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治疗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症状及疗效观察
1
作者 白璐 孙梦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32-0135,共4页
针对脑卒中引发的足下垂病患实施康复疗法,并对其病症改善与疗效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自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间,选取了100例此类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标准治疗,而观察组50例则接受康复疗法。比较两组... 针对脑卒中引发的足下垂病患实施康复疗法,并对其病症改善与疗效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自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间,选取了100例此类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标准治疗,而观察组50例则接受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在下肢功能恢复和治疗成效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后的下肢功能恢复评分和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数据无较大差异性,呈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呈P<0.05。结论 该康复疗法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下肢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技术 脑卒中后足下垂 临床症状
下载PDF
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电针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马骏 姚佳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76-78,共3页
探究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以电针拮抗肌运动点为核心展开康复治疗所取效果,评估步态稳定性、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均确诊为脑卒中,且伴随发生足下垂,从中抽取70例展开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时间段:2021年1月-2023年1月,利用随... 探究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以电针拮抗肌运动点为核心展开康复治疗所取效果,评估步态稳定性、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均确诊为脑卒中,且伴随发生足下垂,从中抽取70例展开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时间段:2021年1月-2023年1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7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35例,前者给予其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应用以电针拮抗肌运动点为核心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步态参数、下肢运动功能以及平衡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前,步态参数各评估项目测定数值对比,统计值为P>0.05;治疗后,步态参数相关指标参数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存在明显优势P<0.05。采取相应治疗方案前,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录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结果为P>0.05;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计划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测定数值偏高P<0.05。组间患者治疗前平衡能力评分对比所得结果为P>0.05;相应康复治疗计划落实后,观察组平衡能力评分明显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应用以电针拮抗肌运动点为核心的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肢体运动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电针拮抗肌运动点为核心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足下垂 下肢功能 步态稳定性
下载PDF
肌内效贴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莹莹 周亚飞 +1 位作者 陈庆珍 胡世红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32-36,共5页
目的:评价肌内效贴结合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治疗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结合FES和再结合肌内... 目的:评价肌内效贴结合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治疗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结合FES和再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评分和10 m舒适步速等指标值。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10 m舒适步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的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评分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各指标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肌内效贴治疗可较单纯FES治疗更早地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踝关节的主动背伸能力,提高其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距下关节融合术后对中后足关节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军杰 俞光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81-1183,共3页
关键词 距下关节融合术 中后足 关节活动 术后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减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春燕 康煜炜 +9 位作者 李金波 张春红 牛博真 开佰超 于海龙 杨建 王佐彬 苑丽敏 刘晨思 门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加减治疗卒中后足内翻对其下肢步行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胫前肌、腓肠肌表面肌电均方根振幅(RMS)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40例脑卒中足内翻病例行醒脑开窍针刺加减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Fugl(下肢)、MBI,...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加减治疗卒中后足内翻对其下肢步行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胫前肌、腓肠肌表面肌电均方根振幅(RMS)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40例脑卒中足内翻病例行醒脑开窍针刺加减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Fugl(下肢)、MBI,胫前肌、腓肠肌表面肌电RMS的变化。结果 针刺前后对照,Fugl(下肢)、MBI较针刺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腓肠肌:被动活动3个月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胫前肌:被动活动时,治疗后肌张力较前显著增加(Z=3.428,P=0.001<0.05),与健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Z=0.497,P=0.619>0.05);主动活动时,治疗后较前显著增加(Z=3.508,P=0.000<0.05),但仍显著低于健侧(Z=3.79,P=0.000<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加减治疗卒中后足内翻,可有效增加患足肌力、肌张力,肌张力增加明显与健侧无显著性差异,肌力较前增加但仍明显低于健侧,提示该针刺法对于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肌张力改善优于肌力,对于提高胫前肌肌力更显著,对腓肠肌肌力影响不显。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减治疗卒中后足内翻可有效改善患足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可能与其较好地协调患足背屈时主动肌、拮抗肌肌张力/肌力相关。但由于病例采集地点局限,病例数较少,建议后期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降低实验误差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另外,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减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减 中后足内翻 疗效评价 表面肌电RMS值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献质量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美英 卢智 +3 位作者 杨树安 陈华 王润云 王利春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3期14-17,共4页
