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暨范宏贵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综述
1
作者 韦红萍 韩周敬 《东南亚纵横》 2019年第2期32-37,共6页
2018年12月22日,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暨范宏贵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东南亚语言与文学”“东南亚历史与文化”“东南亚族群与国际关系”等3个议题展开交流对话与探讨。本文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主... 2018年12月22日,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暨范宏贵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东南亚语言与文学”“东南亚历史与文化”“东南亚族群与国际关系”等3个议题展开交流对话与探讨。本文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语言文化 学术交流 范宏贵学术思想
下载PDF
中国茶文化在东南亚传播的策略与启示
2
作者 崔红霞 程馨蕊 《福建茶叶》 2024年第5期179-181,共3页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中国茶文化的自身优势,在技术文化创新的基础上,保护茶叶资源,加强经济建设和茶文化品牌的建设,提高茶文化知识教育,提升茶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中国茶文化的自身优势,在技术文化创新的基础上,保护茶叶资源,加强经济建设和茶文化品牌的建设,提高茶文化知识教育,提升茶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提升中国茶叶的品牌效应,将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推出多样化的茶文创产品,通过多种方式和产品形式传播中国茶文化,弘扬文化正能量,增加新时代茶文化的中国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东南亚 传播 策略 启示
下载PDF
广西特色民族语言文化及其对东南亚汉语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绪明 吉网芹 余爽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56-68,共13页
东盟国家的多个民族与广西世居民族有着同源关系。广西特色民族语言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地缘区位、经贸往来及人口迁移等原因与东盟国家的语言、文化等有着诸多关联。语言文化的同源关系已成为海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 东盟国家的多个民族与广西世居民族有着同源关系。广西特色民族语言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地缘区位、经贸往来及人口迁移等原因与东盟国家的语言、文化等有着诸多关联。语言文化的同源关系已成为海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天然基础,可助推面向东盟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广西的国际中文教育既要遵循本学科专业“国家标准”规定的核心指标要求,又要兼顾灵活性及“在地化”办学趋势,通过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特色实践环节等来凸显其个性和地方特色。广西特色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汉语在东南亚的传播有着直接、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既可提升面向东盟的国际中文教育师资的靶向培养水平,又可促进东南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激发其汉语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东盟各国的汉语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同源民族 特色民族语言文化 东南亚 国际中文教育 影响
下载PDF
中国与东南亚饮食文化“传播-生成”的双向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继焦 孙梦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以往研究者较多地关注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本文拟以海南鸡饭、客家酿豆腐、海南老爸茶、海南咖啡、千层糕等饮食文化事项为主线,探讨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饮食文化“传播-生成”的双向性。... 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以往研究者较多地关注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本文拟以海南鸡饭、客家酿豆腐、海南老爸茶、海南咖啡、千层糕等饮食文化事项为主线,探讨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饮食文化“传播-生成”的双向性。一是饮食文化并非只是中国向东南亚的单向传播,也有东南亚向中国的传播,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饮食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二是某种饮食文化由中国传播到东南亚或者由东南亚传播到中国之后,被传播地并非全盘照搬、一点都不做变动,而是会因地制宜、落地生根,具有一定的本地生成性。因此,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饮食文化,不但在传播方面具有双向性,而且在生成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双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中国 东南亚 传播-生成 海南鸡饭 海南老爸茶 千层糕 客家酿豆腐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电影中的文化元素在东南亚的传播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鲍庆祥 令狐菁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3,共6页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屡次在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上加速展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软实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中国电影中的文化元素...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屡次在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上加速展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软实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中国电影中的文化元素在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加速传播。本文拟从电影中的文化元素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电影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与启示,以期为今后的电影对外传播提出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发展 东南亚地区 文化软实力 对外传播 国际电影节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 传播中国文化
下载PDF
中国电影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
6
作者 黄诗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62-68,共7页
