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夜气与天机——朱子走向“中和旧说”的一条线索
1
作者 孙逸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2,共9页
“中和旧说”的提出并非朱子简单接受湖湘学派的结果,这一思想的核心旨趣也与张栻不同。实际上,李侗静中工夫的提点与朱子固有的“天机活物”的哲学意识对于“中和旧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李侗在绍兴二十七年向朱子提示的静中涵养工... “中和旧说”的提出并非朱子简单接受湖湘学派的结果,这一思想的核心旨趣也与张栻不同。实际上,李侗静中工夫的提点与朱子固有的“天机活物”的哲学意识对于“中和旧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李侗在绍兴二十七年向朱子提示的静中涵养工夫,引发了朱子对“夜气”的关注,“夜气”也由此成为朱子走向“中和旧说”的重要线索:朱子将“生夜气”转变为“存夜气—良心生”的结构,又从“流动之机”的角度将夜气引向了天地之心与仁体,之后,朱子在隆兴二年将张栻的“察识涵养”嫁接入“存夜气—良心生”的工夫结构,形成其“中和旧说”。但朱子与张栻的讨论“三日夜而不能合”,原因就在于朱子心中“天机活物”的哲学意识与张栻不同。不同于牟宗三等人对朱子“不活动”的理解,朱子的“生夜气”“天机活物”实则主动,而张栻主静。“中和旧说”这一形成线索的揭示对于理解朱子哲学的核心形态、朱子思想的来源以及朱子对其同时代哲学的挑战和革新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中和旧说 夜气 天机 李侗 察识
下载PDF
朱熹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的思想演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利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4期37-39,共3页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已发未发问题又被称为“中和”问题 ,朱熹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曾经历过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的重要变化。在旧说中 ,朱熹主“心为已发 ,性为未发” ,在新说中 ,朱熹主“心贯乎已发未发”。相应地 ,在修养方法上 ...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已发未发问题又被称为“中和”问题 ,朱熹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曾经历过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的重要变化。在旧说中 ,朱熹主“心为已发 ,性为未发” ,在新说中 ,朱熹主“心贯乎已发未发”。相应地 ,在修养方法上 ,朱熹也一改旧说的“先察识后涵养”而为新说的“涵养于未发 ,察识于已发”。正是在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这一思想演变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中和旧说' '中和' '未发' '已发' 思想学变 程学
下载PDF
“中和旧说”前后朱子哲学中的“居敬”工夫
3
作者 朱浩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4期46-53,共8页
朱子哲学的研究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其工夫论更是集理学一系相关理论的大成。"中和旧说"发生的前后是朱子工夫论形成、发展和延伸的阶段。在此期间他对于道南学派的工夫论有了比较成熟和批判性的见解,同时对于湖湘学派... 朱子哲学的研究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其工夫论更是集理学一系相关理论的大成。"中和旧说"发生的前后是朱子工夫论形成、发展和延伸的阶段。在此期间他对于道南学派的工夫论有了比较成熟和批判性的见解,同时对于湖湘学派的哲学思想也有了相当程度的领悟,这体现在他对于"已发"、"未发"等诸多命题的探讨中意识到了"敬"与"静"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同时强调在"居敬"工夫中,心体与性体扮演的重要角色。不仅如此,在中和旧说之后,朱子的主"敬"工夫学说有较为明显的孟学色彩,从而在"中和新说"产生之前,初步构筑了以"居敬"涵养工夫为主要特征的工夫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旧说 朱子 居敬
下载PDF
朱子参悟“中和旧说”考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新宇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15,共10页
