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印度洋海岭Edmond热液区块状硫化物中自然金的发现及其意义 |
吴仲玮
孙晓明
戴瑛知
石贵勇
王琰
芦阳
梁业恒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2
|
巴基斯坦中印度河盆地构造与层序地层学研究(英文) |
黄祖熹
王玉满
王玉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3
|
中印度洋洋盆GC11岩心富稀土深海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张霄宇
黄牧
石学法
黄大松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4
|
中印度洋海盆多金属结核地质特征 |
何高文
邓希光
杨胜雄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5
|
中印度洋脊Edmond热液区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对海底成矿作用环境的指示 |
王叶剑
韩喜球
金翔龙
邱中炎
朱继浩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6
|
赤道中印度洋上层环流结构与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
王毅
崔凤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7
|
中印度洋脊Edmond区热液硫化物的形成——来自铅和硫同位素的约束 |
王叶剑
韩喜球
金翔龙
初凤友
邱中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8
|
中印度洋脊Edmond热液区硫化物的He、Ar同位素组成 |
王叶剑
韩喜球
邱中炎
叶先仁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9
|
中印度洋海盆富稀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机制研究 |
孙懿
石学法
鄢全树
刘希军
于淼
黄牧
毕东杰
李佳
朱爱美
高晶晶
汪虹敏
张兆祺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中印度洋海盆南部中新世以来碳酸盐补偿深度的演变:来自微体化石组合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
刘振尤
葛晨东
石学法
邹欣庆
纪振强
鲍洋
黄牧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1
|
中印度洋海盆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
黄牧
石学法
于淼
杨刚
方习生
刘季花
崔菁菁
白亚之
汪虹敏
姚政权
毕东杰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2
|
中印度洋Edmond热液区黄铁矿中银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来自矿物学的证据 |
陈柯安
张慧超
方浩原
陶春辉
梁锦
杨伟芳
廖时理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中印度洋海岭Edmond热液区块状硫化物中贵金属元素的富集成矿作用 |
吴仲玮
孙晓明
石贵勇
戴瑛知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4
|
中印度洋锰结核形态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
Pratima Jauhari
辛文锋
|
《海洋地质译丛》
|
1990 |
0 |
|
15
|
中印度洋海盆沉积岩心中稀土元素的成岩再活化作用 |
J N Pattan
陈秀澄
|
《海洋地质动态》
|
1998 |
0 |
|
16
|
基于GTAP模型的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贸易效应研究 |
胡颖
陈洁筠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洋中脊弯折带的构造-岩浆耦合作用:西北印度洋中脊火山锥及断层分布的约束 |
党牛
余星
韩喜球
吴招才
邱中炎
王叶剑
李洪林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的地缘经济合作障碍及其协作机制 |
胡伟
方祥云
叶程溥
胡志丁
李灿松
|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西南印度洋中脊49°E—52°E区域洋壳增生的构造与岩浆特征 |
冯博
李江海
陶春辉
刘持恒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西南印度洋中脊东段MORB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地幔源区组成的指示 |
董振
梁锦
曹志敏
贺惠忠
陈亮
陆茸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