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学问、人格:《中华杂志》中华民族主义观思想探析
1
作者 彭韬 《闽台关系研究》 2023年第1期93-105,共13页
1963年8月,知名统派人士胡秋原在中国台湾创办了《中华杂志》,前后持续31年,于1993年12月终刊。创刊以来,《中华杂志》始终坚持民族尊严、倡导学问尊严、维护人格尊严。1987年以前,该刊以维护中华民族为宗旨;中国台湾“解严”后,以维护... 1963年8月,知名统派人士胡秋原在中国台湾创办了《中华杂志》,前后持续31年,于1993年12月终刊。创刊以来,《中华杂志》始终坚持民族尊严、倡导学问尊严、维护人格尊严。1987年以前,该刊以维护中华民族为宗旨;中国台湾“解严”后,以维护中国统一为圭臬,倡导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在当时两岸复杂的背景下,《中华杂志》高举民族主义大旗、坚持民族主义思想、维护中华民族团结与统一。其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积极宣扬中华文化和民族认同的爱国理念,旗帜鲜明反对“台独”、促进统一的爱国事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主义、反对国家分裂的爱国精神,彪炳千秋,泽被后世。《中华杂志》的中华民族主义观对维护民族利益、反“独”促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海峡两岸影响深远,在中国台湾现代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主义 中华杂志》 中国台湾 反“台独”
下载PDF
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三南 吕伟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4,共4页
《新中华民族主义》中所阐发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是李大钊众多开拓性思想的杰出体现,也是李大钊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是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创作的,它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在世界诸问... 《新中华民族主义》中所阐发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是李大钊众多开拓性思想的杰出体现,也是李大钊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是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创作的,它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在世界诸问题中的重要位置,指出了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本质,强调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界定了民族主义的含义,倡导了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新中华民族主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紧密结合了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顺应了近现代民族主义勃兴与张扬的世界潮流,是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李大钊民族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中华民族主义 民族复兴
下载PDF
台湾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主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子渝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8期104-109,共6页
台湾民族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台湾抗日运动的产物,是一种旨在以台湾脱离日本统治,获得解放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行动,它与中华民族同一血脉。抗日战争胜利后,台独分子臆造出来的台湾"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在... 台湾民族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台湾抗日运动的产物,是一种旨在以台湾脱离日本统治,获得解放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行动,它与中华民族同一血脉。抗日战争胜利后,台独分子臆造出来的台湾"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脚的。它们刻意制造的"民族主义"只是民粹主义,是为分裂国家统一制造出来的政治梦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主义 “台湾民族主义 分裂图谋
下载PDF
孙中山中华民族主义观与国情观的转换
4
作者 何平 徐小青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43-147,共5页
本文主要探讨"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中华民族主义观与国情观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转换。百年来,人们总是从阶级和阶级斗争方向去评估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和国情观。读一读孙先生的原著,我们蓦然发现孙先生的民族主义和国情观,比如核... 本文主要探讨"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中华民族主义观与国情观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转换。百年来,人们总是从阶级和阶级斗争方向去评估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和国情观。读一读孙先生的原著,我们蓦然发现孙先生的民族主义和国情观,比如核心问题"恢复中华"、"五族共和"、"西体中用"、"一律平等"、"国共合作"等,首先是从中华爱国主义的基础——中华民族主义及民族使命去认识和实践的。从而使我们终于明白,虽然孙中山自嘲"不值一文"和"无拳无勇",却能主导海内外华人合力推翻满清帝国、继而倡导国共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朱元璋 洪秀全 中华民族主义 中华爱国主义 转换
下载PDF
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思想探析
5
作者 周均锟 马志芹 《南方论刊》 2022年第12期34-36,共3页
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孙中山的五族共和论,何为新中华民族主义、新中华民族主义的内在价值诉求、新中华民族主义的实现道路是其基本内容。这一思想的提出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民族精神的振兴,促进了马克思主... 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孙中山的五族共和论,何为新中华民族主义、新中华民族主义的内在价值诉求、新中华民族主义的实现道路是其基本内容。这一思想的提出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民族精神的振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中华民族主义 民族复兴
下载PDF
