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铃虫感染中华卵索线虫后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茂先 王国秀 +2 位作者 李志强 李扬 杨红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7-280,共4页
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sinensis感染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1天后 ,棉铃虫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大幅度下降 ,各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是如此变化。感染 2~ 4天后的棉铃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变化不大 ,各种游离氨基酸的含... 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sinensis感染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1天后 ,棉铃虫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大幅度下降 ,各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是如此变化。感染 2~ 4天后的棉铃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变化不大 ,各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升有降。感染 5~ 6天后的棉铃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都急剧上升。研究表明 ,中华卵索线虫寄生棉铃虫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棉铃 血淋巴 游离氨基酸 含量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生殖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态和主要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俊莉 王国秀 +3 位作者 汪威 刘绪生 乔志仙 赵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65-269,共5页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观察中华卵索线虫寄生期幼线虫、寄生后期幼线虫、成虫期(蜕皮后和交配后)成虫3个时期生殖系统发育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主要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寄生期幼线虫体内滋养物体发育明显,而生殖系统发育不明显;寄生后期幼...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观察中华卵索线虫寄生期幼线虫、寄生后期幼线虫、成虫期(蜕皮后和交配后)成虫3个时期生殖系统发育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主要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寄生期幼线虫体内滋养物体发育明显,而生殖系统发育不明显;寄生后期幼线虫进行最后一次蜕皮变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并产卵,在这一过程中线虫的主要生理活动是将滋养物体中贮存的营养用于生殖系统及卵的发育,因此生殖系统发育明显,而滋养物体逐渐被消耗.生殖系统发育不同时期,雌雄虫糖以及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均显示出显著差异;含水量和含糖量在寄生后期略有下降后明显上升,而蛋白质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生殖系统 含水量 蛋白质 脂肪酸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棉铃虫后的血淋巴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伍国 骆启桂 +1 位作者 王丹 高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9-352,共4页
棉铃虫 (Heliothisarmigera)被中华卵索线虫 (Ovomermiscinensis)感染之后 ,在第 16小时左右血细胞总数明显增加 ,以浆细胞和粒细胞增多为主 .通过比色法测定在感染后不同时期血淋巴的酯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在感染... 棉铃虫 (Heliothisarmigera)被中华卵索线虫 (Ovomermiscinensis)感染之后 ,在第 16小时左右血细胞总数明显增加 ,以浆细胞和粒细胞增多为主 .通过比色法测定在感染后不同时期血淋巴的酯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的第 4天变化极为显著 ,并采用凝胶电泳技术 ,进一步测定有关病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棉铃 血淋巴 病理学 生物防治 血细胞数目 酯酶活性
下载PDF
寄生于粘虫的卵索线虫属一新种——中华卵索线虫(线虫纲:索科)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果 简恒 +1 位作者 任惠芳 潘沧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70-277,共8页
本文报道从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和山东省临沂地区麦田内采集的粘虫幼虫的寄生线虫优势种卵索线虫属一新种,命名为中华卵索线虫,新种Ovomermis sinensis sp.nov.
