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民国初年外蒙“独立”看“中华世界秩序”的延续
1
作者 唐百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S1期46-49,共4页
民国初年,外蒙在沙俄的支持下,发动了第一次"独立"运动。从1911年宣布"独立",到1919年撤销"自治",中国在与俄国有关外蒙问题的交涉中,继承了传统的"中华世界秩序"理念,采取了"舍实求名&qu... 民国初年,外蒙在沙俄的支持下,发动了第一次"独立"运动。从1911年宣布"独立",到1919年撤销"自治",中国在与俄国有关外蒙问题的交涉中,继承了传统的"中华世界秩序"理念,采取了"舍实求名"的外交策略,在国力相对弱小的形势下,挫败了外蒙试图借俄取得"独立"的阴谋。中华民国虽是西式的"国家形式",但是在处理边疆民族问题上仍深受"中华世界秩序"的影响。在弱国无外交的形势下,"舍实求名"可以保全名分,以待将来,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失为一种外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蒙独立 中华世界秩序 舍实求名
原文传递
清朝世界秩序的近代转型——以魏源海防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为线索
2
作者 杨际开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72,共20页
清朝世界秩序如何走向近代转型?费正清学派与汉学京都学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我们通过对魏源海防思想的分析,试图获得一个理解此一问题的新视角。具体而言:通过对魏源"师夷"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揭示魏源关于清朝世... 清朝世界秩序如何走向近代转型?费正清学派与汉学京都学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我们通过对魏源海防思想的分析,试图获得一个理解此一问题的新视角。具体而言:通过对魏源"师夷"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揭示魏源关于清朝世界秩序近代转型的思考轨跡;通过对魏源"海防"思想的分析,提示他在面临西方挑战时展现的"战术"思想。对魏源"海防"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为我们今天解决东亚国际政治所遇到的难题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 晚清 东亚 中华世界秩序
下载PDF
东西国际秩序原理的冲突——清末民初中暹建交的名分交涉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启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114,共27页
清末民初中暹因争夺华侨而引发建交谈判。交涉中,在国家元首称号上,暹方强求中方将暹罗国王“King”译为暹罗皇帝“Emperor”,为中国所拒,建交谈判因之破裂。其根本原因在于暹罗原为中国属藩,在接受国际法后,开始废弃中华世界秩序原理,... 清末民初中暹因争夺华侨而引发建交谈判。交涉中,在国家元首称号上,暹方强求中方将暹罗国王“King”译为暹罗皇帝“Emperor”,为中国所拒,建交谈判因之破裂。其根本原因在于暹罗原为中国属藩,在接受国际法后,开始废弃中华世界秩序原理,在国家定位上改采主权对等、国籍上改采属地主义的国际法。因追求中暹平等地位,以致造成东西国际秩序原理的冲突,尤以“名分秩序论”之文化价值冲突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世界秩序原理 vs.国际法秩序原理 名分秩序 中暹建交谈判 上国vs.属藩属人主义-属地主义皇帝vs.国王
原文传递
论东亚“共生体系”原理--对外关系思想和制度研究之一 被引量:56
4
作者 任晓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2,155,共19页
在质疑国际关系历史和理论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观的基础上,作者主张从欧洲或西方以外地区的本土出发,确立世界秩序研究的自主性,也即东亚秩序的自主性。通过对多年来人们习见的"中华世界秩序"说、"天朝礼治体系"说尤其... 在质疑国际关系历史和理论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观的基础上,作者主张从欧洲或西方以外地区的本土出发,确立世界秩序研究的自主性,也即东亚秩序的自主性。通过对多年来人们习见的"中华世界秩序"说、"天朝礼治体系"说尤其是"朝贡体系"说等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行讨论,作者认为,在东亚长期存在和延续的内生秩序有其内在理路。传统东亚秩序是一个共生体系或秩序,地区内各国无论大小、强弱,均能在这一体系中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相互间形成了处理彼此关系的一系列原则、规范、行为准则等,成为在若干个世纪中这一共生体系运作的条件。这一体系又是多中心的,并非单一中心的等级秩序。构成东亚内生体系的框架以及这种内生秩序运作方式的要素主要包括多种互动方式、朝贡贸易、自愿交往、和平共生以及共同合法性,其中每一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容,它们是构成和维系这一共生体系的原理,也是东亚内生秩序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秩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中华世界秩序 朝贡关系 共生体系 秩序原理
原文传递
中欧文明文化碰撞的另一页:1514—1793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勇进 颜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8,共7页
对欧洲与中华帝国的早期交往中文明与文化的多种碰撞的研究表明,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欧洲国家与非国家行为者广泛频繁地参与了中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秩序,但中华帝国单方面主宰着中西交往的条件及方式方法。尽管中欧两种国际秩... 对欧洲与中华帝国的早期交往中文明与文化的多种碰撞的研究表明,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欧洲国家与非国家行为者广泛频繁地参与了中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秩序,但中华帝国单方面主宰着中西交往的条件及方式方法。尽管中欧两种国际秩序有不同的国家和社会的组织原则,对国际关系中的正义、秩序、合法性有不同的理论与实践,但是欧洲人从未挑战过他们所碰撞的中华世界秩序的基本原则、世界观、合法性以及主导性。中欧两种文明和世界秩序在世界体系从前现代到现代转型的很长时间内基本上保持着和平共处的状态。这与所谓"后马戛尔尼时代"中国与欧洲国际社会之间交往和冲突的模式形成强烈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18世纪 中西交流 文明冲突 中华世界秩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