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燕然都护府、中受降城治城考
1
作者 刘永杰 张文平 《鹿城学刊》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包头平原位于唐代西京长安的正北方,有“国之北门”之称,是唐朝在北疆经营的重点区域。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在包头平原设置燕然都护府。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在包头平原之上修筑中受降城。经考古调查,结... 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包头平原位于唐代西京长安的正北方,有“国之北门”之称,是唐朝在北疆经营的重点区域。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在包头平原设置燕然都护府。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在包头平原之上修筑中受降城。经考古调查,结合史料记载,初步考证燕然都护府治城为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敖陶窑子古城,中受降城为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二狗湾古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燕然都护府 敖陶窑子古 中受降城 二狗湾古
下载PDF
三受降城修筑时间考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亚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0-52,共3页
三受降城(东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是唐代前期沿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黄河北岸所修建的三座城堡。它们既是唐王朝防备突厥,保护北部边境以及都城长安的重要据点,又是向大漠南北用兵的中继站。
关键词 中受降城 唐王朝 唐代前期 朔方道 大漠南北 左屯卫大将军 黄河北岸 朔方军 安北都护府 张仁
下载PDF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回鹘道
3
作者 石云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92,共11页
中唐贾耽《入四夷之路》记载的“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为唐后期交通北方游牧民族回鹘的要道,也是“安史之乱”后传统丝绸之路阻塞后交通西域和丝绸贸易的重要通道。这条道路的起点中受降城、筑城之唐朝名将张仁愿和交通枢纽鹈泉屡受诗... 中唐贾耽《入四夷之路》记载的“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为唐后期交通北方游牧民族回鹘的要道,也是“安史之乱”后传统丝绸之路阻塞后交通西域和丝绸贸易的重要通道。这条道路的起点中受降城、筑城之唐朝名将张仁愿和交通枢纽鹈泉屡受诗人的歌咏。唐后期与回鹘通使、和亲及绢马贸易充分利用了这条道路,因此备受诗人注目,从中可以了解唐后期边防形势和唐人情感心态。唐诗资料为认识这条道路的利用和唐后期北方边防形势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回鹘道 中受降城 鸊鹈泉 绢马贸易
下载PDF
呼和浩特西白塔古城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郁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84年第1期98-103,共6页
西白塔古城位于土默川平原中部,它以呼和浩特为中心,与呼市东郊的白塔村丰洲古城,形成东西两地遥遥相对的形势。因城址附近也有一座古塔,所以这里的人们就把它称作西白塔。它在托克托县古城公社北面5公里。离距呼和浩特西南45公里。195... 西白塔古城位于土默川平原中部,它以呼和浩特为中心,与呼市东郊的白塔村丰洲古城,形成东西两地遥遥相对的形势。因城址附近也有一座古塔,所以这里的人们就把它称作西白塔。它在托克托县古城公社北面5公里。离距呼和浩特西南45公里。1957年前后,曾两次作过堪查。这个城址,地势平坦,四周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城址东南较高,西北低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默川平原 云内州 托克托县 明经 辽代 《金史》 中受降城 金代 古塔 绍圣元宝
下载PDF
李益诗中的盐州究竟在哪儿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核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3-84,共2页
唐代诗人李益有两首咏西北的诗:一是七言律诗《盐州过胡儿饮马泉》,另题作《过五原胡儿饮马泉》:“绿杨着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唐代诗人李益有两首咏西北的诗:一是七言律诗《盐州过胡儿饮马泉》,另题作《过五原胡儿饮马泉》:“绿杨着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一是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两首诗的“盐州”和“受降城”是在哪儿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绝句 七言律诗 回乐 盐州 胡儿 国历代诗歌选 唐诗选 中受降城 西受降 诗所
下载PDF
唐天德镇领三受降城说质疑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利平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9年第1期123-130,共8页
天德镇始成立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史籍对这个藩镇辖区范围的记载颇为混乱。问题集中在它到底领有几个受降城。对此,宋代人们已不清楚,后人也鲜有考证。
关键词 受降 天德军 受降 辖区范围 唐德宗 问题集 西受降 藩镇 中受降城 史籍
原文传递
《太白阴经·关塞四夷篇》关内道、黄河北道、河东道部族、地理考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汤开建 《青海社会科学》 1986年第1期47-57,共11页
