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体系及其象征的再生产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文婷 王仕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5-53,194,共10页
作为民族成员普遍认同的文化表意系统,中华民族共享的符号体系指涉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等内在理念的具象化表征。比喻关系意指的像似符号体系、共现关系意指的指示符号体系、约定关系意指的规约符号体系构成了... 作为民族成员普遍认同的文化表意系统,中华民族共享的符号体系指涉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等内在理念的具象化表征。比喻关系意指的像似符号体系、共现关系意指的指示符号体系、约定关系意指的规约符号体系构成了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体系的内容框架。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体系的像似叙事、指示呈现和规约释义,以像似符直观性的主体叙事、指示符实在性的对象呈现以及规约符抽象性的行为释义的象征展演方式,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定位、观念内化、价值体认的符号功能。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体系象征的再生产,经由“像似-指示-规约”的符码勾连和象征互动,通过象征的“情感”“认同”“价值”再生产的文化生产实践,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体系 像似符号 指示符号 规约符号 象征展演 再生产
下载PDF
族际共享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互构——基于湘西“白帝天王”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2
作者 柴冰 江涛 瞿州莲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白帝天王”文化作为湘西苗族地区族际共享符号之一,承载着湘西各民族的共性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意象与情感互通功能,展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意蕴。从田野调查与大量文献资料入手,对共享“白帝天王”符号的建构、逻辑及功能进... “白帝天王”文化作为湘西苗族地区族际共享符号之一,承载着湘西各民族的共性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意象与情感互通功能,展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意蕴。从田野调查与大量文献资料入手,对共享“白帝天王”符号的建构、逻辑及功能进行深入探讨发现,“白帝天王”符号建构过程在多方叙事和记忆建构下,呈现出从“族群标识”到“族际共享”的演变,并通过“神圣时空的地缘格局”“情感互通的情感基石”“记忆共享的内在核心”一体整合,诠释族际共享“白帝天王”符号的生成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从“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最后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功能想象。研究“白帝天王”符号,探讨族际共享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互构,既能理解其文化内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又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帝天王” 族际共享符号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共享文化符号与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冰雪 马宇彤 杜娟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30,158,共11页
具象化的文化符号形式可以为青年群体锻造具有时代意识形态变迁的自我身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提供空间基础;同时,可持续传承的文化符号更可以为青年群体铸造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可靠的空间环境。所以,通过有意识的探索和构建,将“铸... 具象化的文化符号形式可以为青年群体锻造具有时代意识形态变迁的自我身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提供空间基础;同时,可持续传承的文化符号更可以为青年群体铸造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可靠的空间环境。所以,通过有意识的探索和构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形而上的概念转化为青年群体更易接受的具象化、可视化的文化符号,系统地打造更具共识性、深刻性和可操性的“共享文化符号”,既符合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更深层次的发展诉求,更符合新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诉求。本文依据文化符号与镜像阶段理论方法,阐述在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如何在青年群体中建立“文化符号”的共识性、深刻性以及可操性,使其具有“元符号”能力,可以在青年群体形成“共享”,进而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路径方法,挖掘和打造能够具有共享性质的国家文化符号,通过媒介进行再现或重构,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更可以让青年群体从心理和情感意识中不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文化符号 镜像阶段 青年群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再现——以青海土族盘绣图案文化符号共享现象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莹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0,共9页
青海土族盘绣承载着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表意和文化传播功能。土族人民善于从周边民族文化中提取经典元素,转换成可视可感的符号,融入本民族传统服饰实践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意义的共享。在当前加强新时代中华... 青海土族盘绣承载着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表意和文化传播功能。土族人民善于从周边民族文化中提取经典元素,转换成可视可感的符号,融入本民族传统服饰实践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意义的共享。在当前加强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思想根基、树立中华民族形象的背景下,以青海土族盘绣图案为视觉形象符号,共享个案的重新审视,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共享、共通。在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交融,加深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绣图案 视觉形象 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共享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构建的符号系统及其修辞策略
5
作者 刘涛 刘倩欣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共14页
话语建构本质上体现为一场意义实践,唯有从符号学视角切入,进入话语运作的符号系统,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话语生成的意义机制及其符号法则。任何话语形式的生成,都包含话语思想、话语要素、话语表征和话语策略四个认识维度,分别对应于符号... 话语建构本质上体现为一场意义实践,唯有从符号学视角切入,进入话语运作的符号系统,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话语生成的意义机制及其符号法则。任何话语形式的生成,都包含话语思想、话语要素、话语表征和话语策略四个认识维度,分别对应于符号概念、符号资源、符号叙事和符号修辞,因此,可以从这四个符号维度来把握话语运作的符号系统。就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建构而言,话语思想所对应的符号概念体系,主要包括以身份意识、价值观念和利益追求为核心意涵的概念体系;话语要素所对应的符号资源体系,主要体现为承载相应符号概念的故事资源,具体包括团结故事、文化故事和进步故事;话语表征对应的符号叙事体系,主要体现为共情叙事和对立叙事;话语策略所对应的符号修辞体系,主要沿着隐喻和接合两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符号系统 修辞策略 概念体系 叙事体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享传统文化符号研究
