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和节意识流变与当代文化价值考
1
作者 沈劭奕 马敏(指导) 《今古文创》 2024年第9期66-68,共3页
中和节为唐德宗在“中和”思想影响下于贞元六年首创,而后中和节节俗随朝代更迭流变。本文通过考查关于中和节的文史作品,梳理中和节节俗的表层淡化现象,结合社会背景探究中和节节俗深层流变原因,总结出唐代中和节重农本质,宋代工商业发... 中和节为唐德宗在“中和”思想影响下于贞元六年首创,而后中和节节俗随朝代更迭流变。本文通过考查关于中和节的文史作品,梳理中和节节俗的表层淡化现象,结合社会背景探究中和节节俗深层流变原因,总结出唐代中和节重农本质,宋代工商业发展,宋代市民阶层兴起三大因素,进而深入挖掘中和节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当代价值,推动中华民族传统节俗文化创新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节 中和节 淡化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中和节的创制与游宴文学的美政参与
2
作者 鹿越 《海峡人文学刊》 2023年第4期58-66,152,共10页
节日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为创制新兴节日,是一种巩固政权合法性与稳定性的手段。中和节作为唐德宗创制的新兴节日,是应政治“中兴”的特殊需求而生,而与中和节相关的游宴文学的创作,遍及宫廷与地方、中央与幕府,体现出各地域、... 节日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为创制新兴节日,是一种巩固政权合法性与稳定性的手段。中和节作为唐德宗创制的新兴节日,是应政治“中兴”的特殊需求而生,而与中和节相关的游宴文学的创作,遍及宫廷与地方、中央与幕府,体现出各地域、各阶层的士人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对中和节节日内涵的张扬,对皇帝执政措施的拥护,最终指向了对皇权权威性的重申。唐代以后,中和节的影响力下落到民间,并持续在后世播散着余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节 德宗 游宴文学 幕府
下载PDF
旅游化对传统节日在当地传承的影响研究——以山西云丘山中和节为例
3
作者 贺晓蓉 朱富男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15期19-21,共3页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也更加吸引游客的眼球,但是传统节日在向旅游文化资源转型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文章以山西云丘山中和节为例,分析旅游化对传统节日在当地传承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一些对策...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也更加吸引游客的眼球,但是传统节日在向旅游文化资源转型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文章以山西云丘山中和节为例,分析旅游化对传统节日在当地传承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使传统节日在大众旅游的时代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化 日传承 云丘山 中和节
下载PDF
中和节节俗考 被引量:5
4
作者 童岳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7,共3页
中和节是唐代的一个特殊的民俗节日。德宗贞元五年始置,节日里朝廷行藉田之礼,百僚上农书以示劝农,并宴享曲江,有赐诗、赐尺之举。民间尚有献生子、祭祀勾芒以祈年谷等习俗。与晦日相比,中和节除了具备“节日求憩”庆赏情结外,更注重弘... 中和节是唐代的一个特殊的民俗节日。德宗贞元五年始置,节日里朝廷行藉田之礼,百僚上农书以示劝农,并宴享曲江,有赐诗、赐尺之举。民间尚有献生子、祭祀勾芒以祈年谷等习俗。与晦日相比,中和节除了具备“节日求憩”庆赏情结外,更注重弘农务本的劝耕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节 流变
下载PDF
从中和节看唐代节日民俗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红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8,共7页
中和节的农书、中和尺等节物,均体现了唐朝对顺时重农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吸收。中和节在创制之初的游乐目的, 决定了其宴游歌舞的节日场面;而特定的中和乐舞等,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新创。在这种背景下,此一节日最终以多种节日习俗的综合面貌... 中和节的农书、中和尺等节物,均体现了唐朝对顺时重农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吸收。中和节在创制之初的游乐目的, 决定了其宴游歌舞的节日场面;而特定的中和乐舞等,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新创。在这种背景下,此一节日最终以多种节日习俗的综合面貌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节 唐代 民俗
下载PDF
乡宁县云丘山中和节节俗及其儒家文化意蕴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瑾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起源于唐代的中和节,时至今日,全国其它地区的人们几乎都淡忘了,乡宁云丘山却把中和节传统保留下来,并有所发展。云丘山中和节祭祀天、太阳、社稷和朝山敬神的节俗,继承和吸收了唐代中和节顺时重农的传统,同时,对人类始祖的叩拜、相亲... 起源于唐代的中和节,时至今日,全国其它地区的人们几乎都淡忘了,乡宁云丘山却把中和节传统保留下来,并有所发展。云丘山中和节祭祀天、太阳、社稷和朝山敬神的节俗,继承和吸收了唐代中和节顺时重农的传统,同时,对人类始祖的叩拜、相亲、求子等节俗则体现了云丘山中和节节俗的地域特色,这些节俗能得到传承和民众的喜爱,与其包含的丰富的儒家文化意蕴有密切关系。同时,云丘山中和节作为一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和文化乃至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丘山 中和节 中和文化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论唐代中和节的起源、文化意象及流变
