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温病诊疗知识模型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于琦 崔蒙 +11 位作者 李园白 宓金华 梁欣颖 朱玲 刘丽红 田野 杨阳 李敬华 朱晓博 王静 张晶 奚怀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8-20,共3页
目的建立温病诊疗知识模型,梳理温病文献知识,辅助中医温病临床决策。方法从中医温病学入手,以本体论为基础,采用合理的知识表示方式,以OWL2本体语言为建模工具,进行模型构建的探索研究。结果通过梳理温病诊疗概念关系,建立等价类和父... 目的建立温病诊疗知识模型,梳理温病文献知识,辅助中医温病临床决策。方法从中医温病学入手,以本体论为基础,采用合理的知识表示方式,以OWL2本体语言为建模工具,进行模型构建的探索研究。结果通过梳理温病诊疗概念关系,建立等价类和父子关系的联系方式,初步建立层次较清楚、结构较为合理的中医温病诊疗知识模型;通过机器学习和推理机,实现模型学习推理的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文献参考。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医温病诊疗知识模型,并实现辅助中医温病临床决策,为中医文献支持中医临床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知识组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温病 本体 语义关系 知识模型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温病观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思超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6期535-537,共3页
基于中医温病理论,结合临床反馈信息,系统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名、病因、病机、治法及预防。本病宜命名为“温疫”或“伏暑”;病因是杂气,具体为外有风热疫毒侵袭,内有湿热疫毒蕴中,属多因素戾气;病机为初起卫气同病,继则气分湿... 基于中医温病理论,结合临床反馈信息,系统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名、病因、病机、治法及预防。本病宜命名为“温疫”或“伏暑”;病因是杂气,具体为外有风热疫毒侵袭,内有湿热疫毒蕴中,属多因素戾气;病机为初起卫气同病,继则气分湿热,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之分。湿邪化燥者,可有营血分传变,后期可伤阴,也可伤阳。病位在肺脾;治以温病理论立法处方,提出宣畅肺气、寒温并施、宜用芳香的治法;归纳“三早”“四护”的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毒肺炎 中医温病 理论探讨 伏暑 杂气 戾气
下载PDF
浅述中医温病与病毒性心肌炎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引闹 《光明中医》 2011年第8期1560-1560,共1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肌细胞引起以心肌炎性坏死和间质细胞炎性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且症状轻重不一,病情变化多样,...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肌细胞引起以心肌炎性坏死和间质细胞炎性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且症状轻重不一,病情变化多样,轻者较易恢复,重者可发展为心肌病,甚则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温病 毒性心肌炎 中医
下载PDF
中医温病的发展与科学技术
4
作者 韩雪梅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8-78,共1页
中医温病的发展与科学技术韩雪梅·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以温病学为代表的带头学科近年来开创了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病毒学、中医肿瘤学、中医痰症学、中医瘀症学、中医难治治疗学,以及脏腑辨证的分支学科如中医肺病学、中医肾病学... 中医温病的发展与科学技术韩雪梅·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以温病学为代表的带头学科近年来开创了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病毒学、中医肿瘤学、中医痰症学、中医瘀症学、中医难治治疗学,以及脏腑辨证的分支学科如中医肺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肝病学、中医脑病学等。当代中医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中医温病 中医理论 中医科研 中医学特点 实验分析 现代科学技术 科研管理 内蒙古医学院
下载PDF
中医中药如何应对禽流感——访著名中医温病专家周耀庭教授
5
作者 申申 《家庭中医药》 2006年第1期5-6,共2页
2003年人们对SARS的恐慌至今还令人难以淡忘,新近的禽流感疫情又不断地惊扰着人们的安宁。无论是SARS还是禽流感,在中医学中都属于温病的范畴,是具有热性病性质的流行病,被称为温疫。面对可能发生的大范围人禽流感流行,中医学如何... 2003年人们对SARS的恐慌至今还令人难以淡忘,新近的禽流感疫情又不断地惊扰着人们的安宁。无论是SARS还是禽流感,在中医学中都属于温病的范畴,是具有热性病性质的流行病,被称为温疫。面对可能发生的大范围人禽流感流行,中医学如何应对?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著名中医温病专家周耀庭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温病 人禽流感 周耀庭 中医中药 教授 SARS 流感疫情 中医 流行
下载PDF
温病三焦辨证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传雷 陈晓琦 +6 位作者 王海峰 李彬 李妍妍 崔青荣 杨荷 赵云霞 薛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6期86-88,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中医“温病”范畴,随着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湿毒”作为重要病理因素已基本达成共识,中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然其病机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中医“温病”范畴,随着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湿毒”作为重要病理因素已基本达成共识,中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然其病机及传变规律仍需尽快完善。笔者自2020年1月运用中医温病三焦辨证法治疗COVID-19患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温病 三焦辨证 新型冠状毒肺炎
