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下游中华金沙鳅自然繁殖的生态水文需求研究
1
作者 张登成 王孟 +4 位作者 李斐 樊皓 于江 阮娅 张可可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开展中华金沙鳅的生态需求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调度方案,为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调度提供参考与借鉴。2017-2019年5-7月在金沙江下游巧家断面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分析中华金沙鳅卵苗径流量与同期水温、流量日上涨... 开展中华金沙鳅的生态需求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调度方案,为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调度提供参考与借鉴。2017-2019年5-7月在金沙江下游巧家断面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分析中华金沙鳅卵苗径流量与同期水温、流量日上涨量、涨水持续时间等生态水文指标之间的响应关系,掌握刺激中华金沙鳅自然繁殖的生态水文指标和水温阈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乌东德水电站生态调度运行要求。结果表明:巧家江段中华金沙鳅产卵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产卵高峰期起始水温不低于19.0℃;对应的洪峰过程流量日上涨量平均为358 m^(3)/s,涨水持续天数平均为5 d,洪峰过程2~3 d后开始大规模产卵;偏相关分析表明中华金沙鳅卵苗径流量与起始水位呈负相关关系,与水位日上涨量、涨水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推荐人造洪峰的起始(3-7月)流量为1160 m^(3)/s,此时对应的乌东德水文站水位为791.1 m。加大流量日增长率以及增加涨水持续时间,可有效促进中华金沙鳅产卵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金沙 繁殖 生态水文指标 乌东德水电站
下载PDF
金沙江中上游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产卵场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淑伟 杨君兴 陈小勇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630,共5页
该研究分别于2012年4月、7—8月及11月针对云南省金沙江梨园电站影响区域的鱼类早期资源进行了3次监测。并于2012年7—8月对云南省玉龙县大具乡大具渡口金沙江的监测中,发现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卵汛两次,分别为8月1日8:0... 该研究分别于2012年4月、7—8月及11月针对云南省金沙江梨园电站影响区域的鱼类早期资源进行了3次监测。并于2012年7—8月对云南省玉龙县大具乡大具渡口金沙江的监测中,发现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卵汛两次,分别为8月1日8:00—4日10:00和8月9日23:00—13日6:00。结果发现,中华金沙鳅鱼卵卵径3.37~4.41 mm,平均3.89 mm,自然受精率为91.5%,模拟培养出膜率为97.1%,畸形率为2.2%;产卵场共3处,分别位于云南省玉龙县龙蟠镇、黎明乡和巨甸镇;三处产卵场两次产卵共计~1.49×107 ind.。此次产卵场的发现是对以往中华金沙鳅生物学资料的重要补充,对电站建设背景下金沙江鱼类资源的保护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中上游 中华金沙 产卵场
下载PDF
中华金沙鳅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筛选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段友健 张富铁 +2 位作者 曹善茂 王剑伟 谭德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微卫星(Microsatellite)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其侧翼区序列比较保守,核心区以1—6个碱基组成串联重复序列。微卫星标记具有按照孟德尔方式分离、多态性丰富、呈共显性遗传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基因组和群体... 微卫星(Microsatellite)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其侧翼区序列比较保守,核心区以1—6个碱基组成串联重复序列。微卫星标记具有按照孟德尔方式分离、多态性丰富、呈共显性遗传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基因组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非常有效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金沙 微卫星 特征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长江上游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线粒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龙安雨 田辉伍 +3 位作者 汪登强 陈大庆 周湖海 段辛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1,共8页
为了解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及短身金沙鳅(J.abbreviate)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对长江上游巴南、江津、合江、宜宾、犍为、巧家、宁南和攀枝花等8个群体的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及巴南、合江和犍... 为了解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及短身金沙鳅(J.abbreviate)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对长江上游巴南、江津、合江、宜宾、犍为、巧家、宁南和攀枝花等8个群体的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及巴南、合江和犍为3个群体的短身金沙鳅(J.abbreviate)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的遗传结构存在差异,中华金沙鳅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999和0.0182;而短身金沙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Hd:0.411,Pi:0.0005)。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显示两种鱼均无显著地理遗传分化,但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网络结构图揭示了中华金沙鳅存在群体内遗传分化,形成三个谱系,表明缺乏长期亚群体隔离和高水平基因流。中性检验和Bayesian skyline plot(BSP)结果表明,中华金沙鳅在历史上曾发生过群体扩张事件,扩张时间约在10万~17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金沙(jinshaia sinensis) 短身金沙(J.abbreviate) 长江上游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