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高建设背景下中医类专业产教融合培育模式的探索
1
作者 林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203-206,共4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医类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都极强,产教融合培育模式是培育中医类人才、发展中医类专业的重要模式。基于此,以“双高”建设背景下中医类专业产教融合培育模式为切入点,从其现存问题、模式内涵和探索途径三方面探究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医类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都极强,产教融合培育模式是培育中医类人才、发展中医类专业的重要模式。基于此,以“双高”建设背景下中医类专业产教融合培育模式为切入点,从其现存问题、模式内涵和探索途径三方面探究双高背景下中医类专业产教融合培育模式,以期为各界针对双高背景下中医类专业产教融合培育模式的探索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背景 中医类专业 产教融合培育模式
下载PDF
中医类专业岗前综合能力项目化训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吴巧 李勇华 +4 位作者 岳秀永 莫长忍 孙中莉 张祺杰 张乃月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1期95-98,共4页
调查中医学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素质、学校教学和实习单位的满意度。通过岗前综合能力项目化训练后,实验组对学校教学、实习单位实习环境等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岗前综合能力项目化训练能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较低等问题,... 调查中医学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素质、学校教学和实习单位的满意度。通过岗前综合能力项目化训练后,实验组对学校教学、实习单位实习环境等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岗前综合能力项目化训练能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较低等问题,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临床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类专业 岗前培训 项目化训练
下载PDF
职业院校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模式的探讨
3
作者 张占栋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2-164,共3页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五个对接”特色发展与系统培养的教育方针,中医类职业院校要重点培育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中医类专业,强化质量内涵建设,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我国...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五个对接”特色发展与系统培养的教育方针,中医类职业院校要重点培育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中医类专业,强化质量内涵建设,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我国现代中医行业的发展,建立中医药学专业联盟,为国家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文章通过对“课岗融通,课证赛融合”教学改革的探讨,提出了以提升专业素质为目的、以各类技能大赛为契机、以比赛项目为动力的培养模式,使得该模式成为目前我国各职业院校人才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制度为保证,实现“课岗协同、课证合一”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中医类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及成效 “岗课赛证”
下载PDF
基于AHP的高职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田维珍 吕文亮 +3 位作者 马维平 孙权 吴正兴 刘世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1期123-127,共5页
目的确定本课题组已构建的高职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相对重要度两两比较,根据专家问卷结果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通过计算分析,得... 目的确定本课题组已构建的高职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相对重要度两两比较,根据专家问卷结果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高职中医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的权重,找出了影响高职中医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基于AHP的高职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研究可为高职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个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中医类专业 质量评价 权重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中医类专业文理科生源本科生的生理学成绩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自兵 李尹 +5 位作者 赵蜀军 王媛 刘涌 甘贤兵 张新芳 施蕾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类专业文理科生源本科生的生理学成绩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1 508名(文科707名,理科801名)学生的生理学期末卷面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各专业班级文理科生的生理学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理科... 目的探讨中医类专业文理科生源本科生的生理学成绩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1 508名(文科707名,理科801名)学生的生理学期末卷面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各专业班级文理科生的生理学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理科生源对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明显影响,但教师应思考针对文理科生源特点,从讲好第一课、增加授课的人文元素、主讲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探索问题导向性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方面入手,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类专业 文理科生源 生理学教学
下载PDF
中医类专业临床技能考核中应用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探索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铭娟 黄四碧 +1 位作者 段隆焱 黄娟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9-70,共2页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以客观的方式评估医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即在模拟临床场景下,使用模型、标准化病人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估的方法。江西中医学院临床技...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以客观的方式评估医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即在模拟临床场景下,使用模型、标准化病人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估的方法。江西中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于2007~2008年对2004、2005级1 239名中医类专业学生实习前进行临床技能统一培训及考试;2008~2009年对2003、2004级598名中医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多站式临床技能考核即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通过这种考试的实施,对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更客观全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类专业 临床技能培训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
下载PDF
