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秩序与理性--以“中和为美”观斯特拉文斯基音乐创作理念诠释
1
作者 贾广晨 《当代音乐》 2024年第4期29-31,共3页
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美学观念中,“秩序”是他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理念,通过对秩序的整体建构达到对音乐情感的“理性”化表达,进而形成对“和谐”美的追求成为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理念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客观性建构,注重本体的... 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美学观念中,“秩序”是他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理念,通过对秩序的整体建构达到对音乐情感的“理性”化表达,进而形成对“和谐”美的追求成为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理念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客观性建构,注重本体的审美价值,从而形成主、客观的辩证和谐统一,达到“无过无不及”的思想理念,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主张的主客观辩证统一的理想审美境界。基于此理念,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作品中充分显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和”的美学思想。本文将以“中和”为视角管窥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美学思想来源,探寻其秩序与理性的深层次内涵,进而发现在其音乐作品中的价值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为美 斯特拉文斯基 秩序 理性
下载PDF
从两分到三分:“中和为美”内涵三层次辨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伟 《武夷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3-38,共6页
通过对"中和为美"这一儒家美学命题的哲学基础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我们发现它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内涵: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儒家诗教观;二、含有丰富艺术辩证思想并体现了艺术创造一般规律的... 通过对"中和为美"这一儒家美学命题的哲学基础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我们发现它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内涵: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儒家诗教观;二、含有丰富艺术辩证思想并体现了艺术创造一般规律的古典艺术学原则;三、与礼乐传统和心性哲学深刻关联的中华审美文化之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中和哲学 中和为美 儒家传统 宋明理学
下载PDF
孔子“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与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3
作者 吴博群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3-66,共4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孔子倡导“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司马迁提出“发愤著书”之说。二者有同有异,从孔子与司马迁对内容与形式的不同态度、怨刺与悲怨的不同表达以及两种批评标准中理性与浪漫的不同展现三个方面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中和为美 发愤著书 内容与形式 怨刺与悲怨 浪漫与理性
下载PDF
兼容并蓄“中和为美”——军旅舞蹈艺术教育美学思想之观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士明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借鉴传统美学的经典思想,在我们"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中,"和"有不同课程,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意指,有"兼容多端"的综合性培养方式的呈现。那么"中"则是代表以人才建设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中的辩... 借鉴传统美学的经典思想,在我们"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中,"和"有不同课程,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意指,有"兼容多端"的综合性培养方式的呈现。那么"中"则是代表以人才建设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中的辩证思维,亦矛盾的多义统一、对立统一的实现为途径的原则性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容并蓄 中和为美 中道和谐 因异而变
原文传递
建设中国当代中和论美学——从新实践美学的角度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弓 张玉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8-226,255,共10页
新实践美学应该坚持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及其话语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继承发扬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建设中国特色当代中和论美学。中国当代中和论美学应该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中和为美”思想的中国特色美学体系... 新实践美学应该坚持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及其话语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继承发扬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建设中国特色当代中和论美学。中国当代中和论美学应该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中和为美”思想的中国特色美学体系。中国当代中和论美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改造的中和论美学,把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生成和发展当作是对立统一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国当代中和论美学应该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阴阳和合”的观点,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范畴体系。中国当代中和论美学应该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和而不同”的观点,构成一个感性与理性、差异性与共同性、自然与社会对立统一的多元开放的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新实践 中和为美 阴阳和合 和而不同
下载PDF
《乐记》审美情感论的哲学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进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71-73,共3页
