亚当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早期建设阶段,业余学者和专门学会成为了推动学术发展和学科专业化...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世纪研究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与话语体系,亨利·亚当斯、赫伯特·亚当斯以及乔治·亚当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早期建设阶段,业余学者和专门学会成为了推动学术发展和学科专业化的主要参与者,大学培养模式则主要受德国和法国的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欧洲中世纪研究形成了重视教科书写作、在对欧洲中世纪历史理解中的他者性和继承性相互叠加、宏大视野与碎片化研究相互交织等特色。这些早期风格塑造了美国中世纪研究的核心范式,同时也对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中世纪史学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研究 美国 学术史 乔治·亚当斯 C.H.哈斯金斯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中世纪哲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5
作者 唐明贵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41,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中世纪哲学研究,在理性与信仰问题、欧洲中世纪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和从新的角度对中世纪哲学的核心人物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出版了一批专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但由于受某些客观条件所限,应该说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中世纪哲学研究,在理性与信仰问题、欧洲中世纪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和从新的角度对中世纪哲学的核心人物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出版了一批专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但由于受某些客观条件所限,应该说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一些相对薄弱甚或空缺之处。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应在史料文献的翻译、专题研究和中西经院哲学比较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哲学研究 新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中世纪主义
6
作者 张炼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14,共13页
“中世纪主义”是后中世纪时代对中世纪进行的具有想象力的塑造或重塑。它研究的是后中世纪时代文化里对欧洲中世纪的接受、阐释和重塑,关注的是创造中世纪的过程。中世纪主义自中世纪至当代一直存在,在历史上曾深刻影响不同文化领域。... “中世纪主义”是后中世纪时代对中世纪进行的具有想象力的塑造或重塑。它研究的是后中世纪时代文化里对欧洲中世纪的接受、阐释和重塑,关注的是创造中世纪的过程。中世纪主义自中世纪至当代一直存在,在历史上曾深刻影响不同文化领域。人们用中世纪主义来表达怀旧情感,也用它来应对和观照自己所处的政治和社会情境。中世纪主义研究有别于中世纪研究,但发展至今,两者的界限开始模糊。中世纪主义研究具有文化研究的特点,它的发展可借鉴文化研究的方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中世纪研究 中世纪主义 中世纪主义研究 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的新开拓——评刘建军《欧洲中世纪文学论稿》
7
作者 胡书义 胡漪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刘建军教授的新著《欧洲中世纪文学论稿》,全面探讨了中世纪欧洲文学萌生发展的文化渊源、演进机制、主要成就及其突出贡献,匡正了传统研究的种种失误,在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该书的亮点在于学术性强,见解精辟,立论公... 刘建军教授的新著《欧洲中世纪文学论稿》,全面探讨了中世纪欧洲文学萌生发展的文化渊源、演进机制、主要成就及其突出贡献,匡正了传统研究的种种失误,在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该书的亮点在于学术性强,见解精辟,立论公允,材料翔实,评析缜密,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是外国文学工作者和爱好者难得的参考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建军 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 开拓性意义
原文传递
贫穷、高利贷与资本:理查德·H.托尼的中世纪经济伦理研究及其新时代意义
8
作者 刘招静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0-191,222,共13页
理查德·H.托尼的中世纪经济伦理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传世名著《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之中。该书关于“穷人”“高利贷”与“资本”(capitale)三大问题的阐释,对于我们突破新时期欧洲中世纪经济伦理研究的跨学科尝试“瓶颈”,以及在... 理查德·H.托尼的中世纪经济伦理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传世名著《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之中。该书关于“穷人”“高利贷”与“资本”(capitale)三大问题的阐释,对于我们突破新时期欧洲中世纪经济伦理研究的跨学科尝试“瓶颈”,以及在此方向上新的路径借鉴,皆有重要启示意义。托尼揭示的教会经济伦理中“关爱穷人”这一基本预设,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高利贷一再成为中世纪乃至后世社会的“问题”;教会智识精英对于高利贷的解释为何以及如何与大众的理解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又如何影响了当时社会对高利贷的认知与态度;这一基本预设如何影响了经院学者对“资本”的解释。认识到该种“形塑”作用,我们对中世纪“资本”论的解读将更合乎历史语境:此时的“资本”类似于“商业资本”,尚不具备现代资本的整体内涵;此时的“博爱”内涵亦与过去有别,开始正视“商业资本”的存在,不过这种正视有其前提和限度,即商业资本只能在商贸中盈利,而不能受个人的放贷取息动机驱使,成为纯粹的高利贷的工具。在中世纪,借贷资本的时代还未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H.托尼 贫穷 高利贷 资本 中世纪经济伦理研究
原文传递
库尔提乌斯与中世纪拉丁研究
9
作者 齐奥尔科夫斯基 林振华 《跨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1-24,184,共25页
本文首先指出了库尔提乌斯的名著《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与同类名著的差别,然后从学术谱系、教学研究等方面分析了库氏与中世纪拉丁学术的关系。针对欧拉遇到的种种批评,作者评述后认为,库尔提乌斯的贡献仍然继续激发知识的新积累、... 本文首先指出了库尔提乌斯的名著《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与同类名著的差别,然后从学术谱系、教学研究等方面分析了库氏与中世纪拉丁学术的关系。针对欧拉遇到的种种批评,作者评述后认为,库尔提乌斯的贡献仍然继续激发知识的新积累、新综合与新分析,库氏预想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建构或重构终将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提乌斯 中世纪拉丁研究 欧洲文学 语文学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世纪英国文学研究(1978-2015)述评
