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形象:基本涵义、理论类型与构建策略
1
作者 杨鹍飞 《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
中华民族形象既指涉国内外民众对中华民族整体或局部的认知、观念等主观心理印象,也指涉中华民族实体结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变化及其程度所形成的声誉或信誉,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中华文明的软实力... 中华民族形象既指涉国内外民众对中华民族整体或局部的认知、观念等主观心理印象,也指涉中华民族实体结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变化及其程度所形成的声誉或信誉,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中华文明的软实力和中国国家硬实力的总和。中华民族主体性意识是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并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形象具有建构性,即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塑造人们对中华民族形象的主观认知。中华民族形象的多维性是指由中华民族自身内部结构的多元性和评价主体自身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华民族形象具有立体化、多面性和多元性特点。根据国族形象以硬实力所决定的可敬度和软实力所决定的可爱度高低,运用2×2矩阵类型学方法将国族形象划分为韬晦型、强硬型、魅力型和仁义型四大基本类型。国族形象构建存在四种基本模式:经济先导模式、军事优先模式、文化优先模式和均衡发展模式。基于此,提出中华民族形象构建的基本策略:提升国内外民众对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感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积极形象;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塑造正面直观的中华民族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族形象 中华民族形象 软实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构建共享精神标识 塑造中华民族形象
2
《大庆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158-159,共2页
叶子鹏、杨曼曼在《思想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撰文指出,精神标识和文化形象是一种外在的精神牵引,具有强化意识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将各民族人民最直接、最朴素的价值理念经过抽象、上升,变成凝练的文化内涵,形成精神标... 叶子鹏、杨曼曼在《思想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撰文指出,精神标识和文化形象是一种外在的精神牵引,具有强化意识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将各民族人民最直接、最朴素的价值理念经过抽象、上升,变成凝练的文化内涵,形成精神标识或文化形象后,又具备了对各族人民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意识 中华民族形象 精神标识 引领力 思想教育研究 价值理念 文化内涵 凝聚力
下载PDF
新时代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建设研究——辨析物质与精神
3
作者 孙倩倩 《新丝路》 2024年第19期0115-0118,共4页
新时代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建设研究需要辨析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归纳,认为中华民族形象的内涵包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并从国家象征标识、文化设施场所、人文地理三个方面讨论塑造中华民族... 新时代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建设研究需要辨析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归纳,认为中华民族形象的内涵包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并从国家象征标识、文化设施场所、人文地理三个方面讨论塑造中华民族形象的物质载体,然后在把握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提出新时代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建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形象 文化认同 形象建设
下载PDF
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4
作者 徐佳悦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中华民族心理、情感与价值观的共同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当前,我国面... 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中华民族心理、情感与价值观的共同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当前,我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挖掘各民族文化内涵,求同存异,加强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符号与民族形象的建构,有利于在变局中抓住主心骨,强化民族团结意识,塑造共同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放大国际传播声量,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民族文化内涵 国家文化软实力 民族团结意识 求同存异 中华民族形象 塑造与传播 国际形象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进路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春燕 陶喜红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44,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应积极围绕“增进共同性”这一方向思考建构逻辑,使兼具中华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的“共同体”话语体系优势更加凸显。可通过建设话语理论、打造话语符号、优化话语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应积极围绕“增进共同性”这一方向思考建构逻辑,使兼具中华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的“共同体”话语体系优势更加凸显。可通过建设话语理论、打造话语符号、优化话语策略三重进路,回答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建构中“说什么话”“靠什么说话”“话怎么说”三个基本问题,提升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的引导力、说服力、传播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形象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华民族形象 话语体系 共同体
下载PDF
树立和突出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2
6
作者 夏云峰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5,共10页
树立和突出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增强民族团结,展示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鉴此,需要对其内涵的逻辑进行深入剖析。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自然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蕴涵的“是什么”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以增... 树立和突出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增强民族团结,展示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鉴此,需要对其内涵的逻辑进行深入剖析。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自然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蕴涵的“是什么”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文化根基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之路“为什么”的价值逻辑展开分析;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继承、转化和发展的“怎么做”的实践逻辑加以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形象 三重逻辑
下载PDF
北疆文化: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内蒙古品牌
7
作者 哈达 殷福军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3年第5期6-9,共4页
