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地羊人工养殖技术
1
作者 熊谱成 《专业户》 1996年第3期33-34,共2页
近年我国有关专家挖掘出一种目前唯一能代替虎骨的新药材——中华地羊,中华地羊骨头具有高出老虎骨头数倍功效的药用价值,中科院和北京同仁堂等单位合作,将中华地羊骨提取物制成“塞降风湿酒”,已经卫生部鉴定。
关键词 药用动物 中华地羊 人工养殖
下载PDF
中华地羊开发利用与养殖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湘昭 李 岑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0年第1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中华地羊 养殖技术 开发利用 药用价值
下载PDF
目前虎骨唯一代用品——中华地羊(塞隆)人工饲养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苏荣吉 《农技服务》 1995年第3期6-8,共3页
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名药“虎骨”酒,为人类驱病健身、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然而,老虎是国际上重点保护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关键词 中华地羊 骨头 药用价值 饲养
下载PDF
目前虎骨唯一代用品——中华地羊(塞隆)人工饲养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苏荣吉 《农村科技开发》 1995年第4期25-25,共1页
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名药虎骨酒,为人类驱病健身,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然而,老虎是在国际上重点保护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有关规定,1993年2月19日国务... 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名药虎骨酒,为人类驱病健身,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然而,老虎是在国际上重点保护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有关规定,1993年2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禁止牛角和虎骨的一切贸易活动的文件。可喜的是我国有关专家目前已挖掘出一种新药材——中华地羊。中华地羊骨头具有高出老虎骨头数倍的药用价值,是目前唯上能替代虎骨的动物骨。 中科院和北京同仁堂等单位合作,将中华地羊骨提取物制成“塞隆风湿酒”,已经通过卫生部鉴定,并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地羊除骨有药用价值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地羊 塞隆 人工饲养 药用动物
下载PDF
中华地羊的驯养与管理
5
作者 胡德斌 《农村发展论丛(实用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5-25,共1页
中华地羊,又名鼢鼠、塞隆(藏语译音),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的西部、河北的北部、内蒙古、西北山地、青藏高原及川西等地。其头大而扁,耳壳不发达,眼极小,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淡赭色,生活于洞中,喜黑暗,怕阳光,视力差,听觉灵敏,... 中华地羊,又名鼢鼠、塞隆(藏语译音),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的西部、河北的北部、内蒙古、西北山地、青藏高原及川西等地。其头大而扁,耳壳不发达,眼极小,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淡赭色,生活于洞中,喜黑暗,怕阳光,视力差,听觉灵敏,喜安静,怕惊吓,以草原植被、草根、块茎为主要食物。其成年体重在380—500克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地羊 经济用途 饲养方法 管理技术 疫病防治
下载PDF
中华地羊的养殖
6
作者 刘盛德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1年第11期8-8,共1页
关键词 中华地羊 高原鼢鼠 生活习性 饲养 饲料 疫病防治 毛皮动物 药用动物
下载PDF
中华地羊的人工养殖技术
7
作者 刘盛德 《专业户》 2001年第8期22-22,共1页
