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虫剂锐高和飞网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燕萍 方许武 卢祥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4-355,365,共3页
研究了两种杀虫剂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中,锐高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7.279、35.515、35.006mg/L;飞网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4.423、62.781... 研究了两种杀虫剂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中,锐高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7.279、35.515、35.006mg/L;飞网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4.423、62.781、62.301mg/L。在联合毒性试验中,锐高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205、15.315、13.749mg/L,飞网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441、28.797、25.898mg/L,两种杀虫剂表现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蝌蚪:杀虫剂:毒性
下载PDF
汞离子和铜离子对中华大蟾蜍蝌蚪联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卢祥云 张燕萍 +1 位作者 吴海东 赵湘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9-381,共3页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汞和铜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影响。单种离子Hg2+对蝌蚪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712mg/L、0·612mg/L,Cu2+对蝌蚪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310mg/L、0·862...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汞和铜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影响。单种离子Hg2+对蝌蚪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712mg/L、0·612mg/L,Cu2+对蝌蚪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310mg/L、0·862mg/L,Hg2+和Cu2+共存对蝌蚪24h及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50-0·400mg/L、0·379-0·300mg/L。根据Marking的指数法求得24h、48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078、0·034,表现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蝌蚪 联合毒性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壬基酚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9
3
作者 吕玥 张迎梅 +1 位作者 杨峰 司万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为评价水体中低浓度壬基酚(NP)对中华大蟾蜍(Bufo bufogargarizans)蝌蚪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饲养、测定方法,研究了NP在不同暴露时间(8、16、24、32d),不同浓度(0.002、0.005、0.010mg·L-1)条件下,对蝌蚪生长发育、过氧化氢酶(CAT... 为评价水体中低浓度壬基酚(NP)对中华大蟾蜍(Bufo bufogargarizans)蝌蚪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饲养、测定方法,研究了NP在不同暴露时间(8、16、24、32d),不同浓度(0.002、0.005、0.010mg·L-1)条件下,对蝌蚪生长发育、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于0.010mg·L-1NP的蝌蚪,其生长发育被极显著抑制(P<0.01);CAT活性在两个较低浓度组(0.002、0.005mg·L-1)表现为先诱导后恢复,在0.010mg·L-1浓度组表现为诱导-恢复-诱导(P<0.05);MDA含量在两个较低浓度组(0.002、0.005mg·L-1)持续升高(P<0.05),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各处理组DNA损伤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总之,即使水体中的NP符合灌溉标准,也可能抑制蝌蚪的生长发育,并对其造成氧化损伤和遗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中华大蟾蜍 蝌蚪 毒性效应
下载PDF
丁草胺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7
4
作者 林玲 姚丹 +4 位作者 钟碧瑾 房振华 王楠楠 耿艳 耿宝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70,共6页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核实验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又称彗星实验,SCGE)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 mg/L)的丁草胺溶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核实验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又称彗星实验,SCGE)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 mg/L)的丁草胺溶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丁草胺质量浓度越高,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越显著.经丁草胺溶液处理24 h,蝌蚪红细胞的细胞损伤率及DNA损伤程度(彗星DNA长宽比)出现极显著的提高,并与丁草胺质量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表明丁草胺对两栖动物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同时也说明微核实验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是检测环境污染对两栖动物遗传毒性的合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蝌蚪 丁草胺 遗传毒性 微核实验 彗星实验
下载PDF
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明旺 黄忆湄 +2 位作者 席蓉 张璐 姚永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以期为农药的水环境监测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单一毒性影响。【结果】中华蟾蜍蝌蚪在稻瘟灵中24、48... 【目的】研究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以期为农药的水环境监测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单一毒性影响。【结果】中华蟾蜍蝌蚪在稻瘟灵中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27.885、25.181、23.366和22.551mg/L,安全浓度(SC)为6.283mg/L;在乐果中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52.321、38.998、29.319和24.115mg/L,安全浓度(SC)为6.500mg/L。【结论】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属于低毒性农药,本研究结果将为合理使用这两种农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灵 乐果 蝌蚪 急性毒性 中华蟾蜍
下载PDF
孔雀石绿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再福 张阿林 赵姬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3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孔雀石绿 中华大蟾蜍 蝌蚪 毒性试验 杀菌剂
下载PDF
