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佛教音乐研究的基本动态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英丽 《当代音乐》 2015年第15期72-73,78,共3页
中原佛教音乐研究深受中国佛教艺术研究的影响,但发展进程相对滞缓,研究成果不容乐观。中原佛教音乐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为中原佛教音乐艺术研究的发端阶段,成果多见于尼树仁的相关研究;20世纪末以来,为中... 中原佛教音乐研究深受中国佛教艺术研究的影响,但发展进程相对滞缓,研究成果不容乐观。中原佛教音乐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为中原佛教音乐艺术研究的发端阶段,成果多见于尼树仁的相关研究;20世纪末以来,为中原佛教音乐研究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新的中原佛教音乐文献及艺术形式通过调查被整理出来,中原佛教音乐的研究视域逐渐扩大,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但就目前中原佛教音乐的整体研究情况而言,还略显冷清,关注度严重不足。本文拟就中原佛教音乐研究的意义、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音乐 白马寺 中原佛教音乐 大相国寺梵乐 十盘音乐
下载PDF
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原佛教文化的挖掘与当代重建问题
2
作者 杨冬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5期56-58,共3页
如何使中原佛教文化资源有效转换成现实的文化软实力,如何让中原佛教文化发挥特有的号召力、说服力和吸引力,使之在"一带一路"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绽放光彩,通过对中原佛教建筑的历史、现状及其佛教文化价值的深入调查研究,有利... 如何使中原佛教文化资源有效转换成现实的文化软实力,如何让中原佛教文化发挥特有的号召力、说服力和吸引力,使之在"一带一路"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绽放光彩,通过对中原佛教建筑的历史、现状及其佛教文化价值的深入调查研究,有利于将历史建筑风貌与当代人文景观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其整体重建、保护和利用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原佛教文化 挖掘 重建
下载PDF
古代中原佛教概要
3
作者 田海林 《中州今古》 2000年第1期38-44,共7页
关键词 中原佛教 玄奘 佛教禅宗 中国佛教 三阶教 白马寺
下载PDF
忆朴老与中原佛教
4
作者 释心空 《中州统战》 2000年第7期13-,共1页
关键词 白马寺 海法 中原佛教 宗教局
下载PDF
工布查布与《中原地区佛教源流记》版本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先巴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103,共11页
工布查布生于康熙年间,雍正年间任番学总管,著作颇多。与显亲王衍潢、硕庄亲王允禄、章嘉若白多杰、噶陀仁增才旺脑布、司徒曲吉迥乃等关系甚好。《中原地区佛教源流记》是其代表作之一,先后有北京、德格、布达拉宫刻本、抄本等。透过... 工布查布生于康熙年间,雍正年间任番学总管,著作颇多。与显亲王衍潢、硕庄亲王允禄、章嘉若白多杰、噶陀仁增才旺脑布、司徒曲吉迥乃等关系甚好。《中原地区佛教源流记》是其代表作之一,先后有北京、德格、布达拉宫刻本、抄本等。透过汉藏文献清代番学总管蒙古族著名学者工布查布的身世,可对《中原地区佛教源流记》成书背景、版本流传、版式特点及研究状况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布查布 中原地区佛教源流记》 藏文古籍 版本
下载PDF
10—14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思想与汉文化认同——以高昌回鹘佛教文献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志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8,共8页
10—14世纪高昌回鹘国的佛教思想以中原大乘佛教思想文化为主体,体现在对心性论思想的重视、对净土信仰的推崇、“三教合一”和佛教世俗化、简易化思潮的流行等方面。高昌回鹘的佛教文化在整体上是宋元中国佛教文化及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10—14世纪高昌回鹘国的佛教思想以中原大乘佛教思想文化为主体,体现在对心性论思想的重视、对净土信仰的推崇、“三教合一”和佛教世俗化、简易化思潮的流行等方面。高昌回鹘的佛教文化在整体上是宋元中国佛教文化及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昌回鹘对中原佛教文化的认同极大推进了其与中原地区的民族和文化认同,以及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高昌回鹘佛教思想及其文化认同也是10—14世纪丝绸之路佛教文化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回鹘 佛教思想 汉文化认同 中原大乘佛教
