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帝国史与古今之变:以近代俄罗斯与中亚草原关系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施越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81-108,共2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帝国”概念生发的诸多理论成为讨论俄罗斯史的重要框架。国内外学界对帝国的论述可分为文明帝国论、资本帝国论和多元帝国论三类范式。多元帝国论为冷战后欧美学界书写俄帝国史的基本史观。本文从18-20世纪初俄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帝国”概念生发的诸多理论成为讨论俄罗斯史的重要框架。国内外学界对帝国的论述可分为文明帝国论、资本帝国论和多元帝国论三类范式。多元帝国论为冷战后欧美学界书写俄帝国史的基本史观。本文从18-20世纪初俄国与中亚草原地区互动的具体历史经验出发,指出多元帝国论存在忽视帝国近代转型的问题。在回顾18世纪30年代、19世纪2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四个主要历史时段俄国对中亚草原政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俄国在征服和统治中亚草原的进程中,并未刻意在该地区维持多元治理架构,而是在19世纪60年代的管理体制改革和19世纪末的移民政策之下,将草原地区逐步整合入帝国版图。从上述历史事实出发,本文尝试以近代转型视角补充现有的帝国理论,强调区分讨论“古典帝国”与“现代帝国”的必要性及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帝国 帝国理论 帝国研究 中亚草原 “欧亚革命”
原文传递
中亚草原地区伊斯兰教本土化的过程与特征
2
作者 施越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本文主要探讨中亚草原地区历史上伊斯兰教本土化的过程和特征。中亚草原地区自12世纪以降逐渐接受伊斯兰教影响。在传入该地区过程中,伊斯兰教逐渐与本土的游牧生产方式结合,吸收本土传统中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相应的治疗、占卜等仪... 本文主要探讨中亚草原地区历史上伊斯兰教本土化的过程和特征。中亚草原地区自12世纪以降逐渐接受伊斯兰教影响。在传入该地区过程中,伊斯兰教逐渐与本土的游牧生产方式结合,吸收本土传统中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相应的治疗、占卜等仪式,形成具有中亚草原地区特色的伊斯兰传统。19世纪以降,随着中亚草原进入现代化进程,政教分离和国家管理宗教的格局逐渐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草原 哈萨克斯坦 伊斯兰教 本土化
原文传递
现代文明背景下的一部远古史诗——评沈爱凤的《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波 《艺苑》 2011年第6期60-65,共6页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沈爱凤教授所著的《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是近年来中国艺术史论界的一部力作。全书分上下册,正文近70万字,引用图片近千张,总耗时超过10年。该书从文化比较和交流的角度,通...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沈爱凤教授所著的《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是近年来中国艺术史论界的一部力作。全书分上下册,正文近70万字,引用图片近千张,总耗时超过10年。该书从文化比较和交流的角度,通过引用国内外民族学、考古学和文物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对上古至中古早期的西亚、中亚和亚欧草原的艺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展现了古代世界多元文化并存的魅力,为我们反思现代文明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视角。当然,该书亦存在不足,主要缘于沈教授对西方文明过于情绪化的排斥,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对文化整体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 沈爱凤 文化比较和文化交流 艺术 多元文化 现代文明
下载PDF
从金器样式看中亚草原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4
作者 陈秋林(文\图) 《中国民族美术》 2021年第2期92-94,共3页
我国古代商周时期的贵族多使用玉器、铜器,以其作为权力、等级、地位的象征,在与欧亚草原文化的交流中受到影响开始少量使用金器。春秋以后,中亚游牧部落兴起,与中国北方草原部族交流更为密切,这时除用黄金装饰人身外,也开始用黄金装饰... 我国古代商周时期的贵族多使用玉器、铜器,以其作为权力、等级、地位的象征,在与欧亚草原文化的交流中受到影响开始少量使用金器。春秋以后,中亚游牧部落兴起,与中国北方草原部族交流更为密切,这时除用黄金装饰人身外,也开始用黄金装饰武器、马具等。秦汉时期,汉代人"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观念的影响下,帝王及贵族等对金器的占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随着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中亚与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更加便利,处于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或部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共同谱写出丝路文明的美丽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草原 用金习俗 黄金首饰 生活器具
原文传递
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音乐旋律形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龚培琳 丁星方 《艺术评鉴》 2021年第20期78-80,共3页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一部以俄罗斯生活景象为题材的交响音画,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和情调,这是一首含有两个音乐主题并交替变奏的双主题变奏曲。通过两个不同民族风格的旋律所形成的对比,描绘了景物化的形象。鲍罗丁用各种形态的音乐...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一部以俄罗斯生活景象为题材的交响音画,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和情调,这是一首含有两个音乐主题并交替变奏的双主题变奏曲。通过两个不同民族风格的旋律所形成的对比,描绘了景物化的形象。鲍罗丁用各种形态的音乐旋律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场景,本文从用特定的音高、音域音型进行环境描写,用不同的旋律形态表现不同的音乐角色,用特有的旋律与调性及旋律半音化进行表现特有的民族特色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旋律形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罗丁 中亚西亚草原 旋律 音画 民族性旋律
下载PDF
“错金银”新论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艳 杨军昌 谭盼盼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6,共12页
对"错金银"的定名,学界素有争议,令人对错金银的认识更加疑惑,因此有必要对"错金银"再作探讨。为此,本研究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结合中国境内和中亚草原出土的"错金银"文物和相关文献,对战国秦汉时期"... 对"错金银"的定名,学界素有争议,令人对错金银的认识更加疑惑,因此有必要对"错金银"再作探讨。为此,本研究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结合中国境内和中亚草原出土的"错金银"文物和相关文献,对战国秦汉时期"鎏金"、"嵌错"和"贴金"等工艺的技术特征和工艺内涵进行探讨。对一些出土文物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传统的贴金工艺出现"敷金"、"汞贴金"等新的应用。此外,通过与中亚草原同类器物比较,发现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发现的饰金铁器采用了集嵌错和贴金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为草原文化影响下的本土创新。这类出土文物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在欧亚大陆物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这一时期的金属工艺既有传统技术的革新,同时也有新技术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秦汉 错金银 鎏金 嵌错 贴金 敷金 中亚草原
下载PDF
鲍罗丁和他的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海洋 张晶莹 《艺术教育》 2011年第7期114-114,共1页
文章介绍了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的生平及其作品《在中亚西亚草原上》,这部作品赞美人性,赞美友爱,赞美和平。鲍罗丁用音乐把自己和平友爱的思想和对民间生活的热爱都体现其中,使之成为一部著名的具有爱国主义内容的标题交响音画作品。
关键词 鲍罗丁 交响音画 中亚西亚草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