目的:评价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了解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研究的现状,以进一步提高研究者临床研究设计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全面广泛收集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采用CONS... 目的:评价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了解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研究的现状,以进一步提高研究者临床研究设计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全面广泛收集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2013年11月份以前发表的合格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21篇,所有文献均为针刺疗法与针刺疗法的对照,疗效的统计学分析基本正确;大部分文章对病例来源,随机方法,诊断标准,疗效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统计学方法等基本内容进行了描述;所有文章均未对样本估算,分配隐藏,盲法的应用,随访情况进行描述。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研究者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的方法,但亦存在不足,研究者的临床研究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后足内翻 随机对照实验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胫神经及其分支减压在治疗中后足疼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忠 徐世民 +2 位作者 苏宝辉 赵世博 衣兰凯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4期73-74,共2页
目的讨论和研究胫神经及其分支卡压在中后足疼痛中起的作用以及减压松解术对于治疗中后足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76例患者,92例中后足疼痛的患足,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胫神经及其分支的探查减压松解术,其中腓肠肌小腿后内缘的高位卡... 目的讨论和研究胫神经及其分支卡压在中后足疼痛中起的作用以及减压松解术对于治疗中后足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76例患者,92例中后足疼痛的患足,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胫神经及其分支的探查减压松解术,其中腓肠肌小腿后内缘的高位卡压12例,踝管内腱鞘囊肿、脂肪增生、神经鞘瘤等内容物压迫的病例56例,骨质增生,骨刺形成造成压迫的8例,足底外侧神经第一分支、跟骨内侧支、足底内外侧神经卡压的16例。结果本组92例患足,随访4~18个月,84例足跖侧烧灼样疼痛,足底麻木,发凉等症状完全消失。5例足跖侧烧灼样疼痛明显缓解,但是足底部麻木、发冷等恢复不明显。3例患足术后烧灼样疼痛,足底麻木、发凉等临床症状恢复欠佳。优良率91.3%,一般5.4%,差2.1%。结论中后足部疼痛及麻木,发凉等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卡压和跖腱膜紧张、退变引起,胫神经及其分支的探查、松解、减压术完全能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和要求,对于合并足背部和踝部疼痛以及明确跖腱膜紧张、退变、炎症造成神经卡压的,可同时行前跗管及跖腱膜的切开减压松解术,因此,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减压松解术是治疗中后足疼痛及足底麻木发凉等临床疾病的有效方法。其解剖定位准确,位置恒定,手术创伤小,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神经及其分支 减压探查松解术 中后足部疼痛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宋书昌 卢智 +2 位作者 王润云 赵见文 贾丽娟 《中医药通报》 2014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hworth量表评分均降低、Fugl-Meyer量表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升高更显著(P<0.01,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穴 穴位透刺 脑卒中后足内翻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脑卒中后足内翻腓肠肌A型肉毒素注射后硬度变化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小伟 蔡洁 +1 位作者 张云姣 郑宁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3期434-435,共2页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行A型肉毒素注射后腓肠肌的硬度变化。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48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应用SWE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静息状态下腓肠肌的杨氏模量变化,同时采用改良A...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行A型肉毒素注射后腓肠肌的硬度变化。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48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应用SWE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静息状态下腓肠肌的杨氏模量变化,同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康复评估,分析超声杨氏模量值与M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患侧腓肠肌的杨氏模量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患侧腓肠肌杨氏模量值降低,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足内翻侧下肢肌张力MAS评分也明显降低(P<0.05),与超声测量杨氏模量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SWE可定量显示脑卒中后足内翻注射A型肉毒素前后肌肉硬度的变化,能客观评定肌张力的变化,与MAS联合使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剪切波成像 脑卒中后足内翻 A型肉毒素腓肠肌
下载PDF
皮内针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运动功能和步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娜 马国欣 +2 位作者 管春燕 李燕燕 周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2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究皮内针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究皮内针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皮内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步态相关参数.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步态相关参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采用皮内针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提高步态稳定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足下垂 皮内针 综合康复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步态稳定性
下载PDF
芒针与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永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芒针与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体针取解溪直刺0.5寸,丘墟透照海;筑宾、昆仑等穴,直刺0.5-1.5寸,施捻转或提插泻法,1次/d。治疗组30... [目的]观察芒针与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体针取解溪直刺0.5寸,丘墟透照海;筑宾、昆仑等穴,直刺0.5-1.5寸,施捻转或提插泻法,1次/d。治疗组30例①芒针,选28号6-12寸芒针,取风市透中渎、阳陵泉透悬钟、丘墟透足临泣,小腿弛缓肌上顺其肌肉走行进针,平补平泻,以观察到所属肌群收缩产生拮抗作用为度,留针30 min,期间行针1次,1次/d;②火针,取患侧足三里、条口、丰隆、承山、承筋、三阴交等穴以及小腿痉挛肌上多点点刺,用钨锰合金火针(0.5mm×25mm),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烧灼针尖部至白亮速进疾出,针刺深度和角度根据部位和胖瘦灵活应用,1次/2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踝关节功能、足内翻、步速、步幅、足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步速治疗组快于对照组(P〈0.01),左右足步幅差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芒针与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足内翻 芒针 火针 燔针 印步态分析法 步速 步幅 Ashworth痉挛评定法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针刺解溪八风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娟春 蔡拉平 +2 位作者 李军 张丽英 常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3-814,共2页
目的:观察关刺解溪、斜刺八风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治疗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在神经内科常规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以太阴阳明平衡刺法针刺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关刺解溪、斜刺八风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治疗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在神经内科常规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以太阴阳明平衡刺法针刺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针刺解溪、八风穴,解溪采用针尖向上关刺法、八风向上斜刺补法。2组均以3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 d,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逐一评定每位患者的踝背屈角度、患足的恢复阶段。并进行疗效统计、比较。结果:踝背屈角度、患足的恢复阶段,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关刺解溪、斜刺八风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足下垂 针刺疗法 关刺解溪、斜刺八风
下载PDF