中华民族实现由自在转向自觉的鲜明标志——论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师渠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0,共4页
20世纪前20年,"中华民族"的概念,由萌生到内涵渐次升华,确立为现代意义的全新概念,这是中华民族最终实现由自在转向自觉的关键性时期;而李大钊与孙中山,这两位即将携手推动近代历史发生新的巨变的伟人,不约而同,先后都发出了&... 20世纪前20年,"中华民族"的概念,由萌生到内涵渐次升华,确立为现代意义的全新概念,这是中华民族最终实现由自在转向自觉的关键性时期;而李大钊与孙中山,这两位即将携手推动近代历史发生新的巨变的伟人,不约而同,先后都发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的呼声,则是此种民族自觉在观念形态上集中而鲜明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大钊 孙中山
原文传递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伦理文明——兼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华民族性
7
作者 陈泽环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1,共6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中也包括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伦理文明。从新时代理论创新之辩证综合立场来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伦理文明,作为坚持和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体现,就是...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中也包括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伦理文明。从新时代理论创新之辩证综合立场来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伦理文明,作为坚持和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体现,就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挖掘中华五千多年伦理文明宝库的同时,将中华民族的伟大伦理道德成果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之中,并自觉地在人类道德的总库中汲取优秀成果,即在坚持中华民族现代伦理文明的社会主义时代性和吸取现代性积极成果的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伦理文明和社会主义道德中的中华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伦理文明 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华民族
下载PDF
锻造“政治民族”——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的理论意涵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锐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35,8-9,共15页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李大钊颇致力于阐述“新中华民族主义”。在他看来,“新中华民族主义”的核心要义即强调此主义之“新”,在于打破过去长期存在的文化上、风俗上、语言上的区隔,在参与新政权的过程当中形成坚实稳固、具有共同政治...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李大钊颇致力于阐述“新中华民族主义”。在他看来,“新中华民族主义”的核心要义即强调此主义之“新”,在于打破过去长期存在的文化上、风俗上、语言上的区隔,在参与新政权的过程当中形成坚实稳固、具有共同政治理想的“政治民族”。此外他相信,实践“新中华民族主义”是对全球不平等支配体系的冲击,如果中国的革命者能和周边地区的革命者充分合作,那么从“新中华民族主义”到“新亚细亚主义”,将提供想象一种新的世界格局的可能性.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让李大钊得以更为直接且犀利地分析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矛盾,让他能够从全球革命的角度思考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可以说,从“新中华民族主义”到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日趋清晰透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中华民族主义 新亚细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从周公到孔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之奠基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灿新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4-90,共7页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萌芽于尧舜时期,经过周公到孔子,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完成了奠基。从周公到孔子所奠基的主要精神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包括从天下观念到天下统一观念,从协和万邦到大同理想,从忠君...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萌芽于尧舜时期,经过周公到孔子,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完成了奠基。从周公到孔子所奠基的主要精神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包括从天下观念到天下统一观念,从协和万邦到大同理想,从忠君政德到孝亲忠君思想,从安居思危到忧国忧民意识,从敬德保民到以德治国之道等。可见,从周公到孔子已奠基了追求天下统一、百姓安宁的观念,追求国家富强、文明、和谐与进步的理想,为"治国平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价值取向,心系天下万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以及以民本主义为基础的"德主刑辅"德治之道和中华民族的爱国爱民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孔子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 奠基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独特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泽应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40-47,共8页
