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损害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1
作者 郭林林 梁慧 梁柏庆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神经损害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将其用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的康复方...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神经损害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将其用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的康复方法是中医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的康复方法是康复训练,将两种方法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经评估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两组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经评估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干预后和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经评估自理能力:两组经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有提高,而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实施中医针刺疗法既有利于促进其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生活自理的能力,是有推广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刺疗法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康复效果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中医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黄志兰 陈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167-168,共2页
观察中医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4例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应用针刺疗法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未应用针刺疗法治疗)与实验组(32例:应用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 观察中医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4例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应用针刺疗法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未应用针刺疗法治疗)与实验组(32例:应用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应用针刺疗法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刺疗法 中风 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医针刺疗法对脑卒中便秘的疗效探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贺春来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并探究中医针刺疗法对脑卒中便秘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住院和门诊的气滞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进行基础护理治疗,观察组除采用西医常规药物... 目的:观察并探究中医针刺疗法对脑卒中便秘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住院和门诊的气滞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进行基础护理治疗,观察组除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基础护理治疗外,施以改善肢体功能的中医针刺疗法,两组皆治疗2wk,5次/wk,对两组进行便秘症候评定标准的评分及治疗前后及组间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方案都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患者的症状,但是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疗效明显,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医针刺疗法 便秘 观察及探究
下载PDF
中医针刺疗法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对外伤性癫痫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赵俊涵 刘兴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7期4-6,1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疗法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对外伤性癫痫(PT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PT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疗法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对外伤性癫痫(PT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PT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C反应蛋白(CRP)、氧化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丙二醇(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认知功能Addenbrooke认知量表-Ⅲ(ACE-Ⅲ)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MGB1、NF-κB、IL-6、CRP、NO及MDA水平分别为(5.01±0.74)ng/mL、(30.04±4.86)pg/mL、(10.45±1.21)ng/L、(20.83±2.92)mg/L、(40.46±3.24)μmol/L、(34.56±3.04)μmol/L,均低于对照组,T-AOC水平为(19.23±1.93)nmol/m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ACE-Ⅲ评分的视空间能力、语言、语言流畅性、记忆及定性和注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TE患者采用中医针刺疗法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可明显减轻机体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癫痫 中医针刺疗法 认知功能训练 炎症反应 氧化反应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中医针刺疗法联合腰肌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康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卫红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应用腰肌锻炼与中医针刺疗法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6例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组别为参照组38例与实验组38例。单纯应用腰肌锻炼患者...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应用腰肌锻炼与中医针刺疗法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6例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组别为参照组38例与实验组38例。单纯应用腰肌锻炼患者设为参照组,联合应用腰肌锻炼与中医针刺疗法患者设为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康复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部功能、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结果对于康复效果而言,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比参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0,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分别为(2.16±0.57)分、(8.14±1.21)分,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JOA(日本骨科协会腰部功能评分法)评分为(12.25±1.61)分,明显比参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0、6.570、10.380,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应用腰肌锻炼与中医针刺疗法的效果更加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针刺疗法 腰肌锻炼 康复效果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中医针刺疗法治疗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学曼 南静 +1 位作者 张晓刚 卓振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2008-2009,2012,共3页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采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7例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儿接受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组49例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中...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采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7例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儿接受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组49例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治疗12 w后评估患儿治疗效果,并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 for Children,WeeFIM)评价患儿的独立性,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儿大脑中动脉(Arteriae cerebri media,MAC)大脑前动脉(Arteriae cerebri anterior,ACA)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WeeFIM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刺疗法有利于脑瘫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智力发育,改善脑动脉血流速度,利于患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刺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脑性瘫痪并精神发育迟滞
下载PDF
