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利 《满族研究》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紧密契合的。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频次加快、范围扩大、深度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依赖性、融合性更强,但仍存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与发展低水平并存、反对民族分... 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紧密契合的。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频次加快、范围扩大、深度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依赖性、融合性更强,但仍存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与发展低水平并存、反对民族分裂、极端势力成效显著与局部地区分裂活动依然存在、民族间文化和发展的差异性等问题,不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新时代,要深刻认识这些问题与挑战,通过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利益保护制度建设、加大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力度、加强文化认同培养力度、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社会事业建设的进程、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协同合作机制、创新文化宣传途径和模式,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和习近平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伟大思想、建立新时代的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共同体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共同体,以经济交流带动人员交流、文化交流、民族交融、建立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交流区,壮大民族地区区域经济,提升民族地区区域经济质量和区域经济竞争力、建立民族地区中心城市为轴,周边中小城镇为柱,辐射整个民族地区的联盟经济、区域经济等方式,解决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下载PDF
国家形态的现代转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为叙事中心
2
作者 殷冬水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6期116-132,共17页
现代国家是国家的一种特殊形式,国族构建是中国国家形态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提升社会成员的国民意识、国家意识、国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是国族建设的核心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团结,彻底结束旧中国一盘... 现代国家是国家的一种特殊形式,国族构建是中国国家形态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提升社会成员的国民意识、国家意识、国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是国族建设的核心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团结,彻底结束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将新中国塑造成一个具有内聚力和向心力的政治共同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国家的集体行动难题,使国家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力量来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基于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国家领土空间范围内有效调配不同类型的资源,统筹多元利益。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国家形态现代转型尚未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仍将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国家形态 现代转型 新型现代国家
下载PDF
在场与浸润: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语境下新媒体内容产播的两个向度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瓅尹 何嘉豪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7,122,共10页
新媒体生态颠覆了人们媒介接触的方式并继而影响其现实认知的建构。具体到民族认同,基于新媒体产生的云族群已经呈现出和原生族群产生发展完全不同的建构逻辑,且这种逻辑可以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所用。对两大央媒新媒体平台相关内容的... 新媒体生态颠覆了人们媒介接触的方式并继而影响其现实认知的建构。具体到民族认同,基于新媒体产生的云族群已经呈现出和原生族群产生发展完全不同的建构逻辑,且这种逻辑可以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所用。对两大央媒新媒体平台相关内容的框架分析显示,现有内容在价值引导、制作质量上有较大优势,但在内容数量、跨平台适应性和内容多元吸取与传播上尚待加强。需具备基本的在场意识和把握有效浸润的人文核心及传播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内容产播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与民族教育的同构互塑
4
作者 常江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语境中,增强中华民族对“共同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生命塑造,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力、价值聚合力、社会归属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迫切需要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与民族教育的内... 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语境中,增强中华民族对“共同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生命塑造,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力、价值聚合力、社会归属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迫切需要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与民族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以进一步达到理论自觉。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内蕴民族教育的育人理想,凝聚着民族认同教育的文化向心力;另一方面,基于民族教育本质上就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想自觉,以“平等团结进步”为实践旨归的民族认同教育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文明基础,进而在两者“同构互塑”中熔铸中华民族“多元创造”“向内凝聚”与文明共享的文化生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逻辑,既体现中华民族自我理解、自我认同与自我创造的深化,也是对新时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种价值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 民族教育 同构互塑 叙事逻辑
原文传递
共情传播:扶贫纪录片的群体书写与民族共同体构建
5
作者 张兵娟 孔孟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0,共5页
新时代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一大批优秀的扶贫题材纪录片如《摆脱贫困》《同心共筑中国梦》《习近平的扶贫故事》等见证与传播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扶贫纪录片从共情... 新时代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一大批优秀的扶贫题材纪录片如《摆脱贫困》《同心共筑中国梦》《习近平的扶贫故事》等见证与传播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扶贫纪录片从共情传播的视角书写群体记忆,从与人民共情的主题表达,到责任担当与民心相通,再到激发共同体的心理认同等,纪录片倾情用力讲述在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行动中,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感人故事,对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扶贫纪录片 脱贫攻坚 群体书写 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