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述评 被引量:11
1
作者 邢玉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过去的一年,由于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促进,中医思维方法研究更为活跃,主要集中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中医象思维研究及中医临床思维研究等几个方面。但由于思维科学本身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加之中医界学人思维基础知识的... 过去的一年,由于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促进,中医思维方法研究更为活跃,主要集中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中医象思维研究及中医临床思维研究等几个方面。但由于思维科学本身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加之中医界学人思维基础知识的相对欠缺,中医思维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方法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中医思维 述评
下载PDF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述评 被引量:3
2
作者 苗彦霞 邢玉瑞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从象思维、隐喻思维、中医临床思维、中医理论建构思维、中医原创思维研究等五个方面概述了2016年中医思维方法研究的概况,提出中医思维方法的研究呈现出深入、多角度、技术化、应用化的态势,开始关注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象思维的... 从象思维、隐喻思维、中医临床思维、中医理论建构思维、中医原创思维研究等五个方面概述了2016年中医思维方法研究的概况,提出中医思维方法的研究呈现出深入、多角度、技术化、应用化的态势,开始关注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象思维的逻辑规则等重要问题,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方法 思维 隐喻思维 中医原创思维 述评
下载PDF
中医思维方法是开启中医药殿堂大门的金钥匙——读《中医思维方法》一书有感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登本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5,共3页
中医思维方式直接决定着中医学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走向,中医学科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其自身固有的思维方式,只有在准确把握和运用中医固有的思维方式指导下的具体思维方法,也才能正确地掌握和熟练地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中医思维方法... 中医思维方式直接决定着中医学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走向,中医学科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其自身固有的思维方式,只有在准确把握和运用中医固有的思维方式指导下的具体思维方法,也才能正确地掌握和熟练地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中医思维方法》全面、系统、深刻地诠释了中医思维方式与方法的内涵、特征、联系与区别,凸显了中医思维的文化内涵,凝练出了中医思维的基本特征和具体内容,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展示了中医重视生命的理念,全方位的总结了中医思维的内容。学习和掌握中医思维方法,不但有利于学习、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而且能很快地运用中医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故中医思维方法是开启中医药殿堂大门的金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方法 中医 书评
下载PDF
掌握认识自我的工具——《中医思维方法》杂议 被引量:1
4
作者 温长路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7-68,共2页
评品《中医思维方法》一书,其传授的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且是意义更广泛的认识证、认识论;同时该书也有些不足,在如何看待和判断多无线化渗透、整合背景下中医思维方法态势和走向有些暧昧或含混。
关键词 中医思维方法 中医 理论研究
下载PDF
高等中医教育应重视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
5
作者 赵宗辽 《中医药文化》 2010年第2期23-25,共3页
中医思维方法决定着中医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方向,掌握中医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门径和钥匙,是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中医高等教育应重视学习文、史、哲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加深学生对中医思维方法的理解。从中医典... 中医思维方法决定着中医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方向,掌握中医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门径和钥匙,是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中医高等教育应重视学习文、史、哲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加深学生对中医思维方法的理解。从中医典籍中学习中医临床的思维方法,从临床实践中掌握中医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教育 中医思维方法 培养
下载PDF
中医思维在本科教学及考试中的应用——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思维方法与实训》为例
6
作者 王茂泓 刘英锋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强化对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的迫切共识。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设《中医思维方法与实训》课程,以着力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通过在课程教学及考试中,优化教学模式,用中医思维串联所学基础课程,强化经典思维及《... 强化对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的迫切共识。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设《中医思维方法与实训》课程,以着力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通过在课程教学及考试中,优化教学模式,用中医思维串联所学基础课程,强化经典思维及《伤寒论》病-脉-证思维模式,以中医思维为导向进行课程考试设计,培养及引导学生形成中医思维习惯,清晰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方法与实训 课程教学 考试
下载PDF
论应象思维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吕爱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573-1574,共2页
中医思维是中医学者在中国古代的生产、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多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是相对稳定的特定思维模式。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整套与西医学截然不同的... 中医思维是中医学者在中国古代的生产、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多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是相对稳定的特定思维模式。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整套与西医学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应象思维即为其中之一。从应象思维的由来入手,从生理、病理、诊断、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应象思维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方法 思维 应象思维
下载PDF
吴鞠通治疗疟疾的临床思维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天玺 毛雪莹 +2 位作者 韩洁茹 陈星燃 姜德友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2期355-357,共3页
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兴起,疟疾被纳入温病范畴论述。温病学中对疟疾名称、病位等的认识均有继承与发展。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辨治疟疾。本研究基于《温病条辨》一书,从"以病为纲,病证结合""审机辨治,尤重病... 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兴起,疟疾被纳入温病范畴论述。温病学中对疟疾名称、病位等的认识均有继承与发展。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辨治疟疾。本研究基于《温病条辨》一书,从"以病为纲,病证结合""审机辨治,尤重病位""方证相应,随证更方"三方面概括论述,结合吴氏针对三焦不同证侯所施具体方药,详述吴鞠通治疗疟疾的临床思维方法;同时将中医临床思维与西医学互参,中西合璧,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疟疾 中医临床思维方法 《温病条辨》 三焦辨证
下载PDF
论中医传统思维方法是培养针灸人才的根本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瑞 马惠芳 王娜 《中医教育》 2005年第4期27-30,共4页
目前中医针灸的教育存在着轻视经典的现象,缺少经典的支持则难以掌握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而中医的灵魂“辨证论治”也就难以真正的实现。因此,针对现在中医教育的不足,提出培养中医针灸人才首先应掌握中医传统的思维方法,其途径是熟读... 目前中医针灸的教育存在着轻视经典的现象,缺少经典的支持则难以掌握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而中医的灵魂“辨证论治”也就难以真正的实现。因此,针对现在中医教育的不足,提出培养中医针灸人才首先应掌握中医传统的思维方法,其途径是熟读经典、培养中医文化素质、重视临床、加强临床操作技能训练等。只有真正掌握中医思维方法,才能继承中医的精髓,发挥中医针灸的优势,为世界医学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统思维方法 针灸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中医基础理论微课程设计与探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凌凌 袁开惠 +2 位作者 陈慧娟 项乐源 张挺 《中医教育》 2019年第5期8-11,15,共5页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呼唤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微课程作为在线开放课程的一种新的探索,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一方面,它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线学习的形式,自...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呼唤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微课程作为在线开放课程的一种新的探索,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一方面,它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线学习的形式,自由度高,更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团队学习、深度学习。以面向医学专业及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中医学导论部分为例,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微课程的优势,微课程的制作,教学实践与反思,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微课程 中医思维方法 自主学习
原文传递
体用范畴及其在中医学领域的渗透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文平 王庆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95-1698,共4页
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其萌芽于先秦,流行于魏晋,成熟于宋明,泛用于近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用范畴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当中,是阴阳之渊薮、辨证之圭臬、组方之要则、用药之绳墨。体用范畴影响了天... 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其萌芽于先秦,流行于魏晋,成熟于宋明,泛用于近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用范畴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当中,是阴阳之渊薮、辨证之圭臬、组方之要则、用药之绳墨。体用范畴影响了天人合一思维、意象思维、辨证思维等思维方法的形成,为中医学的认知方式奠定了思维基础。拓展体用范畴所渗透的中医理论的研究视域,有助于我们深层次把握中医理论和其思维方法的本质特征,从而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用 哲学范畴 中医思维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