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华诗词文化的发展演变、当代形态与价值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遇春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7-68,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编纂与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8ZDA26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华诗词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化。按照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理论,在中华诗词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直存在人民性诗词文化与非人民性、反人民性诗词文化的矛盾和斗争。在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的历史演变中,人民性诗词文化先后经历了发轫期、蛰伏期、回升期、融合期、激变期、衰落期这六个发展阶段。以五四运动为界,中华诗词的近现代转型过程,其实是一个由近代诗词的人民性文化复兴走向现代诗词的人民性文化复壮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诗词文化开始建构新的社会主义的人民性文化形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诗词以民歌体、自由体和古典体的三位一体,创造了当代中华人民性诗词文化的辉煌。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随着各种西方外来文化力量的涌入,新时期诗学界人民性诗歌文化传统出现了回落。但在新时代文学大幕揭开以后,中华人民性诗词文化重新得到张扬,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人民性诗歌文化方兴未艾。中华诗教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华诗词文化的当代价值关键之所在。我们不仅要大力挖掘中华古典诗词的人民性文化资源,而且要全力弘扬中华近现代诗词的人民性文化精神,由此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站在前贤的历史基础上努力开创中华当代诗词的人民性文化新形态。
-
关键词
中华诗词文化
人民性理论
历史演变
近现代转型
当代形态
中华诗教价值
-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