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华微刺盲蝽对节瓜蓟马的捕食效应
被引量:
18
1
作者
秦玉洁
吴伟坚
+1 位作者
梁广文
张维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 (CampylommachinensisSchuh)对节瓜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并通过室内模拟和田间调查研究了微刺盲蝽的空间捕食效应 ,建立了捕食功能反应模型 .结果表明 :微刺盲蝽 4、5龄若虫对节瓜蓟马的功能反应属H...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 (CampylommachinensisSchuh)对节瓜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并通过室内模拟和田间调查研究了微刺盲蝽的空间捕食效应 ,建立了捕食功能反应模型 .结果表明 :微刺盲蝽 4、5龄若虫对节瓜蓟马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 ,微刺盲蝽成虫对节瓜蓟马若虫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Ⅰ型 ;盲蝽的各个虫态中 ,捕食能力大小顺序为 :成虫 >5龄若虫 >4龄若虫 >低龄若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节瓜蓟马
捕食效应
蔬菜害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嗅觉和视觉在中华微刺盲蝽对马缨丹定向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伟坚
高泽正
+1 位作者
余金咏
梁广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22-1325,共4页
对马缨丹(Lantanacamara)、黄花马缨丹(Lantanacamaracv.‘Flava’)和紫花马缨丹(Lantanamontevidensis)花序上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chinensis)的密度调查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3种颜色马缨丹花序上的分布与花序颜色无关(偏相关系...
对马缨丹(Lantanacamara)、黄花马缨丹(Lantanacamaracv.‘Flava’)和紫花马缨丹(Lantanamontevidensis)花序上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chinensis)的密度调查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3种颜色马缨丹花序上的分布与花序颜色无关(偏相关系数为0.240,P=0.147,n=40),但与花序中的黄胸蓟马数量和花序中小花数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P<0.0001,n=40)和0.451(P<0.0001,n=40),达到极显著水平.中华微刺盲蝽对不同颜色粘卡的试验也表明,该盲蝽寻找植物寄主时,视觉刺激并不起作用.四臂嗅觉仪的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对马缨丹的气味有强烈的趋向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表明,3种马缨丹花序的挥发物有7种相同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马缨丹
挥发性物质
嗅觉
刺
激
花序颜色
视觉
刺
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放中华微刺盲蝽防治茄子害虫的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余金咏
沈叔平
+1 位作者
吴伟坚
马凤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29,共3页
采用3.00、1.50和0.75头/m2 3种释放密度,探讨了释放中华微刺盲蝽对大棚内茄子上节瓜蓟马、烟粉虱和朱砂叶螨等3种害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释放区能形成种群;在0.75头/m2的释放密度下,该盲蝽已能很好地控制茄子上的3种害...
采用3.00、1.50和0.75头/m2 3种释放密度,探讨了释放中华微刺盲蝽对大棚内茄子上节瓜蓟马、烟粉虱和朱砂叶螨等3种害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释放区能形成种群;在0.75头/m2的释放密度下,该盲蝽已能很好地控制茄子上的3种害虫,释放后20~30 d控制效果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节瓜蓟马
烟粉虱
朱砂叶螨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微刺盲蝽触角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14
4
作者
高泽正
吴伟坚
梁广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Schuh的触角,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触角由基节、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绝大部分触角感器位于触角的背面、腹面和外侧面.♀、♂两性触角上均存在7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Schuh的触角,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触角由基节、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绝大部分触角感器位于触角的背面、腹面和外侧面.♀、♂两性触角上均存在7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具弯钩形感器、蒲姆氏鬃毛和腔形感器,各种感器在♀、♂两性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没有明显的区别.此外♂性触角还有3种感器,即乳形感器、钟形感器和圆柱形感器,其功能可能与接受性信息素有关,其中乳形感器是一种新发现的昆虫触角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触角
感器
电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微刺盲蝽的食性及植物寄主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吴伟坚
余金咏
+2 位作者
符悦冠
沈叔平
梁广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61-65,共5页
中华微刺盲蝽是一种动植物食性盲蝽,可取食多种小型柔软的节肢动物,同时也吸食少量的植物汁液。通过2000-2003年在广东省的田间、果园、公园和弃置地的调查,发现12科36种植物为该盲蝽的植物寄主,其中有30种约占总数的83%为新记录的植物...