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主要地区之一。百年来,东南亚一直是中国电影海外重要市场,由于地缘接近性、语言文化互通性、华侨华人社群较多等原因,东南亚观众是对中国电影怀有情怀与情结的海外观众群体。... 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主要地区之一。百年来,东南亚一直是中国电影海外重要市场,由于地缘接近性、语言文化互通性、华侨华人社群较多等原因,东南亚观众是对中国电影怀有情怀与情结的海外观众群体。近年来,不少讲述中国故事与民族精神、展现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在东南亚显现出“叫好又叫座”的态势。研究中国电影在东南亚的传播历史与现状,将有利于总结经验,提出未来中国电影传播的策略建议,进一步深化华人华侨文化认同,推动中国电影持续向东南亚地区文化推广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传播 海上丝绸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海外传播 华人华侨 策略建议 东南亚地区 华人文化
下载PDF
抗战期间华西协合大学对西南民族语言的认识与研究——以《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为例
7
作者 申晓虎 计志宏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6-72,共7页
民族语言的研究是华西协合大学的重要学脉。抗战期间,以闻宥为代表的众多中外学者借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开展语言研究。通过积极开展田野调查,综合运用语言学、民族学及历史学等理论知识,研究民族语言,探析民族学问题。同时,该... 民族语言的研究是华西协合大学的重要学脉。抗战期间,以闻宥为代表的众多中外学者借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开展语言研究。通过积极开展田野调查,综合运用语言学、民族学及历史学等理论知识,研究民族语言,探析民族学问题。同时,该所发行《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扩大了华西协合大学的学术影响,推动了中国民族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闻宥 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 民族语言研究
下载PDF
论中国对东南亚的文化外交 被引量:6
8
作者 余惠芬 唐翀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257,共6页
在当前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正日益获得人们的重视;文化与外交的联姻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历史、并与东南亚临近的文化大... 在当前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正日益获得人们的重视;文化与外交的联姻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历史、并与东南亚临近的文化大国,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外交拥有其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南亚 文化外交
下载PDF
东南亚的中国文化消费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杰伟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东南亚地区曾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消费的传统和群体。本文以2000年至今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输入东南亚的情况为基础,分析利用文化消费的形式扩大中国...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东南亚地区曾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消费的传统和群体。本文以2000年至今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输入东南亚的情况为基础,分析利用文化消费的形式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可能性。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产品在强调传统文化特点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东南亚民众文化消费的取向,兼顾文化宣传和娱乐受众的目的,从而达到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文化消费 东南亚 共同元素 “走出去”战略
下载PDF
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特点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孔远志 《东南亚研究》 1998年第4期54-58,共5页
关键词 文化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 东南亚文化 印度尼西亚 中国文化 马来半岛 菲律宾人 《岛夷志略》 马来语 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中国同周边东南亚国家民心相通 被引量:5
11
作者 贺圣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9-181,共3页
郑晓云研究员的《文化认同论》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过程与形成、文化认同的机制与类型、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文化与民族认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等与文化认同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内容丰富、专业性... 郑晓云研究员的《文化认同论》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过程与形成、文化认同的机制与类型、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文化与民族认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等与文化认同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学理性高、时代色彩鲜明,是文化认同方面的一部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的开创性的著作。《文化认同论》专门探讨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对于全球化时代与文化认同包括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的势态、全球化对非全球层面上的文化认同的影响、全球文化认同的构建与当代人类的和平,都作了有深度的探讨。探讨文化认同,深入研究文化认同的理论和在当代的实践价值,可以为广泛领域的文化交往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东南亚国家 全球化时代 民心 中国 文化核心 文化变迁 民族认同
下载PDF
东南亚国家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成霞 罗进民 《东南亚纵横》 2014年第6期59-62,共4页
2000多年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开始了友好往来,由于地缘相近,经贸相通,人员相交,中国文化在古代就传入了东南亚,在东南亚文化不断发展和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得以深深扎根于东南亚,并得到继... 2000多年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开始了友好往来,由于地缘相近,经贸相通,人员相交,中国文化在古代就传入了东南亚,在东南亚文化不断发展和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得以深深扎根于东南亚,并得到继承和发扬。本文从语言文学、民俗、服饰、建筑、宗教等方面对东南亚国家文化中所具有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梳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东南亚 传播 交融
下载PDF
“泛越文化”与“原越文化”论——试论中国百越文化与东南亚、大洋洲群岛周邻文化比较研究之理论框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江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6-72,共7页