关键词 索线 新种 中华卵索线虫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国秀 陈曲侯 陈果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5-239,T001,共6页
在研究中华卵索线虫的体外培养方法的同时 ,对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以培养基TC 199加 2 0 %热灭活胎牛血清的培养效果较为理想 ,大多数线虫可存活 3个月 ,最大虫体长5 5 1mm、宽 2 0 4 13μm ,其发育... 在研究中华卵索线虫的体外培养方法的同时 ,对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以培养基TC 199加 2 0 %热灭活胎牛血清的培养效果较为理想 ,大多数线虫可存活 3个月 ,最大虫体长5 5 1mm、宽 2 0 4 13μm ,其发育程度大致与该种索线虫在宿主粘虫体内寄生 8~ 9天的情况相近。培养期间观察到 2次蜕皮 :第一次蜕皮在卵内 ,第二次在培养 6~ 8天之后。口针消失 ,虫体内滋养物体发育明显 ,尾部附器已经形成 ,没有观察到生殖原基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索科 体外培养
下载PDF
棉铃虫被中华卵索线虫感染后血淋巴中还原糖、海藻糖和游离脂肪酸的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茂先 李扬 王国秀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0-285,共6页
用3, 5 -二硝基水杨酸法和气相色谱法, 分别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感染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 后不同时期血淋巴中还原糖、海藻糖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感染的1-3 d,棉铃虫血淋巴还原糖含量(mg/ ml) ... 用3, 5 -二硝基水杨酸法和气相色谱法, 分别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感染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 后不同时期血淋巴中还原糖、海藻糖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感染的1-3 d,棉铃虫血淋巴还原糖含量(mg/ ml) (分别为0. 551 ±0 .035、0 .505 ±0. 025、0. 852 ±0. 051) 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 655 ±0 .041、0 .878 ±0. 032、0 .964 ±0 .034); 4-5 d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 016 ±0. 051、1. 016 ±0 .042) 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 767 ±0 .041、0. 853±0 .038), 第6 d 还原糖含量(0 .608 ±0. 031) 显著低于对照组(0. 698 ±0 .024)。感染组棉铃虫血淋巴中海藻糖的含量情况与还原糖的不同, 在感染的1-3 d, 棉铃虫血淋巴海藻糖的含量(分别为0 .349 ±0. 029、0.374 ±0. 027、0 .479 ±0. 046) 与对照组(分别为0. 383 ±0 .026、0 .374 ±0 .023、0 .483 ±0. 034) 的基本相同, 没有明显的变化; 4-6 d海藻糖含量(分别为0 .529 ±0. 045、0. 584 ±0 .041、0. 428 ±0. 041) 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 698 ±0 .042、0. 652 ±0 .032、0 .469 ±0 .038)。无论是感染组还是对照组, 棉铃虫血淋巴中软脂酸(16∶0)、棕榈油酸(16∶1)、硬脂酸(18∶0)、油酸(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 中华卵索线虫 血淋巴 还原糖 海藻糖 游离脂肪酸 含量变化 生长发育 病原线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高原 王国秀 陈思礼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Ovomermis sinensis (Nematode,Mermithidae) is a parasitic nematode of ar myworm. But during its culture in vitro and rearing in vivo, we found that we co uld not attain the suitable proportion of male and female nemato... Ovomermis sinensis (Nematode,Mermithidae) is a parasitic nematode of ar myworm. But during its culture in vitro and rearing in vivo, we found that we co uld not attain the suitable proportion of male and female nematodes. In order to disclose the reason why the number of the filial generation was imbalanced betw een two sexes and get basic data on genetic development, we analyzed dissoluble proteins of Ovomermis sinensis imagoes with electrophoresis. Firstly, throug h SD S-PAGE, we found more than three specific proteins were detected in female imag o with the approximate molecular weight of 15-16 kD, 21-24 kD, 72-76 kD and on e abou t 26 kD specific protein in male imago. Secondly, we used a new improved two-di me nsional electrophore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proteins and found that the result acco rds with those of SDS-PAGE, which showed that this 2-DE method is practicable. A lso, in this 2-DE, proteins can be well separated and plenty of different pr oteins can be clearly displaye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线 中华卵索线虫 双向电泳可溶性蛋白 差异蛋白质
下载PDF