中华微刺盲蝽是一种动植物食性盲蝽,可取食多种小型柔软的节肢动物,同时也吸食少量的植物汁液。通过2000-2003年在广东省的田间、果园、公园和弃置地的调查,发现12科36种植物为该盲蝽的植物寄主,其中有30种约占总数的83%为新记录的植物寄主。同时讨论了中华微刺盲蝽植物寄主的特点以及植物寄主的多样性对保护和利用该盲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食性
植物
寄主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节瓜蓟马的新天敌—中华微刺盲蝽
被引量:
13
6
作者
秦玉洁
吴伟坚
梁广文
《昆虫天敌》
CSCD
2001年第3期115-118,共4页
首次发现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 Schwh捕食节瓜蓟马Thrips palmiKarny且对田间节瓜蓟马种群数量的减少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该虫的形态特征、捕食过程和取食范围。结果表明中...
首次发现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 Schwh捕食节瓜蓟马Thrips palmiKarny且对田间节瓜蓟马种群数量的减少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该虫的形态特征、捕食过程和取食范围。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为多食性昆虫,能取食多种小型昆虫及多种昆虫的卵:在田间,中华微刺盲蝽与节瓜蓟马数量的跟随现象明显;通过释放盲蝽,能使节瓜蓟马种群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瓜蓟马
中华微刺盲蝽
捕食性天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眼主要害虫卵的新天敌——中华微刺盲蝽
被引量:
25
7
作者
吴珍泉
陈星文
+1 位作者
徐祖进
朱国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382-383,共2页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卵捕食者
龙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微刺盲蝽对棉蚜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2
8
作者
余金咏
吴伟坚
+1 位作者
梁广文
刘雪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2,共3页
探讨了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chinensis对不同密度的棉蚜Aphisgossypii的捕食功能反应,经拟合表明功能反应均呈HollingⅡ型.对弃置地上小型灌木水茄Salanumtorvum上中华微刺盲蝽和棉蚜的种群动态的调查表明,当水茄上其他小型节肢动物...
探讨了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chinensis对不同密度的棉蚜Aphisgossypii的捕食功能反应,经拟合表明功能反应均呈HollingⅡ型.对弃置地上小型灌木水茄Salanumtorvum上中华微刺盲蝽和棉蚜的种群动态的调查表明,当水茄上其他小型节肢动物的数量稀少时,中华微刺盲蝽自然种群的大小、迁入、迁出与水茄上棉蚜的数量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状态下此盲蝽可以有效地控制棉蚜的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棉蚜
控制作用
捕食功能反应
天敌
种群动态
生物防治
棉花害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微刺盲蝽捕食菜青虫卵试验初报
被引量:
3
9
作者
陈仁
陈群航
+1 位作者
林治良
吴珍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可捕食菜青虫卵,随着虫龄的增长,日捕食量逐渐增大.30%~60%菜青虫卵被刺吸,但卵汁并没有被完全吸干.在遮荫条件下盲蝽取食卵量增加.温度在25~30℃中华微刺盲蝽对菜青虫卵的取食量最大,相互干扰会降低中华微...
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可捕食菜青虫卵,随着虫龄的增长,日捕食量逐渐增大.30%~60%菜青虫卵被刺吸,但卵汁并没有被完全吸干.在遮荫条件下盲蝽取食卵量增加.温度在25~30℃中华微刺盲蝽对菜青虫卵的取食量最大,相互干扰会降低中华微刺盲蝽对菜青虫卵的寻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菜青虫
卵
捕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南地区中华微刺盲蝽种群动态及迁移规律
被引量:
2
10
作者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6-501,共6页
2002-2003年分别在广州和深圳调查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在胜红蓟、黄槐决明、野茼蒿、肖梵天花和黄皮、芒果、龙眼、荔枝上的种群动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盲蝽在胜红蓟、黄槐、野茼蒿、肖梵天花上的自然种群数量大,全年共发生1~3个...