中医针刺疗法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徐乐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8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沛县中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Comparison组和Treatment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Comparison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沛县中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Comparison组和Treatment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Comparison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Treatment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Treatment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Comparison组患者,P<0.05。结论: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刺疗法 老年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中医针刺疗法治疗伴有顽固性幻听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康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崔界峰 王绍礼 +2 位作者 赵霞 郑军然 闫少校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7-821,共5页
目的 评估中医针刺疗法对伴有顽固性幻听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来自北京回龙观医院、朝阳三院和密云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4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入组,分为针疗组76例和对照组38例。针疗组接受抗精神病药... 目的 评估中医针刺疗法对伴有顽固性幻听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来自北京回龙观医院、朝阳三院和密云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4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入组,分为针疗组76例和对照组38例。针疗组接受抗精神病药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共持续12周。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采用自编中医情绪调查表(TCMEQ)评估中医情绪相关症状;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患者社会康复功能的程度;采用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针疗组治疗后MCCB总分、连线A(TMT)、符号编码测验(SC)、持续操作测验(CPT-IP)、TCMEQ次症分、PSP和SQLS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MCCB各认知功能指标、TCMEQ次症分、PSP和SQLS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刺疗法治疗伴有顽固性幻听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提高其社会康复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对某些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顽固性幻听 中医针刺疗法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中医针刺放血疗法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子鹏 张文博 +2 位作者 邓梓丹 毛雷 陈青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61-165,共5页
目的 观察中医针刺放血疗法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并对其止痛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就诊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的53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维生素B12口服,500μg, 3次/d+局部针刺放血处理... 目的 观察中医针刺放血疗法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并对其止痛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就诊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的53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维生素B12口服,500μg, 3次/d+局部针刺放血处理;随机选取就诊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皮肤科的53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伐昔洛韦口服,0.3 g, 3次/d+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 2次/d+维生素B12口服,500μg, 3次/d处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ELISA方法检测研究组扣刺液中是否含有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随访两组至治疗后满4周,观察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 (1)研究组治疗后次日疼痛明显缓解(P<0.05),且第3天较之于第2天疼痛进一步缓解(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里,疼痛呈梯度逐日明显缓解至仅有轻度疼痛;而对照组前3 d疼痛程度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治疗1周后仍表现出中度疼痛;(2)两组均有无效病例,但对照组无效病例明显较多;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仅2例(3.78%),而对照组则有13例(24.53%);(4)研究组53例患者中有46例局部扣刺放出液(末梢动静脉血液,组织液,水疱液)里检出了IL-2、IL-4、IL-6、IL-10、TNF-α等多种炎症因子,共有7例均未检出任何炎症因子。结论 中医针刺放血疗法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可快速消肿止痛,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肯定,可能机制是有效释放了局部带状疱疹部位皮下炎症因子,显著降低了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快速有效止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放血疗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针刺曲池透臂臑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体会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文明 白罡 《北京中医药》 2012年第7期505-506,共2页
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切除腺样体的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中医保守方法治疗,既能改善患儿的症状,又能保留其腺体功能,使患儿平稳度过腺样体肥大阶段。应用针灸方法,以曲池透臂臑为主穴,根据儿童的体形选用合适的针具,并配伍列缺、太冲... 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切除腺样体的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中医保守方法治疗,既能改善患儿的症状,又能保留其腺体功能,使患儿平稳度过腺样体肥大阶段。应用针灸方法,以曲池透臂臑为主穴,根据儿童的体形选用合适的针具,并配伍列缺、太冲、丰隆等穴位,以达到调畅经脉、宣通气血、化痰散结的作用,从而使患儿腺样体减小甚至萎缩,有效缓解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腺样体肥大 鼾眠 曲池 臂臑 中医针刺疗法
下载PDF
对月经不调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蒲春花 蒲珊珊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9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对月经不调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月经不调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西药组和针刺组(31例/组)。为西药组患者采用常规的... 目的:观察对月经不调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月经不调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西药组和针刺组(31例/组)。为西药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为针刺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西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32%(28/31),针刺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30/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针刺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西药组患者(P<0.05)。结论:对月经不调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促进其月经周期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刺疗法 月经不调 西药疗法
下载PDF
妇科一号方配合针刺治疗肝郁型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银花 刘晓燕 《四川中医》 2013年第11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妇科一号方配合针刺治疗肝郁型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肝郁型乳腺小叶增生患者采用内服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针刺每周1次,6周为1疗程。结果:治愈25例,好转15例,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妇科一号方配合针刺治疗肝郁... 目的:观察妇科一号方配合针刺治疗肝郁型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肝郁型乳腺小叶增生患者采用内服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针刺每周1次,6周为1疗程。结果:治愈25例,好转15例,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妇科一号方配合针刺治疗肝郁型乳腺小叶增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小叶增生 肝郁型 妇科一号方 中医药配合疗法
下载PDF
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晓霞 石子璇 +1 位作者 陆洪虎 杨栓柱 《陕西中医》 2017年第12期1778-1779,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口服,B组常规针刺,C组口服艾司唑仑。三组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口服,B组常规针刺,C组口服艾司唑仑。三组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睡眠状况、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对比各组情况。结果:治疗后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及艾司唑仑组在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方面优于常规针刺及艾司唑仑组(P<0.05)。三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愈显率方面,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优于常规针刺及艾司唑仑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百乐眠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减轻焦虑程度,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中医疗法疗法 @百乐眠胶囊
