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芦荟在不同胁迫下的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倩 何婧 +2 位作者 王桢 胡淑静 谌继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290-292,共3页
以中华芦荟(Aloe veraL.var Chinensis(Haw.)Berger)为材料,进行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芦荟在三种胁迫处理下,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温胁迫下的增长幅度... 以中华芦荟(Aloe veraL.var Chinensis(Haw.)Berger)为材料,进行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芦荟在三种胁迫处理下,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温胁迫下的增长幅度最大,这可能暗示芦荟对低温胁迫更敏感,进一步表明芦荟耐干旱耐高盐但不耐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丙二醛 可溶性糖 干旱 高盐 低温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中华芦荟部分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兰小中 杨春贤 +2 位作者 陈敏 谈锋 廖志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研究了水分胁迫处理对药用植物中华芦荟的甙、多糖、总糖、可溶性糖、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甙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水分胁迫增加了单位干质量叶片中的甙含量;叶片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多糖含量明... 研究了水分胁迫处理对药用植物中华芦荟的甙、多糖、总糖、可溶性糖、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甙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水分胁迫增加了单位干质量叶片中的甙含量;叶片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多糖含量明显下降,总糖的含量也不断减少;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受到水分胁迫的中华芦荟与对照比较,整株、地上部分和根的鲜重均下降,并且胁迫强度愈大降低愈多.说明随着水分胁迫不断增加,中华芦荟次生代谢活跃,光合作用减弱,同化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甙的含量,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总量不断减少,而在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与其增强植物抗性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随着干旱失水,芦荟多糖含量及生物量的减少降低了芦荟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水分胁迫 药用成分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中华芦荟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兰小中 阳义健 +2 位作者 陈敏 廖志华 张明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共3页
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测定了干旱条件下中华芦荟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 s)和脱落酸(ABA)等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并研究了这些内源激素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中华芦荟叶片和根内ZR s和GA3的含量降低,ABA含量升... 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测定了干旱条件下中华芦荟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 s)和脱落酸(ABA)等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并研究了这些内源激素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中华芦荟叶片和根内ZR s和GA3的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干旱越严重,ZR s和GA3的含量就越低,ABA含量则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水分胁迫 内源激素
下载PDF
中华芦荟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与抗炎活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燕 陈运喜 +1 位作者 吴俊华 谭仁祥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拟检测分析中华芦荟中可能存在的酸性多糖并初步探究其抗炎活性。方法:以中华芦荟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三氯乙酸法除蛋白、DEAE-52离子交换色谱经NaCl洗脱得到芦荟酸性多糖。用Sephacryl S-400凝胶柱色谱法进一步纯化,HPLC判断其... 目的:拟检测分析中华芦荟中可能存在的酸性多糖并初步探究其抗炎活性。方法:以中华芦荟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三氯乙酸法除蛋白、DEAE-52离子交换色谱经NaCl洗脱得到芦荟酸性多糖。用Sephacryl S-400凝胶柱色谱法进一步纯化,HPLC判断其纯度及相对分子量,用紫外、红外、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组成。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检测其抗炎活性。结果:从芦荟叶片中分离得到一种纯酸性多糖APS-2,相对分子量为1.3×106Da。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它们以1→3和1→6糖苷键连接。从其分子量、单糖组成与连接方式可判断出APS-2为新多糖,且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结论:从中华芦荟中分离得到的新酸性多糖APS-2有较好的抗炎活性,此发现为该芦荟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酸性多糖 结构 抗炎
下载PDF