2002-2003年分别在广州和深圳调查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在胜红蓟、黄槐决明、野茼蒿、肖梵天花和黄皮、芒果、龙眼、荔枝上的种群动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盲蝽在胜红蓟、黄槐、野茼蒿、肖梵天花上的自然种群数量大,全年共发生1~3个高峰期,高峰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份和11~12月份;中华微刺盲蝽在胜红蓟上的种群密度与蓟马数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与蚜虫数量无显著相关性;中华微刺盲蝽成虫在4种果树上分布的时间与果树的花期吻合,且在果园存在明显的迁移规律。因此,在田间中华微刺盲蝽具有较好的保护及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种群动态
迁移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微刺盲蝽研究概述(半翅目:盲蝽科)
被引量:
3
11
作者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武夷科学》
2002年第1期272-275,共4页
本文总结了中华微刺盲蝽 Campylomma chinensis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当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偏高的实际情况 ,说明生物防治的重大意义及该虫在生防方面具有的潜力 ,提出今后应对中华微刺盲蝽大规模饲养和在田间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总结了中华微刺盲蝽 Campylomma chinensis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当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偏高的实际情况 ,说明生物防治的重大意义及该虫在生防方面具有的潜力 ,提出今后应对中华微刺盲蝽大规模饲养和在田间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同时 ,在应用时必须进行风险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地理分布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微刺盲蝽在黄瓜植株上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
2
12
作者
秦玉洁
吴伟坚
《昆虫天敌》
CSCD
2004年第2期66-70,共5页
中华微刺盲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在华南地区分布极为普遍。本文通过计算Iwao聚片回归、Taylor幂法则等聚集强度指数,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黄瓜植株上的分布属于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分布的聚集强度与密度有关,随种群密度...
中华微刺盲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在华南地区分布极为普遍。本文通过计算Iwao聚片回归、Taylor幂法则等聚集强度指数,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黄瓜植株上的分布属于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分布的聚集强度与密度有关,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大。聚集原因分析表明:当种群密度不太大(m<1头.叶-1)时,聚集原因由环境因素引起,即由它的食物节瓜蓟马的聚集特性引起:当种群密度较大(m≥1头.叶-1)时,聚集原因由节瓜蓟马的聚集特性和它本身的聚集特性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黄瓜
植株
节瓜蓟马
空间分布
种群密度
捕食性天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食物对杂食性中华微刺盲蝽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13
作者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500,共6页
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5%~85%,光周期14L∶ 10D条件下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取食9种不同食物对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取食节瓜蓟马+茄叶、棉蚜+茄叶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中华微刺盲蝽仅取食10%蜂蜜水和茄叶不能完成若虫阶段...
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5%~85%,光周期14L∶ 10D条件下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取食9种不同食物对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取食节瓜蓟马+茄叶、棉蚜+茄叶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中华微刺盲蝽仅取食10%蜂蜜水和茄叶不能完成若虫阶段的生长发育,而取食节瓜蓟马+茄叶、烟粉虱+茄叶、棉蚜+茄叶、朱砂叶螨+茄叶、棉蚜、米蛾卵+茄叶、米蛾卵均能发育到成虫;若虫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结果表明,节瓜蓟马+茄叶、烟粉虱+茄叶对该盲蝽的生长发育最有利.另外,对中华微刺盲蝽取食节瓜蓟马+茄叶、棉蚜+茄叶的繁殖力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出了该天敌取食2种食物组合的世代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历期和内禀增长率,根据计算结果,中华微刺盲蝽取食节瓜蓟马+茄叶的生殖力大于取食棉蚜+茄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杂食性
生长发育
繁殖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微刺盲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
8
14
作者
余金咏
蓝超跃
+1 位作者
吴伟坚
梁广文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chinensisSchuh)4龄、5龄若虫和成虫对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4龄若虫的功能反应都属于HollingⅡ型。并探讨了影响4龄若虫和5龄若虫及成虫捕食作用差别不大...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chinensisSchuh)4龄、5龄若虫和成虫对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4龄若虫的功能反应都属于HollingⅡ型。并探讨了影响4龄若虫和5龄若虫及成虫捕食作用差别不大的重要因素;建议研究田间影响中华微刺盲蝽种群数量的人为和自然因素,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该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烟粉虱
捕食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田间释放中华微刺盲蝽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
6
15
作者
潘铭均
吴珍泉
何明忠
《福建果树》
2002年第3期4-6,共3页
关键词
天敌
龙眼害虫
角颊木虱
爻纹细蛾
田间释放
中华微刺盲蝽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微刺盲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
4
16
作者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3,10,共4页
在室内进行了中华微刺盲蝽4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捕食功能反应试验。采用Michaelis-Menten-Ⅱ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并利用捕食潜能A、猎物半饱和密度F两个参数评价中华微刺盲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密度的功能反应...