“北疆文化”是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符号和形象。这一地域性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生活在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各民族共同孕育、形成、塑造和铸就的文化标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就是要坚持正... “北疆文化”是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符号和形象。这一地域性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生活在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各民族共同孕育、形成、塑造和铸就的文化标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就是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入挖掘和展现内蒙古边疆大地上各民族在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厚重的地域渊源、历史脉络、文化资源、价值理念,打造内蒙古地区所形成和延续的“北疆文化”区域品牌、“北疆文化”史册品牌、“北疆文化”人文品牌、“北疆文化”红色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形象 内蒙古文化品牌
下载PDF
深入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内蒙古通辽市的调查研究
8
作者 李锐 姜占新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3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融汇多方面元素,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入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融汇多方面元素,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入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华民族复兴磅力量的文化之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形象 内蒙古通辽市 接受度 符号 凝聚中华民族
下载PDF
地方台文化类节目如何建构中华民族形象
9
作者 郜墨欢 《全媒体探索》 2023年第12期92-93,共2页
地方电视台文化类节目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建构符合社会发展、社会变迁需求的中华民族形象,激发文化精神,释放文化力量。但从目前来看,地方电视台文化类节目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更多的投入和... 地方电视台文化类节目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建构符合社会发展、社会变迁需求的中华民族形象,激发文化精神,释放文化力量。但从目前来看,地方电视台文化类节目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更积极的创新。本文从地方电视台文化类节目建构中华民族形象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采取的策略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地方电视台文化类节目能够更直观和透彻地展示民族精神、彰显民族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电视台 文化类节目 中华民族形象 挑战 策略
下载PDF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树立中华民族形象
10
作者 郑茂文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3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两个打造”工作要求,这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两个打造”工作要求,这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最有力抓手和最有效载体。自治区党委提出“两个打造”的内容,“两个打造”是内蒙古自治区在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过程中,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两个打造”,即打造更多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及美术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打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形象
下载PDF
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划定原则及类型特点 被引量:42
11
作者 曾明 龚婷 +3 位作者 戴登云 彭佳 张友 刘兴全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102,共9页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对此,需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内涵、划定原则及标准、主要类型及根本特点进行深入剖析。...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对此,需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内涵、划定原则及标准、主要类型及根本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其中,划定原则包括:分类识别与分层操作、兼顾中国内部的同一性与外部的参照性、明确同一性具有历时性和多样性、兼具传统与时代相结合;依据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界定,回答了划定标准“是什么”“哪里来”“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类型包括地理类、物质类、精神类、历史类、文化艺术类和生活类;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同一性的“本体论”维度和外部参照系的“超越论”维度出发,提出了各类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形象 划定原则 类型特点
下载PDF
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陶喜红 李婷婷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6,共3页
由于受到国际传播能力的限制,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力度和效果有待提升;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给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带来不利影响;外媒的刻板印象和政治偏见,也给中国媒体的民族形象传播带来消极影响。在今后的传播实践中,需要... 由于受到国际传播能力的限制,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力度和效果有待提升;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给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带来不利影响;外媒的刻板印象和政治偏见,也给中国媒体的民族形象传播带来消极影响。在今后的传播实践中,需要不断改进对外传播策略,明确民族形象定位,尊重国际传播规律,提高对外传播者的业务水平,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传播来带动民族形象传播,进一步提升对外传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形象 对外传播 现实问题 改进策略
下载PDF
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路径转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陶喜红 李春燕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96,共2页
在中华民族形象的对外传播中,文化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文化传播的传播主体、文化形态和话语范式等方面分析中国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路径转型,为优化传播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华民族形象 对外传播 民族文化 文化路径 路径转型
下载PDF
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地方实践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光文 申一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44,193,194,共13页