《乐记》对音乐中的情感表现持"中和为美"的观念,音乐的中和不止是人与自然、人与他者的和谐,更重要的是音乐情感本身的和谐与情感生命的解放。《乐记》的"德音为乐"说主张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音乐艺术形式中的融... 《乐记》对音乐中的情感表现持"中和为美"的观念,音乐的中和不止是人与自然、人与他者的和谐,更重要的是音乐情感本身的和谐与情感生命的解放。《乐记》的"德音为乐"说主张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音乐艺术形式中的融合无间,强调艺术的道德价值、社会使命与审美价值的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情乐同构 中和为美 德音为乐
下载PDF
孙过庭之殇及书法艺术成就
7
作者 孙劲 《河北画报》 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
孙过庭之殇其实也是皇权争夺下时代的悲哀。封建王朝再华美的文辞只能为当权者粉饰太平,遮掩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再精妙的书法仅仅是统治阶级醉生梦死、权欲之外的消遣,无论谁的天下都不可能真正以民为本。跌进权利旋涡,就算天纵奇才,... 孙过庭之殇其实也是皇权争夺下时代的悲哀。封建王朝再华美的文辞只能为当权者粉饰太平,遮掩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再精妙的书法仅仅是统治阶级醉生梦死、权欲之外的消遣,无论谁的天下都不可能真正以民为本。跌进权利旋涡,就算天纵奇才,腹有诗书,只能随波逐流,甚至粉身碎骨。“德不伪立,名不虚成”,孙过庭师法二王,有楷行草之能,终凭《书谱》《佛遗教经》等草书作品,永载书法史册,光耀千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过庭 生不当时 命运多舛 玉待椟中 中和为美 光耀千古
下载PDF
中华传统审美意识四原理
8
作者 王柯平 《美育学刊》 2022年第1期25-36,共12页
以儒、道、墨、释(禅宗)诸家为主要根源的中华传统审美意识,虽然各自理路与特征相对有别,但在目的论意义上,其核心关切均指向理想人格修养与审美敏悟能力相融合的艺术化人生。儒家基于礼乐文化的传统,持守中和为美的原理。道家基于道法... 以儒、道、墨、释(禅宗)诸家为主要根源的中华传统审美意识,虽然各自理路与特征相对有别,但在目的论意义上,其核心关切均指向理想人格修养与审美敏悟能力相融合的艺术化人生。儒家基于礼乐文化的传统,持守中和为美的原理。道家基于道法自然的理念,推崇自然为美的原理。墨家基于崇俭尚用的立场,力倡功用为美的原理。禅宗基于大乘空观的思想,标举空灵为美的原理。这四项原理因革相济,绵延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中和为美 自然为美 功用为美 空灵为美
下载PDF
谈民族歌剧演唱的情感处理原则——以《娘在那片云彩里》为例
9
作者 庄晔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146,共5页
民族歌剧演唱原则的探讨,对于当今专业声乐教学,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经典唱段《娘在那片云彩里》是全剧戏剧冲突的高潮,该唱段对全剧的英雄主题表现和杨母、杨晓冬的英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剧情、音... 民族歌剧演唱原则的探讨,对于当今专业声乐教学,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经典唱段《娘在那片云彩里》是全剧戏剧冲突的高潮,该唱段对全剧的英雄主题表现和杨母、杨晓冬的英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剧情、音乐方面的分析,探讨了该歌剧唱段的艺术表现要义,并指出,民族歌剧演唱的情感处理,需要以"情由心生""韵自腔出""中和为美"为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娘在那片云彩里》 情由心生 韵自腔出 中和为美
下载PDF
浅析孔子之音乐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潆哥 《知识经济》 2010年第20期152-152,共1页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自战国秦汉以来,学者们对孔子的思想已从多方面作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然而,对于孔子的乐制思想、音乐理论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的专论还罕见。这不仅对于全面认识孔子的思想体系有所欠缺,而且对于...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自战国秦汉以来,学者们对孔子的思想已从多方面作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然而,对于孔子的乐制思想、音乐理论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的专论还罕见。这不仅对于全面认识孔子的思想体系有所欠缺,而且对于深入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也是不个而的。木文试就孔子的音乐理论、乐制思想以及与仁、礼学说和政治思想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意在抛砖,以期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礼乐相成 中和为美
下载PDF
关于赵孟頫复古探微
11
作者 李为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24-24,共1页
元代书坛主要是以复古为基调的,以赵孟頫为领袖的复古运动在元代书坛兴起,不仅使宋末元初书坛凋敝的状况展现出生机,并且开启了元代书坛清新雅正的风气。文章以遵循古法、中和为美、崇尚晋韵的审美准则,重新审视这场托古开新的复古运动。
关键词 复古 古法 中和为美 崇尚晋韵
下载PDF
《周易·系辞传》对中国艺术“和”的基本精神之影响
12
作者 刘家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7期24-25,共2页
《周易·系辞传》的朴素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和为美"的美学原则。审美范畴中诸多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的概念,它们看似矛盾,但总能被艺术家匠心独运地找到... 《周易·系辞传》的朴素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和为美"的美学原则。审美范畴中诸多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的概念,它们看似矛盾,但总能被艺术家匠心独运地找到平衡点,和谐共生并包蕴运动,从而具有了生命性。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各艺术元素之间的包容性、秩序性,也受《周易·系辞传》精神的影响,基于此的哲学和艺术观念共同构成了中国人非宗教的、是审美的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辞传》 艺术精神 中和为美 古典
下载PDF
浅议儒家美学思想在中国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海英 《明日风尚》 2016年第5期11-11,共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仁爱为宗旨的儒家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美学思想具有"中和为美"、"尽善尽美"以及"天人合一"的审美特征,这些美学特征对当今中国食品包装设计具有正确的指导性作用。中国现代食品...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仁爱为宗旨的儒家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美学思想具有"中和为美"、"尽善尽美"以及"天人合一"的审美特征,这些美学特征对当今中国食品包装设计具有正确的指导性作用。中国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着内容与形式脱离、艺术个性薄弱的弊端,针对这些弊端,借鉴儒家美学"尽善尽美"思想可促进包装设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吸收儒家美学"和而不同"思想则能突出食品包装设计艺术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设计 儒家 天人合一 尽善尽 中和为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