"中和旧说"是朱子思想的重要内容,诸多学者从各个层面对此进行了精彩的讨论。文章将顺着诸位前辈学者的成果,对朱子"中和旧说"形成的年代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具体说明"人自有生四书"的先后次序问题,即&... "中和旧说"是朱子思想的重要内容,诸多学者从各个层面对此进行了精彩的讨论。文章将顺着诸位前辈学者的成果,对朱子"中和旧说"形成的年代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具体说明"人自有生四书"的先后次序问题,即"四书"作于丙戌、丁亥之间,且次序相承。同时分析"中和旧说"的义理内涵,说明"旧说"是彼时朱子思想演进历程中的一个不断变化的部分,并非一成不变的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中和旧说 “人自有生”四书 何叔京 未发已发
下载PDF
从“别有一物”到“自有安宅”——重思朱子“中和旧说”的发展
5
作者 魏鹤立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3年第4期55-64,181,共11页
乾道丙戌与己丑的两次“中和之悟”被认为是理解朱子思想的关键节点,但是,朱子的思想如何从“旧说”一步步发展到“新说”,这中间的过程学界尚缺乏充分而完整的讨论。文章以“中和旧说四劄”为核心文本,将其区分为三个主要的义理层次:... 乾道丙戌与己丑的两次“中和之悟”被认为是理解朱子思想的关键节点,但是,朱子的思想如何从“旧说”一步步发展到“新说”,这中间的过程学界尚缺乏充分而完整的讨论。文章以“中和旧说四劄”为核心文本,将其区分为三个主要的义理层次:对于“未发”的安顿,对于“已发”的描述,对于“主宰”的寻求。这三个层次就义理形态上来说有着各自的独立性,但是在“中和旧说”的系统中又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在此基础上,“中和旧说”的发展并非单线条、直线式的思想演进,而是朱子多重对比后的选择,由此可以显现出“中和旧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和新说”产生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旧说 已发未发 别有一物 体用 安宅
原文传递
中和新旧说剖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春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2-69,共8页
中和新旧说剖析金春峰(人民出版社)乾道五年己丑,朱熹对“旧说”觉其非是,作《已发未发说》、《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提出了“新说”,学术界称“己丑之悟”、“中和新说”。“中和新旧说”是朱熹建立自己思想体系的起点,分... 中和新旧说剖析金春峰(人民出版社)乾道五年己丑,朱熹对“旧说”觉其非是,作《已发未发说》、《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提出了“新说”,学术界称“己丑之悟”、“中和新说”。“中和新旧说”是朱熹建立自己思想体系的起点,分析它的实质及两说区别之所在,对于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本心 朱熹 道德本体 中和旧说 舜典象刑 天地之心 中和 道德理性 王阳明 大清明
下载PDF
朱子“中和旧说”发微——以“人自有生”四札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崔海东 《孔子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80-88,共9页
朱子"中和旧说"关于本体与工夫的见解经历了五层发展:一是学延平静坐求中而不得;二是自悟性体心用,学南轩省察识仁;三是因南轩"二物"之评,更以"一念已具体用";四是定型"中和旧说";五是因工夫... 朱子"中和旧说"关于本体与工夫的见解经历了五层发展:一是学延平静坐求中而不得;二是自悟性体心用,学南轩省察识仁;三是因南轩"二物"之评,更以"一念已具体用";四是定型"中和旧说";五是因工夫无下手处,遂整体怀疑反思"旧说"。此五层见解有三大问题:一是无关"中和"本旨,故造成本体、工夫皆误;二是在本体上混两种体用而不知,故不能明确界定未发之中;三是在工夫上缺失涵养一节,故不能抵达"未发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中和旧说 本体 工夫
原文传递
“中和旧说”与朱子早期思想的关系及其理论困境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健芸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3,共8页
朱子的“中和旧说”是对其早期思想的延续和深化。在“中和旧说”中,朱子以生生不息的变化和心灵的不息活动为已发,以使得这一活动得以不息的本原为未发。为了通过已发把握未发,朱子将工夫指向了把握不息之流的一念、瞬间,但这一工夫方... 朱子的“中和旧说”是对其早期思想的延续和深化。在“中和旧说”中,朱子以生生不息的变化和心灵的不息活动为已发,以使得这一活动得以不息的本原为未发。为了通过已发把握未发,朱子将工夫指向了把握不息之流的一念、瞬间,但这一工夫方向却带来了支离、急迫的难题。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朱子调整了对生生变化的理解,在生生变化中确立了本原的相对稳定的完足的呈现形态,这一调整体现在心性关系上就是心灵在未发时节呈现自身具足的天命之性。这一转向既是朱子对延平静中体验未发之教的安顿,更是他本人致思生生变化的思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旧说 中和 未发已发 朱子 延平
