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杜闻媛 李明 张洪凤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117-119,共3页
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和护理的角度,总结目前中医临床中该病常见的辨证分型、治疗方药以及疗效情况,同时对中医外治法中的灌肠法、栓剂疗法、针刺法等方法进行了概括,最后还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进行了介绍... 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和护理的角度,总结目前中医临床中该病常见的辨证分型、治疗方药以及疗效情况,同时对中医外治法中的灌肠法、栓剂疗法、针刺法等方法进行了概括,最后还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进行了介绍,总之中医疗法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护理中有肯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与护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治疗与护理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庆 孙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130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应用中医特色治疗与护理。对比两组术后8、24、48 h的疼痛评分及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130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应用中医特色治疗与护理。对比两组术后8、24、48 h的疼痛评分及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术后8 h,两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13±1.15)、(2.39±0.7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49±1.04)、(4.65±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治疗与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术后 疼痛 中医治疗与护理
下载PDF
中医治疗与护理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会丽 丁彦彦 +2 位作者 杨国民 王申林 张玲杰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与护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N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后N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与间歇性导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与护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N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后N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与间歇性导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与护理方法。比较2组干预前后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积、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观察泌尿系感染情况,干预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干预后,2组残余尿量、充盈末逼尿肌压力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最大膀胱容积和最大尿流率均较治疗前增大(P <0.05);观察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 <0.05),充盈末逼尿肌压力小于对照组(P <0.05),最大膀胱容积和最大尿流率均大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2组泌尿系感染率均较干预前降低(P <0.05);观察组泌尿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治疗与护理应用于脊髓损伤后NB患者,能够改善其尿动力学参数,减少泌尿系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NB) 中医治疗与护理 尿动力学参数 泌尿系感染
下载PDF
中医治疗与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骆君琴 赵文武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4期180-182,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与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骨科术后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与护理。比较2...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与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骨科术后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与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出现关节僵硬1例。结论:中医治疗与护理能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康复 中医治疗与护理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SS)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与护理49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师英 熊赛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与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通过中医治疗和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药物和护理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护...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与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通过中医治疗和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药物和护理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7.5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通过中医治疗和护理,治疗效果较佳,并能改善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和肾功能,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与护理 慢性肾衰竭 肾功能代谢紊乱综合征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单玉梅 张爱明 +1 位作者 黄爱云 袁翠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第20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在防治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妇幼站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与护理,3个月...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在防治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妇幼站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与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治疗和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 生存质量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宋茜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6期171-17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结合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结合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5%,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5.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27.8%。2组患者在有效率及1年复发率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有效降低1年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 慢性盆腔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医护理在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赵静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36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胸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性。方法:150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要采取常规性治疗与护理的模式,对照组在常规性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结果:经过3个月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胸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性。方法:150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要采取常规性治疗与护理的模式,对照组在常规性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结果:经过3个月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心绞痛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自觉中医治疗与护理效果尤佳。结论:利用中医护理的模式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心脏病人的心绞痛发病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发病率 中医治疗与护理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护措施防治脑出血患者便秘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秀丽 《国医论坛》 2016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护在防治脑出血患者便秘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穴位贴敷、针灸、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特...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护在防治脑出血患者便秘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穴位贴敷、针灸、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仅给予开塞露肛门给药,必要时肥皂水灌肠等。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便秘3例,发生率为6.5%;对照组发生便秘20例,发生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穴位贴敷、针灸、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治脑出血患者便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便秘 中医治疗与护理
下载PDF
结合病理生理机制探讨动脉硬化之中医疗护原则(英文)
10
作者 庄昆翰 庄曜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6-360,共5页
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化终产物则是导致动脉发生硬化的原因之一,它使得动脉基质中的胶原蛋白产生交互连结,造成动脉壁延展性降低而导致动脉发生硬化。糖化终产物的形成,与氧化压力有很大的关系,而氧化压力又与生活中... 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化终产物则是导致动脉发生硬化的原因之一,它使得动脉基质中的胶原蛋白产生交互连结,造成动脉壁延展性降低而导致动脉发生硬化。糖化终产物的形成,与氧化压力有很大的关系,而氧化压力又与生活中压力所导致的情志不畅,以及饮食型态、生活习惯有关。对于动脉硬化,中医的治疗与护理原则多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依据辨证的基础,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糖化终产物 氧化压力 中医治疗与护理
下载PDF
脑梗死中医药治疗与护理方法
11
作者 贾继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227-229,共3页
分析脑梗死形成原因,探索利用中医药治疗与护理的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对比,从而得出疗效不同结论。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患者有180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1组(普能组)和研究2组(试验组)。研究1组采用西... 分析脑梗死形成原因,探索利用中医药治疗与护理的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对比,从而得出疗效不同结论。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患者有180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1组(普能组)和研究2组(试验组)。研究1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与普通常规护理模式,研究2组采用西医治疗、中医药治疗与护理模式。实验结果:研究1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模式与常规护理方法,明显疗效有效率为40.00%,无明显疗效5.00%;研究2组采用西医治疗、中医药治疗与护理明显疗效有效率为60.10%,无明显疗效3.00%。研究2组明显高于研究1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脑梗死中中医药特色护理方法比常规护理显著疗效,且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治疗与护理 常规护理 对比 推广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