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现代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契机与路径
1
作者 宋才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23-135,共13页
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既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实现5000年连续发展未曾中断过的文明体。中华法系是世界公认的五大法系之一,是法治文明具有标识意义的重要概念。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 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既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实现5000年连续发展未曾中断过的文明体。中华法系是世界公认的五大法系之一,是法治文明具有标识意义的重要概念。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要素化复兴是新时代中华法系复兴嬗变的方向,中华法系孕育了良法善治的多维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肇始于中华法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新时代的新中华法系。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具有强大韧性和适应性。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关键是破除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迷信,既不能用西方现代化的模式来套解中国式现代化,也不能用中国过去的经验来束缚今天的现代化实践,要努力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达到一个更新的境界。构建现代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的路径是:强化当代人复兴中华法系的文化使命与担当,建构新时代中国独立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进程,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中华法治文明 中华法系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华法治文明的突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以制度演进与法典沿革为中心
2
作者 刘晓林 卢一诺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84-95,共12页
中华法治文明的突出特性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探索自我治理的经验与智慧的理性沉淀。中国古代制度演进与法典沿革的轨迹表征着中华法治文明的连续性,中华法治文明连续演进的历程展现了法制发展在因袭传统基础上兴革损益的进取精神,展现了... 中华法治文明的突出特性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探索自我治理的经验与智慧的理性沉淀。中国古代制度演进与法典沿革的轨迹表征着中华法治文明的连续性,中华法治文明连续演进的历程展现了法制发展在因袭传统基础上兴革损益的进取精神,展现了各民族法律制度、法典体系与法治观念不断融合的大一统传统,展现了法制发展过程中开放包容接纳域外法治文化、兼收并蓄吸收多元宗教文化、开放平等对待各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展现了法制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天与人和谐、人与人和睦、国与国和平的秩序理念,从而进一步表征了中华法治文明的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法治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与之具有一致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必将站在世界法治发展的舞台中央,持续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中华法治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中华法治文明论”试绎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晓林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6,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中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深入揭示中华法治文明的深厚底蕴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可称之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中华法治文明论”。习近平总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中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深入揭示中华法治文明的深厚底蕴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可称之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中华法治文明论”。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明了中华法治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及其清晰制度表达;中华法治文明的直接载体是中华法系,《唐律疏议》是其精华要素的集中呈现;中华法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中华法治文明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法治领域的典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动力,为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智识来源与方法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华法治文明 突出特性 直接载体 发展方向
下载PDF
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及其世界意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林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9-69,共11页
当代中国法治文明建设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发展的新道路。在探索和发展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的历程中,我们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赋予传统中华法治文明时代化现代化新内涵,坚持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 当代中国法治文明建设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发展的新道路。在探索和发展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的历程中,我们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赋予传统中华法治文明时代化现代化新内涵,坚持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新道路和新体系,构建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新格局和新形态,为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法理支撑,为推动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华法系 中华法治文明 法治体系 法治道路
原文传递
论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文艺 赵世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3,235,共20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致力于构建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法治文明。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既吸纳了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又超越了既往法治文明形态。从根本属性看,坚持以人...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致力于构建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法治文明。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既吸纳了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又超越了既往法治文明形态。从根本属性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践行民主、反映民意、保障民权、改善民生、赢得民心贯穿于法治运行全过程,充分彰显中华法治文明的人民性。从体制构架看,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确立起既有集中统一又有分工负责、既有协作又有制约、既有公正又有效率的新法治体制。从价值理念看,坚持高位阶价值观,容纳更为多元的价值目标,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想,建立起更高境界的法律价值体系。从创新动能看,坚持科技引领,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把科技伟力转化为法治伟力,开辟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法治图景。从规模效能看,坚持“大法治观”,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条的新型法治样态,展现出中华法治文明的大视野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治文明 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民主集中制 法治
原文传递
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意蕴及其构建逻辑 被引量:1
6
作者 夏锦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
多样性是文明的基本特征,法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多样性的基本特征,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亦体现着这一特征。在中国场域下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其构建了原创性的法治话语体系,彰显了中国共... 多样性是文明的基本特征,法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多样性的基本特征,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亦体现着这一特征。在中国场域下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其构建了原创性的法治话语体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推动了中华法制文明的现代化转型,打破了法治文明形态的西方固有印象,让人们从固化的西方法治想象中脱离出来,从而聚焦于自主性的法治发展道路。这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区别于其他法治文明的特性,丰富了人类法治文明的多样性。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的发展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凝练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的阶段性经验有其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标识
7
作者 夏锦文 傅情龙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共20页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起点。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脱胎于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两个结合”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新”...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起点。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脱胎于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两个结合”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新”,突出体现在进步性的政治主体对中华法治文明迈入新的发展样式的坚强领导;体现在对超越传统民本思想、西方人本思想的人民立场的始终坚持;体现在对“选举民主”单一性的超越,对“民主优位”还是“法治优位”张力困境的有效消解;体现在对“德法共治”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对“政党驱动型法治”中政党自我革命的深刻认识;体现在对绿色发展的促进,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体现在科技与法治的深度融合;体现在对“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着力构建。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成功超越了法治建设中的“西方中心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丰富了人类法治文明的多样性,其不同维度的标识性内容反映了人类法治文明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鲜明特征,也为后发国家形塑具有自身特色的法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标识
下载PDF
中华法系新诠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晓林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46,共15页
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探索自我治理的重大成果,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当从过去的历史传统、当下的法治实践、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维度来把握其丰富内涵。遵循中国法治发展进程中循常不变的逻辑,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华法系的新... 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探索自我治理的重大成果,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当从过去的历史传统、当下的法治实践、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维度来把握其丰富内涵。遵循中国法治发展进程中循常不变的逻辑,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华法系的新阶段,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华民族的法治现代化正确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深刻认识和把握治国理政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规律,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赋予中华法系新内涵。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中华法系必将回到世界法治发展的舞台中央。中华法系的新阶段将迎来中华法治文明复兴,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中华法治文明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