7
作者 赵明旸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6-101,共6页
中和节作为唐代的一个新兴节日,在唐德宗时正式确立,由正月晦日发展而来,节俗主要有进农书、中和宴、上春服等,均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象,也体现出德宗对于其治理国家的理想化追求。中和节的特殊性在于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节俗活动主要针... 中和节作为唐代的一个新兴节日,在唐德宗时正式确立,由正月晦日发展而来,节俗主要有进农书、中和宴、上春服等,均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象,也体现出德宗对于其治理国家的理想化追求。中和节的特殊性在于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节俗活动主要针对唐朝上层社会,在民间并不是十分流行,德宗以后逐渐冷淡下来,明清时期被春龙节所取代。对中和节节俗的探讨,利于对唐后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全面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中和节 文化意象
下载PDF
从官方建构到民间传统:中和节的故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勃 《民俗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56-69,共14页
笔者曾经从节日来源的角度将节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无意识状态下通过人们的不断实践自然而然形成的,可称为自然型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一类是少数人有意识发明的,可称为建构型节日,如国庆节、建党节... 笔者曾经从节日来源的角度将节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无意识状态下通过人们的不断实践自然而然形成的,可称为自然型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一类是少数人有意识发明的,可称为建构型节日,如国庆节、建党节、儿童节、妇女节、劳动节和各种地方节会等等。建构型节日的建构性,在于它们本非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是经由精心设计并被国家或地方政府以制定、颁布并实施政策的方式楔入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统 中和节 故事 官方 日常生活 无意识状态 地方政府 精心设计
原文传递
唐赋节日活动书写——以《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为主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水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105,共11页
唐代为中国岁时节日发展中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与前代相较,唐代不仅承袭了传统的节日,更有许多新创。尤其唐德宗创制中和节,除了节日中呈现君臣宴游玩乐之景象外,亦含蕴着追慕盛世的心理,其中百官进献农书更是国家重要的政策,因此... 唐代为中国岁时节日发展中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与前代相较,唐代不仅承袭了传统的节日,更有许多新创。尤其唐德宗创制中和节,除了节日中呈现君臣宴游玩乐之景象外,亦含蕴着追慕盛世的心理,其中百官进献农书更是国家重要的政策,因此德宗贞元十九年科举考试,侯喜、贾餗、胡直钧和郑式方均以《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为题,说明了百官进献农书以重稼穑之举,其重农务本的思想丰富了当时以及后代民俗节日,影响了文化艺术领域内的创造,具有深层的政治与文化心理意涵。由于中和节之活动内容在赋家铺陈、穷物的书写下,既扩大了辞赋之创作题材,也丰富了古代节日内涵,并影响及今日云丘山之中和文化,其所呈现之特殊文化意涵与审美风貌,实具有不可轻忽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赋 日活动 中和节 献农书
原文传递
唐代宫廷中和节问题考察
10
作者 贾志刚 《乾陵文化研究》 2014年第1期356-363,共8页
唐代新设立的节日以中和节和皇帝降诞节最显著,其中,中和节的研究引起学界较多的关注,如张泽咸在《唐代的节日》一文中关注中和节的重农务本意义[1];朱红《从中和节看唐代节日民俗》关注中和节节俗的文化内涵,提出综合多种节日因素创设... 唐代新设立的节日以中和节和皇帝降诞节最显著,其中,中和节的研究引起学界较多的关注,如张泽咸在《唐代的节日》一文中关注中和节的重农务本意义[1];朱红《从中和节看唐代节日民俗》关注中和节节俗的文化内涵,提出综合多种节日因素创设之说[2];张勃从政策设计节日的视角比较中和节与降诞节的异同[3];吴玉贵则把中和节列入岁时节日[4];韩养民也探讨中和节(二月一日)与民间二月二的关系等[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民 学界 降诞 农务 综合 中和节 视角 民间
原文传递
唐代的中和节与中和尺
11
作者 朱红 《文史知识》 2006年第3期52-56,共5页
数十年前,王国维先生曾撰《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六唐尺摹本跋》,对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拨镂牙尺等唐物加以考述,称其“刻镂傅色,工丽绝伦”。上世纪30年代客旅京都的傅芸子先生亲睹正仓院宝物,为之叹赏不置,作《正仓院考古记》,详细... 数十年前,王国维先生曾撰《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六唐尺摹本跋》,对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拨镂牙尺等唐物加以考述,称其“刻镂傅色,工丽绝伦”。上世纪30年代客旅京都的傅芸子先生亲睹正仓院宝物,为之叹赏不置,作《正仓院考古记》,详细描述了北中南诸仓所藏文物,唐代拨镂牙尺亦在其中。此种雕刻精美的宫廷用品,在历年出版的正仓院宝物展画册中多有呈现——牙尺以鲜艳欲滴的红绿为底,上镌吉祥寓意的花鸟图案,并缀以他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正仓院 30年代 王国维 中和节 中和
原文传递