敌百虫和吡虫啉对中华蟾蜍蝌蚪的复合毒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慧君 郭聪 +1 位作者 刘鉴樟 乔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662-13663,13669,共3页
[目的]为了评价吡虫啉和敌百虫对水生生物的复合毒性。[方法]以中华蟾蜍蝌蚪为指示生物,研究吡虫啉、敌百虫以及这2种农药混合作用下的急性毒性。[结果]在吡虫啉安全浓度下,敌百虫对中华蟾蜍蝌蚪的LC50值约为单剂的0.6;在敌百虫安全浓度... [目的]为了评价吡虫啉和敌百虫对水生生物的复合毒性。[方法]以中华蟾蜍蝌蚪为指示生物,研究吡虫啉、敌百虫以及这2种农药混合作用下的急性毒性。[结果]在吡虫啉安全浓度下,敌百虫对中华蟾蜍蝌蚪的LC50值约为单剂的0.6;在敌百虫安全浓度下,吡虫啉对蝌蚪的LC50值约为单剂的0.4。[结论]环境中低浓度的吡虫啉、敌百虫虽然不会对中华蟾蜍蝌蚪产生毒害作用,但会大大增强敌百虫、吡虫啉对蝌蚪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百虫 吡虫啉 中华蟾蜍蝌蚪 复合毒性 LC50
下载PDF
铜(Cu^(2+))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再福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37-38,共2页
用中华大蟾蜍蝌蚪进行毒性试验 ,在 1 8~ 2 0℃水温下 ,铜 ( Cu2 + )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 2 4 h、4 8h和 96h的 LC5 0分别为 0 .52 68/mg· L- 1 、0 .3 51 2 /mg· L- 1 和 0 .2 62 1 /mg· L- 1 ,其安全浓度为 0 .0 2 62 ... 用中华大蟾蜍蝌蚪进行毒性试验 ,在 1 8~ 2 0℃水温下 ,铜 ( Cu2 + )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 2 4 h、4 8h和 96h的 LC5 0分别为 0 .52 68/mg· L- 1 、0 .3 51 2 /mg· L- 1 和 0 .2 62 1 /mg· L- 1 ,其安全浓度为 0 .0 2 62 1 /mg· L- 1 ,在鱼病防治中铜 ( Cu2 + )对中华大蟾蜍蝌蚪具有一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蝌蚪 毒性 水产监测 水质污染
下载PDF
锶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遗传毒性
9
作者 姚凯 牛晓娟 +1 位作者 王徐 李彩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3-239,共7页
为探究锶(Sr)对两栖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了不同浓度(0、0.2、2和20 mmol·L^-1)SrCl2处理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生长发育及遗传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 mmol·L^-1 Sr^2+对肝细胞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金属... 为探究锶(Sr)对两栖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了不同浓度(0、0.2、2和20 mmol·L^-1)SrCl2处理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生长发育及遗传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 mmol·L^-1 Sr^2+对肝细胞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金属硫蛋白(MT)含量没有显著影响。MT含量在2 mmol·L^-1处理组最高,在20 mmol·L^-1处理组低于对照组。这表明,Sr^2+处理能诱导机体合成MT量的增加,但长时间高浓度处理会导致机体合成MT能力的损害。GST和CAT活性随着Sr^2+暴露浓度上升而提高,表明环境中高浓度Sr^2+可引起蝌蚪的氧化应激反应。低浓度的Sr^2+处理对中华大蟾蜍蝌蚪不产生明显的遗传毒性,并且对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Sr^2+处理下,蝌蚪红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显著增加,蝌蚪的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蝌蚪 遗传毒性 生理毒性 发育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修平 江沄 耿宝荣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5-559,共5页
以中华蟾蜍蝌蚪为实验对象,采用半静态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对其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1.147mg/L,其毒性为中级;蝌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染毒时间的延... 以中华蟾蜍蝌蚪为实验对象,采用半静态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对其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1.147mg/L,其毒性为中级;蝌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当高效氯氰菊酯质量浓度达到1μg/L以上时,蝌蚪的T-AOC在出现兴奋效应后随即下降;蝌蚪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性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当高效氯氰菊酯质量浓度达到1μg/L以上时,蝌蚪的GSH-ST活性较对照组有极显著的提高。研究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会造成一定的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蟾蜍蝌蚪 高效氯氰菊酯 总抗氧化能力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毒性
下载PDF
镉对中华蟾蜍蝌蚪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洪 岳兴建 王英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58-60,共3页
用质量浓度为0.005mg·L-1、0.025mg·L-1、0.050mg·L-1、0.500mg·L-1、1.000mg·L-1、1.350mg·L-1、1.800mg·L-1的镉(Cd2+)和1个对照组(蒸馏水)进行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并记录蝌蚪的活动... 用质量浓度为0.005mg·L-1、0.025mg·L-1、0.050mg·L-1、0.500mg·L-1、1.000mg·L-1、1.350mg·L-1、1.800mg·L-1的镉(Cd2+)和1个对照组(蒸馏水)进行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并记录蝌蚪的活动及反应。结果表明:Cd2+处理蝌蚪12h、24h、48h的LC50分别为1.633mg·L-1、1.202mg·L-1、1.089mg·L-1;在同一时间内随着Cd2+浓度的升高,蝌蚪的死亡率逐渐升高,而在同一Cd2+浓度下随时间的延长蝌蚪死亡率也逐渐升高;显示了在鱼病防治中镉(Cd2+)对蟾蜍蝌蚪有一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 中华蟾蜍蝌蚪
下载PDF
三种农药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
12
作者 周志豪 陈星星 +2 位作者 陆荣茂 许凯伦 李敏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1期20-23,共4页
农药的广泛使用是导致全球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本实验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对中华大蟾蜍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吡... 农药的广泛使用是导致全球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本实验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对中华大蟾蜍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分别为4.06 mg/L、9.84 mg/L、358.7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41 mg/L、0.121 mg/L、3.58 mg/L。该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上述农药对中华大蟾蜍的慢性毒性效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中华大蟾蜍 蝌蚪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下载PDF