下载PDF
自拟温经汤加针刺治疗风寒湿痹90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韩红军 赵红霞 《光明中医》 2006年第11期23-24,共2页
观察自拟温经汤加针刺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炎,临床疗效表明自拟温经汤加针刺治疗风寒湿痹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凤寒湿痹/中医疗法 温经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百会透刺前顶对1、2级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雪梅 李冰 +4 位作者 吴宝 袁玉亮 于颖梅 张博 白桦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931-935,共5页
目的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百会透刺前顶对1、2级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1、2级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剔除脱落病例21例,最终治疗组纳入49例,对照... 目的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百会透刺前顶对1、2级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1、2级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剔除脱落病例21例,最终治疗组纳入49例,对照组纳入50例。对照组予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百会透刺前顶穴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时监测24 h动态血压,计算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差、脉压指数、平滑指数,并进行降压疗效比较。结果第4、12周,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脉压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2周时各指标与4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周时与4周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12周时各指标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降压总有效率比较,第4、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会透刺前顶治疗原发型高血压1、2级能显著降低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差、脉压指数,可持续、平稳、有效地降低24 h血压,降压疗效显著优于仅予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前顶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健康教育 中医针刺疗法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妙 王渝 +2 位作者 邵沛 张涛 曾露慧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柴芍薏苡仁汤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柴芍薏苡仁汤口服并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中成药坤复康胶囊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症状、体征、B超检查情况等。... 目的:观察柴芍薏苡仁汤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柴芍薏苡仁汤口服并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中成药坤复康胶囊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症状、体征、B超检查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66.67%,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薏苡仁汤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针刺疗法 柴芍薏苡仁汤
下载PDF
针灸推拿治疗胃下垂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力超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通过中医针刺疗法与推拿结合治疗,探讨更有效的治疗胃下垂的方法。方法基于胃下垂的治疗,通过临床实践运用中医针刺疗法和推拿结合治疗,并对比西医吗丁啉、胃复安、ATP对胃下垂的常规治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36例,基本痊愈30例... 目的通过中医针刺疗法与推拿结合治疗,探讨更有效的治疗胃下垂的方法。方法基于胃下垂的治疗,通过临床实践运用中医针刺疗法和推拿结合治疗,并对比西医吗丁啉、胃复安、ATP对胃下垂的常规治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36例,基本痊愈30例(83.3%),好转4例(11.1%),无效2例(5.5%),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12例,好转9例(75%),无效3例(25%),无1例痊愈,总有效率7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基本痊愈率,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针刺疗法与推拿结合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垂 中医针刺疗法 中医推拿疗法
下载PDF
针刺联合通痹益脑汤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峻瑞 刘燕平 梁韡斌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7期854-859,共6页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通痹益脑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眉山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78例老年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 每组39例。...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通痹益脑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眉山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78例老年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 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通痹益脑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智力水平,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探测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 采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 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为76.92%(30/39),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 P=0.023)。治疗后, 观察组眩晕头晕[(1.05±0.12)分比(2.14±0.74)分, t=9.080]、胸闷恶心[(0.97±0.10)分比(2.06±0.61)分, t=11.01]、唇甲紫绀[(1.07±0.88)分比(2.55±0.70)分, t=8.22]、肌肤甲错[(0.85±0.22)分比(2.02±0.84)分, t=8.42]积分及总分[(3.94±1.32)分比(8.77±2.89)分, t=9.49]低于对照组(P<0.01);MMSE[(26.39±2.20)分比(24.20±2.37)分, t=4.0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 观察组基底动脉[(37.55±3.61)cm/s比(33.50±2.96)cm/s, t=5.42]、左椎动脉[(34.27±4.87)cm/s比(30.58±3.74)cm/s, t=3.75]、右椎动脉[(38.74±5.21)cm/s比(35.17±4.54)cm/s, t=3.23]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黏度[(1.32±0.19)mPa·s比(1.45±0.21)mPa·s, t=20.28]、全血低切黏度[(8.71±0.35)mPa·s比(8.97±0.38)mPa·s, t=3.14]、全血高切黏度[(5.41±0.39)mPa·s比(5.92±0.43)mPa·s, t=5.49]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2%(11/39)、对照组为20.5%(8/39),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 P=0.429)。结论针灸联合通痹益脑汤可有效维持老年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量, 提高临床疗效, 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法(中医) 通痹益脑汤 后循环缺血 孤立性眩晕 老年人 脑血流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通过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9
作者 陈陆泉 杨宇洋 杨威 《北京中医药》 2012年第8期631-633,共3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变应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I型变态反应,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变应性鼻炎与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增生、分泌旺盛、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有关[1]。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蝶腭神经节 中医针刺疗法 文献综述
下载PDF
INDIGESTION OF FOOD RETENTION IN CHILDREN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辉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8年第4期50-53,共4页
Objective By acupuncture plus massage to treat poor appetite induced by indigestion of food retention in children to restore their normal appetite. Methods 476 cases of indigestion of food retention in children were t... Objective By acupuncture plus massage to treat poor appetite induced by indigestion of food retention in children to restore their normal appetite. Methods 476 cases of indigestion of food retention in children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plus massage. Results 385 of the 476 cases were cured, and 91 cases were improved by one treatment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100%. Conclusion Acupuncture plus massage provided remarkabl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indigestion of food retention in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antile Indigestion of Food Retentio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CM Thera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