中华文化符号是由中华古今各民族生成的,具有稳定传承性、典型表征性和普遍认同性的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中华民族形象是人们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认知,是以中华民族相关理念、作品、产品、行为等塑造并被广泛认同的共同体形象。对于树... 中华文化符号是由中华古今各民族生成的,具有稳定传承性、典型表征性和普遍认同性的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中华民族形象是人们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认知,是以中华民族相关理念、作品、产品、行为等塑造并被广泛认同的共同体形象。对于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地方工作,需要明确工作基础和原则,并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对地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组织引导,形成推进合力;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立足本地实际,加大保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形象 文化认同 共享 地方工作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华民族形象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春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28,181,182,共11页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中华民族形象建构的理论与实践贯穿于中华民族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观是建构中华民族形象的理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构中华民族形象的价...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中华民族形象建构的理论与实践贯穿于中华民族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观是建构中华民族形象的理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构中华民族形象的价值诉求;政治整合和文化凝聚的互促互融是建构中华民族形象的实践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构中华民族形象的时代面向。在中华民族即将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精神内核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中华民族形象,需要辩证处理“一”和“多”、“同”和“异”、“恒”与“变”之间的张力,以确保中华民族形象建构的政治方向,让中华民族形象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为共圆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形象 中华民族共同体 百年历程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形象的电影重塑
16
作者 张蕊 刘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7-8,共2页
以往由于境外导演经验场的缺失以及"刻板化"的印象,以致在影片中对中华民族形象有意无意地曲解,而历史题材的华语电影由于在立意和创意上的简单片面以及在创作上的集体无意识,也导致国外受众对中华民族形象的误读。鉴于此,本... 以往由于境外导演经验场的缺失以及"刻板化"的印象,以致在影片中对中华民族形象有意无意地曲解,而历史题材的华语电影由于在立意和创意上的简单片面以及在创作上的集体无意识,也导致国外受众对中华民族形象的误读。鉴于此,本文从意识形态上观照中华民族形象在电影中的呈现,并在探讨华语电影之创作意图、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电影媒介有意识地向世界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美好形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华民族形象 电影传播
下载PDF
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倩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4-62,194,195,共11页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命题。在对“中华民族形象”界定的基础上,如何建构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目标导向,准确把握“树立和突出什么”的问题;在资源选...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命题。在对“中华民族形象”界定的基础上,如何建构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目标导向,准确把握“树立和突出什么”的问题;在资源选择方面,要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历史、现实和精神等多种文化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民族形象;在路径优化方面,要注重借助各种纪念活动、民族节日庆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文化交流等多种途径,引导各族群众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形象 中华文化符号 民族共享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文化认同模型探索中华民族形象传播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航鹰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18期233-235,共3页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展现形式,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形象传播的基础。近年来树立中华民族形象的呼声渐起,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如何用文化认同理论指导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却鲜有研究。文章在以...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展现形式,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形象传播的基础。近年来树立中华民族形象的呼声渐起,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如何用文化认同理论指导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却鲜有研究。文章在以往学者对于认同、文化认同概念的界定的基础上,从传播学、民族学等融合视角出发,依据文化认同理论加入“环境”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建构中华民族形象传播的文化认同四因素模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认知、情感、行为、环境四个层面提出规划中华文化传播整体蓝图、构建中华文化内容活化体系、整合中华文化传播渠道、拓展中华文化传播主体等建议,旨在为中华民族形象传播的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模型 中华民族形象 策略
下载PDF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19
作者 闵言平 《今日民族》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就是通过构建完整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通过建筑、美术、标识、影视、艺术表演等形式深刻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就是通过构建完整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通过建筑、美术、标识、影视、艺术表演等形式深刻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形象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形象 艺术表演 视觉表达 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载体 共享
下载PDF
从概括性思考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
20
作者 都永浩 楚锐杰 《黑龙江民族丛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4,共12页
从国际符号学、形象学研究看,均存在文化内涵的泛化现象,对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研究不具有指导意义,只能从学术逻辑和方法上作为参考、参照。历史维度的中华文化符号划分为自然符号和人文符号两大类,赋予自然物以人文符号的意义... 从国际符号学、形象学研究看,均存在文化内涵的泛化现象,对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研究不具有指导意义,只能从学术逻辑和方法上作为参考、参照。历史维度的中华文化符号划分为自然符号和人文符号两大类,赋予自然物以人文符号的意义才能形成自然符号,人文符号则是对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禀赋的高度概括。中华民族形象是对中华文化符号所阐释意义的综合概括。学术研究中,存在将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与族裔(族类)符号、形象,与区域文化符号、形象,与不符合条件的符号、形象相混淆的问题。中华文化符号最重要的分类有象征符号、标志符号、言语符号三类;中华民族形象主要分为精神特质和行为模式。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包括超族裔性、概括性、优秀性、共同性、实践性等核心要素,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形象 历史维度 核心价值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