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前足严重损伤的治疗(附137例报告) 被引量:10
1
作者 曲家富 曹立海 +4 位作者 王志伟 刘志权 高建华 李绍光 杜晓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关键词 中前足损伤 血管损伤 软组织损伤 筋膜室综合征
下载PDF
皮瓣修复中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依据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8
2
作者 庄跃宏 林松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5-898,共4页
中前足背软组织覆盖较薄,容易造成肌腱、骨头外露,导致组织坏死,功能欠佳。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用于修复中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车祸及其他重物压伤易致中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上常用修复方... 中前足背软组织覆盖较薄,容易造成肌腱、骨头外露,导致组织坏死,功能欠佳。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用于修复中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车祸及其他重物压伤易致中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上常用修复方法包括带蒂皮瓣修复,游离血管皮瓣修复以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这些修复方法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外踝上皮瓣或筋膜瓣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修复中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但都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中前足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中前足挤压开放伤伴多发骨折36例的手术治疗体会
3
作者 傅炉春 李茂强 +1 位作者 李培春 李永福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3期7-8,共2页
目的 总结中前足挤压开放伤伴多发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选择该院骨科收治的中前足挤压开放伤伴多发骨折患者36 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末次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评价... 目的 总结中前足挤压开放伤伴多发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选择该院骨科收治的中前足挤压开放伤伴多发骨折患者36 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末次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 创面一期愈合22 例(61.1%),二期行软组织重建14 例(38.9%),其中皮瓣移植修复9 例,全厚皮植皮5 例。出现第2 趾缺血性坏死1 例(2.8%)。15 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二期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或进行软组织重建时选择钢板、螺钉进行终极固定治疗。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 个月,平均14.5 个月。骨性愈合时间10~16 周,平均12.3 周。未出现感染、骨不连及骨髓炎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足AOFAS 中足评分平均(78.6 ± 13.2)分,其中优17 例(47.2%),良15 例(41.7%),中3 例(8.3%),差1 例(2.8%)。结论 对于中前足挤压开放伤伴多发骨折的治疗,一期的正确处理如重视软组织条件、彻底清创后根据损伤的个体化差异选择固定方式恢复足部力线,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前足 开放伤 骨折 手术 内固定
下载PDF
中前足高能量损伤软组织预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辉 马同敏 +3 位作者 曹成明 常德勇 张国峰 葛海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8期764-765,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中前足高能量损伤软组织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建立其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对46例中前足高能量损伤软组织预后6个危险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个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是否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探讨影响中前足高能量损伤软组织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建立其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对46例中前足高能量损伤软组织预后6个危险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个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是否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否有筋膜间室综合征及是否有多发跖骨骨折。结论中前足高能量损伤治疗中需避免急诊切开复位行内固定,及时治疗筋膜间室综合征,且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前足 高能量损伤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中前足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一期显微重建 被引量:3
5
作者 潘朝晖 王剑利 +4 位作者 薛山 李洪飞 赵玉祥 蒋萍萍 高朋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前足骨与软组织缺损一期显微重建的新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分别以旋髂浅动脉蒂髂骨骨皮瓣或以股前外侧皮瓣血流桥接髂骨骨皮瓣、骨瓣重建的12例中前足复合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3例;年龄17~58... 目的探讨中前足骨与软组织缺损一期显微重建的新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分别以旋髂浅动脉蒂髂骨骨皮瓣或以股前外侧皮瓣血流桥接髂骨骨皮瓣、骨瓣重建的12例中前足复合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3例;年龄17~58岁,平均41.2岁;创面面积16cm×3cm~20cm×16cm。术后采用临床及放射学方法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切取髂骨骨皮瓣11例,髂骨瓣1例,其中骨瓣体积4cm×1cm×1cm-8cm×2cm×1cm,皮瓣面积5cm×3cm-18cm×6cm。8例以股前外侧皮瓣为血流桥接皮瓣,皮瓣体积10cm×5cm~25cm×11cm。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均获得骨愈合,骨愈合时间平均为3.8个月,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6.2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中足评分平均为73.7分,外观满意度评分平均为6.4分。结论旋髂浅动脉蒂的髂骨骨皮瓣是重建中前足复合缺损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与股前外侧皮瓣组合使用,能有效覆盖广泛的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中前足 复合缺损
原文传递
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前中足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国强 刘泽 +2 位作者 臧建成 王峰 潘浩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61-262,265,共3页
目的 总结采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前中足关节内骨折的疗效与方法.方法 对2009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21例前中足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微型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骨折术后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6~11周,平均8周.开放... 目的 总结采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前中足关节内骨折的疗效与方法.方法 对2009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21例前中足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微型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骨折术后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6~11周,平均8周.开放伤14例,闭合伤7例,所有开放伤患者皮瓣条件可,清创后直接缝合,无皮瓣坏死发生.足功能恢复按AOFOS标准评定,优15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5.7%,术后无钉道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微型外固定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足部损伤小,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为前中足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外固定架 关节内 骨折
