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助益美好生活建设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红霞 钱秋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74,共6页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历经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和陶冶,依然闪耀着智慧与真善美的光辉,能够为人民美好生活建设提供有益、丰厚的道德滋养。在理论逻辑层面,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关注现实的特性、崇德向善的基调、整体主义的取向与美好生活建设的实...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历经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和陶冶,依然闪耀着智慧与真善美的光辉,能够为人民美好生活建设提供有益、丰厚的道德滋养。在理论逻辑层面,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关注现实的特性、崇德向善的基调、整体主义的取向与美好生活建设的实践需求、道德底蕴、目标追求相统一。在价值逻辑层面,传统美德教育是深化认识美好生活建设真谛的思想利器、是持续增强美好生活建设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美好生活建设良好心态形塑的必然选择。在实践逻辑层面,要坚定传统美德教育的人民立场,以“三个相统一”明晰美好生活建设的方向;要开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多维方式,以“三个相结合”增强美好生活建设的实效;要整合传统美德教育的多方力量,以“两个场域”的合力协同营造美好生活建设的现实环境,不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助益美好生活建设的深度、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美好生活 理论逻辑 价值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
作者 赵红臣 卢国存 赵庆彬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X期31-31,共1页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正是这种独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外,还具有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的作用。《中...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正是这种独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外,还具有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品质渗透到教育中去。是每位教师都应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体育教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 学校教育工作 全面素质教育 教学特点 教学方式 德育教育
下载PDF
在古代寓言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愚公移山》为例
3
作者 龚春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X期71-73,共3页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尽管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累积,但同时也带来了个人利益至上、破坏自然生态、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想,侵蚀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利于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故事在我国由来已久,经过若干...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尽管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累积,但同时也带来了个人利益至上、破坏自然生态、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想,侵蚀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利于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故事在我国由来已久,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和传承,其中蕴含的自强不息、顺应自然、团结一致等中华传统美德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寓言故事中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愚公移山》 寓言教学 社会主流价值观 古代 持续健康发展 寓言故事 物质财富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4
作者 孔令声 《北方经贸》 2011年第5期129-130,共2页
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许多青年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蕴涵深刻,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应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广泛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 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许多青年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蕴涵深刻,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应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广泛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下载PDF
在师范院校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渗透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越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185-185,共1页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资粮,是深入到中华民族内心的动力。在师范院校的日常教学中,对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一直不能忽视,特别是针对师范生的就业方向来讲,更需要格外重视。本文从美术课堂入手,探究美德教育与美术课堂教学结...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资粮,是深入到中华民族内心的动力。在师范院校的日常教学中,对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一直不能忽视,特别是针对师范生的就业方向来讲,更需要格外重视。本文从美术课堂入手,探究美德教育与美术课堂教学结合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师范院校 美术课堂教学 渗透
下载PDF
在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盖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181-181,共1页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有益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师范院校教育对象是未来的基础教育的教师,用传统美德引导孩子,影响孩子,带动民族文明程度的提升,是十分有...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有益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师范院校教育对象是未来的基础教育的教师,用传统美德引导孩子,影响孩子,带动民族文明程度的提升,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本文在规划课题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对小学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结合情况进行梳理,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师范院校 小学教育专业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2期52-54,共3页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应该受到学科本身、课程内容的束缚和限制,应该把它与本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担负起传播传统美德的职责,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接受...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应该受到学科本身、课程内容的束缚和限制,应该把它与本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担负起传播传统美德的职责,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接受民族优秀美德的浸润与熏陶,促进其道德素养的提高。对此,笔者立足于自身的实践,在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探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获得综合性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策略探究
下载PDF
对话教学在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徐昭东 尚云丽 王凡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94-196,200,共4页
对话教学可以有效回应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面临的问题,既可以创生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教学形式,又可以推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高校相关课程,有助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获得预期实效。在实施中,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对话教学可以有效回应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面临的问题,既可以创生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教学形式,又可以推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高校相关课程,有助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获得预期实效。在实施中,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四条应用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五条应用策略,即,基于高校相关课程的师本对话、体现自主学习的生本对话、运用先行组织者的师生对话、引入热点问题的生生对话、指向专业发展的师师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对话教学 中华传统美德 大学生
下载PDF
思政课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三维论域
9
作者 许袖飞 董前程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63-66,共4页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展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风格气质。思政课承扬中华传统美德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定位不精准、内容不鲜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思政课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构成了阻...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展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风格气质。思政课承扬中华传统美德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定位不精准、内容不鲜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思政课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构成了阻碍。可见,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思政课更好回应时代问题、深化道德教育和培育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价值。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美德思政元素,系统梳理其中的道德认识、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的关系,运用系统观念以完善总体设置,抓住关键环节以优化局部设置,重视细节以提升教学实效,有效传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新时代好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道德理想