6
作者 曲建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文化符号是民族和国家文化的抽象体现,中华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交流、交融,从古至今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论在物质文化,心理文化还是制度文化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形成了独特... 文化符号是民族和国家文化的抽象体现,中华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交流、交融,从古至今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论在物质文化,心理文化还是制度文化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本文主要对中华民族共享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分析,阐释其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享 传统 文化符号
下载PDF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论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海林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36,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既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采取的重要实践方略,也具有深刻的理论和方法意义。从认识论角度看,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标识对人们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既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采取的重要实践方略,也具有深刻的理论和方法意义。从认识论角度看,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标识对人们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但是,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必须奠定在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准确理解基础之上,由此才能找到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正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标识 共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民族交融与符号共享:八坊十三巷艺术文化景观的创新实践
8
作者 邵莉媛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1期188-195,共8页
符号共享是民族交融的重要体现,民族交融是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临夏地区回族、汉族、藏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多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同时,分别从建筑装饰、文旅空间以及配套文艺活动三个维度展开,探析... 符号共享是民族交融的重要体现,民族交融是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临夏地区回族、汉族、藏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多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同时,分别从建筑装饰、文旅空间以及配套文艺活动三个维度展开,探析了八坊十三巷是如何基于历史、地域文艺符号而形成多民族共享的艺术文化景观;进而探究民族地区文化景观共享中华文艺符号的历史形态和现实样貌;阐释其发生的社会文化机制以及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社会功能。以此为基础,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提供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坊十三巷 艺术文化景观 民族交融 符号共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地方实践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光文 申一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44,193,194,共13页
中华文化符号是由中华古今各民族生成的,具有稳定传承性、典型表征性和普遍认同性的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中华民族形象是人们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认知,是以中华民族相关理念、作品、产品、行为等塑造并被广泛认同的共同体形象。对于树... 中华文化符号是由中华古今各民族生成的,具有稳定传承性、典型表征性和普遍认同性的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中华民族形象是人们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认知,是以中华民族相关理念、作品、产品、行为等塑造并被广泛认同的共同体形象。对于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地方工作,需要明确工作基础和原则,并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对地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组织引导,形成推进合力;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立足本地实际,加大保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形象 文化认同 共享 地方工作
下载PDF
各族归心:民族赞歌里的中华民族共享地理符号“北京”
10
作者 汤苑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9-74,共6页
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重大。地理符号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解放后各族赞歌为蓝本,开展“北京”地理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探讨,可以发现,北京是全国各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重大。地理符号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解放后各族赞歌为蓝本,开展“北京”地理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探讨,可以发现,北京是全国各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地理符号,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建构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各族归心、团结向前的共进共荣新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共享符号 北京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万里茶道上的驼夫流动与民族交融
11
作者 金鑫 包而泰 云宇昕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期144-146,共3页
