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古学对于认识中国早期历史的贡献——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及中国文明起源范式的演变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星灿
《南方文物》
2011年第2期85-88,76-77,共6页
陈星灿先生的《考古学对于认识中国早期历史的贡献——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及中国文明起源范式的演变》讨论的仍然是考古学研究的范式,不过这里是个案性的范式,是对当下各界普遍比较关心的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研究历程的系统的、整体性反思...
陈星灿先生的《考古学对于认识中国早期历史的贡献——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及中国文明起源范式的演变》讨论的仍然是考古学研究的范式,不过这里是个案性的范式,是对当下各界普遍比较关心的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研究历程的系统的、整体性反思。文明起源问题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也是考古资料、理论方法的试金石。他概括中国考古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上大致经历了四个范式或者说阶段性认识,并从资料到方法、到理论包括观点形成的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寻绎考古学进步和学术运行的内在轨迹。文中着重对从解放前的仰韶文化向东、龙山文化向西发展的东西二元对立说到上世纪50~70年代盛行的中原中心说,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主流观点的多元一体说形成与流行花费了较多的笔墨。他指出,"在中国文明起源范式这个问题的讨论上,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文化现象,也可以说这四种范式是经过中外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得以完成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说明,一种可以构成范式的学说的形成,既是时代性的标志,也必具有广博的学术与社会基础,考古学必须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汲取当时一切必要的知识与思想,方能有所进步,固步自封,最终只能使自己变成井底之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中国文明起源
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中原
地区
中原中心论
黑陶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范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博报刊信息库
2
《文物世界》
2002年第5期77-80,共4页
关键词
仰韶文化
中国古代文明
新
中原中心论
中原
地区
文明起源
三星堆
青铜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四大板块看史前中国文明的演进与互动
3
作者
陈胜前
《人民周刊》
2021年第18期76-77,共2页
在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曾长期存在“中原中心论”的观点,研究者把关注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原地区,似乎只有中原才有文明。这也是考古学家苏秉琦所批评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两个“怪圈”之一,因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模...
在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曾长期存在“中原中心论”的观点,研究者把关注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原地区,似乎只有中原才有文明。这也是考古学家苏秉琦所批评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两个“怪圈”之一,因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更像是“满天星斗”“群星璀璨”。过去二十多年来,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良渚、陶寺、石峁、石家河等古城及相关考古遗存的揭示,充分展现了早期中国文明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考古发现与研究显示,早期中国文明是一个存在密切联系的互动圈,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体系,但并不封闭。不过,中原中心论并没有完全消失,它的升级版就是“华夏-边缘”论,即认为农耕区的中国文明才是华夏中心,其余是边缘。这种考察视角有失偏颇,与真实历史不符,我们应该从更大范围的互动中来考察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中心论
中国文明起源
考古发现
华夏
中心
考古遗存
良渚
苏秉琦
群星璀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中原到中国:中国文化的农耕本性
被引量:
10
4
作者
刘成纪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7,共8页
中国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本性最根本地决定着中国文化的属性。就中国传统农业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根本地体现为农耕生产方式对土地或自然的高度依附性,而中国文化的人本精神、...
中国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本性最根本地决定着中国文化的属性。就中国传统农业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根本地体现为农耕生产方式对土地或自然的高度依附性,而中国文化的人本精神、伦理取向和对自然时空审美价值的发现,均直接来自农耕文明的孕育。在中国历史上,农业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协同关系,劝农传统、移民政策和屯田制度等,是中国文化确立其影响力并外向扩张的最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中心论
农耕文明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殊途同归:夏鼐和苏秉琦中国文化起源多元说形成之比较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伟驹
《考古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92,共16页
目次一夏鼐对"中原中心论"的判断二苏秉琦中国文化起源"多元说"初步形成三五批碳十四数据对"中原中心论"的冲击四夏鼐和苏秉琦的中国文化起源"多元说"最终形成五从世界史前考古背景看夏鼐和苏...
目次一夏鼐对"中原中心论"的判断二苏秉琦中国文化起源"多元说"初步形成三五批碳十四数据对"中原中心论"的冲击四夏鼐和苏秉琦的中国文化起源"多元说"最终形成五从世界史前考古背景看夏鼐和苏秉琦的贡献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学界对于中国文化起源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中心论
考古学界
史前考古
苏秉琦
碳十四
殊途同归
夏鼐
多元
原文传递
从四大板块看史前中国文明的演进与互动
6
作者
陈胜前
《新华月报》
2021年第22期79-81,共3页
在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曾长期存在“中原中心论”的观点,研究者把关注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原地区,似乎只有中原才有文明。这也是考古学家苏秉琦所批评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两个“怪圈”之一,因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模...
