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谭次仲《伤寒评注》中医科学化思想探赜
1
作者 李盼飞 刘晨笑 李海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84-588,共5页
在近代“中医科学化”浪潮中,中医学家欲以科学方法研究和阐释《伤寒论》作为“中医科学化”的突破口,科学化思想在《伤寒论》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应用。谭次仲的《伤寒评注》是“中医科学化”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本研究以谭次仲《伤寒... 在近代“中医科学化”浪潮中,中医学家欲以科学方法研究和阐释《伤寒论》作为“中医科学化”的突破口,科学化思想在《伤寒论》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应用。谭次仲的《伤寒评注》是“中医科学化”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本研究以谭次仲《伤寒评注》全本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谭氏以《伤寒论》为例阐明科学化思想,对伤寒含义及六经实质的创新性发明,对《伤寒论》术语、病证、方药的科学化阐释,总结《伤寒论》的证治规律为“五定法”以及确立“三脏四变”的急救原则,彰显黜虚崇实、实事求是之医学思想等内容。总结出了谭次仲在《伤寒评注》中贯穿的科学精神以及革新传统《伤寒论》研究范式,开创新的研究道路的科学化实践,以期为当今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丰富的思想与实践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科学 《伤寒论》 谭次仲 《伤寒评注》 《伤寒评志》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国医研究会与中医科学化
2
作者 郭荣浩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作为陕甘宁边区首个中医药学术团体,国医研究会成立后,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首先,确立了国医研究会的基本组织模式,并对工作内容、会员管理与组织形式进行了相应规定。其次,明确了为卫生防疫工作服务、加强国医国药建设、加强中医药人... 作为陕甘宁边区首个中医药学术团体,国医研究会成立后,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首先,确立了国医研究会的基本组织模式,并对工作内容、会员管理与组织形式进行了相应规定。其次,明确了为卫生防疫工作服务、加强国医国药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是国医研究会的基本任务。最后,提出了整顿国医的根本目的和调整国医的基本内容,并对国医研究会的工作作出相应规划。国医研究会推动了陕甘宁边区“中医科学化”,为“中西医合作”打开局面,实践了中医药学术团体“民办公助”的新模式,为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陕甘宁边区特点的中医药发展模式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国医研究会 中医科学 中西医合作
下载PDF
走出院门 让中医药制剂惠及更多患者——专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院长曹炜
3
作者 刘勇(文/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中药院内制剂是中医药特色的体现,也是中药新药创制的基础与源泉,加快院内制剂发展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国家药监部门牵头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鼓励院内制剂走出“院门”,北京市也出台了旨在支持和促进... 中药院内制剂是中医药特色的体现,也是中药新药创制的基础与源泉,加快院内制剂发展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国家药监部门牵头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鼓励院内制剂走出“院门”,北京市也出台了旨在支持和促进区域内院内制剂流通的政策。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院长曹炜对院内制剂“走出院门”抱有很大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 医院副院长 院内制剂 中医药特色 新药创制 中医药制剂 药监部门 中药
下载PDF
眼睛干涩瘙痒怎么办——专访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谢立科
4
作者 王淑君 闫佳惠 《保健医苑》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干眼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泪腺、睑板腺、结膜等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使角膜和结膜得不到正常湿润而出现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的疾病。老年人、围绝经期女性、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者是干眼的高发人群。那么,哪些原因引发了干眼?干眼如何... 干眼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泪腺、睑板腺、结膜等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使角膜和结膜得不到正常湿润而出现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的疾病。老年人、围绝经期女性、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者是干眼的高发人群。那么,哪些原因引发了干眼?干眼如何诊断、治疗?中医在治疗干眼时有哪些手段和优势?老年人在生活中如何爱眼护眼?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编辑部近日专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谢立科教授,请他为读者朋友们答疑解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 医院副院长 病理性改变 围绝经期女性 睑板腺 干眼 护眼 高发人群
下载PDF
脾主运化理论现代科学内涵与应用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唐旭东教授团队研究思路概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佳琪 唐旭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传承和创新是中医药事业永葆活力的根本,对促进中医理论实践应用、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障中医药学术和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脾是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脾胃学说的核心。随着... 传承和创新是中医药事业永葆活力的根本,对促进中医理论实践应用、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障中医药学术和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脾是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脾胃学说的核心。随着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改变,以脾虚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代谢性疾病日益增多,现有脾虚理论的局限性愈发明显,亟待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临床实践,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强脾虚理论创新,在多学科交叉的支撑下,以适宜的方法、技术和理论加以研究、阐释和融合,进而有效解决脾胃病不断出现的新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 脾主运化 中医药学术 中医药事业 脾胃学说 藏象学说 西苑医院 中医理论
下载PDF
近代中医科学化探赜
6
作者 胡冬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6-83,共8页
本文通过梳理近代报刊、日记书信等文献材料,审视民国时期的中医科学化之争,厘清中西医融合思想的源流与背景,并力图从医学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角度,在历史、文化和社会关系的互动背景中,探讨20世纪初中医科学化争论的思想和文化特征。