在五千年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并促进着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民族魂和民族心,促进着中国历史和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独特价值在于形成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在五千年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并促进着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民族魂和民族心,促进着中国历史和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独特价值在于形成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国性基质,凝聚起一种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国民共识,积淀为一种文化统合、固本培元的价值认同,发展出一种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目标追求,从而使得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在源远流长的同时还具有博大精深以及不断发展完善的价值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 民惟邦本 国家统一 协和万邦
下载PDF
论建党90年中在民族地区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11
作者 关爱 付建华 《魅力中国》 2011年第9期30-30,32,共2页
建党90年以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维护民族团结、争取国家富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几千年中形成的民族意志和民族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凝聚力。新时期,... 建党90年以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维护民族团结、争取国家富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几千年中形成的民族意志和民族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凝聚力。新时期,我国不仅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就更需要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建立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和谐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90年 民族地区 发扬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
下载PDF
近代民族主义视野下的西藏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双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5,共9页
日学界所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大都是以汉族政治社会思想和活动为主,忽视了西藏等边疆民族主义。清末,英国侵略西藏地方产生了西藏激进民族主义。这是中华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民国时期,五族共和的中华民族主义理论成... 日学界所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大都是以汉族政治社会思想和活动为主,忽视了西藏等边疆民族主义。清末,英国侵略西藏地方产生了西藏激进民族主义。这是中华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民国时期,五族共和的中华民族主义理论成为应对西藏激进民族主义的较佳选择,展现了民族主义建构民族国家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主义 西藏激进民族主义 五族共和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台湾文化民族主义”的历史建构与学理批判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孔立 《闽台关系研究》 2020年第1期2-13,共12页
20世纪80年代一些“独派”学者开始建构“台湾文化民族主义”。考察当时“书写民族历史”的三位学者对台湾历史提出的前所未有的观点,发现他们是以“台湾民族主义”叙事来篡改台湾历史、切割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建构“台独史观”;其目的... 20世纪80年代一些“独派”学者开始建构“台湾文化民族主义”。考察当时“书写民族历史”的三位学者对台湾历史提出的前所未有的观点,发现他们是以“台湾民族主义”叙事来篡改台湾历史、切割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建构“台独史观”;其目的是建立“台湾民族主义”,摒弃中华民族主义,妄图“摆脱中国”,为“台独分裂主义”制造舆论。研究这一课题不仅可以揭示“独派”学者的错误观点和政治目的,而且有助于与以后的“民族历史书写”相比较,看出参与建构“台湾文化民族主义”的“独派”学者在公权力介入之后如何变本加厉地“去中国化”和“摒弃中华民族主义”,以及对台湾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历史书写” “台湾文化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主义 历史叙事
下载PDF
民族主义再认识——兼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新伟 陈帆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8-80,共3页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民族分裂主义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它是民族主义极端化的产物。由于民族分裂主义的负面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民族主义客观、全面的认识。民族主义是一个需要全面看待、历史分析、具体对待的问题,民族意...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民族分裂主义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它是民族主义极端化的产物。由于民族分裂主义的负面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民族主义客观、全面的认识。民族主义是一个需要全面看待、历史分析、具体对待的问题,民族意识、社会思潮及社会运动都是其表现形态。但是,这些并不是民族主义发展的唯一结果。如果民族主义能够得到积极、正确的引导,它也可以成为民族凝聚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通过质疑教材中的观点意在说明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极端化 中华民族主义 凝聚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载PDF
从台湾抗日运动诠释台湾民族主义——评介《民族主义与台湾抗日运动》
15
作者 田子渝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20,共5页
《民族主义与台湾抗日运动》从近代台湾历史演进的视角,全方位地诠释了台湾民族主义。该书有两大贡献:一是对台湾抗战史作了填充空白式的研究;二是通过对台湾抗战史的梳理,彰显了台湾民族主义根之所在。该书指出台湾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 《民族主义与台湾抗日运动》从近代台湾历史演进的视角,全方位地诠释了台湾民族主义。该书有两大贡献:一是对台湾抗战史作了填充空白式的研究;二是通过对台湾抗战史的梳理,彰显了台湾民族主义根之所在。该书指出台湾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主义同一血脉,特别指出后来成为台独的所谓台湾意识,是在台湾遭受日本侵略中产生的,而在台湾抗日运动中产生的台湾民族主义恰恰是认同一个中国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抗日运动 台湾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主义