在室内进行了中华微刺盲蝽4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捕食功能反应试验。采用Michaelis-Menten-Ⅱ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并利用捕食潜能A、猎物半饱和密度F两个参数评价中华微刺盲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密度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4、5龄若虫和成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捕食潜能分别为161.290 3、78.740 2头/d和76.923 1头/d,猎物半饱和密度分别为155.612 9、87.007 9头和70.292 3头。本研究表明,中华微刺盲蝽4、5龄若虫和成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潜在的捕食量大,控制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茄二十八星瓢虫
捕食功能反应
捕食潜能
猎物半饱和密度
原文传递
中华微刺盲蝽对橄榄星室木虱卵的捕食功能反应
17
作者
陈星文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6-49,共4页
在室内测定了中华微刺盲蝽5龄若虫对橄榄星室木虱卵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对橄榄星室木虱卵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型圆盘方程,其捕食模型为N_a=0.991 3N/(1+0.003 1N),瞬时攻击率a为0.9913,捕食者对1头猎物的处理时...
在室内测定了中华微刺盲蝽5龄若虫对橄榄星室木虱卵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对橄榄星室木虱卵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型圆盘方程,其捕食模型为N_a=0.991 3N/(1+0.003 1N),瞬时攻击率a为0.9913,捕食者对1头猎物的处理时间Th为0.003 1 d。中华微刺盲蝽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捕食作用率下降,存在种内干扰,干扰反应符合Hassell和Valley模型,拟合结果:E=0.180 9P^(-0.2708),寻找常数Q=0.180 9,干扰系数m=0.270 8。1头中华微刺盲蝽5龄若虫理论最大捕食量为322.58粒/d,实际观察最大捕食量为121粒/d。中华微刺盲蝽对橄榄星室木虱卵有较好的捕食作用与控制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橄榄星室木虱卵
功能反应
原文传递
柑桔木虱卵的氨基酸含量
18
作者
祝边疆
吴珍泉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47-48,共2页
对柑桔木虱的卵进行了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卵中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含量较高,以桃蚜或萝卜蚜中的氨基酸含量为参照的昆虫饲料不能直接用于饲养柑桔木虱的天敌。
关键词
柑桔木虱
中华微刺盲蝽
亮腹釉小蜂
氨基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微刺盲蝽对节瓜蓟马的捕食效应
被引量:
18
1
作者
秦玉洁
吴伟坚
梁广文
张维球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930 12 0 )
文摘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 (CampylommachinensisSchuh)对节瓜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并通过室内模拟和田间调查研究了微刺盲蝽的空间捕食效应 ,建立了捕食功能反应模型 .结果表明 :微刺盲蝽 4、5龄若虫对节瓜蓟马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 ,微刺盲蝽成虫对节瓜蓟马若虫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Ⅰ型 ;盲蝽的各个虫态中 ,捕食能力大小顺序为 :成虫 >5龄若虫 >4龄若虫 >低龄若虫 .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节瓜蓟马
捕食效应
蔬菜害虫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Schuh
Thrips palmi
functional response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嗅觉和视觉在中华微刺盲蝽对马缨丹定向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伟坚
高泽正
余金咏
梁广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22-132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3012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1031)
文摘
对马缨丹(Lantanacamara)、黄花马缨丹(Lantanacamaracv.‘Flava’)和紫花马缨丹(Lantanamontevidensis)花序上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chinensis)的密度调查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3种颜色马缨丹花序上的分布与花序颜色无关(偏相关系数为0.240,P=0.147,n=40),但与花序中的黄胸蓟马数量和花序中小花数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P<0.0001,n=40)和0.451(P<0.0001,n=40),达到极显著水平.中华微刺盲蝽对不同颜色粘卡的试验也表明,该盲蝽寻找植物寄主时,视觉刺激并不起作用.四臂嗅觉仪的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对马缨丹的气味有强烈的趋向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表明,3种马缨丹花序的挥发物有7种相同的化学成分.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马缨丹
挥发性物质
嗅觉
刺
激
花序颜色
视觉
刺
激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Lantana camara, Volatiles, Olfactory stimuli, Floral colors, Visual stimuli.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放中华微刺盲蝽防治茄子害虫的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余金咏
沈叔平
吴伟坚
马凤梅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29,共3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1031)
文摘
采用3.00、1.50和0.75头/m2 3种释放密度,探讨了释放中华微刺盲蝽对大棚内茄子上节瓜蓟马、烟粉虱和朱砂叶螨等3种害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释放区能形成种群;在0.75头/m2的释放密度下,该盲蝽已能很好地控制茄子上的3种害虫,释放后20~30 d控制效果达100%.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节瓜蓟马
