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构建与学科向度探析
1
作者 郭守运 钟雨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3-56,65,共5页
巩固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探索更加长远的文化主体性未来趋势,需要中华民族全体人民贡献智慧。为解决近代以来的中华文明危机,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选择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终形成新... 巩固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探索更加长远的文化主体性未来趋势,需要中华民族全体人民贡献智慧。为解决近代以来的中华文明危机,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选择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终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扎实稳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当代中国青年作为文化主体的代表群体,通过接受基础学科与创新学科的培养;进行人才计划、国际交流等方式的熏陶,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同时,中华文化主体性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元素。因此,需立足于理论思想的吸引力、生命力与持续力这三大特点,进一步探寻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未来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载PDF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内涵、特点及进路
2
作者 李建军 张玉亮 王爱红 《广西民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是指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内在质的规定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中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标志和基础。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把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是指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内在质的规定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中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标志和基础。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内涵深植于其丰富的历史传统和不断的创新精神,表现为独立自主与时代融合的特质,呈现出自主性、创新性、民族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其施力方向集中于加深文化精神内涵、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以及扩大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这种策略不仅巩固了中华文化的根基,也为全球文化多样性贡献力量,确保中华文化在当下保持强大生命力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平台传播效果研究——202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
3
作者 黄会林 郭星儿 蒋正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2023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延续“以外国受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调研目标。调研以2020—2022年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平台上的整体表现为样本,从媒体关注度、社交平台表现、二次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效能等... 2023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延续“以外国受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调研目标。调研以2020—2022年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平台上的整体表现为样本,从媒体关注度、社交平台表现、二次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效能等方面出发,全面评估2020—2022年间,中国电影在海外网络的传播效果。调研结果显示,2020—2022年因全球社交隔离等原因,中国电影海外平台传播效果好于之前年份;要重视YouTube意见领袖影响效能;境外媒体整体对中国电影的报道较为积极;Letterboxd、TMDB等专业平台对影片热度有较大影响;Twitter普通群体对民生问题电影关注较多、粉丝超过1千万群体对中国动画电影关注较多。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新建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评价体系、发挥中华文化主体性等加快“十四五”期间电影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案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国际传播 海外网络传播 评价体系 中华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大学英语活页化教材建设探究
4
作者 张华 《河北职业教育》 2023年第4期98-102,共5页
探讨活页化教材研发与应用,建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主题翻译主体性范式,离不开认知心理学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支持。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以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为载体,探究高校大学英语活页化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教学与有效... 探讨活页化教材研发与应用,建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主题翻译主体性范式,离不开认知心理学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支持。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以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为载体,探究高校大学英语活页化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模式;二是落实“三教”改革精神,应用活页化教材推动大学英语教学中华文化主体性范式构建;三是根据活页化教学的认知特点与个性化需求,研讨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提升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路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高职大学英语活页化教材 中华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
5
作者 田鹏颖 沈慧然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8-76,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肩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诸多重大历史使命。具体地说,中国式现代化以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文化使命特征,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文化使命目标,以发展人类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肩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诸多重大历史使命。具体地说,中国式现代化以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文化使命特征,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文化使命目标,以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文化使命担当。准确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内涵,对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文化使命转化为伟大的文化实践,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使命 中华文化主体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向
6
作者 韩升 阚京田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5-14,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以及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创造主体的原理,以人民性作为本质属性,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高度重视“两个结合”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围绕社... 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以及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创造主体的原理,以人民性作为本质属性,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高度重视“两个结合”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把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造了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告别故步自封,把中华文化不断推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根基和群众基础,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化主体性 “两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