下载PDF
前中足碾挫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鹏 张保中 +2 位作者 张嘉 张万利 邱贵兴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中足碾挫伤患者的损伤特点、手术方式选择、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2年5月至2009年10月手术治疗14例足部碾挫伤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14~69岁,平均34.6岁。14例患者均为碾压伤。中足骨折脱位5例,前足骨折脱位4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中足碾挫伤患者的损伤特点、手术方式选择、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2年5月至2009年10月手术治疗14例足部碾挫伤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14~69岁,平均34.6岁。14例患者均为碾压伤。中足骨折脱位5例,前足骨折脱位4例,前中足骨折脱位5例。合并糖尿病2例,动脉闭塞1例。初次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3 cm以下9例,采用一期缝合或换药+植皮;缺损面积3 cm×3 cm以上5例,行二期转移皮瓣覆盖创面。神经/血管/肌腱吻合或移植5例。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5例,克氏针螺钉固定5例,石膏或支具治疗2例,另2例行截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皮缘坏死1例,皮瓣坏死1例,深静脉血栓1例,筋膜室综合征1例。结果 1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15个月。功能恢复满意11例。结论足部碾挫伤是足部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的严重复合损伤。治疗应重建足弓的负重结构,如能解决软组织覆盖问题,内固定不是绝对禁忌证。多科室协作有利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挫伤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以踝周知名分支血管为蒂低位逆行岛状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前中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8
作者 尹永涛 沈凯 +7 位作者 宋力 冯小庆 马智中 周树萍 宋德恩 张小亚 张广超 牛晓梅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探讨以踝周知名分支血管为蒂低位逆行岛状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8月,利用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单独或/联合为供血源,根据创面修复需求,皮瓣旋转点向源血管根部解剖分离,保护好蒂部... 目的探讨以踝周知名分支血管为蒂低位逆行岛状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8月,利用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单独或/联合为供血源,根据创面修复需求,皮瓣旋转点向源血管根部解剖分离,保护好蒂部血管束及其交通支筋膜周围组织完整性,蒂部最长达12cm,切取外踝上穿支皮瓣移植重建前中足软组织缺损16例,创面大小为3.0cm×5.0cm^8.0cm×13.0cm,皮瓣供区直接/减张缝合或中厚皮封闭创面。结果14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远端浅表组织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回流障碍性张力性水泡,及时拆缝线后,皮瓣成活。15例获得6~15个月的随访,1例失访;4例肥胖病人3个月后皮瓣修薄,余病例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无色素沉着,恢复部分感觉;植皮供区轻度粘连,但不影响足踝部肌腱滑动,整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利用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单独或/联合为供血源,能明显下移外踝上皮瓣的旋转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上穿支皮瓣 低位旋转点 踝周知名血管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中足皮肤缺损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缪旭东 王敬 +2 位作者 贾晶 许有 闫乔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55-356,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3例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进行腓动脉穿支精确定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总结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3例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进行腓动脉穿支精确定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总结随访结果。结果 13例患者术前彩超定位穿支全部经术中确认,准确率100%,皮瓣术后完全成活12例,部分成活1例,成活率为92.3%。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手术方法之一,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穿支准确性高,两者结合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腓动脉穿支皮瓣 中前足缺损
下载PDF
降低旋转点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创面9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永 辛国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76-377,共2页
目的探讨降低旋转点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中、前足软组织缺损9例,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解剖基础上,以腓深动脉外踝后(距离外踝尖1~3 cm)穿支的发出部位为旋转点,使皮瓣逆行的... 目的探讨降低旋转点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中、前足软组织缺损9例,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解剖基础上,以腓深动脉外踝后(距离外踝尖1~3 cm)穿支的发出部位为旋转点,使皮瓣逆行的推移距离增加4~8 cm,使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范围明显增加。结果 9例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远端边缘1.0 cm×3.5 cm坏死,但皮下肉芽生长良好,换药2周创面愈合,效果满意。结论降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切取方便,容易成活,是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缺损 降低旋转点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下载PDF
应用足延长器治疗足缺损9例观察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韶博 刘伟 +1 位作者 赵立强 李景先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探讨前中足缺损的病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足延长装置在施加牵伸应力的条件下,使缺损的前中足复合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对9例(10足)患者采取在残留后足的跟骨、距骨截骨,以15或20mm的克氏针分别多平面穿过截骨后的跟、距骨两侧骨块,... 目的探讨前中足缺损的病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足延长装置在施加牵伸应力的条件下,使缺损的前中足复合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对9例(10足)患者采取在残留后足的跟骨、距骨截骨,以15或20mm的克氏针分别多平面穿过截骨后的跟、距骨两侧骨块,并与延长装置连接固定。术后调节装置每天以075~10mm的速率延长撑开器,直至达到预定延长长度。观察对比残足延长前后外形及功能的变化。结果9例病人残足平均延长825cm。再生新足皮肤(包括足底)的感觉、厚韧度及弹性正常;外形接近健侧足长度及宽度;马蹄内翻足畸形及跛行步态矫正满意。结论应用足延长器行前中足缺损延长再造新足,是解决前中足缺损所致足部继发畸形、发育障碍及功能缺陷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延长术 延长器