烟粉虱
朱砂叶螨
生物防治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Thrips palmi
Besimia tabaci
Tetranychus cinnabarrinus
biological control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微刺盲蝽触角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14
4
作者
高泽正
吴伟坚
梁广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1031)
文摘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Schuh的触角,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触角由基节、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绝大部分触角感器位于触角的背面、腹面和外侧面.♀、♂两性触角上均存在7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具弯钩形感器、蒲姆氏鬃毛和腔形感器,各种感器在♀、♂两性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没有明显的区别.此外♂性触角还有3种感器,即乳形感器、钟形感器和圆柱形感器,其功能可能与接受性信息素有关,其中乳形感器是一种新发现的昆虫触角感器.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触角
感器
电镜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antennae
sensilla
electron microscope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微刺盲蝽的食性及植物寄主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吴伟坚
余金咏
符悦冠
沈叔平
梁广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61-65,共5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21031)。
文摘
中华微刺盲蝽是一种动植物食性盲蝽,可取食多种小型柔软的节肢动物,同时也吸食少量的植物汁液。通过2000-2003年在广东省的田间、果园、公园和弃置地的调查,发现12科36种植物为该盲蝽的植物寄主,其中有30种约占总数的83%为新记录的植物寄主。同时讨论了中华微刺盲蝽植物寄主的特点以及植物寄主的多样性对保护和利用该盲蝽的意义。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食性
植物
寄主分析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Schuh feeding habits plant hosts
分类号
Q969.357.6 [生物学—昆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节瓜蓟马的新天敌—中华微刺盲蝽
被引量:
13
6
作者
秦玉洁
吴伟坚
梁广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出处
《昆虫天敌》
CSCD
2001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70439)
文摘
首次发现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 Schwh捕食节瓜蓟马Thrips palmiKarny且对田间节瓜蓟马种群数量的减少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该虫的形态特征、捕食过程和取食范围。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为多食性昆虫,能取食多种小型昆虫及多种昆虫的卵:在田间,中华微刺盲蝽与节瓜蓟马数量的跟随现象明显;通过释放盲蝽,能使节瓜蓟马种群数量减少。
关键词
节瓜蓟马
中华微刺盲蝽
捕食性天敌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Schuh
Thrips palmi Karny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眼主要害虫卵的新天敌——中华微刺盲蝽
被引量:
25
7
作者
吴珍泉
陈星文
徐祖进
朱国庆
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莆田县果树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382-383,共2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卵捕食者
龙眼
Keywords
ywords Camtylomma chinensis
egg predator
longan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微刺盲蝽对棉蚜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2
8
作者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刘雪凌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室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2,共3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1031)
文摘
探讨了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chinensis对不同密度的棉蚜Aphisgossypii的捕食功能反应,经拟合表明功能反应均呈HollingⅡ型.对弃置地上小型灌木水茄Salanumtorvum上中华微刺盲蝽和棉蚜的种群动态的调查表明,当水茄上其他小型节肢动物的数量稀少时,中华微刺盲蝽自然种群的大小、迁入、迁出与水茄上棉蚜的数量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状态下此盲蝽可以有效地控制棉蚜的种群数量.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棉蚜
控制作用
捕食功能反应
天敌
种群动态
生物防治
棉花害虫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Aphis gossypii
functional response
natural control action
分类号
S435.62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微刺盲蝽捕食菜青虫卵试验初报
被引量:
3
9
作者
陈仁
陈群航
林治良
吴珍泉
机构
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基金
福州市科技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编号:2002-83)
文摘
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可捕食菜青虫卵,随着虫龄的增长,日捕食量逐渐增大.30%~60%菜青虫卵被刺吸,但卵汁并没有被完全吸干.在遮荫条件下盲蝽取食卵量增加.温度在25~30℃中华微刺盲蝽对菜青虫卵的取食量最大,相互干扰会降低中华微刺盲蝽对菜青虫卵的寻找效应.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菜青虫
卵
捕食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Schuh
Pieris rapae L.