中华地羊,学名高原鼢鼠,又名塞隆。系小型哺乳动物,头大而扁,耳壳不发达,体长20-24厘米,尾长3—6厘米,眼极小,前爪发达、锋利,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浅赭色,成年中华地羊体重300克左右。中华地羊骨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镇痛,补肝益肾... 中华地羊,学名高原鼢鼠,又名塞隆。系小型哺乳动物,头大而扁,耳壳不发达,体长20-24厘米,尾长3—6厘米,眼极小,前爪发达、锋利,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浅赭色,成年中华地羊体重300克左右。中华地羊骨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镇痛,补肝益肾等作用,是虎骨的最佳替代品。其毛皮性能好,脱水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地羊 毛皮性能 脱水性 人工养殖技术 塞隆 产品前景 养殖经验 饲养方法 饲料 疾病防治 哺乳动物
下载PDF
中华地羊——新一代名贵药用动物养殖技术
8
作者 饶华昌 《中国土特产》 1994年第6期11-11,共1页
地羊即鼢鼠俗名盲鼠、塞隆等。它外形较胖,两眼很小,两耳亦小,无耳壳,前肢发达,爪大,尾短而小,躯体和四肢灰棕色,背面毛基底为灰色,毛尖为淡棕色,头部杂以白色或灰色,腹面淡灰色,足背面和尾部差不多裸出,仅具稀少淡灰色,前肢的爪长而坚... 地羊即鼢鼠俗名盲鼠、塞隆等。它外形较胖,两眼很小,两耳亦小,无耳壳,前肢发达,爪大,尾短而小,躯体和四肢灰棕色,背面毛基底为灰色,毛尖为淡棕色,头部杂以白色或灰色,腹面淡灰色,足背面和尾部差不多裸出,仅具稀少淡灰色,前肢的爪长而坚,第三爪最长,第一爪最短。体重在300克左右,最大的可以超过400克,体长约170—190毫米,尾长约50—60毫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地羊 药用动物 生活习性 人工养殖 繁殖 饲养管理 疾病防治
全文增补中
中华地羊的人工养殖技术
9
作者 徐恒标 《上海农业科技》 1994年第5期33-33,共1页
中华地羊,又名塞隆——藏语音译,是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脉北坡裸露草原地带的一种野生动物。1988年三极生物研究所发现地羊骨是一种祛风除湿、活血镇痛的新药材。同年该所在国内独家对野生地羊骨进行分离提纯制取药酒。1990年9月30日该所... 中华地羊,又名塞隆——藏语音译,是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脉北坡裸露草原地带的一种野生动物。1988年三极生物研究所发现地羊骨是一种祛风除湿、活血镇痛的新药材。同年该所在国内独家对野生地羊骨进行分离提纯制取药酒。1990年9月30日该所研制的新药“塞隆骨”被国家卫生部批准生产,以“塞隆骨”的提取物研制和生产的“塞隆风湿酒”、“强力风湿镇痛胶囊”在国家科委组织的鉴定会上,被专家认为其药用价值和疗效大大超过“虎骨酒”、“国公酒”,是虎骨及其药品的高效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地羊 人工养殖 野生动物 药用动物
下载PDF
养殖中华地羊不宜一哄而上
10
作者 陈丽 《农技服务》 2001年第4期48-48,共1页
自从北京同仁堂等单位利用中华地羊骨头代替虎骨,研制出“寒隆风湿酒”、“强力风湿镇痛胶囊”等中药制剂后,以及一些医疗单位和民间用中华地羊炼制膏药和用于治疗肝胃疾病也取得显著疗效,使中华地羊的药效和名字迅速为人们所认识,并有... 自从北京同仁堂等单位利用中华地羊骨头代替虎骨,研制出“寒隆风湿酒”、“强力风湿镇痛胶囊”等中药制剂后,以及一些医疗单位和民间用中华地羊炼制膏药和用于治疗肝胃疾病也取得显著疗效,使中华地羊的药效和名字迅速为人们所认识,并有一些养殖户养殖而致富。在目前日趋升温的地羊养殖热中,存在着3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倒卖 据养殖户来信反映,有的人在地羊养殖热中,浑水摸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动物 中华地羊养殖业 炒种 引种 市场导向
下载PDF
中华地羊解剖与加工方法
11
作者 赵鲁杰 刘爱菊 陈炳文 《河南畜牧兽医》 2001年第7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中华地羊 解剖 加工法
下载PDF
中华地羊剥皮脱骨法
12
作者 陈炳文 《河南农业》 2001年第6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中华地羊 剥皮法 脱骨法 骨架
下载PDF
中华地羊的人工养殖技术
13
作者 徐恒标 《草与畜杂志》 1994年第4期36-37,共2页
中华地羊,又名塞隆——藏语音译,是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脉北坡裸露草原地带的一种野生动物。1988年三极生物研究所发现,地羊骨是一种祛风除湿、活血镇痛的新药材。
关键词 中华地羊 人工养殖 饲养管理
下载PDF
中华地羊的人工饲养技术
14
作者 苏荣吉 《当代畜禽养殖业》 1995年第6期29-30,共2页