SDS,Cu^(2+)污染对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及肝脏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叶飞 祝尧荣 韩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6,共6页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为试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重金属Cu2+对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并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亚急性条件下SDS,Cu2+及其复合污染...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为试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重金属Cu2+对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并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亚急性条件下SDS,Cu2+及其复合污染对蝌蚪肝脏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DS对蝌蚪的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7.38,26.45,25.57mg/L;Cu2+对蝌蚪的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475,0.323,0.285mg/L。SDS,Cu2+对蝌蚪的联合毒性作用48h内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效应,96h后表现为拮抗作用。蝌蚪在亚急性浓度的SDS,Cu2+条件下暴露4d后,SDS,Cu2+及复合污染均对蝌蚪肝脏的Na+-K+-ATPase活性产生明显影响,SDS,Cu2+复合污染在Na+-K+-ATPase水平上表现为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中华大蟾蜍蝌蚪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NA+-K+-ATP酶
下载PDF
噻虫嗪对中华蟾蜍蝌蚪抗氧化系统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姣姣 陈晓芳 +2 位作者 郑书梅 张秋金 耿宝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6,共6页
以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为实验对象,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Thiamethoxam)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结果表明,噻虫嗪对中华蟾蜍蝌蚪的48 h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ρLC50)分别为456.05 mg·L^-1和374.1... 以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为实验对象,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Thiamethoxam)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结果表明,噻虫嗪对中华蟾蜍蝌蚪的48 h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ρLC50)分别为456.05 mg·L^-1和374.16 mg·L^-1,其毒性为低毒级别.在噻虫嗪作用下,中华蟾蜍蝌蚪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逐渐被激活,48 h达到最高值;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至96 h,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而下降;蝌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经噻虫嗪暴露受到抑制而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噻虫嗪会改变中华蟾蜍蝌蚪抗氧化防御系统,造成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中华蟾蜍 蝌蚪 急性毒性 抗氧化系统 MDA含量
下载PDF
啶虫脒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和微核核异常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玲玲 耿宝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6,共7页
通过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啶虫脒的急性毒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半静态和静态两种染毒方式下不同质量浓度(ρ=0.001,0.005,0.009,0.013,0.017 mg·L-1)的啶虫脒溶液对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 通过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啶虫脒的急性毒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半静态和静态两种染毒方式下不同质量浓度(ρ=0.001,0.005,0.009,0.013,0.017 mg·L-1)的啶虫脒溶液对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啶虫脒对中华蟾蜍蝌蚪的24,48,72,96h的ρLC50分别为0.544,0.095,0.058,0.036 mg·L-1.在低于安全质量浓度(〈0.003 6 mg·L-1)下处理7 d,蝌蚪的微核率与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半静态实验表明,随着啶虫脒质量浓度的提高及染毒时间的延长,蝌蚪的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质量浓度为0.005 mg·L-1的啶虫脒溶液中处理3 d后,蝌蚪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开始比对照组有显著和极显著提高.静态实验中,在质量浓度为0.005 mg·L-1的啶虫脒溶液中处理3 d后,蝌蚪的微核率出现有显著的提高;各处理组核异常率的最高值出现在染毒3~5 d后,而后出现下降现象,但仍高于对照组.说明由于时间的延长,药性的衰退,蝌蚪能通过机体的调整而得到部分修复.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微核率及核异常率的提高可能是评价啶虫脒应用安全的潜在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中华蟾蜍 蝌蚪 急性毒性 微核 核异常
原文传递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2种蝌蚪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沄 苏圣坚 +2 位作者 张俊思 黄修平 耿宝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93,共6页
以黑眶蟾蜍蝌蚪及中华大蟾蜍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核实验检测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2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当质量浓度达到0.02mg.L-1的甲维盐处理24h,黑眶蟾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 以黑眶蟾蜍蝌蚪及中华大蟾蜍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核实验检测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2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当质量浓度达到0.02mg.L-1的甲维盐处理24h,黑眶蟾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的提高;当质量浓度达到0.01mg.L-1的甲维盐处理48h,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的提高;在一定质量浓度和时间范围内,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甲维盐质量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而增加,并显示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甲维盐对2种蝌蚪的红细胞造成显著的遗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眶蟾蜍 中华大蟾蜍 蝌蚪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微核 核异常 遗传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