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佛西与王统照关于中华戏剧改进社的通信 被引量:1
1
作者 宫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11-15,共5页
中华戏剧改进社的原始资料相当稀少。论文借助梁实秋、闻一多、朱湘、熊佛西的书信及回忆文对熊佛西与王统照关于中华戏剧改进社的通信做一梳理。
关键词 熊佛西 王统照 中华戏剧改进社
下载PDF
新问题与新视域——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经武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83,共7页
研究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议题,我们不应站在万邦来贺的中央之国的立场去看待东南亚,也不应将具体情况区别很大的东南亚各国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政治经济联盟,而应采取代表全球化立场、平等性姿态、区别性态度的东南亚研究模... 研究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议题,我们不应站在万邦来贺的中央之国的立场去看待东南亚,也不应将具体情况区别很大的东南亚各国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政治经济联盟,而应采取代表全球化立场、平等性姿态、区别性态度的东南亚研究模式。同时,弘扬中华意识,以"中华戏剧与影视"取代"华语戏剧"、"华文戏剧"、"华人戏剧"、"华语影视"、"华人影视"等指涉性窄的概念,包容那些真金白银般珍贵的跨文化传播个案和类型,这是学界应该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还有,坚持大戏剧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的戏剧,把具有戏剧基本要素的影视剧看成戏剧的发展变化形态,这也是值得提倡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研究态度和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戏剧与影视 传播 东南亚 新问题 新视域
原文传递
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新问题与新视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经武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5,共6页
研究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议题,我们不应采取带有俯视姿态的南洋模式,也不应采取模糊了区别性的东盟模式,而应选择代表全球化立场、平等性姿态、区别性态度的东南亚模式。同时,应弘扬中华意识,以"中华戏剧与影视"取... 研究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议题,我们不应采取带有俯视姿态的南洋模式,也不应采取模糊了区别性的东盟模式,而应选择代表全球化立场、平等性姿态、区别性态度的东南亚模式。同时,应弘扬中华意识,以"中华戏剧与影视"取代"华语戏剧"、"华语影视"等指涉性窄的概念,包容更多跨文化传播个案和类型。还有,应坚持大戏剧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的戏剧,把具有戏剧基本要素的影视剧看成戏剧的发展变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戏剧与影视 传播 东南亚 新问题 新视域
原文传递
中华戏剧与宗教文化——张耀杰访谈录
4
作者 廖明君 张耀杰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5,共5页
关键词 中华戏剧 宗教文化 张耀杰 人物访谈 戏剧 悲剧 戏剧研究
原文传递
中华戏剧版图:华族·华语·文化身份
5
作者 吴戈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
马来西亚话剧百年的盛典邀请函,勾起了我对中华戏剧版图的思考。作为中国话剧研究的领军人物,一代宗师田本相提升了中国话剧研究的学术高度和视野广度,让我看到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以外的“海外话剧史料”的发掘... 马来西亚话剧百年的盛典邀请函,勾起了我对中华戏剧版图的思考。作为中国话剧研究的领军人物,一代宗师田本相提升了中国话剧研究的学术高度和视野广度,让我看到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以外的“海外话剧史料”的发掘空间。华族、华语、华人、华裔,这些概念在“侨居身份”与“在地变身”的时间延续与空间转换中也产生了变化。然而,地理环境上的版图,与文化心理上的版图,有时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戏剧版图 话剧 海外华人话剧 马华话剧
原文传递
民族戏剧学研究的深度延伸——评黎羌教授新著《民族戏剧文化大视野》
6
作者 喻忠杰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5-47,共3页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黎羌教授是一位长年从事中西戏剧文化比较、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与民族戏剧学研究的专家,十余年来他撰写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民族戏剧学》《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等书,在民族学、戏剧学学界享有盛誉。新近由陕...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黎羌教授是一位长年从事中西戏剧文化比较、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与民族戏剧学研究的专家,十余年来他撰写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民族戏剧学》《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等书,在民族学、戏剧学学界享有盛誉。新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发行的《民族戏剧文化大视野》是他在上述著作基础上形成的更为优秀经典的学术专著,为当今方兴未艾的民族戏剧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学科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戏剧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 中华戏剧通史