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名药虎骨酒,为人类祛病健身,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然而,老虎是国际上重点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有关规定,1993年2月19日国务院... 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名药虎骨酒,为人类祛病健身,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然而,老虎是国际上重点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有关规定,1993年2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的一切贸易活动的文件。可喜的是我国有关专家目前已挖掘出一种新药材—中华地羊。中华地羊骨头具有高出老虎骨头数倍的药用价值,是目前唯一能替代虎骨的动物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羊 中华地羊 人工饲养 饲养管理
下载PDF
药用动物中华地羊的养殖技术要点
15
作者 孙梅旺 张德晨 《四川畜禽》 1997年第4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药用动物 中华地羊 养殖
下载PDF
中华地羊解剖加工方法
16
作者 赵鲁杰 刘爱菊 陈炳文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1年第6期38-38,共1页
中华地羊(塞隆),其皮毛与水獭皮媲美,肉质细腻,属高档野味食品.肝胆可入药,其骨是中药珍品.虎骨的理想代用品,其骨性微温,有散寒止痛、舒筋活络、消炎镇痛,愈合骨折骨伤、强筋健骨等功效,1990年10月,中华地羊骨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全国... 中华地羊(塞隆),其皮毛与水獭皮媲美,肉质细腻,属高档野味食品.肝胆可入药,其骨是中药珍品.虎骨的理想代用品,其骨性微温,有散寒止痛、舒筋活络、消炎镇痛,愈合骨折骨伤、强筋健骨等功效,1990年10月,中华地羊骨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全国一类中药新药证书,开发前景喜人.山东省曹县聋哑学校教学基地开发中华地羊产品,30名学员去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地羊 解剖 屠宰加工
下载PDF
中华地羊的开发利用与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湘昭 《农村养殖技术》 2001年第4期16-16,共1页
中华地羊,学名高原鼢鼠,又称瞎狯,藏语叫塞隆,原产青藏高原寒草甸和草原上.系小型哺乳动物,头大而扁,耳壳不发达,体粗而圆,体长20~24厘米,尾长3~6厘米,眼极小,前爪发达而锋利,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浅赭色,毛长1.2~1.4厘米,毛柔软而平整,... 中华地羊,学名高原鼢鼠,又称瞎狯,藏语叫塞隆,原产青藏高原寒草甸和草原上.系小型哺乳动物,头大而扁,耳壳不发达,体粗而圆,体长20~24厘米,尾长3~6厘米,眼极小,前爪发达而锋利,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浅赭色,毛长1.2~1.4厘米,毛柔软而平整,成年中华地羊体重300克左右,大的达500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地羊 开发利用 养殖技术 高原鼢鼠 瞎狯 哺乳动物 肉质 特种经济动物
原文传递
中华地羊的人工养殖技术
18
作者 徐恒标 《当代畜牧》 1995年第1期39-39,共1页
中华地羊的人工养殖技术徐恒标山东省莒南县经济动物研究推广中心(276616)中华地羊,又名塞隆(藏语音译),是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脉北坡裸露草原地带的一种野生动物。1988年三极生物研究所发现,地羊骨是一种祛风除湿、活血... 中华地羊的人工养殖技术徐恒标山东省莒南县经济动物研究推广中心(276616)中华地羊,又名塞隆(藏语音译),是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脉北坡裸露草原地带的一种野生动物。1988年三极生物研究所发现,地羊骨是一种祛风除湿、活血镇痛的新药材,是虎骨及其药品的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地羊 人工养殖
原文传递
投资特养要慎重
19
作者 顾学玲 顾孝银 《技术与市场》 2003年第8期29-29,共1页
纵观市场的变化,提醒欲涉足特种养殖的人士,在特养广告满天飞的今天,一定要“擦亮”眼睛,正确选择养殖品种,避免上当受骗,酿成亏本的惨局。因此,投资以下种类仍须慎重。
关键词 特种养殖 投资方向 中华地羊 麝鼠 美国青蛙 特大黄鳝 福寿螺 人工养殖
下载PDF
做什么能致富 怎么做能致富(36)
20
《安徽农业》 2001年第3期8-8,共1页
关键词 江西 蚂蚁 土鸡 饲料 经济效益 中华地羊 北京 河南 保健食品 家禽 贩卖家禽 猪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