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伏毒理论的生物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北平 赵喜颖 武志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61-665,670,共6页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伏毒理论"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活动期轻、中度和缓解期UC患者40例。活动期UC患者20例,分为中医干预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10例;缓解期患者20例,分为中医...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伏毒理论"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活动期轻、中度和缓解期UC患者40例。活动期UC患者20例,分为中医干预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10例;缓解期患者20例,分为中医干预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10例。所有病例均施以常规西医治疗处理,中医干预组加服中药汤剂,疗程分别为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前列腺素E2(PGE2)、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水平。【结果】患者血浆MMP-1、TIMP-1、PGE2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度(缓解期,活动期轻度、中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01)。治疗后,2组活动期UC患者MMP-1、TIMP-1、PGE2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C缓解期中医干预组患者MMP-1、TIMP-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降低作用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2组缓解期UC患者PGE2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伏毒法可有效治疗UC的生物学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浆MMP-1、TIMP-1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疗法 中医伏毒理论 MMP-1 TIMP-1 PGE2
下载PDF
“伏毒”新识 被引量:149
2
作者 周仲瑛 《世界中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73-75,共3页
以“伏邪”及“苛毒”发病说为依据,提出“伏毒”论,认为“伏毒”以伏而不觉,发时始显为特点,正虚是毒伏的基础。“伏毒”既可外受,亦可内生,涉及外感内伤多类疾病,特别是对急难病症的辨治,“伏毒”论更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