下载PDF
从“个性解放”到“大同团结”: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观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牛玲玲 燕继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54,共7页
个性解放和大同团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观的理论内核。李大钊对这一民族观的形成进行了理论探索。李大钊青年时期曾受革命党人和进步党人思想的影响,先后形成了种族的中华民族观和“新中华民族主义”中华民族观;当他的思想走向成... 个性解放和大同团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观的理论内核。李大钊对这一民族观的形成进行了理论探索。李大钊青年时期曾受革命党人和进步党人思想的影响,先后形成了种族的中华民族观和“新中华民族主义”中华民族观;当他的思想走向成熟,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在解放精神和唯物史观影响下,李大钊突破了他此前民族观的局限性,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观。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观是中国共产党多元一体结构的中华民族观形成的逻辑起点。理解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李大钊的中华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理解今天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新中华民族主义中华民族 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基本特征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群忠 霍艳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6,2,共8页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有其鲜明特征,既是国家对公民成员的一种政治与道德原则要求,也是公民或民族共同体成员的一种道德品质;既是全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又往往以大一统的政治疆界、统治、政策等作为实体依托;...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有其鲜明特征,既是国家对公民成员的一种政治与道德原则要求,也是公民或民族共同体成员的一种道德品质;既是全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又往往以大一统的政治疆界、统治、政策等作为实体依托;既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又有博大的世界情怀、协和万邦的大同理想。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为政治要求与道德义务的统一、文化认同与政治依托的统一、民族主义与协和万邦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 基本特征 政治要求与道德义务的统一 文化认同与政治依托的统一 民族主义与协和万邦的统一
下载PDF
“兄弟之邦”:现代中国的朝鲜想象
18
作者 韩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在现代东亚,中朝两国之间关联甚深,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多有体现。基于反帝、反殖民的共同需要,中朝兄弟共同体想象得到广泛书写,表现朝鲜兄弟的烈士精神与英雄气质,则是其中最为引人侧目的内容。其实,塑造朝鲜英雄是为召唤中华英雄,想... 在现代东亚,中朝两国之间关联甚深,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多有体现。基于反帝、反殖民的共同需要,中朝兄弟共同体想象得到广泛书写,表现朝鲜兄弟的烈士精神与英雄气质,则是其中最为引人侧目的内容。其实,塑造朝鲜英雄是为召唤中华英雄,想象“兄弟之邦”是为强化中华认同,表征中朝反帝共同体则蕴含着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现代中国的朝鲜书写构成一个内外纠结、古今交织的文学地缘学图景。当然,兄弟邦国总是在连带性中纠结对抗性,在亲缘性中包含疏离性,中朝两国各自的现代国家主体意识,便生成于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纠葛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英雄兄弟 华夏历史心性 中华民族主义 文学地缘学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价值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美驿 李学林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思想重要论述的理论前提下提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思想重要论述的理论前提下提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真理力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激发,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和民族创造活力迸发;立足党和人民,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增强了党带领人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从国际视野出发,习近平文化思想顺应文化建设规律,是对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一种有益补充,对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提高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强国 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台湾新电影三十年:乡土与本土的纠结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琛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2年第1期79-86,共8页
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新电影表征了当代台湾社会思潮的巨大转向:由乡土转为本土,由中华认同转为台湾认同。反帝反压迫、反思殖民现代性等批判性向度,是早期台湾新电影的乡土意识的主要内容;而继起的本土... 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新电影表征了当代台湾社会思潮的巨大转向:由乡土转为本土,由中华认同转为台湾认同。反帝反压迫、反思殖民现代性等批判性向度,是早期台湾新电影的乡土意识的主要内容;而继起的本土意识则失去了乡土意识的开放性与批判性,其以族群对立、省籍区隔为基础的电影叙事,反映了一种"反外省"、"去中国化"的台湾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乡土与本土是重估台湾新电影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想类型、身份认同及国族想象,二者在台湾新电影中的对立纠结,也显示了"中国结"与"台湾结"在当代台湾社会之差异互现的结构性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电影 乡土意识 本土意识 中华民族主义 台湾民族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