《太白阴经》,又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唐河东少室山人李筌撰。关于李筌的生平,两《唐书》无传,然据《集仙传》,《云溪友议》,《太白阴经序》及《李筌进太白阴经表》诸书记载,筌应是中唐时人,曾在玄、肃、代三朝先后履仕,任过荆南节... 《太白阴经》,又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唐河东少室山人李筌撰。关于李筌的生平,两《唐书》无传,然据《集仙传》,《云溪友议》,《太白阴经序》及《李筌进太白阴经表》诸书记载,筌应是中唐时人,曾在玄、肃、代三朝先后履仕,任过荆南节度判官、仙州刺史、幽州刺史及河东节度使等职,据《序》、《表》、此书成于肃、代之间,①应是一郎记载唐前期历史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督府 部落 阴经 地理志 新唐书 铁勒 突厥 关内道 中受降城
下载PDF
略论唐代的丰州 被引量:3
8
作者 樊文礼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8-25,共8页
唐代丰州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统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巴彦淖尔盟和包头市的大部分地区,伊克昭盟北部和呼和浩特西北部的部分地区。这里从战国、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就相继设置郡县进行管理。东汉末,屡遭兵燹,“城邑皆空”。北周武... 唐代丰州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统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巴彦淖尔盟和包头市的大部分地区,伊克昭盟北部和呼和浩特西北部的部分地区。这里从战国、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就相继设置郡县进行管理。东汉末,屡遭兵燹,“城邑皆空”。北周武帝时又在这里设永丰镇,隋开皇三年(583)始置丰州。唐王朝建立后,仍与此设丰州及其他一些机构。在唐王朝空前统一和强盛的历史时期,丰州这个被荒废了三百多年的塞上古郡,再次呈现出了初步的繁荣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王朝 西受降 民族政权 防御使 原王朝 州刺史 安北都护府 长逊 中受降城
下载PDF
古今阴山考辨(下) 被引量:3
9
作者 鲍桐 《阴山学刊》 1989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四突厥和突厥汗国的兴起,使整个大漠南北的军事政治态势为之一变。为历代申原封建王朝和漠北游牧民族政权争夺焦点的阴山,它的名称和涵盖当然不能不发生相应变化。突厥的兴起,始于东魏、西魏和北齐。
关键词 牛头朝那山 民族政权 大漠南北 军事政治 旧唐书 薛延陀 安北都护府 卫大将军 大清一统志 中受降城
下载PDF
草原茶马古道集散重镇:张家口——词与物的证据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保亚 荣晶 +2 位作者 丁崇明 何方 陈樾 《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9期24-29,共6页
题记:陆路茶马古道不仅仅通过西南和西北在欧亚大陆上延伸。唐代已经有塞外回鹘大驱名马市茶而归的记录,饮茶习俗从唐代开始向塞北传播。唐代地理学家贾耽提到通往塞北有两条古道,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和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为弄清草原... 题记:陆路茶马古道不仅仅通过西南和西北在欧亚大陆上延伸。唐代已经有塞外回鹘大驱名马市茶而归的记录,饮茶习俗从唐代开始向塞北传播。唐代地理学家贾耽提到通往塞北有两条古道,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和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为弄清草原茶马古道的传播线路和语言地理分布,20多年来我们围绕这两条古道对陕北、秦晋黄河两岸、河套地区、汾河流域、桑干河流域、洋河流域做了多次考察,大量证据把我们引向了张家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公用事业管理 中受降城 饮茶习俗 恰克图 贾耽 高戈 地理分布 欧亚大陆 桑干
下载PDF
公元7~9世纪库布齐沙漠分布范围探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艾冲 《唐史论丛》 2009年第1期251-260,共10页
在今鄂尔多斯高原上,存在着两大沙漠——毛乌素沙漠(亦称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这两块沙漠成为本区域自然环境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和时空坐标,发挥着重大的影响。近二十年来,学界对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之历史演变给予极... 在今鄂尔多斯高原上,存在着两大沙漠——毛乌素沙漠(亦称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这两块沙漠成为本区域自然环境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和时空坐标,发挥着重大的影响。近二十年来,学界对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之历史演变给予极大的关注,产出了众多的研究成果。而对于高原北部的库布齐沙漠,除朱震达、王北辰诸先生有所研究之外,其他学者关注不够,学术成果甚少。笔者撰写此文,略陈愚见,谨向学界前辈及同仁请教,期收抛砖引玉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分布范围 薄骨律镇 普纳沙 区域自然环境 朱震达 中受降城 鄂尔多斯高原 探考 沃野镇
原文传递
Coray和Kara—Kum方位考
12
作者 芮传明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一百年前在蒙古高原上鄂尔浑河流域发现的几块古突厥文(亦即所谓的“如尼文”)墓碑记载了有关后突厥汗国(七世纪八十年代至八世纪上半叶)东征西讨的显赫武功,内容涉及到后突厥汗国的历史、军事、外交、文化、地理和民族构成等各个方面... 一百年前在蒙古高原上鄂尔浑河流域发现的几块古突厥文(亦即所谓的“如尼文”)墓碑记载了有关后突厥汗国(七世纪八十年代至八世纪上半叶)东征西讨的显赫武功,内容涉及到后突厥汗国的历史、军事、外交、文化、地理和民族构成等各个方面。许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些碑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漠南 东突厥汗国 白云鄂博 中受降城 突厥人 吉罗 后突厥汗国 根据地 受降 碑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