驼夫,亦称“驼工”“驼客”“驼倌”等,是旧时我国北方地区以驼运贸易为生的牵挽劳力。作为多民族跨区域共享的文化符号与形象,驼夫这一职业运输群体伴随清代万里茶道的兴旺而壮大,为我国沟通南北贸易、开拓边疆商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 驼夫,亦称“驼工”“驼客”“驼倌”等,是旧时我国北方地区以驼运贸易为生的牵挽劳力。作为多民族跨区域共享的文化符号与形象,驼夫这一职业运输群体伴随清代万里茶道的兴旺而壮大,为我国沟通南北贸易、开拓边疆商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同时,其大规模流动有力地促进了沿路各民族经济与文化间的交流互鉴,对所经之处民族交融的深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淀了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共享 民族交融 经济与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万里茶道 交流互鉴 文化符号 视域下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言符号建构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贾海霞 毕青青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30,131,共8页
本文从静态的文献材料,剖析汉语文与民族语文的互动关系,考察语言符号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因。然后从动态视角,结合语言使用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社会属性,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维度、不同场域的共同体意识话语建构,认为:语言符... 本文从静态的文献材料,剖析汉语文与民族语文的互动关系,考察语言符号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因。然后从动态视角,结合语言使用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社会属性,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维度、不同场域的共同体意识话语建构,认为:语言符号是政治话语的容器与载体,政治语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语域;语言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前提,是身份构建的必要条件;语言实践促使全体成员不断学习、实践、认同,是建构共同体成员身份的重要路径;语言景观为共同体成员提供持续不断阅读、评论和交流的机会,从而获得传播的活力,融入自然语言,进入社会生活,形成信念和价值观,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功构建空间话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建构既要充分重视语言符号的工具性,又要关注语言使用者的能动性,多维度、有针对性地发挥语言符号的认同、实践及建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话语体系 语言符号
下载PDF
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倩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4-62,194,195,共11页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命题。在对“中华民族形象”界定的基础上,如何建构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目标导向,准确把握“树立和突出什么”的问题;在资源选...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命题。在对“中华民族形象”界定的基础上,如何建构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目标导向,准确把握“树立和突出什么”的问题;在资源选择方面,要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历史、现实和精神等多种文化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民族形象;在路径优化方面,要注重借助各种纪念活动、民族节日庆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文化交流等多种途径,引导各族群众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形象 中华文化符号 民族共享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明清史料中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形象——以秦良玉为例证
14
作者 彭福荣 谭清宣 徐军妮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9,158,共12页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创造、选择、赋意和确定承载中华文化意蕴、标志中华民族整体性的中华文化符号与形象,对内能够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对外能够展现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与形象代表。石砫...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创造、选择、赋意和确定承载中华文化意蕴、标志中华民族整体性的中华文化符号与形象,对内能够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对外能够展现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与形象代表。石砫土司秦良玉在征播平叛、援辽抗清、保境安民中屡建功勋,表现出忠贞智勇等品质,成为光耀千秋的巾帼英雄,明清史料记载了其人物事功,使其经由真实英雄向理想人物的嬗变写定,成为历史上标志宣教忠贞护国的文化符号与英雄形象。从秦良玉事功与品质的写定过程可见,史志记录呈载中华文化意蕴、标志中华民族形象的文化事象与历史人物,实质就是各民族选择凝练并共享中华文化符号与形象的过程,形成彼此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这是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加强中华民族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有助于各民族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形象 共有共享 秦良玉
下载PDF
中华文化符号的层次、特征与传播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4,共11页
中华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直观表现形式,是形成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纵向看,从“符号表象”、“符号意象”和“符号意指”三个层次剖析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内部构成,全面完整理解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和表现形... 中华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直观表现形式,是形成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纵向看,从“符号表象”、“符号意象”和“符号意指”三个层次剖析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内部构成,全面完整理解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横向看,在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符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组成的关系结构中提炼中华文化符号的直观性与标识性合一,共创性、共通性与共享性契合,传承性与生长性统一特征,凸显中华文化符号的独特价值和地位。梳理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播路向,基于历史传统、立足时代发展、面向世界场域进行传播,把握传播规律、创新传播形式,提升中华文化符号的视觉表现力和传播感染力,一方面,对内增强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对外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享符号 生长性 新时代传播
下载PDF
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及共同体意识的再建构