晦节、中和节及春龙节的源流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勇波 徐传武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从我国历史上的"晦节"、"中和节"和"春龙节"等三个传统节日源流演变看,这几个节日之间既有内在联系也有其区别,深入研究"中和节"和"二月二春龙节"的来龙去脉,可认识蕴含在这几个传... 从我国历史上的"晦节"、"中和节"和"春龙节"等三个传统节日源流演变看,这几个节日之间既有内在联系也有其区别,深入研究"中和节"和"二月二春龙节"的来龙去脉,可认识蕴含在这几个传统节日文化中"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的演变规律,同时也为我们传承和发展这两个"中国传统节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节 春龙
原文传递
中和节、龙头节和苍龙星
13
作者 陈久金 《天文爱好者》 2007年第3期20-22,共3页
一、中和节与日神崇拜 据记载,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于贞元五年(公元783年)在朝臣李泌的提议下兴起的。他提倡设立这个节日的。理由是为了祭勾芒神,也就是祭日神。传说,中和节是太阳的生日,尉迟枢《南梵新闻》记载说:“李泌调以... 一、中和节与日神崇拜 据记载,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于贞元五年(公元783年)在朝臣李泌的提议下兴起的。他提倡设立这个节日的。理由是为了祭勾芒神,也就是祭日神。传说,中和节是太阳的生日,尉迟枢《南梵新闻》记载说:“李泌调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节 龙头 苍龙星 中国 传统
原文传递
唐代重要节日习俗中的“治未病”思想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诣涵 郝征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4期86-89,共4页
通过探究8个唐代重要节日(元日、中和节、社日、寒食、上巳、端午、重阳、冬至),搜寻并阅读各类文献著作,提炼各节日中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寻找并总结节日习俗中有益于身心的行为习惯,体会唐代民众的健康观念及生活理念,联系《黄帝内经... 通过探究8个唐代重要节日(元日、中和节、社日、寒食、上巳、端午、重阳、冬至),搜寻并阅读各类文献著作,提炼各节日中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寻找并总结节日习俗中有益于身心的行为习惯,体会唐代民众的健康观念及生活理念,联系《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理论,感受节日习俗中所蕴含的治未病思想。不同节日中虽习俗各异,其治未病的思想却大同小异,都是重视时令气候,在饮食和活动上做出调整以顺应天时,多以食疗的方式进行疾病的防治,药食往往也从自然界直接采撷,并注重户外活动,有亲近自然的意识,旨在让外界自然之气助人体正气的升发,以达到"未病先防"的保健目的及"既病防变"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习俗 治未病 元旦 中和节 社日 寒食 上巴 端午 重阳 冬至
下载PDF
武则天删定农书《兆人本业》探析
15
作者 杜成辉 胡玉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武则天当政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本,并组织编撰了农书《兆人本业》,亲自加以删定,在唐宋时期被普遍传录。唐代曾把每年二月一日中和节进献《兆人本业》定为制度,一直沿袭至宋代。该书曾东传日本,约于明代散佚。根据... 武则天当政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本,并组织编撰了农书《兆人本业》,亲自加以删定,在唐宋时期被普遍传录。唐代曾把每年二月一日中和节进献《兆人本业》定为制度,一直沿袭至宋代。该书曾东传日本,约于明代散佚。根据唐人记述及《崇文总目》和《困学纪闻》等书的记载,可以大体判定其体例和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农书 《兆人本业》 重民务本 中和节
下载PDF
“噜泥地”的祈求
16
作者 王自林 王建新 +1 位作者 赵功修 秦蒙琳 《今日民族》 2014年第1期39-40,共2页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古时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大理州祥云县米甸镇楚场村委的立腊么山寨的138位傈僳族、彝族同胞,这一天集体过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噜泥地”活动,用民间原始的祭祀方式,祈求风调雨顺。
关键词 祭祀方式 中和节 傈僳族 祥云县 大理州
下载PDF
立腊么村的“祭龙会”
17
作者 赵功修 《今日民族》 2013年第6期54-54,共1页
农历二月初二,古时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据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米甸镇楚场村委会的立腊么山寨的僳僳族、彝族同胞,会在这一天举行祖祖... 农历二月初二,古时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据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米甸镇楚场村委会的立腊么山寨的僳僳族、彝族同胞,会在这一天举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祭龙会”,用民间传统的祭祀方式,祭龙求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龙 大理白族自治州 民间传说 祭祀方式 民间传统 龙抬头 中和节 村委会
下载PDF
播种去
18
作者 吕群芳 《小学生时代》 2023年第3期16-17,共2页
惊蛰之前,有个古老的节日叫“中和节”。那一日,人们“以青囊盛五谷瓜果之种相遗(wèi)”。意思是说,大家用一个青色的小布袋,装上自家保存的好种子,在亲朋邻居间互相赠送,并称之为“献生子”。童年记忆中,惊蛰前后,大家会把收藏的... 惊蛰之前,有个古老的节日叫“中和节”。那一日,人们“以青囊盛五谷瓜果之种相遗(wèi)”。意思是说,大家用一个青色的小布袋,装上自家保存的好种子,在亲朋邻居间互相赠送,并称之为“献生子”。童年记忆中,惊蛰前后,大家会把收藏的种子拿出来晒一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记忆 小布袋 惊蛰 中和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