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四川卷》编纂工作部署会暨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蓉召开
1
《四川统一战线》 2022年第5期18-18,共1页
5月16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四川卷》编纂工作部署会暨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对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 5月16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四川卷》编纂工作部署会暨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对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四川卷》编纂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政协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田向利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四川被学术界誉为“中华民族的缩影”,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四川卷》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交给四川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卷 料汇编 编纂工作 交往交流交融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编委会 中华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观察研究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维度与层面
2
作者 崔明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7,184,共12页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主要应从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汉化”与“胡化”所体...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主要应从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汉化”与“胡化”所体现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五个维度,以及政令、经贸、战争、通婚、迁徙等五个层面观察研究“三交”史。此外,还有许多领域和专题需要专家学者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只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全面梳理多语种史料,扎实做好田野调查工作,就会丰富“三交”史的研究内容,推动“三交”史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观察研究 五个维度 五个层面
下载PDF
观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十个窗口
3
作者 杨蕤 《新华文摘》 2024年第4期66-68,共3页
人口迁徙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的角度看,人口迁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显见、影响最深远的历史现象。从史前时期到近现代,在中华大地上,人口流动频繁不绝。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口迁、流动的历史。
关键词 前时期 交往交流交融 流动频繁 文明 近现代 人口迁徙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我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认识和理解——兼谈《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之意涵与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鸿宾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年第5期40-59,M0004,M0005,共22页
本文是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简称《三交史》)多卷本著作编纂工作尝试性的解说。高度的政治性自觉与深广厚度的学术探索是《三交史》编纂之宗旨;以“天下观”等重要概念的界定为开首,如何理解“三交”史内容的丰富与发展走向及... 本文是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简称《三交史》)多卷本著作编纂工作尝试性的解说。高度的政治性自觉与深广厚度的学术探索是《三交史》编纂之宗旨;以“天下观”等重要概念的界定为开首,如何理解“三交”史内容的丰富与发展走向及二者之关系、如何理解中华各民族政权在“三交”史中发挥的作用、如何理解“三交”史中的民族融合成为全书讨论之重点。《三交史》之编纂,是在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因应当今中国现代化发展步伐、中国国家与中华民族聚合新面貌的基础上,对这一民族共同体进行的新思考和新探索,也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系统性解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三交》编纂 意涵与特点 宗旨和目标 尝试性梳理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陇西走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5
作者 康逸 马成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2,共11页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现实需要。而陇西走廊在历史上形成的多民族交融杂居、多元文化融合情景,就是典型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缩影。其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现实需要。而陇西走廊在历史上形成的多民族交融杂居、多元文化融合情景,就是典型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缩影。其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融合、互利互惠的经济共生、多元并蓄的文化共享、胜似兄弟的情感相亲共同构成了陇西走廊多民族关系的四重维度;尤以经济上的互惠为主线,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搭建起有效的连接、沟通桥梁,最终促成了陇西走廊内外各民族间文化上的融合与情感上的相亲,直接推动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并延续至今。陇西走廊的这种“三交”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也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陇西走廊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宁夏高校为例
6
作者 惠庆 王维东 《民族艺林》 2024年第2期46-55,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宁夏高校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为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宁夏高校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为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融合,在深入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中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研究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探索高校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化方法,能够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贡献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 交往交流交融 高校
下载PDF
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以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为例
7
作者 杨登祥 《传承》 2024年第2期38-48,共11页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和西林县各民族间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现象,揭示了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影响。具体而言,不同民族的共居共建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语言共学共用构建了新的社会条件,文化互学互鉴营...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和西林县各民族间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现象,揭示了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影响。具体而言,不同民族的共居共建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语言共学共用构建了新的社会条件,文化互学互鉴营造了新的社会环境,婚姻共事共乐则创造了新的社会生活。这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行为不仅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还为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路径、价值认同及内生动力。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在隆林、西林两县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包括强化政治基础、夯实经济基础、巩固思想基础、稳固社会基础以及健全法治基础,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努力,全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西
下载PDF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基于滇藏茶马古道各民族实践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赵钧灵 王万平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滇藏茶马古道上各民族经济交往是基础,文化交流是关键,社会交融是目标。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多民族在经济交往中要共建利益共同体,在文化交流中要共创文化共同体,在社会...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滇藏茶马古道上各民族经济交往是基础,文化交流是关键,社会交融是目标。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多民族在经济交往中要共建利益共同体,在文化交流中要共创文化共同体,在社会交融中要共构命运共同体,这是滇藏茶马古道留给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滇藏茶马古道
下载PDF
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时代意蕴、逻辑层次、实践理路——以天津科技大学工作实践为例
9
作者 滕翠华 卢芮瑶 陈玥舟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到“有形、有感、有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方式方法和实践目标,深入探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有形有感有效之间的价值属性、理论指向和内在逻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到“有形、有感、有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方式方法和实践目标,深入探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有形有感有效之间的价值属性、理论指向和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深入探析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的典型理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价值取向就是增进各民族共同性,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往交流交融 有形有感有效 共同性
下载PDF
试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勇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年第4期61-76,M0006,共17页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属历史学的专门史(专题史)研究范畴,它与传统的民族史、族别史和边疆史研究既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又有明显的发展。“三交”史研究,以史学研究为基础,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四个专...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属历史学的专门史(专题史)研究范畴,它与传统的民族史、族别史和边疆史研究既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又有明显的发展。“三交”史研究,以史学研究为基础,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四个专题领域,挖掘、整理和研究中华民族内部及其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史实,揭示出中华各民族在政治上凝聚共识、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最终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历史。“三交”史研究,顺应新时代对史学研究的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史观,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多元一体格局 专门 民族关系