原文传递
朱熹新旧“中和”说浅析
9
作者 方莉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44-47,共4页
对"中和"思想的探究是朱熹真正建立其哲学体系的开始。朱熹的"中和"思想历经了"中和旧说"与"中和新说"两个阶段。旧说以"性为未发,心为已发"论之,新说则从心统贯"未发已发"... 对"中和"思想的探究是朱熹真正建立其哲学体系的开始。朱熹的"中和"思想历经了"中和旧说"与"中和新说"两个阶段。旧说以"性为未发,心为已发"论之,新说则从心统贯"未发已发"角度来论之。虽几经曲折,但逐渐确立了以"心统性情"来融摄"中和"思想的哲学体系。然朱熹虽以孟子的心性、道德思想作为其理论依托,但最终成就的则是与孟子不同的一套为学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发未发 中和旧说 中和 心统性情
下载PDF
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谈朱子心学的形成——以《近思录》为例
10
作者 朱高正 《朱子学刊》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朱熹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的转变深受李侗、张栻学术思想的影响,尤其朱张会讲是朱子心学形成的重要一环。无论是王阳明还是牟宗三对朱子'中和旧说''中和新说'所蕴含的心学思想都有误读。朱子'... 朱熹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的转变深受李侗、张栻学术思想的影响,尤其朱张会讲是朱子心学形成的重要一环。无论是王阳明还是牟宗三对朱子'中和旧说''中和新说'所蕴含的心学思想都有误读。朱子'中和新说'的确定,标志着朱子心学的完成,而心学的完成,也代表朱子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完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朱张会讲 中和旧说 中和 《近思录》 心学
原文传递
论朱熹“中和”学说的理论意义与现代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正 《中国哲学史》 1997年第1期44-50,共7页
关键词 理论意义 中和 道德实践 未发之中 中和 格物穷理 天地之性 中和旧说 气质之性 道德本体
下载PDF
“中和说”读评——关于《晦翁学案》所录“中和四说”的读解与评析
12
作者 吴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A02期5-8,共4页
涉及朱子"中和新旧说"问题的相关文献,篇目较多,而由黄梨洲父子所纂、全榭山次定的《晦翁学案》二卷,其中编录的关于朱子论"中和"问题的书信,仅取四封,直接采用刘蕺山《圣学宗要》中的"中和说"编次、节... 涉及朱子"中和新旧说"问题的相关文献,篇目较多,而由黄梨洲父子所纂、全榭山次定的《晦翁学案》二卷,其中编录的关于朱子论"中和"问题的书信,仅取四封,直接采用刘蕺山《圣学宗要》中的"中和说"编次、节录及相关按语;其后,黄氏也作了相应述评。本文主要就《学案》所录朱子"中和说"做一番细致读解,并尝试对蕺山及黄氏按语进行具体的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晦翁学案》 中和
下载PDF
朱子“中和”思想发展过程辨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刚 《武陵学刊》 2013年第1期12-16,共5页
由朱子探讨"中和"问题的书稿汇编成的《中和旧说》应当包含"丙戌之说"和"己丑之说"。师事李侗时期朱子已经有了"中和"思想,但基本默守师说,直到遇到张栻后才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产生了理论上的... 由朱子探讨"中和"问题的书稿汇编成的《中和旧说》应当包含"丙戌之说"和"己丑之说"。师事李侗时期朱子已经有了"中和"思想,但基本默守师说,直到遇到张栻后才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产生了理论上的突破。其所形成的"中和说"中的"心性情三分"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但不能凭此判定朱子思想是否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中和旧说 “已发未发” “心性情三分”
下载PDF
从“心性论”到“理本论”——朱熹哲学思想轨迹探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宁新昌 《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 1998年第4期31-40,共10页
朱熹的“理本论”发端于他的“心性论”。有关心性的“中和”问题是宋明新儒学关注的焦点。朱熹的哲学思想经由“中和旧说”、“中和新说”,最终确立为“理本论”。他的“理本论”
关键词 中和旧说 中和 心性论 理本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