下载PDF
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老年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占洲 陈秀民 +5 位作者 周瑾 李晓良 常宗伟 何龙 周瑞华 伍永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2期1335-133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老年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08-01—2015-06诊治13例老年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行一期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二期行小腿外侧皮瓣修复。皮瓣设计均为小腿外侧皮瓣或外侧穿支皮瓣,进... 目的探讨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老年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08-01—2015-06诊治13例老年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行一期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二期行小腿外侧皮瓣修复。皮瓣设计均为小腿外侧皮瓣或外侧穿支皮瓣,进行局部转移或游离移植修复创面,供区植皮。结果 13例中,局部转移10例,游离移植3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11例获得平均13(9~18)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色泽、质地、弹性好;其中,3例皮瓣与周围足部皮肤几乎相平,8例皮瓣稍有不同程度臃肿,术后6个月在骨折内固定取出时行皮瓣修整术,修整后皮瓣臃肿消除。术后12个月患足疗效按AOFAS评分评定:平均89(82~93)分;优5例,良6例。结论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老年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小腿外侧皮瓣 老年
原文传递
低位旋转点腓肠神经滋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中、前足部创面
13
作者 郭强 马信龙 +1 位作者 马剑雄 吕守正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3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中、前足创面因位于肢体远端,修复时可应用的皮瓣不多,对于创面闭合较为困难,低位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则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方法应用低位旋转点的腓肠神经滋养皮瓣比传统方法旋转点由外踝... 目的中、前足创面因位于肢体远端,修复时可应用的皮瓣不多,对于创面闭合较为困难,低位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则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方法应用低位旋转点的腓肠神经滋养皮瓣比传统方法旋转点由外踝尖后上5~7 cm降低致1~3 cm,使皮瓣蒂长度延长2~6 cm,以修复中、前足部创面。结果所有11例皮瓣都成活,其中1例皮瓣的远端边缘出现约1.0 cm×3 cm皮肤坏死,但是坏死组织清除后肉芽生长较好,经过2周左右的清洁换药之后,创面完全愈合,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结论低位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血供较可靠,切取简便,操作不难,比较容易成活,可为中、前足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提供较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旋转点腓肠神经皮瓣 创面
原文传递
小腿前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修复中足和前足软组织缺损
14
作者 李文波 牟贵生 +9 位作者 时培晟 刘锐 薛云 邓晓文 沈伟伟 石杰 李闯兵 王伟 张亚强 高秋明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蒂部含腓动脉终末穿支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前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9月-2020年9月,应用蒂部含腓动脉终末穿支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前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修复中、前足软组... 目的探讨蒂部含腓动脉终末穿支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前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9月-2020年9月,应用蒂部含腓动脉终末穿支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前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创面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2~53(平均37)岁;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9例;单纯软组织缺损3例,合并骨折或脱位、骨缺损1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5 cm~7 cm×12 cm,供区创面取中厚皮片移植加压包扎。术后采用门诊结合微信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皮瓣外观、踝关节外形及功能。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1例术后2 d出现皮瓣肿胀、远端暗紫,经蒂部拆线、表面放血后好转,14例顺利成活。4例皮瓣蒂部略臃肿,其余11例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所有病例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踝关节屈伸活动度背伸15°~20°,跖屈30°~40°;供区愈合良好,植皮全部成活。结论蒂部含腓动脉终末穿支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前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血供可靠,静脉回流充分,且手术设计、操作简单,无需吻合血管,是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外侧皮瓣 腓浅神经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术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Ⅰ区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磊 王浩军 +2 位作者 肖继龙 袁雷亮 王雪兵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60-62,66,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术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Ⅰ区骨折的疗效。方法研究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本院采用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术治疗的第五跖骨基底部Ⅰ区骨折患者33例。其中,男14例,女19例;Ekrol 1型6例,Ekrol 2型18例,Ekrol 3型9例... 目的观察并探讨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术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Ⅰ区骨折的疗效。方法研究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本院采用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术治疗的第五跖骨基底部Ⅰ区骨折患者33例。其中,男14例,女19例;Ekrol 1型6例,Ekrol 2型18例,Ekrol 3型9例;年龄17~68岁,平均40.6岁;记录手术时间;所有病例在术后第6周第1次复查X线片,以后每隔4~6周复查1次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是否移位,锚钉是否松动、脱出;在术后满6个月分别应用AOFAS中前足评分标准和VAS疼痛评分评估患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3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手术时间为10~14 min,平均(11.5±1.5)min。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5±1.5)周。所有患者无骨折不愈合,骨折移位,锚钉松动、脱出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所有病例的AOFAS中前足评分为88~99分,平均(93.2±4.2)分,术后VAS疼痛评分0.5~2.5分,平均(1.2±0.5)分。结论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是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Ⅰ区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锚钉 缝合固定 跖骨骨折 AOFAS中前足评分 VAS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