中华芦荟理化特性和芦荟饮料的制造工艺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梅 韩永斌 +2 位作者 杜红延 季勤 顾振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中华芦荟为供试材料,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并研究芦荟饮料制造工艺。结果表明,中华芦荟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芦荟素和多糖。生产上宜采用热榨工艺提取芦荟原汁。当芦荟原汁、复合稳...  以中华芦荟为供试材料,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并研究芦荟饮料制造工艺。结果表明,中华芦荟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芦荟素和多糖。生产上宜采用热榨工艺提取芦荟原汁。当芦荟原汁、复合稳定剂、蔗糖和柠檬酸用量分别为8 00%、0 08%、6 00%和0 18%时,芦荟混浊饮料风味最佳;用0 05%琼脂+0 15%CMC 2Na处理的芦荟悬浮颗粒饮料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理化特性 芦荟饮料 加工工艺 芦荟凝胶原汁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中华芦荟中性糖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燕 李云政 +1 位作者 秦海员 万玉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 为更深入地研究中华芦荟活性成分的组成及化学结构。方法 采用 DEAE- Sephadex A- 2 5作为填料 ,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结果 从中华芦荟原始多糖中分离并提纯得到一种中性糖 ,经过 IR、HPL C、TGA、1 3CNMR、碱性水解及元素... 目的 为更深入地研究中华芦荟活性成分的组成及化学结构。方法 采用 DEAE- Sephadex A- 2 5作为填料 ,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结果 从中华芦荟原始多糖中分离并提纯得到一种中性糖 ,经过 IR、HPL C、TGA、1 3CNMR、碱性水解及元素分析测定 ,证明这是一种纯度较高的、部分乙酰化的β- 1,4- D-聚吡喃甘露糖 ,其中糖链中甘露糖与乙酰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6 4∶ 1。结论 该多糖为首次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多糖 离子交换层析 HPLC
下载PDF
中华芦荟愈伤组织的诱导 被引量:5
7
作者 潘宇 胡宗利 +3 位作者 陈国平 刘阳 王肖云 陈绪清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3-118,共6页
以中华芦荟幼苗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或两者组合,以及添加Vc或活性炭(共350种组合),研究中华芦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生长素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 以中华芦荟幼苗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或两者组合,以及添加Vc或活性炭(共350种组合),研究中华芦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生长素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诱导的愈伤组织频率差异明显,且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也各异;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极低。当组合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差异显著;同时发现在减轻愈伤组织褐化的效果上,Vc较活性炭好。通过对愈伤组织诱导结果的比较,MS+2.0 mg/L 6-BA+0.5 mg/L 2,4-D+10 mg/L Vc为中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的较好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1.4%,且愈伤组织生长较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愈伤组织 诱导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下载PDF
中华芦荟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天东 古静燕 +1 位作者 罗英 李俊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97-2398,共2页
目的分离纯化中华芦荟中具有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的活性成分。方法反复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从芦荟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了结构,并以K562肿瘤细胞株采用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和SRB法分析了化合... 目的分离纯化中华芦荟中具有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的活性成分。方法反复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从芦荟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了结构,并以K562肿瘤细胞株采用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和SRB法分析了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4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荟大黄素①,大黄素甲醚②,大黄酚③和大黄素④。活性检测结果化合物1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10μg/m l时抑制率为(57.13±2.13)%],化合物4在10μg/m l时抑制率为(35.17±1.16)%,化合物2、3(均为10μg/m l)的抑制率分别为[(18.14±1.15)%,(21.13±3.11)%]。结论化合物1,2,3,4都具有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其中1和4活性较强,2,3的活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抗肿瘤 细胞增殖抑制
下载PDF
中华芦荟活性物质提取及其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谢宗波 姜国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03-1704,共2页
