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挖掘弘扬北庭历史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1
作者 成军芳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5,共7页
北庭故城遗址及其文物遗存是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有效治理的实物见证;北庭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北庭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历史是彰显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缩影。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建议将“以史育今、以文塑旅”作为主线,从创新文... 北庭故城遗址及其文物遗存是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有效治理的实物见证;北庭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北庭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历史是彰显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缩影。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建议将“以史育今、以文塑旅”作为主线,从创新文物表达方式,活化文物资源利用;优化传播手段,形成合力宣传北庭;力促研究成果转化,创作文化润疆精品;加大北庭文物挖掘,推进北庭文化研究;发挥基地政治功能,培训教育铸就共识;深化文旅融合,惠及民生凝聚人心等六个方面着力,盘活北庭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文史教旅相融、助业兴业新局面,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庭历史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挖掘及弘扬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初探
2
作者 李良品 彭福荣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8,共10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我国各民族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不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资源,而且展示了各民族在共创共传共享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我国各民族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不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资源,而且展示了各民族在共创共传共享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都是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时期:一是中华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自在前”共同体时期;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拓展与中华民族“自在”共同体发展时期;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深入与中华民族“自觉”共同体不断巩固时期;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升华与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共同体建设时期。在此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源泉和历史根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且推动其传承和升华。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演进,以及共生发展的生成机理,进一步强化“各民族共创共传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逻辑
下载PDF
挖掘昭通历史文化资源 助力昭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昭通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专家组深入昭通开展调研
3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挖掘昭通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昭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赋能昭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助力昭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昭通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委托,昭通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挖掘昭通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昭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赋能昭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助力昭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昭通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委托,昭通学院党委书记陈红教授,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若青教授牵头,昭通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专家组,于2024年6月25日至28日,深入昭通市昭阳区昭通古城、盐津县豆沙关、大关县靖安安置区、鲁甸县龙头山镇和卯家湾安置区、威信县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在昭阳区,调研组考察了昭通古城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广东会馆、迟家大院和李氏支祠等古迹,对昭通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昭通古城的修复、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资源 广东会馆 民宗局 昭通学院 盐津县 昭阳区 大关县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超越性的三重维度——兼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明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性集中体现在比较视野的坐标之中,即一方面从古今维度而言,实现了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另一方面从中西维度而言,实现了对现代西方文明形而上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性集中体现在比较视野的坐标之中,即一方面从古今维度而言,实现了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另一方面从中西维度而言,实现了对现代西方文明形而上学困境的历史超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二元历史超越性,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基本原因。一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扎根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实践之上,使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与文明创造之间产生了双向互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既具备深厚的文明根基,同时也以其显著的中国特色推动传统文明不断走向现代。二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坚持以“第二个结合”为根本方法,既通过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现其“两创”,同时又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养分,使经过现代化转型的传统文明与被赋予鲜明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实现深刻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具有复合型特征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样态。三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非封闭的自我实验,而是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开放性实践,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为我所用,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厚历史超越性特征的彰显提供了外部保障。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性,有助于深入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历史超越性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运用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功能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波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25,96,共8页
中华民族共创的中华文化是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思想基础,熔铸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与情感记忆。文化资源是表现中华文化内涵和展示中华民族形象的载体,其蕴涵的合、和、义等文化要素能激发各民族的聚合之力,拉近各民族的情感距离... 中华民族共创的中华文化是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思想基础,熔铸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与情感记忆。文化资源是表现中华文化内涵和展示中华民族形象的载体,其蕴涵的合、和、义等文化要素能激发各民族的聚合之力,拉近各民族的情感距离,坚定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功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应充分激发文化资源的强大动能,破除思想认知偏差、方式方法单一、传承挖掘不足等制约因素,明确实施主体,加大资源整合,挖掘资源内涵,搭建传播宣介体系,加快资源与产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资源
下载PDF
宁夏乡土文化资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
6
作者 侯凤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16,共5页