下载PDF
从“勾栏”看元代城市的戏剧演出
7
作者 李祥林 《文史杂志》 2003年第2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勾栏" 元代 戏剧演出 由来 实况 艺人 票价 收入 剧场形式 中华戏剧
下载PDF
“羌戏”的基本类型及特征论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祥林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8-34,共7页
“羌戏”是对羌族戏剧的简称。目前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羌戏”分布在此地带上,既有剧本搜集整理,又有多种活态演出,还有学界有识者的研究。结合羌族戏剧存在现状,从宏观上对之可作如下把握:“羌戏”主要有释... “羌戏”是对羌族戏剧的简称。目前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羌戏”分布在此地带上,既有剧本搜集整理,又有多种活态演出,还有学界有识者的研究。结合羌族戏剧存在现状,从宏观上对之可作如下把握:“羌戏”主要有释比戏和花灯戏两大类型,“羌戏”的存在及演出以民间性和仪式性为两大基本特征。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中国有丰富的戏剧文化遗产。无论作为民俗艺术还是作为村寨艺术,羌族戏剧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羌族戏剧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了它是我们研究中华戏剧共同体所不可缺少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戏”类型 “羌戏”特征 中华戏剧
下载PDF
抗战初期戏曲界在武汉救亡活动考论
9
作者 任荣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1-57,共7页
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武汉云集了各地流亡来的文艺团体,并在短时间内成为全国文艺活动的中心。为了更好地团结戏曲艺人以及赓续抗战前就已经开展的戏曲改良活动,1938年3月,田汉等人组织戏曲、话剧等艺人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根... 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武汉云集了各地流亡来的文艺团体,并在短时间内成为全国文艺活动的中心。为了更好地团结戏曲艺人以及赓续抗战前就已经开展的戏曲改良活动,1938年3月,田汉等人组织戏曲、话剧等艺人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根据档案以及报刊新闻,协会在武汉组织平剧、楚剧等剧种进行慰问演出,并编演了多出反映抗战的现代戏。1938年4月,政治部第三厅成立。从档案可见,作为政治部的文化管理机构,第三厅除了组织自属剧团进行慰问演出外,还承担着戏曲艺人和剧团的管理工作,比如颁发演出护照,开展艺人培训、奖励宣传有功的戏曲艺人和团体等。第三厅与抗敌协会互相配合,形成了官方机构和民间协会的良性互动,为戏曲艺人参与抗战提供了交流平台,为抗战宣传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政治部第三厅 抗战戏曲
下载PDF
《戏剧》月刊提倡民众戏剧的大本营
10
作者 柳和城 《出版史料》 2006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民众戏剧 戏剧 月刊 中华书局 出版事业史 民众戏剧 上海 中华戏剧协社 中国 早期戏剧运动史
原文传递
“关键在于一个‘化’字”——曲六乙的少数民族戏剧研究理念探析
11
作者 冯王玺 《民族文学研究》 2024年第6期52-62,共11页
曲六乙是当代少数民族戏剧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六十余年的少数民族戏剧研究历程以“化”的理念贯穿其中,可归纳为三个层面:在概念层面,他推动了少数民族戏剧概念从“三分法”向“两分法”乃至“多分法”的演进,细化了分类标准... 曲六乙是当代少数民族戏剧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六十余年的少数民族戏剧研究历程以“化”的理念贯穿其中,可归纳为三个层面:在概念层面,他推动了少数民族戏剧概念从“三分法”向“两分法”乃至“多分法”的演进,细化了分类标准,扩大了概念范畴;在史观层面,他倡导确立“中华民族戏剧史观”,为少数民族戏剧入史提供了历史依据与理论支撑;在方法层面,他强调少数民族戏剧共性与个性的融合、创新,明确了“以我为主,化为我用”的主体定位及方法。回溯这一理念,不仅有助于明确曲六乙在少数民族戏剧领域的学术贡献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贡献,而且有助于厘清少数民族戏剧核心理念的变迁历史,对完整呈现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史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六乙 少数民族戏剧 中华民族戏剧史观 “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