目的研究中华芦荟叶皮提取物的抑菌性能。方法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培养供试菌株,确定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芦会提取物与蔗糖、食盐的协同抑菌性能。结果供试菌株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上生长受到抑制;芦荟提取物与蔗糖(或食... 目的研究中华芦荟叶皮提取物的抑菌性能。方法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培养供试菌株,确定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芦会提取物与蔗糖、食盐的协同抑菌性能。结果供试菌株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上生长受到抑制;芦荟提取物与蔗糖(或食盐)的共同抑菌效果比它们单独作用强。结论芦荟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米曲霉和木霉有抑制作用;芦荟提取物与蔗糖、食盐存在协同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提取物 抑菌性能 蒽醌化合物
下载PDF
中华芦荟多糖的提取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健 杨安平 江国森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4年第2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中华芦荟 多糖 提取 斑纹芦荟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中华芦荟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玲玲 罗合春 张先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69-71,共3页
从中华芦荟的根和叶中分离出8株内生真菌,其中5株来自叶部,3株来自根部,将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对4种指示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 从中华芦荟的根和叶中分离出8株内生真菌,其中5株来自叶部,3株来自根部,将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对4种指示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抑菌试验,发现叶部和根部各有一株内生真菌对3种指示细菌表现出抑菌活性,且叶部的内生真菌对啤酒酵母也有抑制效果。经形态学鉴定,这两株内生真菌都属于黑曲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中华芦荟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粤北地区中华芦荟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柯野 方白玉 曾松荣 《菌物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从中华芦荟[Aloe veraL.var.chinensis(Haw.)Berger]的根和叶中分离出内生真菌40株,经形态学鉴定属于3目3科7属;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发现青霉属LH4和头孢属LH34菌株具有抗菌活性。
关键词 中华芦荟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物质
下载PDF
中华芦荟叶的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宗根 Elena CHAUSER-VOLFSON +1 位作者 Yitzchak GUTTERMAN 胡正海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8期780-787,共8页
用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中华芦荟 (AloeveraL .var.chinensis(Haw .)Berg .)叶的结构、芦荟素的含量及其可能的储藏和合成场所。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芦荟叶的结构由表皮、同化薄壁组织、维管束和储水组织组成。其... 用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中华芦荟 (AloeveraL .var.chinensis(Haw .)Berg .)叶的结构、芦荟素的含量及其可能的储藏和合成场所。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芦荟叶的结构由表皮、同化薄壁组织、维管束和储水组织组成。其旱生结构特征比较明显 ,表皮具厚的角质层 ,外切向壁次生加厚 ,气孔下陷 ,中央储水组织发达 ;绿色组织没有明显的分化。其中 ,5个细胞环绕的气孔器和叶基出现的第二轮维管束在芦荟属中首次报道 ,具有种的特征。中华芦荟叶中所含的蒽醌类次生代谢物主要是芦荟素 (barbaloinoraloin) ,其含量和叶位及同一叶的不同部位有关 ,植株上部嫩叶及每一叶的上部含量高于下部老叶和叶的中部 ,叶基部含量最低。比较被测的解剖学指标和植物化学分析的结果发现 ,叶中维管束的密度和芦荟素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用 5 %Pb(CH3 COOH) 2沉淀处理及 5 %NaOH的颜色反应检测芦荟素的储藏和合成部位 ,初步结果表明 ,位于韧皮部端的数个发达大型薄壁细胞是芦荟素的储藏场所 ,而绿色组织和维管束鞘是可能的合成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叶结构 芦荟素含量 维管束密度 组织化学反应
下载PDF
中华芦荟组织培养物的芦荟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红星 李发启 +4 位作者 王太霞 李建军 李俊英 杨相甫 李景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27-628,共2页
以中华芦荟的根、茎、叶为外植体 ,探讨了诱导的愈伤组织与芦荟素积累的关系。分别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 ,在MS +NAA 1mg/L + 6 BA 0 5mg/L培养基上 ,以叶为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 ,分化程度最高 ,芦荟素含量也... 以中华芦荟的根、茎、叶为外植体 ,探讨了诱导的愈伤组织与芦荟素积累的关系。分别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 ,在MS +NAA 1mg/L + 6 BA 0 5mg/L培养基上 ,以叶为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 ,分化程度最高 ,芦荟素含量也高 ( 0 35 % ) ;以茎为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 ,芦荟素含量次之 ( 0 0 8% ) ;以根为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不含芦荟素。在MS + 2 ,4 D 1mg/L + 6 BA 0 5mg/L培养基上 ,以根、茎、叶为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 ,分化程度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植体 愈伤组织 中华芦荟 6-BA 组织培养 培养基 NAA 芦荟 分化程度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中华芦荟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宛淑艳 袁迎 陈春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382-4383,4403,共3页