棉铃虫感染中华卵索线虫后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分离纯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志强 王茂先 +1 位作者 袁均林 陈国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8-881,共4页
研究了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感染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后宿主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的第1天,中华卵索线虫的侵入引起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感染组酶活性是同期对照组的1.12倍;但在随后的寄... 研究了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感染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后宿主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的第1天,中华卵索线虫的侵入引起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感染组酶活性是同期对照组的1.12倍;但在随后的寄生期间,中华卵索线虫抑制了宿主的酚氧化酶活性,其中以第5天的抑制最为强烈:同期对照组酶活性是感染组的1.52倍。对酚氧化酶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纯化倍数为41.5倍,酶得率为12.7 %,比活力为4 030.6 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 中华卵索线虫 酚氧化酶 血淋巴 纯化
下载PDF
斜纹夜蛾幼虫被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后的食量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春亮 邓华 +3 位作者 王国秀 李婷 徐玉梅 高原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斜纹夜蛾 食量分析 寄生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棉铃虫后脂肪体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伍国 骆启桂 +2 位作者 张帆 虢华山 徐芬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4-817,共4页
采用组织超薄切片技术,电镜下观察研究昆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ǖbner脂肪体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Chen感染棉铃虫后的不同寄生时期内,宿主脂肪体细胞内的线粒体、内质网、脂肪球和细胞... 采用组织超薄切片技术,电镜下观察研究昆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ǖbner脂肪体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Chen感染棉铃虫后的不同寄生时期内,宿主脂肪体细胞内的线粒体、内质网、脂肪球和细胞核等细胞器在形态和结构上均有较大的病理变化,这些病理变化,与这一时期中华卵索线虫的生长发育和寄生生活等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棉铃 脂肪体细胞 超微结构 病理变化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自然控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果 简恒 +5 位作者 任惠芳 罗良文 周三旺 张自亮 雷书芳 陈宾卿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1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属我国粘虫一代常发区。根据1975~1989年在上蔡和新蔡县的田间多点调查,证明中华卵索线虫是粘虫幼虫的重要寄生天敌。58%的点对粘虫的寄生率达40%以上,最高超过90%。被寄生的粘虫食叶量平均减少38%。在18~20和22...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属我国粘虫一代常发区。根据1975~1989年在上蔡和新蔡县的田间多点调查,证明中华卵索线虫是粘虫幼虫的重要寄生天敌。58%的点对粘虫的寄生率达40%以上,最高超过90%。被寄生的粘虫食叶量平均减少38%。在18~20和22~27℃室温下,14天和8天后死亡。1984年为粘虫大发生年,上蔡县东岸村麦田粘虫密度达30.3~119.5头/m^2,由于线虫寄生率高达35.0~45.5%,未进行化学防治,小麦被害很轻。根据1979~1985年资料初步分析,线虫对一代粘虫常发区(新蔡县)的自然寄生率与二代粘虫常发区(锦州、公主岭、哈尔滨市郊)6月份诱蛾数有较显著的负相关,说明采取措施,保护利用中华卵索线虫,对压低粘虫迁飞基数是可行的。当地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雨日、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是影响线虫对粘虫寄生率变动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线 控制 天敌
下载PDF
甲醛致中华卵索线虫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甘耀坤 孙均均 +3 位作者 彭光银 杨光涛 赵玮 杨旭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15-1519,共5页
为了探讨甲醛致线虫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crosslinks,DPC)和DNA断裂(DNAstrandbreakage,DSB)的作用,以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sinensis)为材料,经活体染毒后,采用KCl-SDS沉淀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来检测液态甲醛染毒后线虫提取细... 为了探讨甲醛致线虫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crosslinks,DPC)和DNA断裂(DNAstrandbreakage,DSB)的作用,以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sinensis)为材料,经活体染毒后,采用KCl-SDS沉淀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来检测液态甲醛染毒后线虫提取细胞中DNA-蛋白质交联物的含量及DNA的断裂效应.KCl-SDS沉淀法的结果表明,低浓度(5、25、125μmol·L-1)的液态甲醛不能引起DNA-蛋白质的交联(p>0·05),较高浓度(625μmol·L-1)的甲醛可以引起明显的DNA-蛋白质的交联作用(p<0.05).而单细胞凝胶电泳的结果则显示甲醛在低浓度(5、25μmol·L-1)时可以引起DNA链的断裂(p<0.01),在较高浓度(125、625μmol·L-1)时可以引起交联作用(p<0.05).研究结果表明,甲醛在较高浓度时可以导致明显的DNA-蛋白质交联作用,而在小于25μmo·lL-1时以DNA断裂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生态毒性 DPC 彗星实验 中华卵索线虫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卵对化肥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华 李春亮 +3 位作者 徐芬 曹文波 高原 王国秀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0-42,共3页