Egg
Predation
分类号
S43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6.341.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地区中华微刺盲蝽种群动态及迁移规律
被引量:
2
10
作者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6-501,共6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103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青年项目基金(2006NY017)
文摘
2002-2003年分别在广州和深圳调查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在胜红蓟、黄槐决明、野茼蒿、肖梵天花和黄皮、芒果、龙眼、荔枝上的种群动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盲蝽在胜红蓟、黄槐、野茼蒿、肖梵天花上的自然种群数量大,全年共发生1~3个高峰期,高峰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份和11~12月份;中华微刺盲蝽在胜红蓟上的种群密度与蓟马数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与蚜虫数量无显著相关性;中华微刺盲蝽成虫在4种果树上分布的时间与果树的花期吻合,且在果园存在明显的迁移规律。因此,在田间中华微刺盲蝽具有较好的保护及利用价值。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种群动态
迁移规律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population dynamics
migratory regularity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微刺盲蝽研究概述(半翅目:盲蝽科)
被引量:
3
11
作者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室
出处
《武夷科学》
2002年第1期272-275,共4页
文摘
本文总结了中华微刺盲蝽 Campylomma chinensis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当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偏高的实际情况 ,说明生物防治的重大意义及该虫在生防方面具有的潜力 ,提出今后应对中华微刺盲蝽大规模饲养和在田间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同时 ,在应用时必须进行风险分析。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地理分布
生物防治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Schuh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biological control
分类号
S969.35+7.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微刺盲蝽在黄瓜植株上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
2
12
作者
秦玉洁
吴伟坚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出处
《昆虫天敌》
CSCD
2004年第2期66-70,共5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1031)
文摘
中华微刺盲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在华南地区分布极为普遍。本文通过计算Iwao聚片回归、Taylor幂法则等聚集强度指数,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黄瓜植株上的分布属于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分布的聚集强度与密度有关,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大。聚集原因分析表明:当种群密度不太大(m<1头.叶-1)时,聚集原因由环境因素引起,即由它的食物节瓜蓟马的聚集特性引起:当种群密度较大(m≥1头.叶-1)时,聚集原因由节瓜蓟马的聚集特性和它本身的聚集特性引起。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黄瓜
植株
节瓜蓟马
空间分布
种群密度
捕食性天敌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Schuh
Thrips palmi (Karny)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6.42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食物对杂食性中华微刺盲蝽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13
作者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500,共6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1031)
文摘
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5%~85%,光周期14L∶ 10D条件下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取食9种不同食物对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取食节瓜蓟马+茄叶、棉蚜+茄叶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中华微刺盲蝽仅取食10%蜂蜜水和茄叶不能完成若虫阶段的生长发育,而取食节瓜蓟马+茄叶、烟粉虱+茄叶、棉蚜+茄叶、朱砂叶螨+茄叶、棉蚜、米蛾卵+茄叶、米蛾卵均能发育到成虫;若虫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结果表明,节瓜蓟马+茄叶、烟粉虱+茄叶对该盲蝽的生长发育最有利.另外,对中华微刺盲蝽取食节瓜蓟马+茄叶、棉蚜+茄叶的繁殖力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出了该天敌取食2种食物组合的世代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历期和内禀增长率,根据计算结果,中华微刺盲蝽取食节瓜蓟马+茄叶的生殖力大于取食棉蚜+茄叶.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杂食性
生长发育
繁殖力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omnivorous
development
fertility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微刺盲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
8
14
作者
余金咏
蓝超跃
吴伟坚
梁广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室
出处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1031)
文摘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chinensisSchuh)4龄、5龄若虫和成虫对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4龄若虫的功能反应都属于HollingⅡ型。并探讨了影响4龄若虫和5龄若虫及成虫捕食作用差别不大的重要因素;建议研究田间影响中华微刺盲蝽种群数量的人为和自然因素,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该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烟粉虱
捕食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Suhch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functional responses of C. chinensis to B. tabaci