[目的]探索芦荟的离体快繁技术,为芦荟的组织培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盆栽中华芦荟的嫩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的增殖阶段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离体快繁试验。[结果]培养30 d后,3瓶被污染,4瓶不长愈伤组织,13瓶在芽基部... [目的]探索芦荟的离体快繁技术,为芦荟的组织培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盆栽中华芦荟的嫩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的增殖阶段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离体快繁试验。[结果]培养30 d后,3瓶被污染,4瓶不长愈伤组织,13瓶在芽基部产生圆球状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在诱导芽分化约20 d后,2瓶被污染,11瓶开始芽点分化。3.00 mg/L 6-BA的处理效果最佳。诱导生根11 d后,1瓶被污染,2瓶出现叶子干焦的现象,17瓶长势良好。中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50 mg/L+NAA0.15 mg/L,诱导率为60%;丛生芽分化及继代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3.00 mg/L+NAA 0.10 mg/L,诱导率为85%;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30~0.50 mg/L+IBA 0.20 mg/L+活性炭0.5%。[结论]该研究为芦荟的快繁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茎尖 离体快繁技术
下载PDF
中华芦荟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建宏 艾海舰 亢福仁 《榆林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8-28,共1页
通过中华芦荟茎段的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组织培养,进行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实现中华芦荟的快速繁殖和规模生产。
关键词 中华芦荟 愈伤组织 不定芽诱导 繁殖技术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最优培养基 被引量:5
17
作者 鲍思伟 廖志华 +1 位作者 陈敏 谈锋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不同浓度的 6 苄基腺嘌呤 ( 6 BA)、萘乙酸 (NAA)和蔗糖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糖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6 BA ,而NAA影响最小 .筛选出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 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不同浓度的 6 苄基腺嘌呤 ( 6 BA)、萘乙酸 (NAA)和蔗糖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糖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6 BA ,而NAA影响最小 .筛选出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2 .0mg/L 6 BA +0 .3mg/LNAA + 30 g/L蔗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丛生芽诱导 正交设计 最佳培养基 筛选
下载PDF
中华芦荟多糖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安平 王宗伟 江国森 《九江医学》 2002年第4期190-191,共2页
目的 :研究中华芦荟多糖提取和测定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酶解醇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提取和测定中华芦荟中多糖的含量。结果 :酶解醇沉法提取中华芦荟多糖含量为 18 2 7mg mL。 结论 :酶解醇沉法提取的中华芦荟中多糖含量高 。
关键词 中华芦荟 多糖 紫外分光光度法 酶解醇沉法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华芦荟微量元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胜伟 毕肖林 +1 位作者 陈蕾 顾振新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2-43,共2页
目的:测定中华芦荟中的微量元素.方法:用浓HNO3 10 ml和HClO4 2 ml(体积分数比为5[DK]∶1)作消化液处理样品,去离子水移取消化液并定容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测定了样品中的Pb、Mn、Zn、K、Ca、Fe、Cd、Hg、As等9种微量元素,标准... 目的:测定中华芦荟中的微量元素.方法:用浓HNO3 10 ml和HClO4 2 ml(体积分数比为5[DK]∶1)作消化液处理样品,去离子水移取消化液并定容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测定了样品中的Pb、Mn、Zn、K、Ca、Fe、Cd、Hg、As等9种微量元素,标准加样回收率为95.28%~105.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为微量元素与芦荟药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原子吸收光谱法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某些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由继红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3-626,共4页
对中华芦荟 (AloeveraL .var.chinensis)组培苗与正常苗的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电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芦荟组培... 对中华芦荟 (AloeveraL .var.chinensis)组培苗与正常苗的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电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证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是中华芦荟快繁的一条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理化指标 显著性检验 组培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