深度发掘乡土文化资源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探索。早在石器时代,宁夏境内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生活,留下了大量遗址。古代社会曾经有过几十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长征途经宁夏地区,在这里会师休整,为... 深度发掘乡土文化资源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探索。早在石器时代,宁夏境内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生活,留下了大量遗址。古代社会曾经有过几十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长征途经宁夏地区,在这里会师休整,为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宁夏致力于民族团结典范省区的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轨迹为宁夏本土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这些文化资源,既可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而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为持续不断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资源 国家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大禹文化符号的形成演进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构建——以北川大禹崇拜为例
7
作者 王巡华 范召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4,共11页
中华文化符号是各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映像。每当国家和民族面临挑战时,共同历史文化记忆就会被激活,转换为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源泉。本文以北川地区大禹崇拜为例,对该区域大禹... 中华文化符号是各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映像。每当国家和民族面临挑战时,共同历史文化记忆就会被激活,转换为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源泉。本文以北川地区大禹崇拜为例,对该区域大禹崇拜的历史起源、多元融合发展与当代升华进行系统梳理,解读大禹文化如何凝结为象征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中华文化符号,并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大禹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从宗室教育看十六国时期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何以深入
8
作者 宣扬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共10页
十六国宗室是十六国政权得以维持的根基和骨干,这一群体的政治能力和文化认同,直接关乎十六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之自在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十六国统治阶层的提倡下,东宫机构和官学成为重要的教育形式,宗室成员还通过拜师求学、重视家学... 十六国宗室是十六国政权得以维持的根基和骨干,这一群体的政治能力和文化认同,直接关乎十六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之自在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十六国统治阶层的提倡下,东宫机构和官学成为重要的教育形式,宗室成员还通过拜师求学、重视家学、侍读讲论等途径掌握各种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十六国宗室教育具有规模宏远、政治导向、内容多样、师资优异、考核严明、重视女教等时代特征和价值取向。宗室教育为十六国诸政权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一些割据政权得以创造性继承华夏政治文明成果,表现出强烈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为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国 宗室教育 历史文化认同 民族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文化资源、文化谱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以祖源传说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杨文辉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10-16,共7页
祖源传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历史过程中有着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中,充分发掘、运用这一文化资源的潜力,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要义,也是推进相关社会... 祖源传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历史过程中有着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中,充分发掘、运用这一文化资源的潜力,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要义,也是推进相关社会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采用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对各民族祖源传说进行考察,可以看到祖源表述作为一种出自主位视角的集体记忆,可将文化持有者群体紧密地团结、凝聚在一起,起到其他文化元素难以发挥的凝聚功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正是依托于对多元文化资源的合理阐释与谱系书写。作为文化表征的祖源传说及其总体格局,彰显与揭示的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社会历史本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源传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资源 文化谱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研究
10
作者 陈燕 《传承》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红色文化资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载体,是文化自信的内容和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内生关联性,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凸显地方特色,赋能乡村振兴;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增强人民认同... 红色文化资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载体,是文化自信的内容和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内生关联性,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凸显地方特色,赋能乡村振兴;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增强人民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传承红色文化和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相融合,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性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自信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北庭历史文化的生成逻辑、价值内涵及阐释路径
11
作者 吴利刚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历史上,北庭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得北庭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化具有多元性与共融性相统一的特征。北庭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清晰展现了早期中华文明多元共生的内在特性,充分见证着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历程,具体呈... 历史上,北庭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得北庭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化具有多元性与共融性相统一的特征。北庭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清晰展现了早期中华文明多元共生的内在特性,充分见证着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历程,具体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包含的中国历史发展“统一性”和“持续性”的深刻蕴意。新时期做好北庭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阐释工作,应利用好文化遗产的载体作用,通过开展高质量考古工作、深入挖掘北庭驿站文化和构建立体式研究宣教格局,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庭地区 历史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及路径探究
12
作者 陈小艳 《新丝路》 2024年第7期195-197,共3页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先进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促进各族人民发展的坚定立场和信念,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文化基因,是民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动...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先进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促进各族人民发展的坚定立场和信念,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文化基因,是民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动素材。文章在准确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阐释其融入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并从加强组织领导、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民族高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历史、文化、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自信
13
