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6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与中国民族史撰述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梅春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3-49,共7页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为认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多元一体"理论影响下编纂的中国民族史撰述,以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为理论架构,探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为认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多元一体"理论影响下编纂的中国民族史撰述,以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为理论架构,探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中国民族史著作则在有关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具体叙述中,展示出各民族如何共创统一多民族国家以及中华民族如何从多元走向一体,补充、丰富了"多元一体"理论。这标志着中国民族史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 中国民族史撰述 费孝通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慧卿 李亚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146-152,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再次肯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构建格局,并把统一的多民族的基本国情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再次肯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构建格局,并把统一的多民族的基本国情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联系观、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质量互变规律等基本原理和方法立场,结合我国新时代多民族国家治理的现实状况,具体分析“多元一体”的辩证关系,可以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坚定地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为改善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联系观 对立统一 质量互变 民族关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融入高校教学的育人途径--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3
作者 杨冬梅 《新课程研究》 2021年第27期86-87,共2页
高校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的重要场域。文章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以思政课程为引领;建立高校民族“多元一体”常态化教育;加强校园舆论环境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等四个方面介绍民... 高校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的重要场域。文章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以思政课程为引领;建立高校民族“多元一体”常态化教育;加强校园舆论环境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等四个方面介绍民族地区高校如何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融入高校教学育人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高校教学
下载PDF
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角下广西金秀的成就与启示
4
作者 何文钜 黄芳萍 +1 位作者 黄金海 覃丽丹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根据实际情况抓实各项工作,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 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根据实际情况抓实各项工作,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场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各民族交融汇聚而成,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工作有效开展,一体的主线和方向地位更加彰显,多元的要素和动力作用进一步激发。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重要发源地,建立自治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政治引领、经济赋能、文化浸润、社会互嵌、制度保障等的生动实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县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 广西 金秀
下载PDF
生态环境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崔璨 崔明昆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民族以及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发展兴盛得益于中国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从更新世早期开始的... 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民族以及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发展兴盛得益于中国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从更新世早期开始的温暖气候,其发展则与更新世中期的“气候适宜期”密切相关:中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和南方稻作农业均起源于距今10 000年前后的全球气候变暖期,鼎盛于“气候适宜期”(如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等),形成了“满天星斗”的格局;距今4000年左右的全球降温事件,不仅促进了夏王朝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也使得游牧业从种植养殖业中分裂出来;随后的四次寒冷期(西周寒冷期、东汉魏晋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及明清寒冷期),大量人口向南向东迁徙,加速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尤其是极端的寒冷期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下并建立新的王朝,这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华民族一体化格局的进程。寒冷期过后的温暖期改善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得人口向西转移,这也促进了中华民族东西部的一体化格局;作为自然地理的“走廊”,不仅是众多民族人口迁徙的历史地理通道,也是连接中华民族多元区域之间的纽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文化因素,特别是“大一统”思想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延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因素与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生态环境 气候变迁 多元一体格局
下载PDF
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变迁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6
作者 李超 王静娴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1期133-137,共5页
以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历史文化变迁为视角来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以此来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彼此关系,通过先秦华夏民族与华夏文明圈的出现、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唐宋中华民族多... 以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历史文化变迁为视角来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以此来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彼此关系,通过先秦华夏民族与华夏文明圈的出现、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唐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明清“大一统”疆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四个阶段民族互动与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论述,可见从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的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已经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变迁
下载PDF
“全民一体”:一个述说中华民族的原创概念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共8页
民族复兴被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中华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也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完整述说,笔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全民一... 民族复兴被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中华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也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完整述说,笔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全民一体”概念,并通过原创的“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等概念来丰富其内涵。因此,就能将从中华民族与现代国家关系角度提出的“全民一体”概念,与从国内民族关系角度提出的“多元一体”概念结合起来,在既揭示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现代民族的共同性,又揭示中华民族特殊性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进行完整、有效的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全民一体 多元一体 人口国民化 国民整体化