关键词 西方医学 中医科学 知识学人
下载PDF
“中医科学化”的发轫、演变与转归
7
作者 刘洋 郑俊一 《民主与科学》 2023年第3期29-34,共6页
面对“科学性”的质疑,近代中医开始了“中医科学化”运动。主张以科学方式整理中医,目的是保存和发展中医。但“中医科学化”的道路,无法绕过中医“不科学”的窠臼。只有采取对中医、西医兼容并蓄的立场,才能在未来发展形成一种完整、... 面对“科学性”的质疑,近代中医开始了“中医科学化”运动。主张以科学方式整理中医,目的是保存和发展中医。但“中医科学化”的道路,无法绕过中医“不科学”的窠臼。只有采取对中医、西医兼容并蓄的立场,才能在未来发展形成一种完整、系统的生命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科学 近代中医 生命科学 兼容并蓄 科学
下载PDF
中医是自信的和鲜活的--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肖永芝
8
作者 刘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1-3,共3页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中医药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把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中医药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把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 医史文献研究 中医药学 中医药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振兴发展
下载PDF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探索值得借鉴的中医骨伤发展之路——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朱立国教授
9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I0005-I0008,共4页
朱立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骨伤科)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伤科)负责人,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负责人,首届岐黄学者,国家... 朱立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骨伤科)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伤科)负责人,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负责人,首届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筋伤治疗手法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医正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研究所所长,《中医骨伤》杂志主编。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特聘副会长兼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骨伤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医正骨 治疗手法 筋伤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守正创新是中医人的时代使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
10
作者 屈一平 《人民周刊》 2023年第10期38-39,共2页
2021年5月1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和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提出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今年5月12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调研中医... 2021年5月1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和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提出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今年5月12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调研中医药工作2周年,本刊特推出专题报道“中医药传承与发展”,访谈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共同推动新时代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 中医药工作 中医药学 中医药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仲景 中西医结合 张伯礼
下载PDF
学了中医,就要当一辈子事业去做——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
11
作者 陈之秀 《食品界》 2023年第9期18-21,共4页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科重点专科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急重症学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专委会主委、著名的中医专家,他被誉为中医抗疫“灭火队长”,2020年3月,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科重点专科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急重症学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专委会主委、著名的中医专家,他被誉为中医抗疫“灭火队长”,2020年3月,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9月8日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2年8月19日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 广安门医院 中医专家 重点专科 疫情防控 急诊科 学科带头人 急重症
下载PDF
中国中医科学院和福建农林大学专家来宁夏农科院开展学术交流
12
作者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10期80-80,共1页
9月1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袁媛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张重义教授应邀到宁夏农科院开展学术交流,分别作了题为“优质药材品质形成分子机理”和“克服中药材连作障碍研究的思考”的学术报告... 9月1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袁媛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张重义教授应邀到宁夏农科院开展学术交流,分别作了题为“优质药材品质形成分子机理”和“克服中药材连作障碍研究的思考”的学术报告。生物中心全体科技人员,以及院枸杞科学所、林草所相关科技人员参加了报告会。会上,袁媛研究员从药材基因型、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阐述了影响优质药材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张重义教授以中药材地黄连作障碍为例,从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组、植物免疫响应等方面探讨了中药材连作障碍形成机制以及解决连作障碍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 宁夏农科院 福建农林大学 药材品质 中药资源 学术交流 表观遗传修饰 连作障碍
下载PDF
近代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的现代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渡华 王进 +7 位作者 李韬博 李静雯 赵润生 李芳 刘龙 支政 张盛君 李渡斌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期252-255,共4页
