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石山福治《考定中原音韵》的学术史地位及意义
1
作者 魏小燕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石山福治《考定中原音韵》(1925年)是东亚范围内第一本研究《中原音韵》的语言学专著,是东亚《中原音韵》学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具有历史比较法、优选法及内部分析法的方法论意识,是一项具有现代意义的研究,为后代... 石山福治《考定中原音韵》(1925年)是东亚范围内第一本研究《中原音韵》的语言学专著,是东亚《中原音韵》学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具有历史比较法、优选法及内部分析法的方法论意识,是一项具有现代意义的研究,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原音韵》提供了重要启示。其中,该书关于《中原音韵》入声、《中原音韵》与北京音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引发了后来学者对《中原音韵》音系及其性质的大争论,形成了《中原音韵》研究的繁荣局面。此外,石山福治较早关注到王文璧增注本《中州音韵》、叶以震校注本《重订〈中原音韵〉》对考定《中原音韵》音系的价值,开启了东亚汉语音韵学界研究《中原音韵》一系韵书的先声,推动了近代汉语语音的研究。重新认识《考定中原音韵》的学术史价值,评估它在东亚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中原音韵》学史研究的重要地位及意义,挖掘其中的方法论启示,有利于厘清东亚《中原音韵》学史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山福治 《考定中原韵》 学术史 汉语韵学
下载PDF
破解中国音韵学史上的一桩悬案——《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研究论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桑宇红 张智慧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7-242,共6页
《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分合及音值拟定问题是中国音韵学史上一直未能解决的学术悬案,为了解析这一难题,首先要对20世纪初以来有代表性的诸多观点作出述评,分析各家的分歧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全面、深入的... 《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分合及音值拟定问题是中国音韵学史上一直未能解决的学术悬案,为了解析这一难题,首先要对20世纪初以来有代表性的诸多观点作出述评,分析各家的分歧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可知,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是合为一套的,其音值为卷舌声母[t■]、[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韵》 知庄章 论析
下载PDF
《风雅翼》叶音今音韵系及其与《中原音韵》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汪业全 张晓勤 叶桂郴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7,共7页
对《风雅翼》447首古诗495个韵段分析考察,得出刘履叶音今音韵系二十一个韵部。它与《中原音韵》同中有异,显示出不同的语音层次。
关键词 《风雅翼》 中原韵》
下载PDF
《中原音韵》与中原方音语音特点的比较研究——再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静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以《中原音韵》与河南省境内中原方音的语音特点为对象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通过考察发现,《中原音韵》声韵调三方面的语音特征基本上都保存在中原方音中,由此说明,以郑汴片方言为核心的中原方音是《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
关键词 中原韵》 中原 基础
下载PDF
也谈《中原音韵》“寒山”“桓欢”分立的依据 被引量:6
5
作者 宋洪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6,共7页
《中原音韵》的“桓欢”韵及其所属的19部系统,当源于元代的发祥地——山西方言。元曲中原之音不能造成“桓欢”独立,曲家在一定程度上迁就了传承已久的用韵习惯,接受了“桓欢”独立的事实。
关键词 中原韵》 桓欢韵 山西方言
下载PDF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的读音 被引量:6
6
作者 蒋冀骋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5,共14页
介绍和评价了各家对《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分合的观点,根据《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材料,从音理和实证的角度证明了《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的合一。
关键词 中原 阿汉对 章知庄三系
下载PDF
从知系跟精组的层次看胶东方言与《中原音韵》 被引量:3
7
作者 宫钦第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胶东方言古知庄章组与精组声母在各方言及《中原音韵》里的不同分合关系,显示了它们代表的不同历史层次。胶东方言是在以《中原音韵》为主流的古官话浸染、覆盖下而定型的一种官话方言。
关键词 胶东方言 中原 知庄章组 精组 层次
下载PDF