在中医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洁 韩瑞 辇晓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15期68-69,共2页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医类专业学生大部分为文理兼收,其文化基础差异较大,尤其对于文科生数理...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医类专业学生大部分为文理兼收,其文化基础差异较大,尤其对于文科生数理化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较薄弱,大部分学生感觉生化课程抽象、难懂、乏味,像“天书”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案例教学 中医类专业
下载PDF
以质量为核心的中医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构建与完善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段涛 刘宾 黄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第16期130-131,136,共3页
从中医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现状出发,通过丰富评价主体、过程性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等途径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并通过评价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从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应用能力,向社会不断输送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 从中医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现状出发,通过丰富评价主体、过程性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等途径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并通过评价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从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应用能力,向社会不断输送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应用技能熟练的优秀人才,对于支持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中医类专业 中医院校
下载PDF
中医类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铁牛 王泓午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4期360-362,共3页
为了提高中医类专业预防医学教学质量,对预防医学进行了如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和考核形式等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 预防医学 教学改革 中医类专业
下载PDF
新型师承模式下结合中医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析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智勇 王丹 +1 位作者 易志龙 张训浩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22期29-31,共3页
目的基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分析评价我校中医类专业在新型师承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方法选取2011级中医类专业学生254名为实验组,按照新型师承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培养;选取2010级中医类专业学生256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 目的基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分析评价我校中医类专业在新型师承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方法选取2011级中医类专业学生254名为实验组,按照新型师承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培养;选取2010级中医类专业学生256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两组的人才培养质量。结果两组中医基础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现代医学及公共知识、临床知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方剂学、诊断学基础、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知识平均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中药学、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针灸学知识平均掌握率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知识平均掌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高于当年全国通过率(P<0.05);对照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与全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师承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为新形势下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新型师承模式.中医类专业
下载PDF
提高中医类专业学生针灸推拿技能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龙鸣 乔赟 《广西教育》 2015年第47期71-71,97,共2页
对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类专业针灸推拿课程教学中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经过实践,中医类专业学生针灸推拿专业技能得到增强。
关键词 中医类专业 针灸技能 推拿技能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职中医类专业人才能力考评体系的构建
12
作者 马维平 吕文亮 +2 位作者 田维珍 陈文 孙权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4年第6期695-697,共3页
针对高职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改变传统能力评价方法,采用多元能力评价。文章从认知能力、思想道德、人文素质、专业技能四方面建立高职中医类专业人才能力考评体系,由任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学生自我和用人单位全方... 针对高职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改变传统能力评价方法,采用多元能力评价。文章从认知能力、思想道德、人文素质、专业技能四方面建立高职中医类专业人才能力考评体系,由任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学生自我和用人单位全方位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中医类专业 能力 考评
下载PDF
关于中医类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菊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9期I0043-I0043,I0215,共2页
《预防医学》是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对于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传承发展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建设社区教学实习基地... 《预防医学》是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对于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传承发展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建设社区教学实习基地等是解决现存问题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类专业 预防医学 教学
下载PDF