分类号
S436.4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田间释放中华微刺盲蝽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
6
15
作者
潘铭均
吴珍泉
何明忠
机构
福州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
出处
《福建果树》
2002年第3期4-6,共3页
关键词
天敌
龙眼害虫
角颊木虱
爻纹细蛾
田间释放
中华微刺盲蝽
防治效果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微刺盲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
4
16
作者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3,10,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103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青年项目基金(2006NY017)
文摘
在室内进行了中华微刺盲蝽4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捕食功能反应试验。采用Michaelis-Menten-Ⅱ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并利用捕食潜能A、猎物半饱和密度F两个参数评价中华微刺盲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密度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4、5龄若虫和成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捕食潜能分别为161.290 3、78.740 2头/d和76.923 1头/d,猎物半饱和密度分别为155.612 9、87.007 9头和70.292 3头。本研究表明,中华微刺盲蝽4、5龄若虫和成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潜在的捕食量大,控制作用强。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茄二十八星瓢虫
捕食功能反应
捕食潜能
猎物半饱和密度
Keywords
Campylomma chinensis Schuh
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
functional response
preying potential
half saturated prey density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华微刺盲蝽对橄榄星室木虱卵的捕食功能反应
17
作者
陈星文
机构
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6-49,共4页
文摘
在室内测定了中华微刺盲蝽5龄若虫对橄榄星室木虱卵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对橄榄星室木虱卵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型圆盘方程,其捕食模型为N_a=0.991 3N/(1+0.003 1N),瞬时攻击率a为0.9913,捕食者对1头猎物的处理时间Th为0.003 1 d。中华微刺盲蝽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捕食作用率下降,存在种内干扰,干扰反应符合Hassell和Valley模型,拟合结果:E=0.180 9P^(-0.2708),寻找常数Q=0.180 9,干扰系数m=0.270 8。1头中华微刺盲蝽5龄若虫理论最大捕食量为322.58粒/d,实际观察最大捕食量为121粒/d。中华微刺盲蝽对橄榄星室木虱卵有较好的捕食作用与控制潜能。
关键词
中华微刺盲蝽
橄榄星室木虱卵
功能反应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柑桔木虱卵的氨基酸含量
18
作者
祝边疆
吴珍泉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生防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47-48,共2页
文摘
对柑桔木虱的卵进行了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卵中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含量较高,以桃蚜或萝卜蚜中的氨基酸含量为参照的昆虫饲料不能直接用于饲养柑桔木虱的天敌。
关键词
柑桔木虱
中华微刺盲蝽
亮腹釉小蜂
氨基酸
分类号
S436.6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华微刺盲蝽对节瓜蓟马的捕食效应
秦玉洁
吴伟坚
梁广文
张维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嗅觉和视觉在中华微刺盲蝽对马缨丹定向行为中的作用
吴伟坚
高泽正
余金咏
梁广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释放中华微刺盲蝽防治茄子害虫的研究
余金咏
沈叔平
吴伟坚
马凤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华微刺盲蝽触角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高泽正
吴伟坚
梁广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华微刺盲蝽的食性及植物寄主分析
吴伟坚
余金咏
符悦冠
沈叔平
梁广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节瓜蓟马的新天敌—中华微刺盲蝽
秦玉洁
吴伟坚
梁广文
《昆虫天敌》
CSCD
2001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龙眼主要害虫卵的新天敌——中华微刺盲蝽
吴珍泉
陈星文
徐祖进
朱国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华微刺盲蝽对棉蚜的控制作用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刘雪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华微刺盲蝽捕食菜青虫卵试验初报
陈仁
陈群航
林治良
吴珍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华南地区中华微刺盲蝽种群动态及迁移规律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华微刺盲蝽研究概述(半翅目:盲蝽科)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武夷科学》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华微刺盲蝽在黄瓜植株上的空间格局
秦玉洁
吴伟坚
《昆虫天敌》
CSCD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不同食物对杂食性中华微刺盲蝽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华微刺盲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余金咏
蓝超跃
吴伟坚
梁广文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田间释放中华微刺盲蝽的防治效果研究
潘铭均
吴珍泉
何明忠
《福建果树》
200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华微刺盲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捕食功能反应
余金咏
吴伟坚
梁广文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2
4
原文传递
17
中华微刺盲蝽对橄榄星室木虱卵的捕食功能反应
陈星文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18
柑桔木虱卵的氨基酸含量
祝边疆
吴珍泉
《福建农业科技》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