在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曾长期存在“中原中心论”的观点,研究者把关注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原地区,似乎只有中原才有文明。这也是考古学家苏秉琦所批评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两个“怪圈”之一,因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更像是“满天星斗”“群星璀璨”。过去二十多年来,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良渚、陶寺、石峁、石家河等古城及相关考古遗存的揭示,充分展现了早期中国文明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中心论
中国文明起源
考古发现
考古遗存
良渚
苏秉琦
群星璀璨
石峁
原文传递
题名
考古学对于认识中国早期历史的贡献——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及中国文明起源范式的演变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星灿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南方文物》
2011年第2期85-88,76-77,共6页
文摘
陈星灿先生的《考古学对于认识中国早期历史的贡献——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及中国文明起源范式的演变》讨论的仍然是考古学研究的范式,不过这里是个案性的范式,是对当下各界普遍比较关心的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研究历程的系统的、整体性反思。文明起源问题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也是考古资料、理论方法的试金石。他概括中国考古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上大致经历了四个范式或者说阶段性认识,并从资料到方法、到理论包括观点形成的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寻绎考古学进步和学术运行的内在轨迹。文中着重对从解放前的仰韶文化向东、龙山文化向西发展的东西二元对立说到上世纪50~70年代盛行的中原中心说,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主流观点的多元一体说形成与流行花费了较多的笔墨。他指出,"在中国文明起源范式这个问题的讨论上,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文化现象,也可以说这四种范式是经过中外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得以完成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说明,一种可以构成范式的学说的形成,既是时代性的标志,也必具有广博的学术与社会基础,考古学必须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汲取当时一切必要的知识与思想,方能有所进步,固步自封,最终只能使自己变成井底之蛙。
关键词
考古
中国文明起源
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中原
地区
中原中心论
黑陶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范式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博报刊信息库
2
出处
《文物世界》
2002年第5期77-80,共4页
关键词
仰韶文化
中国古代文明
新
中原中心论
中原
地区
文明起源
三星堆
青铜器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四大板块看史前中国文明的演进与互动
3
作者
陈胜前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
出处
《人民周刊》
2021年第18期76-77,共2页
文摘
在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曾长期存在“中原中心论”的观点,研究者把关注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原地区,似乎只有中原才有文明。这也是考古学家苏秉琦所批评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两个“怪圈”之一,因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更像是“满天星斗”“群星璀璨”。过去二十多年来,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良渚、陶寺、石峁、石家河等古城及相关考古遗存的揭示,充分展现了早期中国文明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考古发现与研究显示,早期中国文明是一个存在密切联系的互动圈,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体系,但并不封闭。不过,中原中心论并没有完全消失,它的升级版就是“华夏-边缘”论,即认为农耕区的中国文明才是华夏中心,其余是边缘。这种考察视角有失偏颇,与真实历史不符,我们应该从更大范围的互动中来考察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中原中心论
中国文明起源
考古发现
华夏
中心
考古遗存
良渚
苏秉琦
群星璀璨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中原到中国:中国文化的农耕本性
被引量:
10
4
作者
刘成纪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7,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美学与农耕文明>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本性最根本地决定着中国文化的属性。就中国传统农业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根本地体现为农耕生产方式对土地或自然的高度依附性,而中国文化的人本精神、伦理取向和对自然时空审美价值的发现,均直接来自农耕文明的孕育。在中国历史上,农业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协同关系,劝农传统、移民政策和屯田制度等,是中国文化确立其影响力并外向扩张的最重要手段。
关键词
中原中心论
农耕文明
中国文化
Keywords
center of the Central Plains
farming civilization
Chinese cuhure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殊途同归:夏鼐和苏秉琦中国文化起源多元说形成之比较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伟驹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考古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92,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华南地区新旧石器过渡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7CKG002)资助。
文摘
目次一夏鼐对"中原中心论"的判断二苏秉琦中国文化起源"多元说"初步形成三五批碳十四数据对"中原中心论"的冲击四夏鼐和苏秉琦的中国文化起源"多元说"最终形成五从世界史前考古背景看夏鼐和苏秉琦的贡献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学界对于中国文化起源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键词
中原中心论
考古学界
史前考古
苏秉琦
碳十四
殊途同归
夏鼐
多元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四大板块看史前中国文明的演进与互动
6
作者
陈胜前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
出处
《新华月报》
2021年第22期79-81,共3页
文摘
在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曾长期存在“中原中心论”的观点,研究者把关注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原地区,似乎只有中原才有文明。这也是考古学家苏秉琦所批评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两个“怪圈”之一,因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更像是“满天星斗”“群星璀璨”。过去二十多年来,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良渚、陶寺、石峁、石家河等古城及相关考古遗存的揭示,充分展现了早期中国文明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中原中心论
中国文明起源
考古发现
考古遗存
良渚
苏秉琦
群星璀璨
石峁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古学对于认识中国早期历史的贡献——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及中国文明起源范式的演变
陈星灿
《南方文物》
201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博报刊信息库
《文物世界》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四大板块看史前中国文明的演进与互动
陈胜前
《人民周刊》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中原到中国:中国文化的农耕本性
刘成纪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0
原文传递
5
殊途同归:夏鼐和苏秉琦中国文化起源多元说形成之比较
陈伟驹
《考古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6
从四大板块看史前中国文明的演进与互动
陈胜前
《新华月报》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