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学生中医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红玲 雷家骏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18期111-113,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学生中医体质特征,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日常保健和临床治疗措施提供依据和实证支持。方法对中医类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确定体质类型,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SPSS... 目的调查分析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学生中医体质特征,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日常保健和临床治疗措施提供依据和实证支持。方法对中医类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确定体质类型,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各组体质构成的差异性。结果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学生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平和体质占57.82%,男生平和体质占65.16%,女生平和体质占5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7,P=0.003)。偏颇体质占42.18%,且以复合体质为主,偏颇体质发生率居前四位的是:气虚质(14.72%)>湿热质(13.67%)>阳虚质(12.28%)>气郁质(12.05%)。一、二年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36)。结论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中医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呈现性别和年级特征,应加强学生中医体质的调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中医类专业 中医体质
下载PDF
高职中医类专业对接行业准入考试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15
作者 苏绪林 杨勤 +3 位作者 李勇华 张训浩 冉茜 易志龙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5期17-18,共2页
目的针对高职中医类专业学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方法融入专业诊改理念,从“三全”育人角度,围绕学院、专业、课程、学生、教师等要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接行业准入要求,从机制、建... 目的针对高职中医类专业学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方法融入专业诊改理念,从“三全”育人角度,围绕学院、专业、课程、学生、教师等要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接行业准入要求,从机制、建设、实施、激励方面提出改革措施。结果建立从入学到毕业后一年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后,2019年我校中医类专业毕业生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技能项目通过率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综合通过率排名第二。结论各校建立高职中医类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必要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中医类专业 行业准入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下载PDF
负性心理暗示对某医学院校中医类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刘一亚 乔永平 +2 位作者 路彬 康姮 文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6期95-96,共2页
目的比较负性心理暗示对医学生的影响在中医类专业学生与临床、护理及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为医学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甘肃省某医学院校中医类(中药、... 目的比较负性心理暗示对医学生的影响在中医类专业学生与临床、护理及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为医学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甘肃省某医学院校中医类(中药、针灸推拿)、临床医学、护理及医学检验4个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负性心理暗示对中医类专业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临床、护理专业学生(P<0.05);中医类专业学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临床、护理及检验专业学生(P<0.05)。结论负性心理暗示对中医类专业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小于临床医学、护理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心理暗示 中医类专业 SCL-90 身心健康
下载PDF
非中医类专业中医学课程教学的体会
17
作者 张毅 李娟 赵鲲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期82-83,共2页
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智慧结晶,博大精深、内容浩瀚,但又较为抽象.对于当今已受过系统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已经习惯... 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智慧结晶,博大精深、内容浩瀚,但又较为抽象.对于当今已受过系统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于认识物质存在的具体形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往往在心理上对现代科技已形成"定格".相比之下,中医学有它自身的许多特点,它需要较深厚的古文学知识和传统哲学知识作为基础,还需要形象思维以及辨证思维帮助理解.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中医学的古朴术语和抽象的概念使他们感到困惑、难于理解.那么如何教好中医药学,使学生尽早从"心理定格"中跳出来,激发学习中医的热情,使学生从对中医的无知→不信任→感兴趣→热爱→掌握→运用,是我们每个中医工作者的职责.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现将一些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教学 中医类专业 思维方法
下载PDF
体现中医特色提高中医类专业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
18
作者 洪振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2期76-76,共1页
我院医用生物学教研室自195年开始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医学遗传学课程。采用上海医科大学主编的《医学遗传学》教材,自拟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大纲讲授36学时,暂未开设实验课。由于教学对象是中医、骨伤、针炙、中药专业的大三... 我院医用生物学教研室自195年开始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医学遗传学课程。采用上海医科大学主编的《医学遗传学》教材,自拟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大纲讲授36学时,暂未开设实验课。由于教学对象是中医、骨伤、针炙、中药专业的大三学生,他们已基本掌握了中医的基本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教学质量 中医类专业
下载PDF
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针灸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
19
作者 苏绪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第20期9-10,共2页
针灸是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探讨如何创造适应高职高专中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条件,对针灸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需求、体系构筑、基本配置和运行管理等进行研讨,为相关院校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高职高专 中医类专业 针灸 实践教学基地
下载PDF
中医类专业《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探索及实践
20
作者 岳新 《临床研究》 2021年第2期191-192,共2页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部分,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其他临床主学科主干的基础,且《中医内科学》的学术水平能反映中医学类专业的发展水平。结合以往多年《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经验,从多个方面分析、总结中医学类专业在中...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部分,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其他临床主学科主干的基础,且《中医内科学》的学术水平能反映中医学类专业的发展水平。结合以往多年《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经验,从多个方面分析、总结中医学类专业在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中探索与实践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类专业 中医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