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木入侵与放牧干扰对中亚白草种群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
1
作者 古君龙 王兴 +3 位作者 杨新国 赵伟 苗翻 杨东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05-1312,共8页
为了解荒漠草原草地灌木入侵与放牧干扰对中亚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种群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在宁夏盐池县杨寨子自然村自由放牧状态下的人工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林地内部由西向东设置3个分区,分别代表3个连续分布的植被... 为了解荒漠草原草地灌木入侵与放牧干扰对中亚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种群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在宁夏盐池县杨寨子自然村自由放牧状态下的人工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林地内部由西向东设置3个分区,分别代表3个连续分布的植被类型区,即保留的原始草地、林草过渡带和人工林地。在人工林地围栏封育处理基础上,采用样方法,分灌丛内外,调查并分析中亚白草种群特征与土壤养分、地表羊粪量、林下或林间生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草地分区到林地分区,白草种群的数量持续下降,在群落中的地位不断降低,由建群种过渡为伴生种,直至成为林地中的偶见种。(2)放牧主要通过直接采食作用降低林间白草的盖度和多度,间接驱动了白草向林下的聚集;但在剔除放牧作用后,白草在林下和林间的分布关系发生逆转。(3)柠条密度差异、围栏内外放牧强度差异以及灌丛内外保护作用的不同是决定白草种群大小与分布的潜在重要因素。(4)对于以白草为优势种和建群种的沙化草地而言,适度放牧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多样性和生产力结构功能;持续放牧干扰下,人工柠条的进入,可以通过直接保育效应和资源效应,在局部空间上起到对白草的保护作用,但柠条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旱化、土壤质地和结皮等),使生境越来越不适宜白草种群发展,种群破碎化加剧(不连续分布),其对放牧干扰的弹性也不断降低,最终导致了柠条和放牧综合作用下白草种群在柠条林地中地位、分布的下降,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人工柠条 放牧干扰 种群分布 中亚白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