原文传递
北魏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光 孙雨蒙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北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北魏辖境内的诸多民族通过贡赐贸易交换、互市、政治关系的建立与和亲,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来看,北魏时期北方民族的交往... 北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北魏辖境内的诸多民族通过贡赐贸易交换、互市、政治关系的建立与和亲,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来看,北魏时期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共同性增加,差异性减少,其历史意义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北方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与实践路径——以多民族交汇的鄂西南地区为例
12
作者 李超 毛戈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蕴含了多民族互存互补互融的重要信息,挖掘、保护和传承其历史、经济、和谐、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意义。在鄂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肇始(远古至先秦时期)、初步发展(秦...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蕴含了多民族互存互补互融的重要信息,挖掘、保护和传承其历史、经济、和谐、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意义。在鄂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肇始(远古至先秦时期)、初步发展(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快速发展(隋唐宋时期)、缓慢发展(土司制度时期)、飞速发展(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和深度互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等各个阶段,都体现了族际流动、商贸交往、文化交融和碰撞冲突等多种互动的实践路径。当下,以史为鉴,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南 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境况与民族团结教育策略——基于27名不同民族大学生群际接触和交往交流交融的分析
13
作者 刘子云 李君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立场和首要目标。为了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对27名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结果表明: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较好的概...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立场和首要目标。为了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对27名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结果表明: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较好的概念认知和情感归属、开放包容的跨民族婚恋观念、积极的交往交流交融行为等,但也存在一定个体差异。这主要归因于大学生的个体认知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应从理念、制度、过程、效果等多维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强化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往交流交融 群际接触
下载PDF
交往交流交融: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晓羽 徐涛 《辽宁体育科技》 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之间的传统体育交往、交流、交融进行剖析,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梳理,厘清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认为:通过民族体育赛事、...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之间的传统体育交往、交流、交融进行剖析,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梳理,厘清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认为:通过民族体育赛事、民族体育产业、民族体育文化和民族体育政策不断增加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此不断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西藏著名爱国人士邦达养壁生平研究——以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视角
15
作者 祁芬莲 王小彬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3,157,共10页
文章以西藏地方著名爱国人士邦达养壁在抗日战争、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道路选择和思想转变为个案,证以相关史料,探讨近现代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从中管窥以“邦达昌”为代表的康藏人民逐步形成中华民族... 文章以西藏地方著名爱国人士邦达养壁在抗日战争、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道路选择和思想转变为个案,证以相关史料,探讨近现代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从中管窥以“邦达昌”为代表的康藏人民逐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爱国人士 邦达养壁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华民族是具有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人们共同体——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桂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以下简称《概论》)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论证了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 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以下简称《概论》)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论证了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人们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们共同体 《概论》 国家民委 中华民族共同体 统一多民族国家 交往交流交融 逻辑论证 进程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盐区多民族交融的路径及功能——基于滇西云龙县的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何春 王佳旭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西南各盐区较为普遍的现象。盐是理解大理西部云龙县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要素。盐的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始终将云龙境内的各民族整合在王朝国家治理下的边疆社会之中,形成“反客为主”“落地生根”... 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西南各盐区较为普遍的现象。盐是理解大理西部云龙县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要素。盐的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始终将云龙境内的各民族整合在王朝国家治理下的边疆社会之中,形成“反客为主”“落地生根”“中介传播”三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典型路径。盐的特殊性,将政治控制、市场交换和文化繁荣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国家在场,实现地方和国家互动;以盐井开发和利用为目的,实现资源共享和文化相通,增强民族团结;盐区各民族语言相互学习与吸收,进一步增进民族感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云龙盐区 路径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成与铸牢实践——以浙南畲汉民族“三交”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怡妃 方明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7,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称“三交”)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浙南畲汉民族“三交”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其行为所体现的以“自在”“自觉”“自为”为特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阶段非常鲜明。在清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称“三交”)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浙南畲汉民族“三交”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其行为所体现的以“自在”“自觉”“自为”为特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阶段非常鲜明。在清代,当地畲汉民族已实现了经济、文化、精神由浅至深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在近现代的革命斗争中,通过党的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在畲汉人群中“自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汉民族在党群互动下同舟共济、深入交融,“自为”性得到显现。浙南畲汉民族“三交”所形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可以为当下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浙南 畲汉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川青滇藏交界带以盐为载体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何春 姚力尧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63-70,156,共9页
川青滇藏交界带是连接内地和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以及过渡性的“缓冲带”,历来是民族迁徙的孔道和军事战略要地。此外,整个交界带分布着丰富的盐业资源,盐的生产、流通、运销和消费,极大地促进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盐民世代扎根高原为... 川青滇藏交界带是连接内地和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以及过渡性的“缓冲带”,历来是民族迁徙的孔道和军事战略要地。此外,整个交界带分布着丰富的盐业资源,盐的生产、流通、运销和消费,极大地促进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盐民世代扎根高原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重要贡献;盐区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是多民族和平共处、共生共荣、团结进步的基本前提;地方和国家的紧密互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深厚的历史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青滇藏交界带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新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进 《克拉玛依学刊》 2023年第4期60-66,共7页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共享的文化是构成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因素,共享的中华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层重要因素。各族群众在文化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动了共享的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审视南...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共享的文化是构成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因素,共享的中华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层重要因素。各族群众在文化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动了共享的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审视南北疆之间及新疆与内地之间各族群众文化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需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发掘和弘扬历史上各族群众文化领域交往交流交融的资源等举措,促进新疆各族群众在文化领域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服务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文化 交往交流交融 路径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