在中国古代百越民族和现代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中,存在着许多与东南亚、大洋洲群岛等环太平洋周边民族相同的文化,形成了一个特点鲜明、共性突出的文化圈。因此,中外不少学者相应地提出了文化区域说。比如林惠祥先生50年代提出“东南区文... 在中国古代百越民族和现代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中,存在着许多与东南亚、大洋洲群岛等环太平洋周边民族相同的文化,形成了一个特点鲜明、共性突出的文化圈。因此,中外不少学者相应地提出了文化区域说。比如林惠祥先生50年代提出“东南区文化说”,将我国古代南方文化与东南亚古文化认同,认为有段石(石奔)和印纹陶是这个地区新石器文化特征;美国学者克娄伯提出“东南亚古文化区说”,认为中南半岛和东印度群岛在昔组成一个文化区域,其至今还保存着刀耕火种、梯田、祭祀用牺牲、嚼槟榔、高顶草屋、巢居、树皮衣、种棉、织彩线布、无边帽、戴梳、凿齿、文身、火绳、取火管、独柄风箱,贵重铜锣、竹弓吹箭、少女房、重祭祀、猎首、人祭、竹祭坛、祖先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越文化 东南亚 群岛 大洋洲 吉贝 文化特质 百越民族 环太平洋 文化比较研究 中国南方
下载PDF
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壮泰族群的基本文化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明龙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12期27-31,共5页
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有一个壮泰族群,她的基本文化特征是:共同聚居区——连片带状分布,共同历史渊源——族群同源异流,共同体质特征——个子中等的黄种人,共同语言——基本用语相同,共同经济生活——"那"文化,共同的精神文化... 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有一个壮泰族群,她的基本文化特征是:共同聚居区——连片带状分布,共同历史渊源——族群同源异流,共同体质特征——个子中等的黄种人,共同语言——基本用语相同,共同经济生活——"那"文化,共同的精神文化——宗教、节庆文化相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南亚 南亚 壮泰族群 文化
下载PDF
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国家的百年传播——以泰国为例析解如何提升中国文化在中华文化区的影响力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明星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9-41,共3页
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而言。应该多将一些精力放在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些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因为共同文化背景下的彼此认知要容易得多。
关键词 东南亚国家 中国文化 影响力 文化 “走出去”战略 中华 例析 泰国
下载PDF
略述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史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洁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1期83-87,共5页
文化交流史是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对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史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体现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丰富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 中国 东南亚 文化交流史
下载PDF
中国文化近代在东南亚的传播:传承、异变与包容共生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莹莹 《国际汉学》 CSSCI 2021年第2期46-51,201,202,共8页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流可追溯至公元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广泛地传播到该地区。至近代,中国与东南亚都经历了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共同磨难,双方的朝贡关系解体,数个世纪的藩属关系及官方交流几近中断,而民间的交流却...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流可追溯至公元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广泛地传播到该地区。至近代,中国与东南亚都经历了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共同磨难,双方的朝贡关系解体,数个世纪的藩属关系及官方交流几近中断,而民间的交流却随着鸦片战争后大量华人移民涌入东南亚而兴盛发展。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华人族群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发生异变,本文选取中国古典小说在东南亚的译介为例对此展开论述。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包容共生,部分文化元素已融入到彼此的文化血脉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中国文化 东南亚 传播
下载PDF
中国广西少数民族胡琴类乐器与东南亚相关民族胡琴类乐器之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坤鹏 《艺术探索》 2015年第2期43-47,共5页
胡琴类乐器在中国广西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相关民族中使用广泛,形成了东南亚胡琴文化共生圈,呈现出胡琴类辐射性乐器文化和变容性乐器文化两个层面。各族胡琴类乐器在形制、演奏形式、演奏技巧与音乐风格等方面既有共同点,又受到地域文化... 胡琴类乐器在中国广西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相关民族中使用广泛,形成了东南亚胡琴文化共生圈,呈现出胡琴类辐射性乐器文化和变容性乐器文化两个层面。各族胡琴类乐器在形制、演奏形式、演奏技巧与音乐风格等方面既有共同点,又受到地域文化、审美趣味的影响,呈现出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琴类乐器 中国广西 东南亚相关民族 比较 胡琴文化共生圈
下载PDF
贝叶文化与中国—东南亚“和谐周边”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念亲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1年第10期37-42,共6页
贝叶文化是指一切信奉南传佛教的傣-泰民族所保存的传统文化,它是一种跨国文化,其基本上分布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近邻,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背景下,充分发挥贝叶文化在中国与东南亚"和谐周... 贝叶文化是指一切信奉南传佛教的傣-泰民族所保存的传统文化,它是一种跨国文化,其基本上分布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近邻,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背景下,充分发挥贝叶文化在中国与东南亚"和谐周边"构建中的作用,这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文化 中国 东南亚 “和谐周边”
下载PDF
文化场域转换过程中的冲突与通约——中国影视东南亚传播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双百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2-73,共2页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提出把人放在结构化的社会空间中进行研究的场域理论。费孝通先生根据场域理论,提出了文化场域的概念。他认为“文化的影响就好比一个中心向四周扩张出来的影响,离中心越...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提出把人放在结构化的社会空间中进行研究的场域理论。费孝通先生根据场域理论,提出了文化场域的概念。他认为“文化的影响就好比一个中心向四周扩张出来的影响,离中心越远,受到的影响越小,这类似于‘场’的概念,场就是一种能量从中心向四周辐射所构成的覆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场域 转换过程 东南亚 反思社会学 传播 影视 中国 冲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