下载PDF
滋养阴液在温病营血分证中之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进 孟澍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9-11,共3页
本文提出营血分证阴伤特点是津液、营阴、血液、阴精等的耗伤,其实质是各种阴液功能的严重失常及伴随出现的全身脏腑组织功能障碍和实质损害。营血分证中的阴伤不仅会导致阳热亢盛难解,而且可致瘀血、出血倾向,降低人体抗邪、透邪外出能... 本文提出营血分证阴伤特点是津液、营阴、血液、阴精等的耗伤,其实质是各种阴液功能的严重失常及伴随出现的全身脏腑组织功能障碍和实质损害。营血分证中的阴伤不仅会导致阳热亢盛难解,而且可致瘀血、出血倾向,降低人体抗邪、透邪外出能力,加重脏腑的损害。文中还提出了诊治营血分证阴伤的若干注意问题,并分析了养阴的作用及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营分/中医药疗法 血分/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大自然五花饮治疗温病湿热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维峰 康国治 +5 位作者 沈鹰 刘正民 黄清春 曾健英 欧晓芳 谢锐龙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63-63,共1页
大自然五花饮治疗温病湿热证疗效观察孙维峰,康国治,沈鹰,刘正民,黄清春,曾健英,欧晓芳,谢锐龙主题词温病/中医药疗法,湿热(中医)/中医药疗法近年来,我科根据岭南温病湿热证多见的临床特点,自拟中药袋泡茶“大自然五花饮... 大自然五花饮治疗温病湿热证疗效观察孙维峰,康国治,沈鹰,刘正民,黄清春,曾健英,欧晓芳,谢锐龙主题词温病/中医药疗法,湿热(中医)/中医药疗法近年来,我科根据岭南温病湿热证多见的临床特点,自拟中药袋泡茶“大自然五花饮”用于治疗本证,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湿热(中医)/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叶氏温病治则在小儿外感热病中的应用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雅 郑春燕 田丽 《中医研究》 2010年第8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外感热/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疗法 小儿
下载PDF
《温病条辨》上焦温病治疗探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婕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4,共2页
上焦温病之名,首倡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系指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的病变。肺主气属卫,为病在表而轻浅;心主血属营,为病在里而深重。邪在上焦的治疗有诸多特点。现以吴鞠通所论为据,结合诸家之言及个人体会,对上焦温病的治疗思想,具体... 上焦温病之名,首倡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系指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的病变。肺主气属卫,为病在表而轻浅;心主血属营,为病在里而深重。邪在上焦的治疗有诸多特点。现以吴鞠通所论为据,结合诸家之言及个人体会,对上焦温病的治疗思想,具体治法及方药选择等略加分析,以冀从中探索其施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辫》 上焦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略论温病之“郁”与宣透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钦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8年第4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三仁汤加减治疗外感湿温病80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慧萍 《中医研究》 2008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治疗外感湿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解热镇痛、消炎抗菌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占95.00%,对照组治愈率占82.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治疗外感湿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解热镇痛、消炎抗菌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占95.00%,对照组治愈率占82.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仁汤加减治疗外感湿温病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仁汤/治疗应用 外感 湿/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谈温病的治疗禁忌
13
作者 耿耘 秦小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4期14-15,共2页
温病是外感温邪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其病势急、发展快、变化多,临床症状表现错综复杂。若治疗不当,轻则病程迁延,重则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故治疗温病尤当慎重。本文仅就其治疗禁忌,作一简要介绍... 温病是外感温邪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其病势急、发展快、变化多,临床症状表现错综复杂。若治疗不当,轻则病程迁延,重则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故治疗温病尤当慎重。本文仅就其治疗禁忌,作一简要介绍。1 温热病的治疗禁忌 1.1 忌辛温发汗:温热病是感受温热性质的邪气所致的温病。温(热)为阳邪,最易耗伤阴液,其与伤寒外感寒邪截然不同。其初起邪在卫分,多表现为无汗或少汗,这是由于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所致,治当辛凉透表。吴鞠通所云“辛凉清解之法,用意非在发汗,而在清透热邪,邪祛则营卫通,通则汗出而病愈”,叶天士所云“在卫汗之可也”,亦即此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温病初期辨治探要