下载PDF
梯次推进: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静 马雪莲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教育作为继往开来、培基铸魂的基础工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夯实基础、筑牢根基的重要作用。学校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格局,既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要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形成不同学... 教育作为继往开来、培基铸魂的基础工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夯实基础、筑牢根基的重要作用。学校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格局,既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要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形成不同学段纵向螺旋上升、不同学科横向融合贯通和不同部门协同发力的“一体化”教育网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使教学、育人、管理体系有序衔接。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并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梯次性,使教育内容循序渐进推进;以不同区域“试点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形式,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深入推进各学科融通、各学段贯穿的课程体系,实现教材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通过梯次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作用,深化“大思政”育人格局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基于“四个维度”的梯次推进,助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一步一级逐渐提升,按照梯次推进的理念不断积累以达千里之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教育 梯次推进 一体化建设
下载PDF
在“多元一体”格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
作者 严昊文 《区域治理》 2024年第20期0028-003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命题的明确提出,契合世情、我国国情和新时代发展需要,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深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命题的明确提出,契合世情、我国国情和新时代发展需要,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深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从“多元一体”格局出发,在认识理解“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坚持各民族人民承认多元、牢守一体,尊重差异,相互包容的基本原则,将“五个认同”作为其核心要义,从而在党的领导、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等各层面深入探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以助推新时代中华民族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共同体意识 伟大复兴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与启示
10
作者 王玉桃 《民族艺林》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先生在多年调研经验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论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形成、基本内涵、表现特征等,被认为是研究中华民族结构的核心理论,在当前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先生在多年调研经验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论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形成、基本内涵、表现特征等,被认为是研究中华民族结构的核心理论,在当前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过程和内容,从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内部的多样性两个方面分析了该理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用 启示
下载PDF
多元一体格局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基于西部大开发背景
11
作者 李凯佳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奋斗、美美与共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概括,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在新时代维护这一格局、强化共同体建设的工作纲要与主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 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奋斗、美美与共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概括,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在新时代维护这一格局、强化共同体建设的工作纲要与主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构建有着重大影响。分析这一时期多元一体格局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市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核多元”公共传播组织体系
12
作者 王芹 陈成文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7,130,共11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五个认同”,其拓展的新领域是市域层级。市域层级既是国家层面的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县域层级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一种治理实践解决方案,公共传播可融入市域铸牢中华民族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五个认同”,其拓展的新领域是市域层级。市域层级既是国家层面的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县域层级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一种治理实践解决方案,公共传播可融入市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在价值目标、实践主体、实践内容和手段上具有内在的耦合关系。公共传播组织体系是市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序有效传播的重要保障。从实践回应看,目前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组织体系仍存在结构的“碎片化”、内部纵横向关系的“紊乱化”和功能的“梗阻化”。为此,结合我国国情,基于“元-”理念,重塑“一核多元”公共传播组织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加强新时代党组织对传播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市域政府机构在传播中的行政职能转变;激发社区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的传播活力;培育和提升社区居民个人的公共精神和传播参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市域 公共传播 组织体系 一核多元
下载PDF
赓续先秦元典文化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3
作者 多洛肯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8期5-14,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问题,强调了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先秦文化元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具有时间的早期性、内...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问题,强调了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先秦文化元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具有时间的早期性、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独创性与启发性、精神品质的美好性、地位的崇高性、影响的广泛性与深远持久性。其中体现的“以人为本”“仁爱思想”“中和思想”“家国情怀”等思想早已深深融进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淬取和借鉴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和精神资源,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度结合,弘扬和阐释其现代价值,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矫正和弥补现代文明缺失,指引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典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空间奇观”与“价值重塑”:元宇宙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图景
14
作者 方正 《理论建设》 2024年第5期67-80,共14页
