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的道德理想与礼乐文化传播 被引量:3
1
作者 兰甲云 艾冬丽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40,共9页
行礼道,致中德。行乐道,致和德。人道主体为基于仁爱之心的礼乐之道,行基于仁爱之心的礼乐之道,能致中和之德,能成谦谦君子。基于仁爱之心的礼乐之道,为阳道、君子之道。礼乐相对而言,礼为阴,乐为阳。礼分阴阳,乐也分阴阳。礼乐皆蕴含... 行礼道,致中德。行乐道,致和德。人道主体为基于仁爱之心的礼乐之道,行基于仁爱之心的礼乐之道,能致中和之德,能成谦谦君子。基于仁爱之心的礼乐之道,为阳道、君子之道。礼乐相对而言,礼为阴,乐为阳。礼分阴阳,乐也分阴阳。礼乐皆蕴含阴阳之道。乾阳能够各正性命,利贞性情。大同社会与天下为公是孔子的道德理想,孔子的道德理想基于仁爱之心。选贤于能、讲信修睦是实现道德之治的主要手段。礼治与礼乐文化是孔子实现德治的中介环节,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和通向德治的主要途径。儒家基于仁爱之心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体,礼乐文化贯穿于道统、学统、宗统、政统之中。以礼治为主体、以德治为理想、以法治为底线的综合治国理政思想是我国古代礼乐文化政治化的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化 中和之德 礼治
下载PDF
《中和经》及其《述义疏》的中和思想
2
作者 岑孝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9期14-16,共3页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及其《述义疏》为道教灵宝派典籍。《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提出了"道以中和为德"的观点,认为天地之间的合和即中和。《述义疏》借助佛教思想来诠释《中和经》,创造性地提出了"思善舍恶名为中和&qu...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及其《述义疏》为道教灵宝派典籍。《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提出了"道以中和为德"的观点,认为天地之间的合和即中和。《述义疏》借助佛教思想来诠释《中和经》,创造性地提出了"思善舍恶名为中和"的观点和具有"教法"和"轨仪"内容的"中和之科"法则。这是对道教传统中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灵宝派 中和思想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 中和 中和之德
下载PDF
中和之道:《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思想研究
3
作者 王玲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4-8,共5页
"中和"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儒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是《道藏》内唯一一部以"中和"命名的道经,它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中和"思想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以中和之道作为理论根... "中和"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儒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是《道藏》内唯一一部以"中和"命名的道经,它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中和"思想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以中和之道作为理论根基,通过中和之德的表现形式,将其所蕴涵的"中和"思想运用于道教的神仙信仰、宗教修行,并把"中和"由形上存在转而通过具体的修行科戒来实现对中和之道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经》 中和之 中和之德 中和之
下载PDF
理解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三个向度——以《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为中心 被引量:3
4
作者 葛跃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3-7,共5页
王阳明"致良知"的前提在于恢复"中和之德"."中和"源出《中庸》,"中和之德"就是人之"诚",是人之天性良知在心物之间的自然绽放,在行事之中的循理而为,只有中正平和的德性品质作为前提... 王阳明"致良知"的前提在于恢复"中和之德"."中和"源出《中庸》,"中和之德"就是人之"诚",是人之天性良知在心物之间的自然绽放,在行事之中的循理而为,只有中正平和的德性品质作为前提,才能为良知开显营造条件.三代社会之后人们受物欲和积习的牵累,逐渐丧失了这种"中正"的品质.致良知的方法在于格物致知,格物即事上工夫,致知即心物一体,达到融一的状态.王阳明认为,朱子之"理"是"外生"而非"内造",在现象界中难以使人真正行动起来,容易导致两种错误的倾向:向外探求天理使得"物欲"越来越重,向内探求"天理"又容易陷入禅学之中.应该内外一体,事上见性,以行动带动认识,泯灭心物之间的紧张.所以,致良知的关键还在于知行合一,在行动中体认本心良知,把"心"落实在"事"上,把"事之理"检验在心上,即知行合一是心物之间双向而一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中和之德 致良知 知行合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