作者 柴源 李前进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1,117,共8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建设领域对传统文明的创新发展。在实践探索中提升历史自信、在创新发展中重塑历史自信,发挥人民历史主动精神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之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交流互鉴、...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建设领域对传统文明的创新发展。在实践探索中提升历史自信、在创新发展中重塑历史自信,发挥人民历史主动精神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之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交流互鉴、增进文化认同,是激活文化自信的生命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确证。开创文明自信的新篇章,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发扬先进文明,以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示中华文明开阔的世界意识。将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相结合,基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化实践和文化成就,从不同维度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自信 文化自信 文明自信
下载PDF
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创新
14
作者 陈泽正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第4期154-156,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深入,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中华文化的根本特质和历史脉络,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智慧。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文化精神的创新有助于...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深入,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中华文化的根本特质和历史脉络,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智慧。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文化精神的创新有助于推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这也是构建当代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全球文化体系,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因此,深入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创新,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历史演进 当代创新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探索
15
作者 马丽丽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6期0079-0082,共4页
在当前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独特历史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深厚的精神内涵,是培育和铸牢青年学生中... 在当前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独特历史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深厚的精神内涵,是培育和铸牢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中,以加强和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分析,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旨在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新时代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路径
下载PDF
浅析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实践逻辑和现实意义
16
作者 阿丽耶·如苏力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凝结着新疆各民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信仰、拥护、坚定信任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愿景,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推动力量和文化支撑。不断挖掘并生动传承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不仅有...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凝结着新疆各民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信仰、拥护、坚定信任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愿景,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推动力量和文化支撑。不断挖掘并生动传承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不仅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逻辑 现实意义
下载PDF
红色文化研学与青年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17
作者 徐松岩 宁宇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03-108,共6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物质性、精神性、制度性成果的总和,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就,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红色文...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物质性、精神性、制度性成果的总和,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就,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实践和研究相结合,以符合青年人学习特点和需求的形式,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打造研学基地,是增强青年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研学 青年人 红色文化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18
作者 张勇 周涛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4期110-110,共1页
诞生于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化实践的文化成果.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家统一之... 诞生于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化实践的文化成果.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将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夯实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路径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历史见证 文化自信 责任担当 中国化实践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武装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0,共17页
在“以文明求复兴”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最新精神标识,是新时代中国向世界表达自身形象的文化名片,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文化战略及其宣传思想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其出场... 在“以文明求复兴”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最新精神标识,是新时代中国向世界表达自身形象的文化名片,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文化战略及其宣传思想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其出场不仅表征着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蕴含的“文化生命体”因子和“历史主动精神”被全面激活,至关重要的是,透射出我们正努力将那个“古今中西之争”——实质是“中国向何处去”问题,转换为文化古今相通与文明交流互鉴以及以中国智慧并“焕新之力”促进文化“涵化”的志气、骨气、底气。立足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审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优先基于大历史观探赜索隐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这三者不仅构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大写的逻辑”谱系,而且包蕴并体现着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无论是从历史逻辑还是理论逻辑出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上不啻于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方法论基础上的新的政治文明史观的书写或塑造;着眼于实践逻辑,则应进一步拓展和落实其在政治表达、民族团结和文明互鉴等具体维面之实际因应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历史 政治文明 历史主动精神 “两个结合”
下载PDF
边境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建芳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9-74,108,共7页
广西边境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天然基地,但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建议开展广西边境历史文化旅游,分别从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维度,提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团结奋斗与共同繁... 广西边境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天然基地,但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建议开展广西边境历史文化旅游,分别从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维度,提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团结奋斗与共同繁荣发展”等主题,强化不同层次的爱国内涵,把广西八个边境县市区建成既独立又有着内在关联的景点,通过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 历史文化资源 旅游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