《中原音韵》的著作权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玉来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9,共10页
《中原音韵》是一部曲韵著作,元代以来的文献大都记载是江西高安人周德清所著。但从明代开始就有人怀疑《中原音韵》不是周德清独立创作的,而是在前人韵书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事实上,从南宋以来就有北音韵书传世,周德清在创作《中原音... 《中原音韵》是一部曲韵著作,元代以来的文献大都记载是江西高安人周德清所著。但从明代开始就有人怀疑《中原音韵》不是周德清独立创作的,而是在前人韵书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事实上,从南宋以来就有北音韵书传世,周德清在创作《中原音韵》的过程中确曾参考过这类著作,周氏因某种原因没有作出明晰说明,后人才怀疑周氏的著作权问题。然而细致分析周氏定本《中原音韵》,虽前有所承,但《韵谱》中所有韵字都经过周氏的重新估量和安排,故《中原音韵》的著作权主要还应归之于周德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韵》 周德清 著作权
下载PDF
《中原音韵》车遮韵在宋元俗文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8,共6页
通过对宋元时期大曲、舞曲、鼓子词、转踏、平话、戏文、诸宫调、元曲等俗文学形式中的韵文进行考察分析,发现《中原音韵》的车遮韵仅仅出现在诸宫调、散曲和杂剧中。这一发现证实车遮韵的产生最迟不超过11世纪末,它在当时的应用范围相... 通过对宋元时期大曲、舞曲、鼓子词、转踏、平话、戏文、诸宫调、元曲等俗文学形式中的韵文进行考察分析,发现《中原音韵》的车遮韵仅仅出现在诸宫调、散曲和杂剧中。这一发现证实车遮韵的产生最迟不超过11世纪末,它在当时的应用范围相当狭窄,毛晃所言的"中原雅音"当为宋时汴京人语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遮韵 俗文学 诸宫调 中原韵》 中原
下载PDF
《刘知远诸宫调》用韵与《中原音韵》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鸿 陈鸿儒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5,共7页
《刘知远诸宫调》是金代北方的民间作品。本文把《刘知远诸宫调》残存的86首乐曲的押韵韵段比较《中原音韵》,总结金代北方某方言的语音特征并证以闽语,认为《刘知远诸宫调》所反映的金代北方某方言的语音特征是古代中原语音所固有的。... 《刘知远诸宫调》是金代北方的民间作品。本文把《刘知远诸宫调》残存的86首乐曲的押韵韵段比较《中原音韵》,总结金代北方某方言的语音特征并证以闽语,认为《刘知远诸宫调》所反映的金代北方某方言的语音特征是古代中原语音所固有的。根据《刘知远诸宫调》所反映的金代中原语音与《中原音韵》的差别推断,《中原音韵》主要是周德清参考部分北曲用韵以已见规范曲韵的韵书,规范不乏周氏的主观臆断,也明显受到前代诗文押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远诸宫调》 中原韵》 金代北方某方言 闽语 周德清
下载PDF
从曲律角度看《中原音韵》中声调的归纳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莉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0-85,共6页
本文试图从曲律角度考证周德清归纳出声调的具体方法,以助音韵学界的学者们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声调在元曲的创作过程中是个极其重要的元素,每个字都要考虑声调。《中原音韵》整本书的工作重心与核心精神都在声调。周德清... 本文试图从曲律角度考证周德清归纳出声调的具体方法,以助音韵学界的学者们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声调在元曲的创作过程中是个极其重要的元素,每个字都要考虑声调。《中原音韵》整本书的工作重心与核心精神都在声调。周德清得出每个字的声调的方法是归纳每个字位上乐腔旋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律 中原 声调
下载PDF
从元曲中的异文看《中原音韵》音系入声的消失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静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4-78,共5页
关于《中原音韵》音系有无入声的争论自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了。由于这场争论涉及到近代汉语共同语声调系统的确立,现代汉语共同语声调系统的来源,以及《中原音韵》音系韵书的研究等重大问题,所以参加的人很多,争论也异常激烈... 关于《中原音韵》音系有无入声的争论自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了。由于这场争论涉及到近代汉语共同语声调系统的确立,现代汉语共同语声调系统的来源,以及《中原音韵》音系韵书的研究等重大问题,所以参加的人很多,争论也异常激烈。学者们纷纷著文参加辩论,分别从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韵》 《广韵》 韵地位 平声 元曲异文 入声 齐微韵 元曲释词 油葫芦
下载PDF
论《中原音韵》中知照庄三系的分合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冀骋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年第6期110-113,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中原音韵》知照庄三系所有小韵的分析,认为知应合流,庄系部分与知照合,部分入精系,剩下部分应独立。
关键词 中原 知组 照组 庄组
下载PDF
从四方新声到弦索官腔——“中原音韵”与元季明初南北曲的消长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舜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50,162,共12页