16
作者 方李莉 毛薇娜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也是树立中华民族形象的根本。为此,首先要研究什么是各民族共享...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也是树立中华民族形象的根本。为此,首先要研究什么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些共享的文化符号的意义基础是什么,如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关联,乃至如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世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形象 时代命题 文化符号 文化的认同 再建构 共享
原文传递
论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政治仪式建构
17
作者 端木燕萍 章荣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4-70,共7页
作为一系列抽象价值理念的具象标识,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建成对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建构尚未完成,存在三个层面的困境:单一符号“元符号性”升级受阻,多元符号之间缺乏链接机制,符号系统与外... 作为一系列抽象价值理念的具象标识,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建成对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建构尚未完成,存在三个层面的困境:单一符号“元符号性”升级受阻,多元符号之间缺乏链接机制,符号系统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面临梗阻。政治仪式叙事形式、展演机制和传播方式的生产与再生产,与中华民族三重记忆整合、情感表达联觉和价值理念融合形成内在逻辑与作用机理。在新媒体技术及其多元化媒介终端规范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政治仪式形塑中华民族记忆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是建构中华文化符号体系较为重要的现实进路,对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巩固人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体系 政治仪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
下载PDF
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瑞阳 熊顺 戴军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3年第2期69-73,共5页
地图符号共享是空间信息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空间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侧重于GIS数据和功能的集成与互操作,而地图符号共享的研究与实践相对滞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SOA思想设计了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的体系结构,研究了开放式地... 地图符号共享是空间信息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空间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侧重于GIS数据和功能的集成与互操作,而地图符号共享的研究与实践相对滞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SOA思想设计了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的体系结构,研究了开放式地图符号数据、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地图符号分类体系、地图符号目录数据库设计和地图符号的注册、发现与调用机制等五个关键技术,最后利用Silverlisht技术构建了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的原型实验系统,并对文中提出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共享 开放式数据模型 统一编码 符号分类体系 地图符号注册中心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教育内容体系论析——基于共建、共治及共享的视角
19
作者 韦正富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4,共7页
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的重要途径,而教育内容体系的适应性、科学性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产出的重要基础。随着民族地区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在市场机制、互联网+等现代工具的共同作用下,民族地区农村信息... 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的重要途径,而教育内容体系的适应性、科学性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产出的重要基础。随着民族地区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在市场机制、互联网+等现代工具的共同作用下,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壁垒逐步被突破,自由主义凸显及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等等,使传统基于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历史事实和新中国静态层面的符号要素作为教育内容体系的认知教育的功能式微,而基于现象、个案等为基础的动态体验教育需求凸显。因此,共建、共治及共享的动态信息基础上的体验教育内容体系建构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效、持续产出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及共享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体验教育 内容体系
原文传递
西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价值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阡 陈雪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年第5期137-148,M0008,M0009,共14页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有力的抓手之一。作为中华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农业文化遗产“有物”的传承载体、“有情”的文化理念、“有景”的生产空间、“有品”的产业产品,创造了众多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有力的抓手之一。作为中华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农业文化遗产“有物”的传承载体、“有情”的文化理念、“有景”的生产空间、“有品”的产业产品,创造了众多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实现了二者间的逻辑建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回应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对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要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西藏各族人民在适应青藏高原多元生态过程中,积累下丰富的物质性、精神性和经济性资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体现。未来更应在实践中积极助推以汉藏为主体的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等方面形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享中华文化符号 西藏民族工作 青藏高原生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