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陵山区养殖中华圆田螺主要形态性状对螺重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邱齐骏 颜冬 +5 位作者 龚守贺 王鑫 周胜福 张鹏 邓翔 刘栋梁 《河北渔业》 2021年第11期3-6,12,共5页
为深入认识丘陵山区养殖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主要形态性状与螺重之间的关系,测量2320只田螺个体的螺重(BW,g)、螺长(SL,mm)和螺宽(SW,mm),通过模型拟合筛选获得螺长、螺宽与螺重关系的最佳模型。建立以螺长与螺宽... 为深入认识丘陵山区养殖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主要形态性状与螺重之间的关系,测量2320只田螺个体的螺重(BW,g)、螺长(SL,mm)和螺宽(SW,mm),通过模型拟合筛选获得螺长、螺宽与螺重关系的最佳模型。建立以螺长与螺宽为自变量,螺重作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计算直接、间接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田螺个体螺长、螺宽分别与螺重的最优拟合模型都为幂函数曲线模型,2个形态性状与螺重的最优模型分别为:y=0.000638x2.719、y=0.000482x3.111。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螺长对田螺螺重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0.701。2个形态性状对螺重都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其最优多元回归方程:BW=-28.355+0.783 SL+0.480 S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 形态性状 模型拟合 相关系数 通径系数
下载PDF
两种圆田螺精子的超微形态结构与活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家锐 郭青松 +3 位作者 但小琴 罗福广 黄杰 王卫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8,共8页
为了探究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和中华圆田螺(C.cathay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差异以及活力,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光镜和电镜技术对两种圆田螺的精子活力和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圆... 为了探究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和中华圆田螺(C.cathay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差异以及活力,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光镜和电镜技术对两种圆田螺的精子活力和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圆田螺成熟典型精子和非典型精子均由头部、中段和尾段组成,典型精子头部呈螺旋形,由螺旋形细胞核组成,中段呈螺旋形,由螺旋形线粒体组成,尾部光滑;非典型精子呈马蹄形,由少量细胞核组成,中段呈棒状由线粒体和囊泡组成,尾部分叉,由9~16根鞭毛组成,两种类型的精子均不存在顶体和中心粒结构,轴丝均从核基部延伸至尾部,是典型的"9+2"结构。两种圆田螺典型精子形态仅在体宽存在显著差异,非典型精子形态仅在体宽和头宽存在显著差异,其余性状没有显著差异。两种圆田螺的典型精子运动能力较弱,非典型精子运动能力强,中华圆田螺非典型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FET)显著大于中国圆田螺;在快速运动时间上,中国圆田螺非典型精子的平均路径速度(VAP)、平均曲线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显著高于中华圆田螺。统计各类型精子的比例;典型精子、非典型小精子、非典型大精子比例,中国圆田螺为1∶1.39∶1.66,中华圆田螺为1∶1.39∶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中华田螺(c.cathayensis) 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 典型精子 非典型精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