10
作者 郝田虎 《跨文化对话》 CSSCI 2018年第2期319-336,共18页
如果说乔叟乃英语诗歌之父,李赋宁则是新中国中世纪英语研究之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世纪英国文学研究成果包括相当数量的翻译、选集、硕博论文、期刊文章、文学史和专著等.这些晚近研究最大的成绩在于,学界已达成共识,中世纪并非“... 如果说乔叟乃英语诗歌之父,李赋宁则是新中国中世纪英语研究之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世纪英国文学研究成果包括相当数量的翻译、选集、硕博论文、期刊文章、文学史和专著等.这些晚近研究最大的成绩在于,学界已达成共识,中世纪并非“黑暗时代”,而是十分丰富、活跃.上述研究的突出特征包括:一手文本和二手文献被翻译出来,以助于批评研究;翻译研究和比较研究引人注目;历史观念相当显著;文类意识更为清晰.但是,该研究领域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学术训练不充分和机构支持的缺乏大概是中世纪英语研究背后的最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赋宁 乔叟 新时期 中国 中世纪英国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贾尔斯·康斯特布尔:《中世纪宗教和社会思想研究三种》
11
作者 彭小瑜 《中国学术》 200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康斯特布尔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享誉国际的中世纪西欧思想史专家,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对修道院制度和精神的开创性研究。在1982年出版的纪念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的文集《十二世纪的文艺... 康斯特布尔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享誉国际的中世纪西欧思想史专家,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对修道院制度和精神的开创性研究。在1982年出版的纪念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的文集《十二世纪的文艺复兴和更新》中,康斯特布尔和另一位主编罗伯特·本森(Robert L.Benson)撰写了导论,他们指出,哈斯金斯1927年所提出的“十二世纪文艺复兴”这一概念进一步纠正了以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陈旧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尔斯·康斯特布尔 中世纪宗教和社会思想研究三种》 宗教精神 书评 古典文化 修道院制度
原文传递
哈斯金斯之后西方学界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腾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124,I0006,共13页
自美国学者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的《12世纪文艺复兴》一书出版以来,对“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内涵及研究方法的讨论至今仍是西方中世纪史学界的研究热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讨论基本上围绕着哈斯金斯模式展开。哈斯金斯之后... 自美国学者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的《12世纪文艺复兴》一书出版以来,对“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内涵及研究方法的讨论至今仍是西方中世纪史学界的研究热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讨论基本上围绕着哈斯金斯模式展开。哈斯金斯之后,西方学界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30—40年代,西方学界延续哈斯金斯模式,聚焦于古典文化、世俗文化和拉丁精英文化等领域,但也开始提出质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90年代,西方学界主要通过探究中世纪盛期的宗教文化来突破哈斯金斯模式的局限。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西方学界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认识趋于多元,不再拘泥于精确定义,使这一概念日益泛化。这一演变体现了西方学界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的变化,也使“12世纪文艺复兴”研究呈现出更为多样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斯金斯 12世纪文艺复兴 中世纪研究 古典拉丁文化 宗教文化
原文传递
Why Does Hamlet Have So Many Difficulties in Revenging His Father
13
作者 马莉 《中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英国 中世纪文学研究 戏剧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复仇
下载PDF
“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发展史:从让-雅克·安培到查尔斯·哈斯金斯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腾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4-155,161,共13页
受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法国学者让-雅克·安托万·安培在19世纪40年代最早提出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概念。在雅各布·布克哈特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的刺激下,埃米尔·格巴尔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深化,并建立... 受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法国学者让-雅克·安托万·安培在19世纪40年代最早提出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概念。在雅各布·布克哈特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的刺激下,埃米尔·格巴尔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深化,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19世纪末,英国学者哈斯廷斯·拉什道尔采取实证研究路径,以中世纪大学为切入点丰富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内涵。到20世纪初期,学界已广泛接受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概念。美国学界承袭并发展了欧洲学界关于"12世纪文艺复兴"的阐述,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则最终使其完全成型。对这一学说发展史的考察,不仅能反映19世纪中后期民族主义、浪漫主义等思潮与学术研究的纠葛,也能呈现中世纪研究在西欧和美国的早期专业化、系统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世纪文艺复兴” 中世纪研究 民族主义 文艺复兴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