下载PDF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晓萍 万斌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1年第3期9-11,20,共4页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重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程的形式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实现课程载体从认知文本转向感受文本,课程实施从说教课堂转向情境课堂,课程...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重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程的形式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实现课程载体从认知文本转向感受文本,课程实施从说教课堂转向情境课堂,课程评价从知识评价转向行为评价,着力推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 课程载体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路径
下载PDF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万军 《神州》 2016年第30期77-77,共1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课本中传统优秀道德故事颇多,蕴涵着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课本中传统优秀道德故事颇多,蕴涵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大多数作品就是一门传统美德教育课,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摒弃正面的“大道理”说教,有效的潜移默化的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笔者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基础性学科 审美情趣 品德修养 和谐发展 道德故事
下载PDF
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探索德育新模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秀芹 杨志敏 《山东教育科研》 2000年第6期27-28,36,共3页
德育研究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德育模式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下载PDF
试析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映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82-83,共2页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礼仪廉耻、仁爱孝悌、诚信报恩、见利思义、忠君报国等美德蕴涵的思想和精神早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界的人们所接纳和传承,因而...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礼仪廉耻、仁爱孝悌、诚信报恩、见利思义、忠君报国等美德蕴涵的思想和精神早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界的人们所接纳和传承,因而也成为现当代我国道德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精神财富 见利思义 道德教育 现当代 结晶 报国
下载PDF
传承在于光大,继承依赖创新——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家太 《教师》 2010年第32期97-97,共1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的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加以创新,赋予中华传统美德以时代内涵,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有...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的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加以创新,赋予中华传统美德以时代内涵,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和发展。怎样才能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对德育有着天然的叛逆的中学生中进行内化并使之付诸于行动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中学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创新 传承 继承 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
下载PDF
师范院校政治课堂教学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相融合的分析
15
作者 胡月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184-184,共1页
在师范院校中,政治课历来是备受关注的学科,它不仅承载着形成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更加为将来在生活中正确的判断问题、处理问题作为知识保障。师范院校的政治课堂是充满正能量的场所,更是传统美德教育施展的重要阵地... 在师范院校中,政治课历来是备受关注的学科,它不仅承载着形成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更加为将来在生活中正确的判断问题、处理问题作为知识保障。师范院校的政治课堂是充满正能量的场所,更是传统美德教育施展的重要阵地。本文从二者如何更好融合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政治课堂教学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相互融合
下载PDF
“国学大众化传播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16
作者 李伟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0-111,113,共2页
2011年10月30日,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国际儒学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举办的“国学大众化传播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吴大... 2011年10月30日,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国际儒学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举办的“国学大众化传播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澳门大学、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新加坡道教学院、国际儒联、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山东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大众化 传播 国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下载PDF
华裔中学汉语课堂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17
作者 黎海情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1-81,共1页
《说汉语,谈文化》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对外汉语口语和文化综合教材,1994年第一版,2008年再版。这本教材之所以有着持久的生命力,是因为把中华文化中最典型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用一个个生动的话题展现出来,深刻体... 《说汉语,谈文化》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对外汉语口语和文化综合教材,1994年第一版,2008年再版。这本教材之所以有着持久的生命力,是因为把中华文化中最典型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用一个个生动的话题展现出来,深刻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本教材原本针对的是来自西方的成年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把这本书运用到华裔中学生汉语课堂教学中,是因为华裔学生汉语口语和书面语水平本来就比较高,并且他们所面临的文化冲突问题是十分类似的。华裔学生在海外学习汉语,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更是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及渗透其中的美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汉语课堂教学 汉语口语 华裔学生 中学生 大学出版社 东西方文化 文化综合
下载PDF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法初探
18
作者 张宝成 邸同锐 《神州》 2014年第12期124-124,共1页
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是我国传统美德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的一种崇高精神和道德追求,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良好品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 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是我国传统美德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的一种崇高精神和道德追求,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良好品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如何有效地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头脑,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首先是要分阶段、分层次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其次是学科教学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再就是注重学校的传统美德特色文化环境建设,让环境育人于无形;最后是要树立榜样、搭建平台、结合实际、评价督促让学生无时无刻的受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熏陶,久而久之,传统美德便常驻孩子们的心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法初探
下载PDF
试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的建构
19
作者 闫晓萍 万斌 《文教资料》 2020年第25期182-183,198,共3页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的建构由课程目标决定,是课程目标逐级细化与不断聚焦,并以凝练、概括的形式具体化呈现的课程内容框架。以中国传统道德为内容来源,遵循时代性、适切性、针对性、寻本性的筛选原则,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的建构由课程目标决定,是课程目标逐级细化与不断聚焦,并以凝练、概括的形式具体化呈现的课程内容框架。以中国传统道德为内容来源,遵循时代性、适切性、针对性、寻本性的筛选原则,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构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的"六德十二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课程化 德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德十二目
下载PDF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幼师生素质教育
20
作者 李波 何树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15-17,共3页
提高国民素质是全民、全社会的大事,不仅要从青少年抓起,更要从幼儿抓起。而抓好娃娃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在于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师范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幼儿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要从学生素质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是全民、全社会的大事,不仅要从青少年抓起,更要从幼儿抓起。而抓好娃娃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在于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师范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幼儿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要从学生素质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关系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寻找素质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结合点,大力弘扬传统美德,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学前教育 素质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