下载PDF
古代于阗大乘佛教中心的形成与影响
7
作者 贾应逸 《吐鲁番学研究》 2013年第1期32-41,共10页
位于丝绸之路南道的于阗是我国较早信仰佛教的地区。境内设有译场,高僧云集、佛经荟萃、塔寺林立、佛教仪式和习俗盛行。我国中原地区重要的大乘佛教经典,如《般若》、《涅槃》、《法华》、《华严》等经籍和佛教护国思想多从这里传入,... 位于丝绸之路南道的于阗是我国较早信仰佛教的地区。境内设有译场,高僧云集、佛经荟萃、塔寺林立、佛教仪式和习俗盛行。我国中原地区重要的大乘佛教经典,如《般若》、《涅槃》、《法华》、《华严》等经籍和佛教护国思想多从这里传入,使这里形成我国大乘佛教的中心之一。同时,于阗的佛教造像、仪轨和习俗等也大大地影响了我国中原地区的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佛教 大乘经典 护国思想 中原佛教的影响
下载PDF
公元7世纪中期至8世纪中期龟兹佛教 被引量:4
8
作者 姚律 《中国佛学》 2019年第2期19-48,共30页
从公元7世纪中期开始,龟兹本土小乘佛教由盛转衰,中原大乘佛教传入龟兹,兴建起汉寺,开凿了具有鲜明汉地佛教艺术特征的汉风窟,是龟兹佛教史上值得回顾的一段华章。
关键词 龟兹佛教 本土小乘佛教 中原大乘佛教 汉寺 汉风窟
下载PDF
略论柏孜克里克石窟新发现的汉文《金刚经》残卷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46-49,共4页
自北魏至隋唐,《金刚经》汉译本曾在今吐鲁番地区流行一时,以柏孜克里克石窟为代表的佛教文化遗址就出土有多件写本残卷,其中尤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数量最多。此经的流行,既与其言简意赅宣扬佛教义理相关,也与罗什高超的译经水平有关。特... 自北魏至隋唐,《金刚经》汉译本曾在今吐鲁番地区流行一时,以柏孜克里克石窟为代表的佛教文化遗址就出土有多件写本残卷,其中尤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数量最多。此经的流行,既与其言简意赅宣扬佛教义理相关,也与罗什高超的译经水平有关。特别是中唐以降,唐朝中央政府在政治及文化上都对西域实施了有效的管控,加之唐玄宗本人对《金刚经》倍加推崇,极大地促进了此经在传统汉文化积淀极深的高昌地区的进一步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经》 柏孜克里克石窟 中原佛教
下载PDF
中国儒、释、道三教同源思想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乌以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5,共5页
中国儒、释、道三教的关系,在历史上,有斗争,有交流,有调和,有演变,“三教同源”或“三教合一”说便是调和演变的突出标志.这种思想发源于南北朝,历隋、唐、宋而盛行于元、明两代,至清朝就逐渐衰落. 南北朝梁武帝曾提出三教同源的理论,... 中国儒、释、道三教的关系,在历史上,有斗争,有交流,有调和,有演变,“三教同源”或“三教合一”说便是调和演变的突出标志.这种思想发源于南北朝,历隋、唐、宋而盛行于元、明两代,至清朝就逐渐衰落. 南北朝梁武帝曾提出三教同源的理论,从他的诏书中可见。他早年虽然提出过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 三教合一 中原佛教 《三教平心论》 儒、释、道 道教 李道纯 周太谷 文始真经 金丹 道士 黄冠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汉唐时期中原僧侣西行求法探源
11
作者 邵振宇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15年第1期72-74,共3页
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以后直到唐代,中原地区不断的有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或海路前往印度半岛寻求佛法的有志僧人。虽其出发原因多种多样,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求真正的佛法。需要不断前往印度半岛求法的主要原因是释伽摩尼圆寂后其弟子... 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以后直到唐代,中原地区不断的有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或海路前往印度半岛寻求佛法的有志僧人。虽其出发原因多种多样,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求真正的佛法。需要不断前往印度半岛求法的主要原因是释伽摩尼圆寂后其弟子信徒不断划分出新的宗派、学说和经典。本文从印度半岛的佛教发展入手,辨证分析其对中原求法和佛教发展的影响,以及西行求法的盛衰与中原佛教发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发展 西行求法 根源 中原佛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