自元一统以来,南北新声大炽,周德清力黜《广韵》,而有意依托北曲重构新的音韵系统,使之跻身为"中原雅音",并明确标举北乐府为一代正音,南曲不过亡国之音。这一南北之争直接反映了元代文学复古思潮的消长,而与当时史学、道学... 自元一统以来,南北新声大炽,周德清力黜《广韵》,而有意依托北曲重构新的音韵系统,使之跻身为"中原雅音",并明确标举北乐府为一代正音,南曲不过亡国之音。这一南北之争直接反映了元代文学复古思潮的消长,而与当时史学、道学的辨统论密切相关,并最终影响了明初的礼乐制作,以北曲为主、兼采南曲的弦索官腔开始一统天下,并于永宣时臻于极盛。然而,当时杨维桢明确反对视今乐府为治世之音而鼓吹性灵,刘基等人更借追慕南曲隐讽时政,却已肇示了明中叶以来新一轮的考音定律,以及南曲最终的全面繁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 文学复古 乐府论 中原 弦索官腔 北曲与南曲
下载PDF
《中原音韵》音系有入声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欣欣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5-79,共5页
元代戏曲家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他编撰的《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重要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元代语音系统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中原音韵》音系是否有入声,在学术界意见分歧比较大。通过对《中原音... 元代戏曲家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他编撰的《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重要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元代语音系统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中原音韵》音系是否有入声,在学术界意见分歧比较大。通过对《中原音韵》中周德清关于入声的论述以及其中一些关键词的分析,可以认为《中原音韵》音系是有入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韵》 周德清 入声
下载PDF
《中原音韵》无入声说代表观点论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欣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学术界关于《中原音韵》入声研究的一个方面,是探讨在《中原音韵》时代的汉语通语中入声是否存在。入声消失说是影响很大、争论也很多的一种观点。其中,宁继福先生《中原音韵表稿》的论述最为细致,从八个方面做了论证。但是这些论证...  学术界关于《中原音韵》入声研究的一个方面,是探讨在《中原音韵》时代的汉语通语中入声是否存在。入声消失说是影响很大、争论也很多的一种观点。其中,宁继福先生《中原音韵表稿》的论述最为细致,从八个方面做了论证。但是这些论证都不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韵》 周德清 元代 曲韵韵书 无入声说 代表观点 戏曲创作 声调
下载PDF
从《回回药方》阿汉对音看《中原音韵》“支思”韵的读音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冀骋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20,共9页
介绍了学术界对《中原音韵》"支思"韵音值构拟的各种说法和论证依据,讨论了诸论据存在的问题,从《中原音韵》本身和阿汉对音的角度论证了《中原音韵》"支思"韵的读音应为。
关键词 中原 支思韵 阿汉对
下载PDF
《中原音韵》有7个单元音音位和3个前响复元音音位说——兼论构拟《中原音韵》元音音位数量与分布的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蒸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中原音韵》的元音音位数量、类型和音值诸家看法不一。本文根据《中原音韵》的四条确定元音数量与分布的构拟原则,定《中原音韵》元音音位系统有7个单元音音位和3个前响复元音音位。对汉语语音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原韵》 单元 前响复元 方法论原则
下载PDF
中原雅音辨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静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66-70,共5页
本文论述了中原雅音产生的背景及其被读书音系借用的历史过程;对元明四部自称中原雅音的韵书进行了辨析,显示出它们在声、韵、调三方面的主要区别;又用10个方言点的材料补充说明了元明时期中原雅音或代表共同语口语音系,或代表共同语读... 本文论述了中原雅音产生的背景及其被读书音系借用的历史过程;对元明四部自称中原雅音的韵书进行了辨析,显示出它们在声、韵、调三方面的主要区别;又用10个方言点的材料补充说明了元明时期中原雅音或代表共同语口语音系,或代表共同语读书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共同语口语 共同语读书 中原韵》 中原 《韵会举要》 《洪武正韵》
下载PDF
《中原音韵》版本源流辨正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玉来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4,共9页
《中原音韵》存世的各类版本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将该书的各类版本分为全本、节本、增订删补本、今人刊行本、《韵编》本等系列,讨论了各式版本的源流及其优劣,并辨正了有关认识问题。
关键词 中原 版本 辩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