近代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所凸显的东西方文化及其传统差异、中西医认识及其范式差异、中医药发展及其特色问题,启示我们深入认识近代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所具有的深刻的中华医学特色、文化传统和哲学渊源。汇通要衷中、科学化并... 近代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所凸显的东西方文化及其传统差异、中西医认识及其范式差异、中医药发展及其特色问题,启示我们深入认识近代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所具有的深刻的中华医学特色、文化传统和哲学渊源。汇通要衷中、科学化并非全盘西化,现代化更不必以西方文化、西医科学为依归。没有哲学深度,就不能真正理解历史;没有历史底蕴,就不能深刻认识现在;没有文化传统,就不能全面把握未来。中华文化传统、东方哲学睿智、中医药特色,才是最经得住历史检验的东方精神家园和生活智慧、生命真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医学 中西医汇通 中医科学 现代启示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中的整体观再议中医科学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佳 王宜静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近一个世纪的中西医持续论争中,中医学以其惟经典的同一性、诊疗过程的先验性以及研究内容的哲学色彩,始终是反对中医学人攻击的焦点。而由此得出的中医不科学的结论,更使已经存在了三千年的中国医学濒临困境。本文旨在结合经典的整... 在近一个世纪的中西医持续论争中,中医学以其惟经典的同一性、诊疗过程的先验性以及研究内容的哲学色彩,始终是反对中医学人攻击的焦点。而由此得出的中医不科学的结论,更使已经存在了三千年的中国医学濒临困境。本文旨在结合经典的整体观思想讨论中医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整体观 中医科学
下载PDF
中医科学化与辨证论治理念之形成 被引量:7
15
作者 付滨 张童燕 杨美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69,共3页
西医传入后日益压缩的生存空间,迫使中医界开始科学化探索。60年前,在"整理发掘,加以提高"精神和西医学习中医政策倡导下,体现科学性的辨证论治被提出,引发学界关注。随后,其学术地位在各类中医教材编写过程中被逐步确立,并... 西医传入后日益压缩的生存空间,迫使中医界开始科学化探索。60年前,在"整理发掘,加以提高"精神和西医学习中医政策倡导下,体现科学性的辨证论治被提出,引发学界关注。随后,其学术地位在各类中医教材编写过程中被逐步确立,并广泛传播。辨证论治理论是中西文化碰撞下的时代产物,是中医做出的适应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科学 辨证论治 中医理论
下载PDF
探“中医现代化”之源立“中医科学性”之念 被引量:3
16
作者 赖逸贵 李良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66-68,共3页
从"中医现代化"口号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源流,探究其弊端及对中医发展的危害,并对中医科学性作初步的阐述。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中医科学 中医发展
下载PDF
中医科学与中医文化有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共3页
对中医文化属性与科学属性的片面认识及相关内容归属的混乱,导致了一些重大中医科研项目的选题错误。预设附着于传统文化外衣下的专业概念、专业理论的科学真理性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可能获得预期结果。中医学的文化研究应当梳理出其核... 对中医文化属性与科学属性的片面认识及相关内容归属的混乱,导致了一些重大中医科研项目的选题错误。预设附着于传统文化外衣下的专业概念、专业理论的科学真理性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可能获得预期结果。中医学的文化研究应当梳理出其核心价值体系,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应当与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针灸学 现代针灸学 中医文化 中医科学
下载PDF
对中医科学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米渠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0-23,共4页
通过对中医药多学科研究途径、方法和现状的回顾分析 ,展望了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前沿与方向。认为中医药多学科研究 (中医科学 )应该坚持扬长避短 ,鼓励多方式、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广泛发展 ;当前应努力从现代数学、物理、化学、天... 通过对中医药多学科研究途径、方法和现状的回顾分析 ,展望了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前沿与方向。认为中医药多学科研究 (中医科学 )应该坚持扬长避短 ,鼓励多方式、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广泛发展 ;当前应努力从现代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基础学科汲取养分 ,尤其是充分利用人类基因组学研究技术 ,拓展中医前瞻性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多学科研究 中医科学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管理平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润顺 谢琪 +7 位作者 李鲲 樊士震 姜秀新 荆志伟 王映辉 刘保延 张红 徐丽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5期761-768,共8页
为实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实施目标,设计开发了"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管理平台,管理平台融项目管理与数据管理于一体,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请、项目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经费管理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为实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实施目标,设计开发了"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管理平台,管理平台融项目管理与数据管理于一体,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请、项目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经费管理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数据采集包括从师医案、经验方、中药炮制、中药资源、策论、文献信息、学术思想、成才之路、研究成果等信息的采集及管理。采集的数据可与中医分析挖掘平台对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通过近4年应用,该平台较好地完成了项目管理、数据管理及分析挖掘的任务目标,并对后期建立基于名老中医经验的决策支持服务平台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 名医名家传承 项目管理平台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中医科学化”思潮论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卫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41,共7页
20世纪30年代,中医界为应对来自西医的竞争,摆脱因所谓"不合于科学"而倍受歧视的命运,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主张,试图毁弃中医传统理论而代之以西医理论,造就一种"新医学"。"中医科学化"的实... 20世纪30年代,中医界为应对来自西医的竞争,摆脱因所谓"不合于科学"而倍受歧视的命运,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主张,试图毁弃中医传统理论而代之以西医理论,造就一种"新医学"。"中医科学化"的实质乃是中医的西医化,而其逻辑发展的结果也必将是中医学的消亡。它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文化现象,更是一个"中国知识"在科学权威下屈服于西方价值的历史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科学 西医化 20世纪30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