研究了 3种常用的复合肥对中华卵索线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硝基追施肥质量浓度为 0 .5 %以上、硫酸钾型复合肥为 1 .0 %以上 ,三元尿素型复合肥为 1 .5 %以上时 ,线虫卵孵化率均为 0。硝基追施肥对虫卵孵化率的影响最大 ,虫卵... 研究了 3种常用的复合肥对中华卵索线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硝基追施肥质量浓度为 0 .5 %以上、硫酸钾型复合肥为 1 .0 %以上 ,三元尿素型复合肥为 1 .5 %以上时 ,线虫卵孵化率均为 0。硝基追施肥对虫卵孵化率的影响最大 ,虫卵对三元尿素型复合肥的抗性最大 ,硫酸钾型复合肥的影响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化肥 抗性 孵化率 田间害 病原线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雌雄成虫可溶性总蛋白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原 王国秀 刘中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7-539,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华卵索线虫成虫可溶性总蛋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雌性成虫特异表达3种以上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78.33KD、72.39KD、24.58KD、15.99KD;雄性成虫则特异表达分子量为26.39KD的蛋白质.雌雄...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华卵索线虫成虫可溶性总蛋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雌性成虫特异表达3种以上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78.33KD、72.39KD、24.58KD、15.99KD;雄性成虫则特异表达分子量为26.39KD的蛋白质.雌雄成虫总蛋白存在着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中华卵索线虫的性别分化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总蛋白 性别分化 凝胶电泳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β-actin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伟娜 赵娜娜 +3 位作者 李神斌 曹梦西 周青春 王国秀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32,共8页
利用RACE技术克隆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β-actin基因,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中华卵索线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首次获得了中华卵索线虫β-actin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1636bp,其中ORF长1131bp,编码376个... 利用RACE技术克隆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β-actin基因,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中华卵索线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首次获得了中华卵索线虫β-actin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1636bp,其中ORF长1131bp,编码376个氨基酸;5′UTR长137bp;3′UTR长367bp。由该cDNA推导的蛋白质序列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人类等物种的β-actin蛋白序列相似性均在95%以上。系统进化树显示其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的分类关系基本一致。β-actin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线虫中持续恒量表达。由此推断中华卵索线虫β-actin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可以作为生物物种进化的分子标志,且能较好反映物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是量化实验的理想内标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Β-ACTIN基因 克隆 SMART-RACE技术
下载PDF
几种常用复合肥对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后期幼虫生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华 李春亮 王国秀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5-347,共3页
对 3种常用复合肥对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后期幼虫生活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硝基追施肥的作用最强烈 ,浓度 >1 50 %时可使中华卵索线虫全部致死 ;硫酸钾型复合肥浓度 2 0 0 %时只有部分致死作用 ,浓度 <1 0 0 %时无致死作... 对 3种常用复合肥对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后期幼虫生活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硝基追施肥的作用最强烈 ,浓度 >1 50 %时可使中华卵索线虫全部致死 ;硫酸钾型复合肥浓度 2 0 0 %时只有部分致死作用 ,浓度 <1 0 0 %时无致死作用 :三元尿素型复合肥对中华卵索线虫的作用能力介于两者之间 ,0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肥 中华卵索线虫 寄生后期 生活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的寄生过程和自然控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果 简恒 +5 位作者 任惠芳 罗良文 周三旺 张自亮 雷书芳 陈宾卿 《武夷科学》 1992年第1期249-260,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属我国粘虫一代常发区,根据1975—1989年上蔡县和新蔡县的田间多点调查,证明中华卵索线虫是粘虫幼虫的重要寄生天敌。