元宇宙作为数字技术发展的集成形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全新的实践动能:多民族文化符号的感性呈现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展演形象;跨时空场景链接能力唤醒了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记忆;协同性世界编辑权限聚合了民族宣传教育的... 元宇宙作为数字技术发展的集成形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全新的实践动能:多民族文化符号的感性呈现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展演形象;跨时空场景链接能力唤醒了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记忆;协同性世界编辑权限聚合了民族宣传教育的创新智慧。元宇宙虚拟性空间样态亦将诱发诸多潜在风险:虚假镜像派生出扭曲的伪意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向偏颇性阐释路径;个性化空间生产遮蔽了受众的真实需求,使其游离于公共精神秩序之外;泛中心化衍生出多元社会思潮滋长的天然土壤,对地缘性空间想象的瓦解淡化了共同体成员的情感链接。探寻元宇宙赋能的恰切之道,理应从重置数字技术架构、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塑造虚实同构格局等维度展开,使其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的强大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数字异化 虚实融合
下载PDF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四维向度
15
作者 邢亮 李准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坚持系统观念是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需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构建... 坚持系统观念是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需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需要从大学理论教育、中学情感教育、小学启蒙教育一体化,政府推动教育、学校系统教育、社会立体教育一体化,意识基础教育、实践深化教育、理论指导教育一体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共同富裕、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一体化等四个领域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体 教育体系
下载PDF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探析
16
作者 邢亮 李准 《兵团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坚持系统观念是坚持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教育规律,积极... 坚持系统观念是坚持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大学理论教育、中学情感教育和小学启蒙教育一体化,政府推动教育、学校系统教育、社会立体教育一体化,意识基础教育、实践深化教育、理论指导教育一体化,构筑精神家园、推进共同富裕、坚持依法治理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体 教育体系
下载PDF
陈垣“中华民族”观及其影响——以《元西域人华化考》为例
17
作者 王川 胡聪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4年第1期232-249,共18页
在民国时期中国史学界关于“中华民族”的相关研究中,民族文化交融问题是学界最为重视的方向之一,陈垣就是很早关注“中华民族”研究中的民族文化交融问题的代表性学人。他结合多年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经验,在《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中以... 在民国时期中国史学界关于“中华民族”的相关研究中,民族文化交融问题是学界最为重视的方向之一,陈垣就是很早关注“中华民族”研究中的民族文化交融问题的代表性学人。他结合多年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经验,在《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中以“华化”为核心,系统阐述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元代西域人之所以会“华化”,是因为他们认同并积极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问世后,其“华化”概念及论证方法对民国时期中国史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亦受到海外学界的关注,不仅有学者直接以“华化”为名撰写论著,开拓了中国其他历史时期的民族研究,亦有学者受“华化”影响,间接撰写了多部专著或通史以探讨中国民族文化交融问题。探讨《元西域人华化考》中的“华化”概念,特别是“华化”背后所反映的陈垣“中华民族”观及其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界进一步探究在近代中国史学的转型过程中,中国史学界对“中华民族”概念的认知变化以及背后的思考,为今天中国史学界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垣 中华民族 西域人华化考》 “华化” 民族史研究
下载PDF
大概念教学下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的教学为例
18
作者 何秀芬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大概念是将知识、技能、观念等有机结合,给予它们新的概念。大概念是课程内容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是教师教学的指引。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协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大概念是将知识、技能、观念等有机结合,给予它们新的概念。大概念是课程内容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是教师教学的指引。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协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史学认知体系,通过深入地研习,了解史学,并且拓展知识面。简单来说就是找出学科内的规律,“授之以渔”。历史学科的大概念可以从很多层面进行整合和提炼,既可以是围绕整个学科的上位大概念,也可以是跨学科大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之以渔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概念教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跨学科 拓展知识面
下载PDF
家、家人和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叙事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丹凤 龚振黔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29,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应从微观论域发掘“元”理论,为其宏观架构奠定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树立”“培育”到“铸牢”的过程,其具体落实离不开家的“元”根基、“家人”关系的凝聚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应从微观论域发掘“元”理论,为其宏观架构奠定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树立”“培育”到“铸牢”的过程,其具体落实离不开家的“元”根基、“家人”关系的凝聚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因而,家、家人和家园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叙事。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以“家”构“族”的传统文化叙事、政治伦理架构和历史实践逻辑交互作用,逐渐生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结构模式和思维方式,确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家人”关系建构的道德和秩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伦理叙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记忆之“场”,布展了其未来发展的图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叙事。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树立和铸牢发轫于“家”的“元”叙事,具体落实于家教家风的濡化、“家人”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的培育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的微观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人 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叙事
下载PDF
元宇宙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亚雄 王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8-46,共9页
元宇宙是当下科技文明的集大成者和未来数字社会的理想进阶形态,预示着人类的数字生存状态得到延伸和创新,元宇宙的形塑和契合作用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理论和技术逻辑而言,元宇宙以新的赋能方式实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元宇宙是当下科技文明的集大成者和未来数字社会的理想进阶形态,预示着人类的数字生存状态得到延伸和创新,元宇宙的形塑和契合作用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理论和技术逻辑而言,元宇宙以新的赋能方式实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创新和模式探索。通过建立元场景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协同五感系统联动助力各族人民加强情感共鸣、赋力民族地区数字协商民主新机遇,可以有效丰富元宇宙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元宇宙能够展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赋能的新的趋势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们要应对元宇宙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只有做好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元宇宙的社会价值,使元宇宙在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从深层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赋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