巨刺昆仑、丘墟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希源 李雪青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巨刺丘墟透照海、昆仑透太溪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偏瘫肢体运动训练中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巨刺丘墟透照海、昆仑透太溪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偏瘫肢体运动训练中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解溪穴、胫穴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巨刺丘墟透照海、昆仑透太溪,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胫前肌肌力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患足的恢复阶段、踝背屈角度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胫前肌肌力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患足的恢复阶段、踝背屈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丘墟透照海、昆仑透太溪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胫前肌肌力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患足的恢复、踝背屈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足下垂 丘墟 照海 昆仑 太溪 巨刺 透刺
下载PDF
肉毒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梦婷 金永喜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1868-1871,共4页
目的探讨肉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用... 目的探讨肉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用肉毒素注射治疗,疗程共6个月。治疗期间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评价患者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价患者站立和步行能力、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价下肢运动功能、综合肌痉挛强度和足下垂的度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GMFM评分、FMA评分、步行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MAS评分、GMFM评分、FMA评分、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肉毒素注射后无明显并发症,3个月后出现不同程度复发,重复注射后症状持续改善。治疗组显效率为52.00%,高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能有效降低患肢肌张力,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步行速度,增加站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素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足下垂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区瑞庆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3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踝关节的背伸能力、平衡能力和步行速度、能力与耐力、功能和左右步长差。结果:干预组的AROM角度和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6MWT、10 m MWS和FAC评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左右步长差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踝关节的背伸能力、平衡能力和步行功能,提升患者的步行能力和耐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肌内效贴 脑卒中后足下垂
下载PDF
肌内效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冬梅 袁建 邓小渝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3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肌内效贴组、生物反馈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肌内效贴组、生物反馈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3组步行功能、生理耗能指数(PCI)及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结果治疗前,3组10 m步行能力测试(10MWT)速度、PCI及A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10 MWT速度快于肌内效贴组及生物反馈组,AROM大于肌内效贴组及生物反馈组,PCI小于肌内效贴组及生物反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肌内效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不仅能够增强神经肌肉运动功能,还能改善主动踝背屈运动能力,提高其运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肌电生物反馈 中后足下垂 步行功能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康复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莉 《临床研究》 2016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康复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过的62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康复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过的62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1.2%,两组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小腿三头肌的胫前肌肌力及和痉挛程度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小腿三头肌的胫前肌肌力及痉挛程度对比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小腿三头肌的胫前肌肌力及痉挛程度治疗后较治疗前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康复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地应用于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法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足下垂 临床康复疗效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营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疗效。方法选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对照组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针刺。对比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max/Mmax、CR、腓肠肌水平、FMA、小腿三头肌肌力、...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疗效。方法选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对照组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针刺。对比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max/Mmax、CR、腓肠肌水平、FMA、小腿三头肌肌力、步行能力和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进行干预,效果较明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足下垂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邹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6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是否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单一康...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6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是否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单一康复训练)与实验组(33例:康复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干预总有效率(96.97%)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以及Berg平衡量表(BBS)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康复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后足下垂
下载PDF
腓骨长短肌中频电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于尚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2期61-63,共3页
目的评价腓骨长短肌中频电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预后效果。方法66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腓骨长短肌中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 目的评价腓骨长短肌中频电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预后效果。方法66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腓骨长短肌中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相关治疗指标[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足内翻角度、足内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MAS评分(1.50±0.30)分低于对照组的(2.50±0.50)分,FMA-L评分(26.70±1.20)分、BBS评分(37.05±6.50)分高于对照组的(20.60±1.50)、(20.50±5.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10 m MWS(31.20±2.50)m/min大于对照组的(27.30±1.50)m/min,足内翻角度(10.50±1.20)°小于对照组的(14.05±1.50)°,足内翻症状评分(12.50±2.20)分低于对照组的(19.50±2.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腓骨长短肌中频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长短肌频电刺激 脑卒中后足内翻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