粘虫幼虫感染中华卵索线虫的途径是通过感染期线虫钻入体内,而非通过吞食线虫卵。其感染方式是粘虫...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属我国粘虫一代常发区,根据1975—1989年上蔡县和新蔡县的田间多点调查,证明中华卵索线虫是粘虫幼虫的重要寄生天敌。粘虫幼虫感染中华卵索线虫的途径是通过感染期线虫钻入体内,而非通过吞食线虫卵。其感染方式是粘虫幼虫潜土时被线虫感染;尚无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期幼虫能爬上植株去寻找宿主。在18—20℃和22—27℃室温下,线虫幼虫在宿主体腔内营寄生生活8—14d后钻出体外,宿主就死亡。线虫寄生率等于宿主死亡率。被寄生的粘虫幼虫食叶量平均减少38%。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的自然控制作用表现在三方面:(1)能常年有效地降低一代粘虫的种群数量。在15年中58%的调查点,该线虫对粘虫的寄生率达40%以上,最高超过90%。(2)粘虫幼虫被寄生后,食叶量显著减少,一般在5—6龄暴食期前死去,减轻了对农作物的为害。(3)有效降低一代粘虫的种群数量以后,也就降低了二代粘虫常发区的迁入虫源基数。在同年同地的不同田块中,4月份经过越冬的线虫不同密度,是影响5月份对粘虫寄生率差异的主要因子。在同一地点的不同年份,影响寄生率变动的主要因子是当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降雨日,降水量和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科线 中华卵索线虫 寄生过程 自然控制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棉铃虫试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果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4年第1期48-48,F003,共2页
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棉铃虫试验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100081)INFECTINGTRIALSOFOVOMERMISSINENSISTOCOTTONBOLLWORMCHENGuo(Instituteo... 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棉铃虫试验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100081)INFECTINGTRIALSOFOVOMERMISSINENSISTOCOTTONBOLLWORMCHENGuo(InstituteofBiolooicalCon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感染 棉铃
下载PDF
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对蔬菜害虫的人工感染和菜田释放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惠芳 陈果 +3 位作者 赵景玮 谢梅青 许支援 潘沧桑 《武夷科学》 1998年第0期198-202,共5页
1996—1997年,在福州,用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Chen et al)侵染期幼虫对当地主要蔬菜害虫,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幼虫,在室内做人工感染试验。在室温20—28℃,寄生线虫与宿主昆虫的比例为为80:1的情况下,线虫对菜青虫... 1996—1997年,在福州,用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Chen et al)侵染期幼虫对当地主要蔬菜害虫,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幼虫,在室内做人工感染试验。在室温20—28℃,寄生线虫与宿主昆虫的比例为为80:1的情况下,线虫对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寄生率分别为50%,94%,92%。在当地土壤中无中华卵索线虫的空心菜田,设三个小区,每小区15m^2,各移植斜纹夜蛾2—3龄幼虫150头于菜株上,A区用12540条线虫侵染期幼虫混在2460克湿沙中,撤施于植株根部土面;B区用同样数量的线虫混在8公斤水中,喷洒在菜株上;C区为不释放线虫的对照区。于释放线虫后的第4天和第7天,从各小区随机回收斜纹夜蛾幼虫20头和30头,在室内单头饲养,检查线虫的寄生率和寄生强度。结果:第4天调查寄生效果相近,寄生率分别为61.1%,60%。第7天调查寄生率分别为76.7%,70%。而对照区的虫体中均未见有线虫寄生,寄生率为0。差别显著。在元白菜上释放中华卵索线虫侵染期幼虫,莱青虫的寄生率为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菜青 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 人工感染 田间释放
全文增补中
棉铃虫被中华卵索线虫感染后血淋巴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变化
20
作者 王茂先 邢树文 +1 位作者 丁有雄 王国秀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5-18,共4页
用气相色谱法(GC)分别对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棉铃虫不同时期血淋巴中游离脂肪酸含量 变化进行了分析.棉铃虫血淋巴的软脂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的含 量都比其它类型脂肪酸的含量高得多;感染和未感染棉铃虫血淋巴... 用气相色谱法(GC)分别对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棉铃虫不同时期血淋巴中游离脂肪酸含量 变化进行了分析.棉铃虫血淋巴的软脂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的含 量都比其它类型脂肪酸的含量高得多;感染和未感染棉铃虫血淋巴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 分含量均在80%左右,感染1-3d,感染组血淋巴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逐渐下降,饱和脂肪 酸情况相反;4d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逐渐上升,而饱和脂肪酸情况又相反.上述研究结果 将为研制接近于宿主血淋巴成分的体外培养液,促进中华卵索线虫体外培养获得成功提供了 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卵索线虫 棉铃 血淋巴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