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制之变(二)——新旧中医国家标准证候部分异同解读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明 周强 +8 位作者 董全伟 程磐基 包来发 娄月丽 蒋小贝 鲍颖洁 杨丽娜 朱邦贤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解读新旧版本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的证候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应用。方法编制新旧国标中医证候名术语映射关系表,通过数据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其编码方式、命名规范、编写体例、收录范围... 目的解读新旧版本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的证候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应用。方法编制新旧国标中医证候名术语映射关系表,通过数据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其编码方式、命名规范、编写体例、收录范围、分类体系、定义格式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①编码方式方面,新版国标将旧版国标最长6位编码的方式更改为不定长度,扩大了代码的容量,使得新版国标的层级关系更加明显,并用代码末尾的点对证候的类目属性进行了标识。②在命名规范方面,新版国标彻底弃用了旧版国标中证候名术语带有标点符号的命名方式,统一采用一词一义。③在编写体例方面,新版国标新增了可选用词项,兼顾了不同地域对证候名术语的使用习惯。④在收录范围方面,新版国标整合统一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中的证候名术语,对相同术语进行合并,对于不同的术语根据新版国标的分类体系调整其所属类别,并补充定义;同时,弃用、新增了若干术语,最终收录证候名术语2060条。⑤在分类体系方面,新版国标很好衔接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传统医学章节的证候名术语分类体系,同时也进一步整合了旧版国标的相应分类体系。⑥在定义格式方面,新版国标制定了详细、统一的中医证候名术语定义格式与规范,并按照定义规范对所收录证候名术语的内涵及其应用场景做出了界定。结论新版中医国标相较旧版国标,在证候名术语的编码方式、命名规范、编写体例、收录范围、分类体系、定义格式方面,更加合乎我国当代中医医学信息管理标准化、国际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国家标准 中医分类与代码》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中医证候名术语 中医候分类体系 中医诊断 论治 中医标准化
下载PDF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传统医学章节与新版中医国家标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周强 李明 +8 位作者 董全伟 程磐基 包来发 娄月丽 蒋小贝 鲍颖洁 杨丽娜 朱邦贤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5期1-6,23,共7页
目的比较《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传统医学章节(简称"ICTM")与新版中医国家标准(简称"新版国标")的差异,推动ICTM和新版国标的应用。方法编制ICTM与新版国标的映射关系表,通过数理统计、文本比对、... 目的比较《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传统医学章节(简称"ICTM")与新版中医国家标准(简称"新版国标")的差异,推动ICTM和新版国标的应用。方法编制ICTM与新版国标的映射关系表,通过数理统计、文本比对、文献分析等方法,从收录范围、编码规则、分类体系方面分析和比较ICTM和新版国标的差异。结果收录范围方面:ICTM与新版国标共有的疾病名术语为169个,排除无效码后,实际共有141个;两者共有的证候名术语为196个,排除无效码后,实际共有175个。编码规则方面:ICTM中采用Y、Z标示"其他特指"术语和"未特指"术语,并有单独一列标示有效码、无效码等规则;新版国标以"."表示术语分类层级,通过代码末尾的"."标示术语的类目属性。分类体系方面:新版国标比ICTM的疾病及证候分类体系更丰富,且基本涵盖了ICTM的证候分类体系。结论 ICTM和新版国标收录的术语量有显著差异,且ICTM没有收录治法部分的内容。在术语编制、术语分类、术语定义等方面,新版国标与ICTM是基本涵盖或相互映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 传统医学章节 中医分类与代码》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中医标准化 中医国际化 中医证候名术语 中医疾病名术语
下载PDF
形制之变(三)——新旧中医国家标准治法部分异同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明 周强 +8 位作者 董全伟 程磐基 包来发 娄月丽 蒋小贝 鲍颖洁 杨丽娜 朱邦贤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解读新旧版本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的治法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使用。方法编制新旧版本国标治法部分的术语映射关系表及治法名与证候名对应关系表,通过数理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命... 目的解读新旧版本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的治法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使用。方法编制新旧版本国标治法部分的术语映射关系表及治法名与证候名对应关系表,通过数理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命名规范、证候名与治法名对应关系、编写体例、分类体系、收录范围、定义格式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新版国标的治法部分(简称"新标准")在命名规范方面弃用了旧版标准中术语名称带括号的方法;在证候名与治法名关联程度方面,新标准对治法名定义涉及的证候名术语进行修订和完善,使病证与治则治法的匹配度更高;在编写体例方面,新标准新增了英文翻译、可选用词项等;在收录范围方面,新标准新增了"治未病法""急下存阴""小针刀疗法"等94条术语;在分类体系方面,新标准解决了旧版标准中治则类、治法类、疗法类术语混搭的问题,改为治则、治法、疗法3大类术语分列;定义格式方面,新标准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术语定义格式。结论新版中医国标相较旧版国标,在治法部分的命名规范、证候名与治法名对应关系、编写体例、分类体系、收录范围、定义格式等方面更加合乎中医医学信息管理标准化、国际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国家标准 中医治法名术语 中医证候名术语 中医分类与代码》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中医治法分类体系 中医标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