14
作者 刘孟宇 李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5期8-8,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宣肺 清热
下载PDF
小儿温病证治方论(二)
15
作者 郭振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6期24-25,共2页
风温风温,为感受风温病邪而致的新感温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尤以春季为多见。临床以发热、烦渴、喘咳为特征。初起,温邪上受犯肺,严重者逆传心包,邪扰肝经,则动风发痉。《温病条辨·解儿难》称为“风温痉”。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 风温风温,为感受风温病邪而致的新感温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尤以春季为多见。临床以发热、烦渴、喘咳为特征。初起,温邪上受犯肺,严重者逆传心包,邪扰肝经,则动风发痉。《温病条辨·解儿难》称为“风温痉”。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谓:“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经谓春病在头,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此手太阴气分先病,失治则入手厥阴心包络,血分亦伤。”因风乃天地之阳气,温乃热化之邪,两阳相灼,先伤上焦,然其病变,总不外乎“手三阴为病薮”。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指出:“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明确了风温的发病,主症及其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解表 清热 通络
下载PDF
小儿温病“热因热用”八法
16
作者 郁晓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1期36-37,共2页
小儿外感温热病,早期可因阳热气盛而导致气机郁结,病变过程中由于小儿为稚阴雅阳之体、阳气易衰,而致虚寒症状出现。据此病机特点,依“热因热用”之法则,可运用辛温、甘温、辛热药物,以通阳解表。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热因热用 通阳 解表
下载PDF
小儿温病证治方论
17
作者 郭振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5期26-27,共2页
小儿温病,是由于感受:外邪引起的易于化燥,化热伤阴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候·温病候》谓:其发病是冬令严寒,儿体感受寒邪,伏于肌肉,当时没有发病,到春天气候和暖,随阳发泄而发病,出现头痛壮热等症,称为... 小儿温病,是由于感受:外邪引起的易于化燥,化热伤阴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候·温病候》谓:其发病是冬令严寒,儿体感受寒邪,伏于肌肉,当时没有发病,到春天气候和暖,随阳发泄而发病,出现头痛壮热等症,称为温病。又有一种病情,是冬令应寒而气候反温,如儿体感受这种非时之气,当时即刻发病,也有头痛壮热等症的,称为“冬温病”。凡邪气伤人,都有一个过程,才能发病。“小儿不能触冒,其乳母抱持解脱不避风邪冷热之气,所以成病”。温者,是以区别于寒而言。六气无温之名,何以将热、暑、燥、火等症,都归属于温病之中呢?因为热不能遽成为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辛凉解表 清热 滋阴
下载PDF
关于温病凉燥的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光厚 《世界中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09-,共1页
关键词 (中医) 燥邪(中医)
下载PDF
温病神志异常辨治
19
作者 徐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6期11-11,共1页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这类疾病虽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一旦温邪上扰心神,或内闭心包,或蒙蔽心窍,即可导致神志异常,此类证候临床上不仅不少见,且大多为危急重证,诊、辨、治稍...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这类疾病虽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一旦温邪上扰心神,或内闭心包,或蒙蔽心窍,即可导致神志异常,此类证候临床上不仅不少见,且大多为危急重证,诊、辨、治稍有不当,便危殆立至,祸不旋踵,可见认识温病神志异常的种类、表现,研究其产生的病因、病理,掌握其诊断、辨证、正确使用其治法、方药,其重要性、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神志异常的分类温病神志异常的种类较多,分法不同,名称各异,但现在为大家所公认的无外乎以下几种:心烦、躁扰、懊恼、昏蒙、神昏、谵语、昏愦、狂乱、神倦。二、神志异常的表现心烦:心中烦闷不舒,坐卧不安。躁扰:心中躁动不安,心神不宁,较心烦为甚。懊恼:虚烦之甚,自觉心中烦郁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中医)/中医药疗法 生津 滋阴 补气(中医)
下载PDF
清化法治疗湿温病临床体会
20
作者 万正淦 《中医研究》 1999年第1期43-43,共1页
湿温病好发于长夏暑湿之季、雨雾连绵之时,其最常见的是湿热证。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性质有别,一旦结合,难以化解,往往病程缠绵,迁延难愈。在热性病中,最常见的是湿温病,湿与热结,难解难分,治疗棘手。临床表现为身热,一般上... 湿温病好发于长夏暑湿之季、雨雾连绵之时,其最常见的是湿热证。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性质有别,一旦结合,难以化解,往往病程缠绵,迁延难愈。在热性病中,最常见的是湿温病,湿与热结,难解难分,治疗棘手。临床表现为身热,一般上午较低,午后增高,头痛头重,两足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中医药疗法 清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